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美育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40-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731(2000)04-0131-05
  自18世紀末德國美學家席勒(Schiller,F)提出美育的概念以來,美育理論的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發展。今天,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美育理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它不但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培育新的社會性格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實現新世紀人類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總結美育理論研究的經驗,展望美育理論發展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
  由于本世紀末我國審美文化的急劇變化,人們的審美觀念受到了深刻影響,甚至美學理論也開始發生了轉折。面對這種情況,美育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1. 美育的概念由狹義走向廣義 德國詩人、哲學家、美學家席勒提出了“美育”(Asthestische Erziehung)的概念。王國維、蔡元培在20世紀初將其譯作“美育”一詞。美育的概念,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的美育同具體的審美活動有關,尤其表現為藝術的審美態度、審美鑒賞力與審美創造力的培養;廣義的審美教育也就是感性教育,它是從鮑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把美學定義為“感性學”的意義引申出來的,其目的是通過對人的感性能力的滋養與陶冶,使人形成對生活的審美態度。
  在中國,20世紀初到70年代末,對于美育的理解主要是狹義的。當時美育的主體范圍很小,比較密切地和藝術相聯系。80年代以后,由于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美育的理解,也不僅僅局限于“藝術美”,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將美育定義為:“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小學美育內容包括,藝術教育、組織學生觀察和欣賞自然美;引導學生體驗社會美和勞動美”[1](P14)。此定義將美育的含義從單純的體驗“藝術美”推進到體驗“自然美、社會美”,但嚴格來講,仍屬于狹義美育。進入90年代以后,美育的概念又進一步拓寬,如陳建翔認為,“美育就是那些自覺遵循美的規律,自身具有美的規定,并且必然地能夠產生美的產品的教育的一種美稱[2]。滕守堯也認為,”真正的美育是將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形成的教育”[1](P15)。以他們為代表的學者對美育概念的界定,由狹義走向廣義。
  2. 對美育功能的認識逐漸由片面走向全面 目前對美育功能的認識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美育的直接功能;二是美育的間接功能;三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美育的直接功能是完全建立在狹義美育基礎之上的,它主要認為美育的任務是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強調藝術作品的欣賞力、創造力;美育的間接功能,也可以認為是它的附帶功能,是指美育在實現它直接功能的過程中潛在的功能;美育的“超美育”功能,則指它超出了美育直接和間接功能的功能。
  我國的美育功能理論主要來源于席勒的美育思想。在美育傳入中國之時,很多學者已經認識到美育的直接功能和間接功能,如把美育的直接功能概括為“育美”,這是對美育直接功能的認識。蔡元培所說的“所以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1](P14)。這是對美育間接功能的認識,即美育的附帶功能,可以“育德、促智、健體”。80年代以來,一些頗具權威和影響的理論者對美育功能進行了探討和論述,如李澤厚提出了“以美啟真”,“以美儲善”;滕守堯認為,審美教育“最終落實為審美心理結構的成熟”。這些觀點對美育的認識已遠遠超出了美育的直接功能和間接功能。特別在90年代,隨著審美文化的深刻變化,美育的“超美育”功能受到了更多人的探討與重視,如“美育是發展現代生產力的重要因素”,“美育是培養新的社會性格的重要措施”,“美育可以培養出生活的藝術家”等很多觀點,都是對美育的“超美育”功能的認識[3]。對于人生終極意義和意趣追求,以及對于教育過程本身的美學自由精神的追求,這些對美育的“超美育”功能的認識,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潮流,而且也將是美育理論的研究方向之一。
  3. 美育的本質特征從偏重于“道德教育論”發展到更注重于“情感教育論” 中國古代教育中,美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歷代思想家都非常強調美育的重要性,把美育看作是道德教化、興國興邦的重要手段。孔子在《論語·泰伯》中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4]。孔子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國美育以“詩教”、“樂教”為中心的中國美育理論的基礎。后來的思想家雖然對此有所發展,但美育始終是為德育服務的手段,甚至認為美育從屬于德育。到了近代,王國維也認為,美育的作用是“一面使人之情感發達,以達美之域,一面為德育、智育之手段”[5]。70年代中葉到80年代末,美育又同道德倫理教育混為一談,美學教育帶上了濃厚的倫理教育的色彩,在當時的很多美學教材中,都把我們通常所講的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作為美育的主要內容,其中融匯著諸多的道德倫理教育的要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論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將美育從屬于德育,忽略了美育在塑造人格方面的獨特功能。雖然它們有相通之處,但美育更側重于對人品行的塑造,它包括人的價值觀念、人格境界、精神個性、趣味格調的培養,“藝術教育論”、“美感教育論”、“情感教育論”等理論相繼提出,特別是“情感教育論”把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加以區別,為美育界定了一個獨立的領域,因而目前在學術界獲得較多的認同。
  4. 美育的研究由理性思辯走向感性經驗 改革開放前,傳統的美育理論如同傳統的美學一樣把自己禁錮在一個相當狹隘的范圍里,在一些玄而又玄的命題上高談闊論。美育理論所探討的一些高深理論只有少數專業人士可以看懂,對于大部分人來講,由于理性思辯的晦澀難懂而不能理解。美育理論幾乎成了少數專家自言自語的游戲,甚至一些美育方面的學者也對美育研究的現狀進行了詰難。經濟的發展,使人們在享受比較富足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日常生活的服飾、言辭、裝修、環境布置到欣賞藝術作品等許多現實問題都需要在美育理論中得到解釋。原來的理性思辯如同“昨日黃花”受到冷遇。同時,隨著工業美學、商品美學、公關美學、服飾美學、行為美學等“泛美學”的興起,美育理論也隨之倍受重視。其內容涉及各個領域,從方法上來講,也從理性思辯的狹小天地開始走向了活潑生動的感性經驗,把目光轉向對現實審美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以及對中國社會生存現狀的關注。
  二
  從美育理論的研究現狀及特點,可以看出中國美育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同時,美育理論的研究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1. 沒有建立完整的美育理論系統 從我國美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指導學生欣賞美,獲得某種程度的審美知識、原理的教材性著述多,而關于指導學校教育和教師怎樣進行美育的系統理論著述少。國內美育理論界迄今尚未見到從完整教育理論系統構成的角度,進行完整美育理論系統建構的研究,即使有一些理論著述從美育的某些方面考慮且不乏深度,但從完整進而完善的教育理論系統的角度來評價,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2. 美育理論實踐的對象有些狹隘 我國傳統美育及近現代美育的立足點,基本上集中于對學生的學校教育上,雖然蔡元培在20世紀初就曾大力推行過審美教育,并設計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種美育教育[6](P80),但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僅僅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美育的對象僅限于學生。當代的各類美學著作,關于美育實踐的構想,仍未超出此思路。
  3. 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結合不夠和諧 馬爾庫寒[George E.Marcus]曾警告人們大工業社會存在著把人塑造成“單面人”的危險,許多學者包括美學學者也意識到了片面強調理性的危害,因而審美教育向感性經驗發展是當代美育理論的一個特點。但是,美育理論從理性的極端迅速滑向感性極端的結果,就是導致一部分人沉溺于感性世界,過度強調個人主觀情感的宣泄,追求單純的感官刺激,失去對人生的理性思考與把握,造成另一種“單面人”的產生。
  4. 過于強調“借美教育”而忽視“立美教育” 從目前比較流行的一些美育理論來看,無論是“藝術教育”,還是“情感教育”、“感性教育”,都是把教育所面對的外部對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視野內,而將教育自身的美遺漏在視野之外。“美育理論過于注重通過外部環境來實現人的審美能力、審美趣味乃至審美價值觀、審美理想的提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卻忽視了教育自身這個環節”[1](P14)。例如,雖然關于高校美育的理論很多,但從教學管理、思想教育、師生關系、學制、課程、教材、教法、學法、班級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提出它們自身美化的觀點卻很少。很多美育理論考慮到了用各種各樣的美來培養人,惟獨沒有考慮到自己怎樣做才美這個根本問題。它們是“借美育人”,而不是自身“立美育人”。
  三
  綜上所述,中國美育理論只有總結經驗,反思問題,并盡快建立起具有時代特點的美育理論體系,才能采取更有力的實施審美教育的措施,使美育理論在新時代發揮作用。
  1. 應當盡快、科學地建立起美育理論 知識經濟時代,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應根據新的時代要求,建立新的理論體系。美育,作為一種功能特殊且全面的教育,首先應該盡快找出這種獨立系統的基礎或歸宿。其次,美育作為一種教育,其系統也應同教育系統一樣,包括目標系統、內容系統、課程系統、教材系統、教法系統、答理系統、評估系統等這些子系統構成。再次,完整美育理論系統的建立也有賴于美育實踐系統,美育理論系統應該是美育實踐的高度概括,反過來又對美育實踐系統起直接指導作用。目前,美育實踐系統對理論系統及時地反饋信息也應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作為跨世紀人才素質的全面和諧教育的理想模式之一,美育理論系統急待其完整、科學地建立。
  2. 美育理論的實踐對象應有所擴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美育只有適應現實的需要和發展,全面、系統、科學地建立起來,實現美育現代化,才有可能充分發揮其在當今的作用。當今審美主體的范圍有了很大的擴大。一些過去被認為是審美教育的人,他們可能對狹義的審美教育有促進作用,但作為廣義的審美教育者,他們卻不一定勝任。很大一部分人還需要重新接受廣義的審美教育與自我教育。同時,在今天這樣一個復雜、多元的商品化社會里,廣義的審美教育是一個群體性的協作工程,除了美學家、藝術家,很多人如設計師,建筑師、企業領導、書店經理、教師等,包括美術館、音樂廳、雜志社、出版社、文化館、電臺電視臺、影劇院等部門的從業人員,都同審美文化創造和審美教育有關。他們的審美水平、審美觀念、審美行為直接影響著審美文化的特征與質量,也直接影響廣義審美教育的結果。這就要求美育從學校教育的圍墻中走出來,走向廣大社會。因而美育的對象不僅僅是各類高校的學生,還應包括社會各成年人群體。在一定的時期內,后者甚至應當成為開展美育教育的主要對象。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還不是很發達,整個國家的人口素質相對較低的國家進行審美教育,采取什么樣的具體可行的實施原則和操作方法,還需要審美理論針對不同的群體給予不同的指導。
  3. 充分發揮“美育之超美育功能” 當代美育功能,作為情感教育,除了內在的通過培養人們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完善個體的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還應該發揮外在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和人文導向功能。首先,從美育的社會功能方面來講,體現在通過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及創造過程中的美等各種形態的審美活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促進人際交流,提高個性的社會性程度,協調愛的沖突與和諧,從而改善人的生存質量;其次,美育的文化功能體現在,教育人們提高對審美文化的創造能力、鑒賞與鑒別能力,教育人們如何在追求經濟利益和實用消遣時,保持和提高其精神價值,保持人類優秀審美文化的連續性,提高在生產生活中注重審美因素的能力,善于鑒別和擯棄文化創造過程中的技術化和商品化所造成的消極效應,以富于創造性的審美個性,促進審美文化的正常發展。最后,美育的人文導向功能,體現為通過審美情感教育,喚起人們真善美的情懷,喚起對于理想憧憬和對于精神品格的信念,以高尚的精神品位來支配物質的獲取與享受,以美學理想來置換文化中的低級無聊[6](P78)。所謂美育的“超美育”功能,應該是內在的情感教育與外在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人文導向功能的完美結合。
  4. 美育途徑應有所變化 傳統的美育主要是學校教育,對象主要是學生,通過藝術欣賞和創作來進行教育以達到目的。當代美育面對的是社會公眾,社會公眾存在的復雜性,決定了美育途徑必然要有所變化。各種傳媒如書店、電影院、錄像廳、電視臺、哥舞廳等及一些文化設施成了比較重要的美育途徑。與傳統美育不同,當代美育主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娛樂消遣中進行。因而,不能像學校美育那樣去對公眾進行藝術訓練和審美理論指導,只能通過傳媒和各種審美文化載體來克服一些消極、平庸、低俗的東西,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使人們在這種環境中通過接觸富有美的價值、具有藝術特性或審美因素的文化產品,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接受美的熏陶,提升精神境界。
  收稿日期:1999-12-10
  基金項目:全國教學研究中心資助課題,編號:C119;教育部立項項目,編號:126202312
《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131~135G1教育學趙伯飛/張苑琛20012001美育理論自20世紀初引入中國以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它使人們對美育的理解從狹義走向廣義,對其功能的認識由片面走向比較全面,對其本質特征從偏重于道德教育發展為更注重情感教育。但在其發展歷程中,明顯存在理論系統不完整、感情教育與理性教育結合不夠、過于強調“借美教育”而忽略“立美教育”等不足。為此,建議盡快建立與完善美育理論體系,使其實踐對象有所擴大,充分發揮美育在當今生活中的特殊功能,并使美育的途徑有所拓寬。美育理論/現狀/審美文化/反思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y/current situation/aesthetic culture/refleltionA Review of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Theory Research of ChinaZHAO Bo-fei,ZHANG Yuan-chenFaculty of Human science,X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The 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y has acheived a certain development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20ht centuny.It drive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educdtion from narrow sense to broad sense,the knowledge of its function from one-sided to comprehensive,and the view of its essence from moral education to emotional education. However,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still has such shortcomings as incomplete theory system, inadequate combination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rational education,undue emphasis on"aesthetics-aided education"and neglect of"aesthetics-majored education".Therefore,the paper,suggest that the aesthetic edacation systern be perfected to extend its practical objects,take most advant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odern life and expand approaches to aesthetic education.趙伯飛(1954- ),男,廣東新會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1 張苑琛(1974- ),女,陜西漢中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1 作者:《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131~135G1教育學趙伯飛/張苑琛20012001美育理論自20世紀初引入中國以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它使人們對美育的理解從狹義走向廣義,對其功能的認識由片面走向比較全面,對其本質特征從偏重于道德教育發展為更注重情感教育。但在其發展歷程中,明顯存在理論系統不完整、感情教育與理性教育結合不夠、過于強調“借美教育”而忽略“立美教育”等不足。為此,建議盡快建立與完善美育理論體系,使其實踐對象有所擴大,充分發揮美育在當今生活中的特殊功能,并使美育的途徑有所拓寬。美育理論/現狀/審美文化/反思aesthetic education theory/current situation/aesthetic culture/refleltion

網載 2013-09-10 20:58:45

[新一篇] 當代中國美學現狀評析

[舊一篇] 當代中國自由主義思潮的歷史演變及其基本特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