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充滿動感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動”起來,使課堂教學充滿動感,是教師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筆者在這方面作了如下嘗試。
  一、讓學生動腦
  教育理論指出:智能是一個人在認識活動中各種認識能力的綜合。對學生來說,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的綜合,其中以思維能力為核心。從思維發展的特點來看,中學生的思維已具有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的特點,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激活學生的思維是使學生“動”起來的首要任務。
  1.問題探究,激活學生的思維。中學各科大量的學習內容,均可在教師的指導、啟發下,以產生問題的形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來使學生獲得知識,增長才智。可見,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設疑提問,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討論,引導學生根據問題,自己去探討問題的精妙,發現問題之間的聯系,以求得解決的辦法。比如,教學《羚羊木雕》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一些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憑“那只羚羊哪里去啦”一句,要求學生去琢磨媽媽當時的心情。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體味人物思想感情的落腳點,學生也很有興趣把它弄清楚。學生結合這個問題閱讀課文、交流體會。課堂討論中,很多學生抓住“那是多么名貴的木雕”及“從非洲帶回來”等語句,體會到媽媽一旦發現女兒桌子上不見了這個家里的“寶貝”,心情該是多么著急。我再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假如丟了錢包,一個人是什么心情?這樣的問題探究學習,能引領學生深入教學情境,擴展學生思維活動的廣闊天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2.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語文課所學的每篇課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作者感情的體會、對寫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為學生個體差異而因人因時因地不同。學生所寫的每篇作文,甚至是同一題目的,都有不同的觀點及表現。因此,我在講課時從不劃定框架,規定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尋求對一個問題的多種認識及解決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時由于某些因素的觸發,會突破平時的思維定勢,拓寬了思路,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因勢利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活課堂氛圍。例如,教《智子疑鄰》這則寓言,我先讓學生發揮聯想和想象,把這則寓言改寫成一篇現代故事,然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談談自己的見解。學生經過一番討論得出如下結論:聽取意見,不能看意見是誰提的,而要看意見是否正確,不能因人廢言。這是從積極方面說的。該文如果從消極方面作解釋,那就可以引申為:向別人進言,要注意自己跟聽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了,即使說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學生暢所欲言,而且言之有理。這樣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讓學生動口
  口語表達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單指說話的技能、技巧,還包括說話人的思維能力、知識水平和心理素質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口語訓練的重要性,要變“一言堂”為“群言堂”,根據語文是交際工具的特點,充分利用45分鐘,讓學生多開口說話。
  1.結合語文課的教學特點,進行口語訓練。例如,學習《羚羊木雕》時,我以“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東西,這種做法對不對?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為題,組織學生作專題辯論。辯論前先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辯論的知識,明確要求,指出注意的問題,讓學生作好充分準備,教師加深引導、點撥。辯論后做好總結、點評。
  2.在語文課堂中,滲透說話活動。安排“課前一分鐘口語練習”,讓學生說說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兒及大家關心的校園熱點,復述早間聽到的廣播新聞,講故事,猜謎語,自我介紹等。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經常設計有爭辯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每周必上一節語文實踐課,內容包括語文知識搶答賽、辯論賽、講故事大賽等,讓學生充分展示口才。
  3.在作文課中,我也讓學生“說話”:或安排學生先說作文,再寫作文;或選擇一個作文題目,按一定順序,進行作文接龍,要求首尾呼應;或讓學生互聽互評,先聽后評。這些方式極大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些說話活動的開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給寫作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三、讓學生動情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青少年學生的內心是一片洶涌的大海,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感情共鳴,適時的情感發泄。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用感人的事例去教育學生,用優美的意境去熏陶學生,用充沛的激情去打動學生。只有這樣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使課堂達到一種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境界。
  1.要善于創設喚起學生情感的環境。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照本宣科式的課堂教學,學生不感興趣。教師要用優美的意境去熏陶學生,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熱的舞蹈場面,再結合朗讀帶領學生進入劉成章的《安塞腰鼓》,讓學生去感受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雄渾的響聲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學生情不自禁地就對安塞腰鼓產生了一種向往與贊美之情。教學《偉大的悲劇》時,我著意引導學生想象“斯科特等五人永眠于茫茫冰雪之中”的場面,渲染悲壯氣氛,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入對遇難探險隊的深深哀思之中,進而引發學生思考分析。這些情境氛圍帶給學生的是極大的感染和熏陶。
  2.要充分發揮語言的激情作用。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于變化的語氣,引人入勝的語境。學習《黃河頌》時,我介紹完它產生的時代背景后,以抑揚頓挫的語調、強烈的氣勢,進行配樂朗誦,再對第二節文字作一思路分析,把學生帶入“神奇的想象與現實在一起”這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中,使學生體會到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氣魄。接下來的學生朗讀、課堂討論、回答問題等,無不是在自己的激情誘導下進行。這樣,教師始終以自己的情感撥動著學生感情的心弦,帶動著他們情感的發展。教師的情感成了聯系文章作者與學生感情的紐帶。學生與文章內容的距離拉近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增強了。
  3.注重讓學生體味、感受生活。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謂的“個性化行為”指學生有了學習的需求和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自己原有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新的、獨特的內心體驗。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投入情感的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捕捉文章中的生活氣息,讓學生將對文章的理解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系起來,以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并進而升華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時,我帶領學生去體味“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天的溫暖與美好,去感受春天勃勃的生機、旺盛的活力。在品讀這篇文章最后三個比喻句時,學生受文章的感染,饒有興致地試著用其他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學習《土地的誓言》則注重讓學生感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注重情感體驗,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讓學生動手
  在動腦、動口、動情的同時,我還注重訓練學生大膽動手的能力,以增強其生活體驗。
  1.表演。初中學生好玩愛動,具有強烈的表演欲和潛在的表演天賦。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抓住課文的表演點,結合語言文字訓練,適當組織學生表演,使文本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同時,學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對教材內涵的理解和再創造,這無疑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語文課堂。我在上《核舟記》中“船頭坐三人”一段時,把課堂變舞臺,讓全班同學以課本、桌椅為道具,同桌互相協作,即興表演佛印及“蘇黃共閱一手卷”的動作神態。學生邊朗讀、邊演示,古文背誦這一教學難點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
  2.練筆。以課文為“例子”,組織一些改寫、補白、續寫、仿寫等形式的小練筆。例如,教學《音樂巨人貝多芬》,在品味肖像描寫的方法后,我當堂要求學生學習本課肖像描寫的方法,描寫熟悉的一個人(老師、同學)的肖像,寫后在全班朗讀(展示)并請同學們猜猜,他是誰。
  3.實物制作。教學有的課文時,讓學生按照課文的介紹動手制作一個模型或同類物品,既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風箏》時,我讓每位學生都制作一只小風箏,意在使學生通過動手加深對課文中“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及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根據課文特點,適時安排學生動手活動,既能搞活課堂,調動學習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中小學教材教學京11~13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周旭生20062006
周旭生,廣東饒平縣黃岡初級中學,廣東 饒平 515700
作者:中小學教材教學京11~13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周旭生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0:52:57

[新一篇] 讓鄉土課程資源融進語文教學

[舊一篇] 讓語文課程適應學生的發展  ——《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點簡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