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人文與科技”學術研討會在臺灣舉行  ——兼談在人文與科技之間保持張力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N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 —8862 (1999)09—0007—03
  由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和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和資助,國家科技部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協辦,海峽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人文與科技”學術研討會于1999年5月25日至6月3日在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 海峽兩岸的代表共24人,提交學術論文22篇。臺灣科技界和人文社會科學界的一些著名學者分別以主持人或評論員的身份參加了研討會。國家科技部海峽兩岸交流中心顧問李朝晨、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麥朝成、李國鼎、科技利用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昭明先生等分別主持會議并致辭。中華大陸代表團成員分別來自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和武漢大學。大陸學者在學術研討會后先后拜訪了臺灣法人財團資訊工業策進會,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等,并到新竹科學園區和臺南科學園區等地進行了參觀考察。海峽兩岸學者認真交流信息,共同探討學術,促進了相互的溝通與了解。
  會議的學術論文圍繞“科技與人文”的關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建立人文與科技并重的社會。重慶大學李曉紅教授探討了科學進步的價值合理性問題,從科技進步的價值蘊含、價值基礎和價值取向三個方面,對科技進步的認識論、價值論和方法論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的思考。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陳麗瑛研究員對臺灣和大陸的人文、社會與科技人才供需結構作了實證的比較研究,認為相比之下,大陸更重視文化和基礎科技,臺灣更重視經濟政治和應用科技,海峽兩岸可通過加強交流,取長補短,為實現中國人在21世紀成為世界文化與科技的主流的理想奠定基礎。武漢大學人文學院歐陽康教授主張促進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通與共建,認為應當正視當代社會的各種現代病,透視人文與科技之間現實分化和對立的原因;克服對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各種片面理解,重建當代人類精神;立足當代人類實踐,探尋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通途徑與共建方式。
  (二)經濟科技發展與人文。臺灣大學經濟學所劉碧珍教授等從對臺灣廠商的研究開發與污染防治的調研分析入手,考察海外投資對于科技與人文的影響,認為如何推動一種既能維持長期經濟增長又能兼顧地球長期生態平衡的永續發展戰略,是各國面向21世紀所面對的重大挑戰。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段異兵博士以著名科學家竺可幀先生為例,探討1919—1937年中國科學家的人文關懷,諸如為建立新的交叉學科而呼吁,傾力將科學精神滲透到國民人格和對傳統文化的科學闡釋等,認為科學家的人文關懷對于營造科技與人文并重的社會是十分重要的。
  (三)人文與科學的交叉研究。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張建新博士等從人格測驗的發展看中國人的個性研究,主張利用人格測驗這種客觀化、數量化的工具來描述社會成員的個體差異,尋找多姿多彩人格個體差異背后的共同結構或共同規律,并比較不同社會群體和文化群落中社會成員的人格結構或規律的異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楊宜音博士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研究“自己人”及其邊界,認為“自己人”作為中國人特殊的分類和認同概念是與中國社會家庭功能的未分化特征及其意義相聯系的,它有可能成為人際間個人特征信任并成為契約制度信任的個體心理基礎。
  (四)生物科技與人文。臺灣交通大學通識研究中心孫治本博士從社會生物學的角度考察由避孕技術所造成的“性的去生殖功能化”和由復制人所可能造成的“生殖的去性化”,及其所帶來的倫理效應,認為性作為人類關系的基礎地位正在動搖,人類應當面對被生殖科技改變的人類生物性質及其倫理效應,從“未來倫理學”及其所要求的“對于科技遠程效應的想象”做出應有的選擇。
  此外,論文中還涉及資訊(信息)科技與人文,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等問題。
  此次交流是筆者首次正式參與人文與科技界的雙向學術交流,而且這種交流又在海峽兩岸學術界之間進行,并結合著對于臺灣的科技與文化的考察,由此而引出了頗多感受與思考,這里略談一、二。
  第一、人文與科技的分化、對立與沖突已經成為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有必要給以足夠的關注與重視,以自覺地促進其相互結合、內在融通與健康互動。
  第二、人文發展與科技進步在實踐中的分化、對立甚至沖突,既有其歷史的、現實的原因,也有其利益和價值方面的根源,還有其認識方面的因素,這就是對于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片面和偏執理解。現對后者作些分析。
  在對科學精神的理解方面,既有以強調“實證性”為主要標志的科學主義的科學觀,也有以片面強調“功利性”為主要特點的狹隘功利主義科學觀。前者以經驗證實原則劃分科學與非科學,認為只有自然科學才能滿足經驗證實原則,也就只有自然科學才是科學。他們把科學抬高到至上的和唯一的地步,把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絕對對立起來,以科學文化否定和反對人文文化。這種意義上的科學精神實際上是與人文精神相對立的自然科學精神。后者單單關注科學技術的工具價值,片面強調科學技術的實際效用,僅僅注重科學技術的手段意義,置科學技術的其它價值于不顧,在實踐中往往導致科學技術的誤用和異化。這種意義上的科學精神實際上成了庸俗的功利精神。在我們看來,科學精神包含了實證性又不能僅僅歸結為實證性,科學精神包含著功利追求但又不能僅僅看作功利性意向。科學精神體現著人類對客觀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與創造。重塑當代科學精神,需要一種大科學觀,密切關注當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關發展及其精神實質,特別重視科學的人文目的和人文意義,把科學看作人類文化發展進化的內在組成部分和積極動力,把科學精神看作人類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對人文精神的理解方面,也存在著種種片面理解。比如,現代西方以反對科學主義為主要目標的人本主義,他們反對理性,把非理性看作人之本,實際上把人文精神等同于非理性精神。又如,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重人倫輕科技為表征的人文主義,他們重義輕利,重本輕用,重價值理性,輕工具理性,實際上把人文精神等同于倫理精神。再如,現代文化研究中的種種誤解,如把人文精神等同于文人精神,或等同于人文科學的精神等。在我們看來,人文精神就是人之為人的一種理性意識、情感體驗、生命追求、理論闡釋、評價體系、價值觀念和實踐規范,是人類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是人對于人自身命運的終極關懷,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它既活躍于精英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大眾文化之中;它既為知識分子所特有,也為社會大眾所共有;它既是一種理性意識,也是一種非理性的體驗;它既表現為一定的知識形態,也蘊含著一定的價值觀念;它既是一種積極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種現實的行為規范,等等。重建當代人文精神,需要從科學與人文的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中超撥出來,超越對于人文精神的片面和狹隘理解,立足于人類的整體發展、長遠發展和根本發展來反思人類精神的當代建設。
  第三、應當自覺立足當代人類實踐,探尋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通途徑與共建方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都是人類精神必不可少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實踐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當代人類實踐的健康發展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通與共建既提出了緊迫要求,也奠定了現實基礎。立足當代人類實踐,貫通古今,融匯中西,回到原典,致力創新,加速分化,促進綜合,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共建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促進人類精神的健康發展,這正是當代人類所共同面臨的歷史責任。
  第四、當代人類文明的整體發展趨勢是在深度分化的基礎上高度綜合。海峽兩岸的科技與人文界有著同根的悠久文化傳統,又面對著當代科學技術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經過多年的努力,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科技優勢與文化特色,有著很多可以相互學習與合作的地方,應當也有必要加強合作,爭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謀發展,共創中華民族在21世紀之輝煌。
哲學動態京7~9B2科學技術哲學歐陽康19991999歐陽康,武漢大學人文科學院院長 湖北武漢 430072 作者:哲學動態京7~9B2科學技術哲學歐陽康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00:48

[新一篇] 湯壽潛學術討論會綜述

[舊一篇] 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