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擴張――南方篇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距今約5000年前,在中國的大地上發生了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黃炎與蚩尤的大戰。盡管對這場戰爭的真實性依然受到某些人的懷疑,但是戰爭的結果對于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黃炎的勝利使得是華夏民族而不是苗瑤民族從黃河流域開始向全中國擴張。失敗的苗瑤民族逃到了長江流域,但是華夏人也緊跟著他們的腳步滲透到長江流域,并且取代土著的苗瑤、百越和百濮諸民族成為了這片領土的主人。
  漢族(漢朝以前姑且稱之為華夏族)在南方的擴張,與他們在北方和西部的擴張不同,在那里漢人的擴張甚至在近代以前都是基本失敗的,一開始就是成功和卓有成效的。正如我們看到的,漢人從黃河流域擴張到長江流域(先秦)。再到珠江流域(秦)和云南(元),并且到了近代,又擴展到了東南亞。
  與移民擴張幾乎同時發生的是南方土著的漢化和漢文化的傳播,這在近代以前的北方和西部是很少發生的(除了那些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這使得漢族和漢文化在南方迅速地占據了統治地位。盡管在某些地方,例如大理和越南,那里的統治者努力的保存了自己民族意識,使得漢文化的傳播并不帶來土著的漢化,但是畢竟南方的大部分地區現在都成了漢族的天下,少數民族只分布在偏遠山區和邊境地區。
  一、先秦
  楚國  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強大的南方國家應該是楚,關于楚國君王的來歷,歷史仍有爭議,但從其王室早期的尊號來看,他與北方的華夏族有著很大的差異,而從很早開始,楚國的君王就對周王室的宗主權提出了異議,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熊通自稱為王。因此,種種跡象表明,早期楚國應該是一個南方的土著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很快的便接受了來自中原的先進文化,到了屈原生活的時代,楚文化已經成了華夏文化的一支,而不是游離于華夏文化之外了。
  吳越  吳越的情況與楚國大同小異,盡管吳王闔閭和夫差、越王勾踐都曾稱雄一時,但吳越在他們獨立的時間里華夏化的程度并不深,這從歷代吳越王的尊號中可見一斑。吳越的發展比起楚國來說要晚得多,而且其出現在中國史書中的時間也短得多,吳國在短暫的輝煌后為越國所滅,而越國很快又為楚國所滅。但吳越依然接受了華夏文化,并發展成華夏文化的一支――輝煌的吳越文化。
  巴蜀  巴蜀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古蜀國和古巴國明顯不是華夏國家的范疇,而且他們也很少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但到了公元前318年,秦國滅掉了蜀國,中央集權制度在四川盆地上建立了起來。秦國的移民涌入了這個天府之國的大糧倉。土著的蜀人要么被同化,要么逃入了深山老林,因此巴蜀沒有機會發展其類似于荊楚和吳越的文化,雖然以后的幾次大移民為巴蜀帶來了楚文化,但他們的文化至今仍屬于北方華夏文化的范疇。
  于是打開一幅戰國時期的圖象,我們可以看到。從長江上游的巴蜀到中游的荊楚再到下游的吳越,漢化和半漢化、移民與同化正在緩慢而又堅實地進行著(在這里使用漢化這個名詞可能有些荒謬,因為真正的漢族要等到漢朝的建立才確立起來,單實在找不到可以表示這種意義的其他合適的名詞)。而在長江流域以南的其它地方,閩越人在福建,南越人在廣東、甌越人在廣西和北越生息、而元謀人的后代在云南刀耕火種著。對于他們來說,華夏是不可知的。但是,一場由這個不可知的民族帶來的災難,正在悄悄地向他們逼近。
  二、秦漢唐
  秦的擴張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秦朝。隨著郡縣制度的確立和“書同文、行同軌”政策的實施。長江流域的漢化又加深了一層,許多非華夏的成分在此時被消滅得一干二凈,剩下的只有與北方不同的南方方言。但秦的野心決不僅于此。公元前214年,溝通長江和珠江流域的靈渠建成,秦的進一步擴張開始了。秦軍越過南嶺,占領了兩廣,并建立了南海、桂林和象三郡,但秦軍向紅河流域的擴張受到了抵抗。秦將屠睢在一次同土著的沖突中喪生。秦軍在福建的擴張似乎也功效不大,因為即使到了西漢初期,閩越依然是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但秦在珠三角和桂林的統治毫無疑問的確立了起來,隨之漢人的移民也進入了這片處女地。   南越的意義  秦的統治是短暫的,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隨之北方開始楚漢爭霸。此時的嶺南,南海太守任囂正在彌留之際,他勸說他的繼任者、龍川縣令趙佗割地自立,以觀中央之變。于是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并且迅速吞并了桂林和象郡,據有整個嶺南之地,隨后他又滅亡了處在紅河流域的安陽國,將南越國推進到了越南北部。在內政方面,趙佗一方面吸引北方的移民以增加人口,另一方面加強對南越和甌越的同化,使得居住在嶺南平原地區的百越民族基本上全部漢化。在對漢朝的關系上,他一方面稱臣以獲得北方的耕牛和鐵器,另一方面又拒絕內附于漢。趙佗在位70余年,盡管對他的統治仍有爭議,但他在對嶺南的開發方面功不可沒。趙佗死后,他的子孫繼續他的內外政策,以求獨立,但隨著漢朝的強大和中央集權的增強,南越的活動余地越來越小了。公元前113年,南越四主與其母(漢人)密謀內附于漢,北土著的權臣呂嘉所廢,漢朝決定利用此機會平定南越,于是于公元前111年發兵攻打南越,南越五主及呂氏一家盡數伏法,南越亡。此時南越的平原地區,已無法分清土著和漢人的界限了,但在西部山區,甌越人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最終演化為壯族和京族。
  金粉六朝的移民  漢朝對南越的統一以及后來對閩越的統一,并沒有立即帶來嶺南和福建的漢化。在漢朝相當長的時間里,整個南方地區依然是以土著為主的漢蠻雜居的情況。但這一情況隨著黃巾起義而深刻地改變了。北方連綿不斷的戰亂使得大量的漢人遷移到了南方,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農耕技術,改變了南方的民族平衡,并且 大大的加速了南方土著的漢化。在漢朝以后的所謂金粉六朝里,由于南方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戰禍,整個南方地區得到了長期的休養和發展,許多荒地被開墾成良田,許多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變成了村落和城市,而且在這個時期,南方幾個主要的方言區,如吳、閩、粵、湘、客家等的分布也基本上定型下來,此時的南方(特別是江東和荊楚)地區已不再是蠻夷之地,而是成為了漢文化的又一個中心。但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另一幅景象:在此時期,許多土著民族,如原本廣泛分布在東南山區的山越,永遠的消失了。
  隋唐的漢化  公元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了中國。隋朝及隨后的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和軍事高度發展的時代,這使得唐朝有更多的能力對南方進行管理和開發。在唐一代,原本漢蠻雜居的嶺南、福建和川西等地也已基本上完全漢化,土著民族只分布在湘西、黔中和廣西的偏遠山區和交趾、南詔等地。另外,隨著大批失寵的文人被貶到南方的偏遠地區為官,例如韓愈治理潮州和柳宗元治理柳州等,這些地區的文化和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到了唐朝末年,南方的總體生產力水平和文化水平已經趕上了北方,并且在隨后的宋朝里,在某些方面超過了北方。
三、宋元明清及近代
  宋的退縮  五代十國時期,隨著最后一批北方移民的南遷,北方漢人對南方長達千年的大規模移民基本結束了。隨后建立的宋朝在無論軍事和政治上都和唐朝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再無力繼續向南方挺進了。這一時期的新變化是大理和越南,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吸取漢文化的基礎上,努力地保持自己的政治獨立和民族意識,并且隨之與宋朝進行了競爭,例如越南的悍將李常杰便曾攻打到今天的湖南一帶。早先移民于該地的漢人由于人數的劣勢,不僅未能同化當地的土著,反而在長期的融合中被土著化了。因此在宋一代,漢人非但未能繼續向南方擴張,反而退縮了。   蒙古人的意義  公元1254年,蒙古滅大理,1279年滅南宋,建立了大一統的元朝。與此同時,隨著云南行省的成立,大批的穆斯林和漢人移民到了云南,前者是作為戌邊的軍人和統治者,后者則是為了尋找新的耕地和緩解原住地的人口壓力。這些移民的進入帶來了新一輪的漢化浪潮,云南東部的大部分地區被完全漢化了,而土著的白、彝、泰等民族則被迫開始退縮,他們要么逃往偏遠山區,要么繼續向南遷徙,在湄南河流域建立屬于自己的王國。到了元末,漢人已經成功的在云南站穩了腳跟,并把云南變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的省份。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蒙古人對越南的征服失敗了,因此該地一直未能有大量漢人的移民,盡管此時的兩廣也已是人煙稠密。直到現在,越南依然保持著政治獨立和民族意識。
  海禁、海盜和移民南洋  明朝中葉,隨著明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和倭寇的擾邊,明朝開始施行海禁。到了清朝,為了對抗臺灣的明鄭政權,海禁政策變得更加嚴厲了。海禁的最大惡果是導致東南沿海大量居民的破產,他們要么被迫遷往內地貧瘠的山區,要么逃亡海外,要么成為海盜,有些還與倭寇相互勾結,而這種海盜行為又導致了政府更嚴厲的海禁政策,形成了惡性循環。到了明末,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海盜組織,例如潮州的林鳳和福建的鄭芝龍,這些海盜在清朝和荷蘭、西班牙的殖民政府的聯合絞殺下,到了清初基本全部失敗了。與此同時,早先移民南洋的華人(他們絕大部分是漢族,但更習慣地稱為華人),在他們的新殖民地也開始嘗試建立自己的政權,其中最有名的是潮州人鄭昭在泰國建立的吞武里王朝,但這些殖民政權既得不到中國政府的支持,又遭到當土著的反對,隨后還受到西方殖民政府的進攻,到了19世紀全部失敗了。華人在南洋的擴張再不能象早先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南那樣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于漢文化也不能象在大理和越南那樣被當地人普遍接受,因此移民南洋的華人雖然人數不少(至今已超過2000萬),但目前仍在南洋受到歧視和壓迫。
  宋代以降,漢人向南方移民的腳步大大的放緩了,并且同化當地土著的成效也大大的降低了,漢人再不能象以前那樣順利的對南方進行滲透和同化,并且在某些地方,漢人反而被土著化了,因此可以說漢人在南方的擴張至此基本上結束了。
  總之,可以說漢人在南方的擴張成效是顯著的,至少在今天的江南、湖廣、嶺南、巴蜀和云南等地,擴張所帶來的南方民族漢化和混血的后代已經占據了漢人總數的一半,并且形成與北方官話大相徑庭的吳、贛、閩、湘、粵、客家等南方方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吳越、荊楚、瀟湘、閩北、閩南、嶺南和客家文化。

網載 2013-09-10 20:56:39

[新一篇] 漢族人口比例對中國領土完整的重要性

[舊一篇] 漢族的舞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