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課程設置背景下的地理教學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當前綜合課程的設置,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可以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本學科內各項知識的綜合理解、綜合運用、綜合分析的能力,二是跨越學科界限,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的科學,它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是連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橋梁。因而,地理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的交接點極多,地理學科教學如何應對新的挑戰,無疑是廣大地理教師需要思考和研究的緊迫課題。
    一、夯實基礎,增強學生學科內綜合能力
  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必須以扎實的學科知識為基礎,沒有對基礎知識的深刻理解,就談不上靈活運用、綜合分析和判斷。對知識的掌握,不能僅依賴學生的簡單記憶,而必須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弄清各項事物的內在聯系和因果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牢固的記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1.教學上側重因果關系分析,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中地理上冊以自然地理為主,比較注重地理事物的規律及特點的表述。在此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滿足于告訴學生某一特點或某一規律,而應側重于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和空間變化,讓學生了解因果關系,讓他們學會運用已學過的不同章節的知識點,推斷出某一事物的規律或特點。這一過程必將有助于對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能力的培養。
  如在講述“大氣的運動”這一節的內容時,應首先側重于講述大氣運動的原因。可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水燒開了,水蒸氣向上升”來使學生理解地球表面“一定條件下,氣溫高的地方氣壓較低,氣溫低的地方氣壓較高”這一知識點。學生明了氣溫與氣壓的關系,對以后講述熱力環流圈及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以及亞洲東部季風的形成,就可以通過邏輯推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還可運用這些知識點,去理解和掌握以后章節的知識,如“世界大洋環流分布規律”及“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規律”等。由此可見,只有使學生明了各知識點之間的因果關系,才能充分運用學科知識去認識和分析判斷地理事物之間的規律性。
  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地理教學的直觀性
  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是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地理知識的內在規律性,更清楚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從而達到夯實基礎,培養學科內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為使學生能更直觀的認識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動態變化,教師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和課本插圖,以及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等。
  如在高中地理“人類和環境”一節中,教師可利用“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除講明本節知識內容外,還可創設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將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綜合起來討論。如“人類社會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從自然界獲取各類資源,這是否就意味著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枯竭?”“人類生存勢必要向環境中排出廢物,這是否就意味著污染是絕對的?”“人類究竟有無可能與環境協調發展?”學生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必須聯系到高中地理中關于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問題,認識到人類是可以通過開源和節流來解決人類發展和資源利用之間的矛盾。而第二個問題則要讓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是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日趨嚴重的,從而認識到是人類的過度索取和過度排放,超過了環境的承受能力,以致造成了環境問題的產生。解決了前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回答了。通過這一系列的提問,使學生對人地關系做進一步的思考,從而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注入到學生心里。同時還可通過對目前由于人類某些改造自然手段不當,因而給人類發展造成危險的例子的講述,引導學生討論當前中國在開發西部的過程中,應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
  這樣,通過一幅課本插圖,不僅使學生直觀地認識了人地關系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規律,同時還跨越了課堂空間,將學科內多項知識綜合運用,將課本內容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從而達到對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能力的培養。
  同樣,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更直觀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如在講述“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規律”一節內容時,可采用多媒體技術,將“地球上的行星風帶示意圖”疊加在“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上,通過計算機的動態演示,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及變化,與氣候形成的因果關系。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可以跨越時空限制,將大量信息集中于課堂,并突破課本章節的限制,擴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如在上述例子中還可疊加各自然帶的風景圖片,使學生了解到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的各種典型植被,從而理解陸地自然帶的分布規律。并從自然帶的分布,引申到農業的地域類型及今后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還可進一步討論在西部開發過程中,應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西部農業。這樣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綜合分析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
  3.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自覺應用學科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地理學科涉及面極廣,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有諸多關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選取部分內容,結合社會實際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學科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要強調學生自己調查、自己分析,自覺應用學科知識,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這是對學生綜合應用學科知識意識的培養。
  如在講述完“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一節內容后,可結合上海市“十五規劃”,讓學生認識上海現有的工業小區及工業布局的總體規劃,并根據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對其進行總體評價。再綜合上海的自然、經濟、人文等方面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工業布局的原則,及上海現有工業布局的狀況,對上海的工業布局,進行新的規劃和暢想。
  這里,學生對目前上海市的工業布局狀況的了解,是一個社會調查的過程,是對學生活動能力的培養,而對上海工業布局現狀的評價和改進,則是讓學生學會綜合運用課本知識,去認識、分析實際問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突出對其創新意識和獨創精神的培養。
  這種對學生綜合意識和能力培養的方式,突破了課本和課堂的局限,使學生學會將課本內容與社會實際問題相結合,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又強化了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二、注意各科知識銜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運用能力。
  人類所有的文明和進步離不開地理環境,當人類文明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時,再高度發達的文明也將一文不值。而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單一學科能夠勝任的。因此地理與各學科之間的銜接點日趨增多。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手段,分析地理事物與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已成為必然趨勢。
  1.關注知識的重疊處,為學生提供跨越學科的切入點
  當前,人口增長與環境的關系問題,不僅地理學在研究,生物學中同樣涉及;而生物學所研究的“生態系統”、“環境污染”等問題,同樣是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地理學科研究的“工業布局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政治經濟學同樣關注;“臭氧層的破壞及修復”則更是地理和許多學科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上述學科知識的重疊,為學生跨學科認識問題、研究問題提供了可能。然而,長期以來學校教育中學科之間相對隔絕,使學生難以將各科知識進行有機結合,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找到一個切入點,引導他們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去研究某項具體事物。例如在討論有關水污染的問題時,由于學生在生物課中有關于受污染水體對水蚤的侵害的實驗內容,在化學課上有用化學試劑分離水中金屬離子的實驗,因此在地理課上,教師只需提示學生“有沒有什么直觀的方法讓我們看到污水中所含的物質及其對生物的危害?”學生就會聯想到這些實驗,并將其直接引用到地理教學中,使學生認清水污染的危害。
  跨越學科的切入點不僅可在各學科知識的重疊處找到,也可在時事熱點處找到。例如在認識中國資源分布特點時,由于當前西部開發是熱點,教師就可有意識的讓學生在看到我國西部豐富的資源的同時,也讓學生看到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隨后可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應如何在開發西部資源的同時,又做到保護西部環境?”“如何在西部開發中做到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兩不誤?”“有沒有什么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手段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目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想出很多途徑:用物理及化學的方法給重點文物樹起一道保護膜,培養一種耐干旱又速生的植被,開發人文資源、用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等。同時還可引導學生從政治的角度去討論西部開發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由此可知,只要教師有意識的加以引導,給學生一個好的切入點,學生跨學科綜合意識的培養并不是難以做到的。
  2.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為他們提供跨越學科的空間
  當前在綜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教師的跨學科綜合能力比較薄弱,甚至在有些方面還不及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妨把講臺讓給學生,給他們一個自主發揮的空間。
  例如在講到環境污染的治理的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對世界或我國目前的污染狀況及治理方法做一個調查,然后對調查結果做出評價,最后讓學生提出一到二個獨創的、稍具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再由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做出評價。由于污染的治理是一個綜合過程,單靠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難以完成,學生要提出方案勢必要從其他學科尋求途徑,這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跨越學科的空間。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引導學生跳出本學科的限制。
  如對污染的治理,學生一上來極容易根據課本提出“制訂法規,限制排放”,但這是一句空話。教師可順勢啟發學生討論“工業的發展勢必帶來排污量的增多,單靠限制是否能解決問題?”“制訂什么樣的法規才有利于解決工業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這些問題就促使學生將一些政治課上的觀點引入地理課堂。如有學生提出:制訂相關法律要強調強制性與導向性相結合的原則,所謂導向性是指誰治理誰得益。因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地方作用不一樣,如氮在土壤中是肥料而在水中則是污染;鎘在水中是重金屬污染但也是工業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我們能加強技術力量,讓企業在治污中得益,再在財政及稅收上給予優惠,就可以持久性的解決上述問題。
  當然學生們在治理方案中最容易想到的是采用化學的方法來去除大氣及水中的污染物。如用棉花與甲醛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棉酚,可用來去除水中的鈣、鎂等離子。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采用化學的方法是否會在消除一種污染的同時制造了一種新的污染?”從而引導學生再從物理、生物等方面去考慮多種方法。有的學生會提出采用物理方法,建一個河水酸(堿)度控制電路,當水中酸(堿)度超過標準時,可用傳感器控制電磁閥放出堿(酸)溶液來中和水的酸堿度。更有學生提出:治理污染不能急功近利,今天的治理是為了明天的不治理,因此應多用生物的方法,少用化學的方法。要從長遠利益考慮,建立起一個具有自動凈化能力的生態系統。為此可采用生物方式,在已污染或生態系統已十分脆弱的河流中投放厭氧型細菌,來改善水體的富營養化。一段時間以后再投放不同的藻類,增強光合作用,直到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
  由此可見,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幫助學生找到適當的切入點,提供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學生跨越學科的意識和能力是會逐步增強的。
  綜上所述,在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今天,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在關系的理解,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認識本學科內各項知識的相關聯系,也要培養學生開拓視野,學會應用各科知識去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地理教學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李瑤20022002李瑤 華東師大第一附屬中學 作者:地理教學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李瑤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2:47

[新一篇] 綜合性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問題

[舊一篇] 綜述學導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