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方國根 人民出版社)
  1996年夏,由貴州省政協主辦,中國孔子基金會、浙江余姚市人民政府、貴陽市人民政府、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社科院等20余家單位協辦的“中國貴州王陽明國際學術討論會”在貴陽市舉行。中外專家學者110余位到會。現將會議討論中的問題作一簡要綜述。
   一、王陽明的學術思想研究
  與會者一致認為,王陽明心學體系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直至當代還是海內外文化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一些與會者認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命題,并著重就此闡述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在本體論上,成中英教授從“本體詮釋學”的角度,評析了王陽明“良知本體”的性質與作用。認為“良知本體”是對人的知善知惡以及擇善去惡的本體論的說明,因而構成了一個本體的詮釋,應可用于理解與評估陽明哲學思想歷史縱向的發展,也可用于陽明成熟體系的理解與評估。并就“良知本體”與當代新儒家“道德理性”、“道德形而上學”說的相關哲學問題進行了評論。陳慶坤教授則認為,良知之學是陽明晚年定論,處于陽明學的核心地位。“致良知”這一理論形式把心與理、知與行、道德修養與政治實踐,圓融為一;把孟子的心體良知與大學的工夫以致知和合同一,包容了宋學本體——工夫的全部內容。
  在知行觀上,何植靖教授通過對知行范疇的歷史考察,批駁了將“知行合一”視為王陽明首創的觀點,并就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命題的內涵、意義及其合理因素進行了評析。周松柏先生則認為,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提出,是中國古代哲學史“知行”范疇發展的一個必然環節,有其原因和理論基礎,而更主要的是應時代需要而產生;此說之所以能在明代中后期的社會實踐中發生重要作用,就是因為其在倫理道德領域具有不可移易的超時代的價值。韓相美博士主張,陽明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以良知本體論為基礎,高度突出了知與行的統一性,高揚了道德主體的能動性和自覺性,并通過對“知行合一”論所包含的合理性的剖析,指出王夫之批評王陽明“銷行以歸知”確實抓住了“心學”知行觀的要害,但陽明也的確在心本論基礎上解決了知行統一性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學界長期以來只關注于王陽明的學術上的建樹,甚或是批判其學術上的空疏無用,而忽略了對其有關經世改用的思想的探討。本次會議則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挖掘和肯贊。韓國李京圭教授認為,“經世界想”是中國知識分子由環境的挑戰而產生的反應,其顯著特點表現為二:一為“知識”,即從細微的征象而觀察出世界的大趨勢,以謀應付之道;二為“變動與創新”,求變求新,突破困境。他由此進而強調,明末清初經世致用學的出發點就在于對王學左派的流于空疏弊端的批評。但事實上,王陽明及其學派作為崛起于16世紀初、大盛于同世紀后半期的思想思潮,其自身是包括批評精神和實用精神的。韓國金吉洛教授則從儒家的人格理想出發,闡明王陽明所倡導的心學理論,不僅以知行合一的實踐主義學風發揚光大了儒學經世主義思想傳統,而且以他本人親身投入經邦治世、改造社會的實踐而著稱于世,并反指出王陽明的經世界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立足于《大學》的格物說基礎之上的親民思想。陳奇先生則認為,王陽明強調實行,要求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吾心良知之天理,在詭秘的說教后面,包含著積極的入世精神和經世界想。筆者從王陽明教育思想出發,認為其核心內容為“明人倫”的“盡心之學”,其社會意義在于“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家齊國治而天下平安矣”,即貫穿和熔鑄著儒家內圣外王的政治抱負和理想。王陽明還凸顯和肯定了“躬行”在“知”、“學”、“窮理”中的作用,并強調“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工夫”和“篤實之功”,反對只“知”不行的“著空”學風,倡導“實學”。這無疑是開啟了明清之際以經世致用的基本內容的實學思潮的先河,但因王陽明的“盡心之學”在本質上過分地突出了其良知道德理性的價值,忽略了知識理性存在的客觀性及其合理性,從而妨礙了其“盡心之學”所蘊含的經世改用思想的進一步闡發和發展。
   二、王陽明心學的比較研究
  與會者提交了一些對王陽明學說進行比較研究的論文,解答了陽明學研究中的難題,頗多新意。
  張立文教授從朱熹道學與陽明心學的內在本質出發,一反學界只注意朱王之異,罔顧朱王之同的傾向,著重從理論思維取向、思維模式、“天理”與“良知”的本體論、“格物致知”的解釋、知先行后與知行合一的理解五個方面,闡明朱王學說的內在會通或相通之處。指出王陽明從年輕時篤信程朱之學,中年悟道批判和否定程朱之學,到晚年提出致良知之學,與程朱之學又相互會通的心路歷程,是對于當時時代的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心靈沖突的回應,這種調整不僅使其思想體系得到提升和完善,而且也體現和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余懷彥教授不同意將王陽明視為中國的貝克萊的觀點,通過對王陽明“心外無物”論與貝克萊“無心外之物”哲學的比較,指出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從先驗論和現象學的觀點出發的,即人心都有因有的良知,把物看成是與個人意識相關的一種活動;后者則是從經驗論出發,即不承認人的感覺觀念之外有任何客觀實在的東西。楊國榮教授則指出,在對心性問題看法及心性關系的定位上,王陽明與程朱一系的理學存在重大分歧:后者著力于提升性體,前者則更多地以心體為關注點,而這種差異又蘊含著對主體意識、道德本體、成圣過程等的不同理解。還有一些學者探討了王陽明與薩特、路德、陸九淵之間的理論異同,以及陽明心學與釋道之間的關系。
   三、王陽明心學的影響和再評價
  與會者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共識,即將其置入歷史的特定環境中來看待,用客觀的歷史方法加以分析,更多地從積極方面肯定王學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貢獻和意義。指出,王陽明作為宋明時期心學思潮的總結者和代表人物,他所創建的心學,是中國儒學最后一個高峰和近世中國啟蒙思想的先導,不僅影響了晚明及清朝一代的整個社會思潮,而且延至近現代,并播揚海外。馮祖貽研究員從陽明心學與時代契合角度,認為陽明心學自誕生即享譽中國,成為一代的顯學,并在以后的歷史過程中,都能適應不同時代、不同階層和利益集團和需要而發揮其作用,例如康有為曾吸收陽明心學作為他推行維新變革的理論依據和動力,孫中山也曾吸收陽明心學中某些成份形成他的“孫文學說”中“心理建設”部分,等等,這都說明陽明心學中的諸多有價值成份能與各個時代契合,成為時代精神的組成部分。周繼旨教授則通過對傳統儒學理論發展進程的闡述,詮釋了王陽明心學體系的歷史和邏輯的產生,指出儒家孟派心學發展到王陽明這里,就其理論進程而言,已經達到了它傳統形態的邏輯終結。因此,要正確地評價王學,首先要弄清王陽明心學體系中所蘊含的儒學向近代意識轉型的契機,即表現為王陽明無論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理論結構和學風旨趣上,都已突破了傳統儒學框架的桎梏,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具有近代意義的意識形態的模式之中。吳雁南教授提出,王陽明雖不是啟蒙思想家,但明末清初陽明學派學者的許多啟蒙思想主張,都可以從他那里找到源頭,肯定他在近世界想啟蒙的歷史長河中的啟迪之功。閻韜教授則從廣義“啟蒙”界定入手,認為啟蒙具有兩方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之者的共性,在這個意義上,明中葉反對朱子理學、倡導心學的王陽明,是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家。成復旺教授則主張王陽明是中國哲學走向近代的先聲,主要表現為三個重大的問題:一是“學”,從“稽古”走向“自得”;二是“心”,從“道心”走向“人心”;三是“道”,從倫理走向生存。一些代表還分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學案史、中國傳統科技以及理學革新的角度,對王陽明心學進行了評議。
  與會代表還指出,陽明心學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上尤其是在東亞社會有著廣泛的影響。周桂鈿教授通過對王陽明的唯心論的是非功過的評議,指出陽明學傳入日本,成為民族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其精神的強大力量就是王陽明唯心論的核心。楊德俊先生則提出,陽明心學在王陽明時代就已傳入日本,其后陽明心學在沖破日本朱子學藩籬的過程中迅速崛起并得到全面發展,終于成為“明治維新”的一種指導思想和動力,對日本的近代化的變革維新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有的與會代表指出,早在明代嘉靖以后,陽明心學就已傳入韓國,經韓國學者南彥經、李瑤、張維等的竭力傳播,發展到霞谷大師(名鄭齊斗,1649—1736年)而集韓國陽明學之大成,開創江華陽明學派,影響延至今世。
  與會者還要求重新審視陽明心學的現實價值,挖掘陽明心學資源中的合理性,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人類和社會服務。代表們充分肯定,陽明心學中所具有的張揚人的主體性,稱頌人的平等地位,勇于懷疑的精神,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的道德教育,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及高度重視教育經驗的總結等,對當今仍有啟發和借鑒的作用和意義。杜維明教授從陽明心學的時代涵義出發,特別指出,陽明心學追溯孟子并承接象山身得之趣,針對釋老的出世法和當時功利薰心的舉業頹風,為了突出“吾儒家法”(身心性命之學),揭橥補偏救弊的基本工夫(“拔本塞源”),提出了“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及“事上磨煉”等以修齊治平為終極關懷的哲學的人學,至今仍有光輝燦爛的人生價值。為“學作人”樹立了湛精的理論架構和貼切可行的實踐途徑,為儒家的仁學提供了“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宏觀視野,為古往今來究心自力和自律道德的人們提供了共同遵行的道德理想信念,使儒家倫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人倫日用之間,發揮轉世而不為世轉的功能,為現代知識分子提供了豐富自我認識及社會功能的精神資源,從中獲得安身立命的人生價值和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實踐哲學。張新民先生則認為,王陽明的良知教就是要教化人的生命,使人實存地覺醒真實的自我,成就博大的人格氣象和人格理想,并建構合理健康的人倫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由此陽明才把良知看成人類精神生命的終極安頓,將“致良和”視為整個心學的最后完成和邏輯歸宿。因此,陽明的致良知教,至今看來仍是人類最偉大的人性教育工程。
   (責任編輯 干春松)*
  
  
  
哲學動態京11-13B5中國哲學方國根19971997 作者:哲學動態京11-13B5中國哲學方國根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00:48

[新一篇] 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舊一篇] 現當代散文與魯迅文學傳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