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葵文章選:拆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過年好悶,幸虧有澳網公開賽,場場不落地追看。有天中場休息時,轉播鏡頭掃過看臺上一位大胡子老外,紅色T恤,當胸有個白漆畫的圓圈,內有手寫漢字一枚——“拆”。這符號北京人太熟悉了,它就像仙女姐姐手上的魔法棒,所到之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北京就這樣日新月異起來。

穿衣者明不明白這符號的含義不知道,至少制衣者的創意有游戲成份。哪怕其最終目的是諷刺批判,也是用了游戲方式。

可巧,《辭源》“拆”字條目下詞匯雖不多,卻也條條游戲精神十足——“拆字”:任舉一字,加以分合增減,隨機附會,以解釋吉兇。就是俗稱的測字啦。“拆字詩”:拆字為句寫成的詩,比如“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之類。“拆白道字”:用拆字法說話表意的一種文字游戲,盛行于宋元。比如黃庭堅的詞“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里挑心”,說得云山霧罩,其實就是本文起始句中的“好悶”二字。

拆字是游戲,拆字詩是游戲,拆白道字是游戲,大胡子老外那件T恤是游戲,T恤上畫拆字符也是游戲;身為當代北京人的我,看這個“拆”,卻毫無半點游戲的胸襟,因為我大腦里儲存了一些事,都和這個“拆”字難拆難分——

1417年,北京至少有如下幾座城門竣工:中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西安門。1912年,拆長安左、右門的石門檻,次年長安街正式通車,城門遲至1952年最終難逃拆運。1959年,拆中華門。西安門倒是沒人拆過,不過1950年冬,因攤販不慎于火,焚毀。

1420年,北京城至少又有兩座城門竣工:地安門、天安門。天安門至今雄偉屹立,地安門1954年被拆。

1436年,北京分別取了“崇文德也”和“武節是宣”之意,修崇文、宣武二門。1927年,拆宣武門箭樓,1930年,拆城臺及甕城。1950年,拆崇文門甕城墻,1965年,拆城樓。

1439年,北京城至少又有如下幾座城門竣工:朝陽門、東直門、安定門、德勝門、西直門、阜成門。1921年,德勝門因梁架朽壞,城樓被拆;現在留著的,是箭樓。1953年,拆阜成門甕城、箭樓臺基,1965年,拆城樓。1956年,拆安定門箭樓,1969年,修地鐵,拆其城樓。還是1956年,因淪為“危險建筑”,朝陽門城樓被拆,兩年后拆箭樓。1965年,拆東直門。1969年,也是因為地鐵要經過,拆西直門……

如此密集的“拆”字,令我頭暈目眩,哭的心都有,何來游戲心思。要說游戲,不過六百年的時間,人們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建好的那么多杰作又一一拆除,這還真像是小孩子玩搭積木游戲,一個不高興,一巴掌忽擼得滿地皆是。

聽說,當年多爾袞當年打進北京城,先進的朝陽門,而李自成打進北京時,將一枝鐵箭射在西安門的匾額上;聽說,明清時代每晚關城門,惟有西直門會為那些給皇宮送山泉水的車子專開城一次,故有水門之稱,因此城門洞里專門砌了一方水紋石;聽說,阜成門因是通往京西的門戶,煤炭由此門進城,所以城門洞里砌有一塊鐫刻梅花的石條,以諧“煤”音,所謂“阜城梅花”……

聽說過很多很多這樣的離奇曲折的故事,個個令人神往,可惜事到如今,也只能聽說了,因為,拆啦!都拆啦! 


楊葵 2010-09-14 08:18:06

[新一篇] 楊葵文章選:《先鋒戲劇檔案》十年

[舊一篇] 楊葵文章選: 滄桑、愛與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