淺談鄉土地理知識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鄉土地理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是地理教學不可缺少的方面。下面以《南方低山丘陵山區農業資源的開發與生態建設》一課為例,整合鄉土地理教材。
  教材中介紹的幾個例子,在同類地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是,就某一個成功的開發治理模式來說,并不能適應所有地區。因此,因地制宜的思想是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向學生灌輸的。我校東陽籍的學生占主體,也有少數磐安籍學生。因此有必要分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家鄉山區農業資源開發情況。
  一、東陽、磐安的自然地理概況
  首先和學生一起查閱《東陽市志》、《浙江地理概論》并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完成所在家鄉自然地理概況知識梳理,這是山區農業資源開發的地理背景。具體見下表:
  G32S650.jpg
  高三學生通過分析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家鄉的丘陵山地所占比例很大,氣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異比較明顯,土地類型多樣,為農業的分層立體布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光熱水資源配合較好。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山區地形有一定的落差,有利于建立小水電。
  二、農業資源的開發
  狹義的立體農業是指地勢起伏較大的海拔山地,由于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農林牧業生產由海拔低處向海拔高處呈現多層性的垂直變化。立體農業從根本上說是生態農業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促進農業轉型的有效方法。
  生態農業的要義是根據生物與資源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固有關系來安排農業生產的結構、布局和過程,并輔以有效的人工調節,以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首先,教材從地形地貌條件、人多地少的現實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比較概括地說明了南方丘陵山區建立立體農業的必然性。
  然后,教材又通過典型案例分析,說明立體農業的布局和優勢。南方丘陵山區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各個地區因地制宜建立了不同的開發模式。課文為什么選擇千煙洲呢?一是因為我國南方丘陵山區中紅壤丘陵面積很大,紅壤荒丘的開發治理任務艱巨。二是因為千煙洲的生產性開發實踐,是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考察隊與江西省科委以及吉安地區科委合作,在紅壤丘陵地區找出的一條經濟有效的農業開發利用途徑。千煙洲開發治理的成功經驗,就是因地制宜,挖掘自然資源潛力,通過改變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從過去的以糧食為主轉變為現在的以林業為主,建立立體的農業生產體系,從而充分發揮山區農業資源的優勢。這種“用材林——經濟林或毛竹——果園或人工草地——農田——魚塘”的農業布局形式,人們形象地稱之為“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果魚糧”。
  那么,結合東陽磐安的自然地理概況,我們應該走怎樣的農業發展之路呢?許多學生在節假日都參觀過生態農莊,有過農家樂旅游的經歷。可引導學生分析家鄉的特色農莊建設,如“十里紅楓”、“雙峰橫山矮崗生態楊梅林”、“俺老孫農莊”、“山里佬生態農莊”、“九峰山莊”、“東白山莊”是農莊的典型代表。環境優越,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已經成為一個集生態種植、生態養殖、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農莊。
  如果說建設生態農莊是一條可行之路,那么農莊的選址直接關系農莊經營的成敗。第一要考慮小環境。農莊一般不宜建在公路上就能直接看見的地方,同時也不宜離交通主干道太遠。第二,必須選擇有水的地方。“山沒有了水,就像人少了眼睛。”有活水能使農莊更好地吸引顧客,也有利于投資者進一步開發。第三,要選擇群山之中相對平坦的地方。農莊一般建在群山環抱之中,如果沒有平坦的地方,那么投資者在修建建筑物時費用必然增加。同時,如果需要挖山平坡才能興建,也會破壞原來的生態環境。
  三、家鄉特色農產品的開發
  優勢資源的系列開發是山區致富很重要的一條道路,因為只有通過對山區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山區的資源優勢才能轉變為經濟優勢。對于這一點學生不難理解。
  教材中選取的案例是河南的商城縣。圍繞優勢資源開發這個主題,課文介紹了三個系列開發項目:
  系列A:鴨的系列開發。從鴨的孵化、飼養,到羽絨加工和羽絨服生產。養殖業促進了加工業,加工業帶動了養殖業,養鴨成為當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系列B:利用原來棄而不用的獼猴桃資源,通過加工獲得顯著效益,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系列C:原來只作薪柴用的殘次木材,通過二次加工,經濟效益更豐厚。
  開發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開發綠色農產品,注重生態養殖效益。要大力推廣新技術,實現產品無公害、優質化生產。要加強培訓指導,提高種植水平。
  2.注重品牌建設,提高知名度。積極參加產品評獎,及時注冊產品的商標,如“野山老農”牌土雞、土雞蛋、“山里佬”牌山貨等,提升產品的品牌效應。
  3.提升基地示范作用。要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的生態種養方式。采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銷發展模式,以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基地農戶與合作社風險共担,利益共享,自我發展。合作社不僅是市場拓展的載體,又是聯結基地的主體,實現了基地的產銷協調發展。
  總之,通過典型的鄉土地理案例分析,讓學生懂得理論聯系實際,領會地理學科在現實生產、生活中的實用性,并逐步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和發展觀。“學而為福富于鄉民”,增強學生熱愛家鄉、努力建設家鄉的情感。
中小學教學研究沈陽6~7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詹小強20082008
鄉土地理/立體農業/優勢農業資源
新課標進一步明確了鄉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地位,同時也為校本課程開設提供了重要依據。本文結合高中地理選修(二)第七單元《山區農業資源的開發》,以南方低山丘陵區的教學為例,闡述鄉土地理知識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作者:中小學教學研究沈陽6~7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詹小強20082008
鄉土地理/立體農業/優勢農業資源

網載 2013-09-10 20:52:23

[新一篇] 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想象力培養  ——1997年高考作文閱卷引起的思考

[舊一篇] 淺談創設情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