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歷史教學怎樣反思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08)01-0035-04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研究性學習”是促進教學從“灌輸”轉型為“對話”的一種教學創新,這種對話式教育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同樣具有方法論意義。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一公式簡明地回答了這一個問題,我想就此與大家交流,以期拋磚引玉,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我認為可從三個方面進行反思。
  第一,基于真實性情境。我們研究的問題必須是教育中的真問題,必須是一個“互通的問題”——“研究者個人意愿與社會需要之間的互通,研究者個人生命過程與社會發展過程之間的互通”[1]。
  前不久,我在本校高一年級上了一節公開課“戊戌變法”,內容是“百日維新”和“戊戌變法”,我認為:公開課不僅要求展示教育理念,更要教師在真實的情境里用行動詮釋,反對上課任務化,開課形式化,課中不講話,課后講假話。通過公開課,共同經過一種合作、探究、對話(師生、生生、師生、人本)的專業體驗,即使完不成教學任務(一節課),也可為評課提供一種“案例”,供以后不斷地完善。另外,不斷開展對話,激勵學生反思,而不是教師越俎代庖,替學生思考。課前我首先統計了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并提供相關材料印發出來。結果發現這些問題很有價值,如,維新派與洋務派怎么不聯合起來變法?光緒帝為什么不是維新派?慈禧太后到底對維新變法是一個什么態度?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了,而中國戊戌變法為什么會失敗?譚嗣同的死值嗎?等等,確實需要我們反思。
  1.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反思。關于這一節內容,人教版教材沒有“維新派行動退步論”,并強調了“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
  2.關于“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我注意到康有為在北京成立保國會時,頑固派攻擊他們是“保中國不保大清”,這句話既從另一個角度點明了當時民族危機日益深重,中華民族初步覺醒,也說明了形成中的近代中國觀與專制王朝觀發生了尖銳的矛盾,余英時先生在《二十一世紀》發表文章“戊戌政變今讀”就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國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間的沖突”。
  3.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比較抽象,學生反映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根據材料原創了一道材料分析題,其立意要求學生“同情性理解”張之洞和李鴻章等洋務派既資助又反對維新派的行為并認識戊戌變法的思想啟蒙意義(該題屬于課后探究,經調查學生反映較好)。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到光緒廿三年(1897)二月廿一出版的《時務報》第21冊的讀者,展卷伊始,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麥孟華與梁啟超的兩篇文章:麥孟華的文章放言“中國宜尊君權抑民權”,竟與《時務報》前此刊出的聲音“民權”之益的調子,好似正異其趣;另一篇則是梁啟超介紹從美國的“墨爾斯根省之大學”畢業,“以發念救眾生疾苦因緣故,于是專門醫學”,并且“唯以中國之積弱,引為深恥”的江西九江女子康愛德之事跡的文章。兩文一出,都引發了《時務報》讀者無限的聯想。如高鳳謙就不認為麥孟華的文章是唱反調之作,在他看來,“中國之患,在于事權無屬,故百事廢弛。非伸民權,即君權亦無所寄”,而要提倡“民權”,在“論議措辭”方面,便“不可過激”……另一位讀者是一代奇士劉鶚,引發他的注意力的則是梁啟超生花妙筆下的“江西康女士”,讓他不禁“為之神往”……于是乃即托羅振玉函告汪康年及梁啟超請他們“為作冰上人”,想要和她結為連理。
  材料二:以《時務報》而開始揚名天下的總主筆梁啟超,亦屢屢“以文亂法”,引發事端,例如他的《知恥學會敘》一文,就讓《時務報》的重要支持者湖廣總督張之洞深覺這是一篇讓“閱者人人驚駭”,恐招大禍的文章,要湖南巡撫陳寶箴等采取動作,“速告湘省送報之人,此冊千萬勿送”。……因此,即便《時務報》得承受來自政治現實權力這樣或那樣的壓逼,它更從官府以外的社會獲取成長和發展的物質動力。舉例而言,《時務報》自是會得到封疆大吏的熱心捐助,如李鴻章一次捐助報館洋二百元,道員朱采閱報后“附助報館經費百元”,等等;它的捐助名單更可以開出一長串。
  材料三:閱讀《時務報》,既讓改革變法的呼聲得以在士人群體里擴散,它提供的各種訴求維新改革的訊息與行動,亦令閱讀讀者屢起呼應。比如,張之洞倡言組成“戒纏足會”以“救二萬萬之婦女”之外,“何不更舉戒煙會,以救一萬萬之男子”的主張見諸報端……
  ——潘光哲《〈時務報〉和它的讀者》[2]
  請回答:
  (1)聯系材料一,你怎樣理解作為“在追求變法維新的旗幟下共同開辦的報刊”的《時務報》為什么會刊登麥孟華的文章以及梁啟超介紹的女子傳記?
  (2)聯系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你對材料中的張之洞和李鴻章看似矛盾所為(既資助又反對)怎樣評價?
  (3)聯系材料三,綜合上述材料,從《時務報》和它的讀者中,你怎樣認識維新變法的歷史意義?參考答案:
  (1)擴大《時務報》的讀者群,增強《時務報》的影響力,更廣泛地宣傳資產階級維新思想以救亡圖存。
  (2)張之洞和李鴻章作為原洋務派的代表人物,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變法形勢的發展,他們救亡圖存意識日濃,因此,他們對《時務報》取支持態度;但同時他們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為維護清朝統治,一旦《時務報》的文章突破他們可以容忍的底線,他們就禁止《時務報》的傳播。
  (3)維新變法運動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同時更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從女子康愛德漂洋讀書,專攻醫學,到女子放足、男子戒煙等事例中,維新派以及開明地主對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封建習俗進行抨擊,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4.最后本組教師通過聽課和研討,認為教師創新自己的課堂必須開發課程資源,實實在在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找準切入點,激發學生興趣,實現師生雙方可持續發展。該課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并特別重視情感和價值觀教育,如對教材中的材料“人人封章,得直達于上……”的解讀,對譚嗣同的死值不值的討論,用教學實踐說明三維目標是統一的。但我認為該課暴露學生的思維還不夠,引導還比較急,對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討論還不夠充分。
  基于真實性情境,我認為還要與當代形勢結合起來研究教學,例如當我們復習“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形成”時,應結合十七大報告中的新亮點進行學習,如直接推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表明我們黨旗幟鮮明并充滿自信,該報告對“改革開放”做出了新的高度評價,首次將“生態文明”寫入報告,單章闡述“民生問題”,顯示出我們黨對現代化的認識更加深刻。
  第二,設計開放性問題。教師確立先進的課程觀和正確的歷史觀很重要。例如,在如何設計鴉片戰爭問題上,如果我們過多地從道德原則出發,就容易使學生置于“二元對立的語境”,從而遮蔽鴉片戰爭的性質。“在中西傳統長期并存的悖論實際下,這樣的感情性拉鋸當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國近現代最基礎的‘國情’之一就是西化和本土化的長期并存以及兩者的相互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都會脫離實際,面對歷史實際,我們更需要探討的是兩者的并存和互動。最為關鍵的是首先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語境’,從兩者共存的現實出發尋找出路”[3]。
  再如,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企圖靠單純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而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我對教材這種“反設事實”說明原因頗有看法,試問洋務派有可能變革封建制度嗎?最近中國社會科學近代史研究所編寫的十卷本《中國近代通史》對“洋務運動”就避免了簡單化處理,該書指出:
  洋務運動由少數受西方資本主義影響較多的舊式官僚和紳商發起,領導和實施,并未成為真正的國策,未能成為上下一致的全國性運動;在實際舉措中也是單純而有限地引進一些先進科學技術和設備,在傳統的封建社會結構中開辦新式企業,且吏治腐敗,效率低下。因此,洋務運動是一種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現代化運動,其求富舉措尚有可嘉,其自強之道實屬可訓;其失敗結局令人可悲。
  關于對洋務運動的反思,我原創了下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8年和1902年,張之洞相繼設立了漢口商務局以及商會公所,“既可興商務,亦可以勉工藝”。他不僅為湖北制麻局、大冶水泥廠等請免稅厘,而且批準宋煒臣創辦的漢口燮昌火柴廠享有十年專利。
  材料二:甲午戰爭后,張之洞與劉坤一聯合會奏《吁請修備儲才折》,提出了講求商務工政、造鐵路、制槍炮、開學堂等一攬子自強計劃,認為“此數事乃中國安身立命之端,萬難緩圖,若待籌有巨款始議施行,則必致一切廢沮自誤而后已”……他(張之洞)說:“借款之舉,路權第一,利息次之。”而且,他堅持只借外債而不準摻入洋股的原則。
  材料三:鑒于創辦近代采礦業需要大量資金,而且技術要求很高,“其利甚薄而其事甚難”,若采用土法開采則效益不佳,加之經費難等,遂使張之洞萌生了“與西人合本開采”的辦礦思想。1906年,張之洞在《札洋務局頒發擬訂礦務章程》中明確規定,只有遵從中國法律與礦務章程的外商才有資格參與采礦。
  材料四:在創辦近代實業的過程中,張之洞反復強調“奉諭旨飭辦”“奉旨開辦”,其意即在于此。而且,張之洞的官辦思想得到了清政府的肯定。1894年的一道上諭指出:“湖北煉鐵,織布各局,均經張之洞辦有頭緒、現雖調署兩總督,所有各局應辦事宜,仍著該督一手經理,督飭前派委員,認真妥辦,冀廣利源而濟民用。”
  ——陳鈞、任放《張之洞經濟思想散論》[4]
  請回答:
  (1)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歷史知識,談談張之洞的經濟思想在甲午戰爭后有什么特點?
  (2)結合張之洞的經濟思想和實踐,你對“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有什么看法?
  參考答案:
  (1)維護清朝統治,在以官辦形式為主的基礎上捍衛主權,主張商辦、中外合辦等形式,因勢利導,為我所用,靈活務實,自新自強。
  (2)(觀點一)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軍事上的失敗,并不意味洋務運動的破產,從張之洞在甲午戰后的實踐來看,他的經濟思想和靈活務實的措施是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繼續,例如:他為商辦企業創造有利的條件,在借外債修筑鐵路中維護主權,在中外合資企業中要求外商遵從中國法律等,他作為開明地主的代表人物,雖然其主要目的是維護清朝專制統治,但其實踐不僅是洋務運動的繼續,更是一種發展。
  事實證明,一個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是解決教學問題的前提,也是進行教學研究的核心,反對照搬現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在設計問題時,首先,要展示問題背景,產生認知沖突。其次,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因為學生對教育內容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原有經驗的制約和影響,學生只有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背景才能積極主動地理解教育內容。如“你怎樣評價辛亥革命”,教材安排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之后,將其放在一個較長的時段,意在要求學生自己歸納論據進行探索。但有一些問題就沒有考慮此因素,如“抗美援朝戰爭是否合法”這個案例就不適宜高一年級學生探討,對于抗美援朝戰爭我們討論起來不僅史料有限,而且有些問題還比較敏感,再說高一學生也沒有世界史知識背景,特別是對學生來說還不具備用“法”眼看戰爭的條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主張戰爭在“理論上講它沒有任何約束”,真正的戰爭法是二戰結束后,國際社會鑒于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而出臺的,《聯合國憲章》取締了國家的戰爭權,并通過了一系列規范作戰手段和方法的條約,從而形成了現代戰爭法體系。此后有的國家就很注重利用戰爭法最大限度地打擊對方。“抗美援朝戰爭是否合法”這個問題實在為難當代中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研究學生邊緣思維區問題的產生與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第三,注意漸近性解決。在教學實踐中,有一攬子問題需要解決,有些問題的反思就需要持續不斷并注意漸近性解決。比如在如何宏觀認識歷史比較類方面,我認為要注意三點:①明確認識主題,擴大比較范圍;②分析比較史料,確定考查中心;③堅持唯物史觀,得出科學結論。在運用科學理論認識史實方面,我堅持“歷史合力論是唯物史觀要求的基礎史學考察方法”和“世界歷史觀是我們考察歷史問題的基本著眼點”。在進行教學研究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知識的傳承和理解的創新之間的關系,例如,《大國崛起》的播放是當時大眾關注的話題,用影像和聲音詮釋了各大國興起的歷程,對我們重新理解世界大國的崛起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但此片似乎淡化了西方國家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方法,如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奴隸貿易等,這些是不可簡化的,是歷史上大國崛起的重要因素。我們的歷史教學,應有責任補充其不足,為此筆者原創了下面這道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現在,工業上的霸權帶來商業上的霸權,在真正的工場手工業時期,卻是商業上的霸權造成了工業上的優勢。所以殖民制度在當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馬克思
  材料二:沃勒斯坦認為,霸權國家之所以力促自由貿易理念,是因為“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場將有助于確保霸權國家的……最大利潤”……一國在獲得霸權地位之后,即開始奉行自由貿易政策。
  ——舒建中《沃勒斯坦的“霸權”理論》[5]
  材料三:(如果19世紀中期聽憑“自由貿易”)英國大量靠其他貿易掙來的白銀就會無情地被中國吸走,其宏觀結果就是造成英國國內的通貨緊縮;其微觀結果就是剝奪了對大機器工業的投資。英國也就不具備“經濟發展”的貨幣條件和資本條件。……鴉片作為英國向中國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的紀錄一直保持到19世紀90年代。這戰略性地扭轉了白銀的流向。中國為進口鴉片每年流出三千至四千萬兩白銀,而據馬克思說,鴉片收入提供了英國歲入的1/6。鴉片從中國的貨幣體系中抽血的同時,為英國的崛起提供了貨幣條件和資本條件。
  ——盛洪《一個劃時代的謊言》[6]
  材料四:1848年,英國鐵產量占世界總量的一半,煤是2/3,棉布達1/2以上,鐵路已超過1萬英里,其密度到20世紀末都未被多數發展中國家所趕上,它的貿易額占世界總量的20%~25%,但它的國土面積只占世界陸地的0.2%,人口還不到2000萬。
  ——錢乘旦《資本主義體系下的“世界強國”問題》[7]
  請問答:
  (1)據材料一回答:“現在”是什么時候?談談你對馬克思這段話的理解。
  (2)綜合材料一、二、三、四指出英國崛起的“一個劃時代的謊言”是什么?你認為19世紀英國強盛的原因有哪些(從本專題的角度概括)?
  (3)一戰前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心發生了變化——美國代替了英國,試說明其原因,從列強的興衰中你有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1)“現在”指工業革命以后。馬克思這段話說明了英國殖民擴張與進行工業革命之間的關系,沒有不列顛殖民帝國的建立,就沒有后來的英國“工業帝國”。
  (2)謊言:英國崛起是以自由貿易起家,靠自己產品的競爭實力成為“世界工廠”的。原因:擴大在世界的殖民統治;充分利用日益發展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控制世界經濟;順應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不斷改革政治經濟制度等。
  (3)①美國采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成果,經濟迅速發展,趕上并超過英國;②一戰中美國大發戰爭財,而英國受到削弱;③一戰后初期,美國力推“金元外交”,擴大海外市場;④美國壟斷程度較高,經濟發展較快;英國大量資本輸往國外等(言之有理即可)。
歷史教學:中學版津35~38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蔣碧勇20082008
歷史教學/反思/教材
蔣碧勇,湖北省公安縣車胤中學歷史教師,主要從事高中歷史教材和教學研究。(荊州 434300)
作者:歷史教學:中學版津35~38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蔣碧勇20082008
歷史教學/反思/教材

網載 2013-09-10 20:52:24

[新一篇]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

[舊一篇] 淺談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