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述要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值甲午戰爭一百周年之際,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國史學會、山東社會科學院及威海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甲午戰爭國際學術討論會不久前在山東威海召開。出席這次會議的有來自我國海峽兩岸和日本、韓國、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代表一百多人。中外學者通過重溫甲午戰爭的歷史,圍繞著甲午戰爭與近代經濟、軍事、文化、國際關系和人物評價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術討論。現將有關的幾個問題綜述如下:
  關于甲午戰爭與近代經濟的問題,是過去研究中的一個薄弱環節。為此,許多學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一種意見充分肯定了甲午戰爭前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對中國經濟近代化的推動作用,認為經濟的發展同政治的改革不相適應,以至于封建專制體制嚴重阻抑著中國近代化進程,導致了甲午之敗。另一種意見指出,就中日雙方在甲午戰前的經濟實力而言,中國優于日本,造成中國甲午戰敗的原因不在于經濟方面,而在于清政府的避戰主和與消極防御。對于甲午戰后外國資本的擴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問題。一種觀點認為,資本主義列強在中國全國性范圍內所發起的非常猛烈的利權攫奪競爭,限制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戰爭“賠款”對清政府的財政影響至巨,無異是雪上加霜。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列強經濟擴張雖對中國經濟帶來極大危害,但在客觀上又一定程度地刺激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表現于近代交通網絡的建立、新型企業的大量創辦和農產品商品化及手工業向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轉型等方面。
  對于從近代軍事的角度去研討甲午戰爭,素為治史者所重視。以往多側重于研究海陸戰,且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這次討論會則集中探討了軍事戰略學和海防觀等問題,從而拓寬了研究領域。有的學者認為,從軍事戰略學的高度評析甲午戰敗的軍事原因是必要的,由于清政府在國防發展戰略上的失誤、戰備工作遲緩、戰略籌劃不善、對海軍使用不當和清軍軍事素質低下等因素,導致了中國在戰爭中的失敗。有的學者指出,北洋海軍之所以被毀,有其內在與外在兩個方面的深層因素,內在因素為中國一向重陸輕海,外在因素為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軍有諸多難以克服的困難。有的學者對中國近代海軍的海戰理論狀況進行了考察,認為海軍作戰理論的低下,制約了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中的作戰指導問題。
  從文化的視角與層面來研究甲午戰爭,可以說是這次會議的一個新特點。一些學者指出,以往對于甲午戰敗原因的分析只從政治的、軍事的角度來看是不夠的,應當對文化的深層原因予以重視,正是晚清那種殘留的天朝上國心理所形成的封閉心態以及“華夷之辨”、“夷夏之防”等觀念,極大地束縛了中國人的思想,蒙蔽了中國人的眼界,使之對自己、對世界都缺乏正確的認識,影響和阻礙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使中國失去了發展成為一個強國的機遇。經過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的刺激,才加速了中國進行自我反省和根本變革的步伐。于是,中國人開始擯棄過去那種盲目自大或麻木不仁的心理狀態,并從日本崛起的事實中更強烈地感到必須“因變致強”,甲午戰爭后中華民族有了新的覺醒。
  把甲午戰爭置于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加以研究,探討甲午戰爭時期的國際關系,是這次會議研討的主要問題之一。有的學者認為,甲午戰爭時的歐洲列強,縱橫捭闔,情況十分復雜,其中英俄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及其變化,決定和影響了甲午戰爭時期歐洲列強與日本、中國關系的基本局面,英、俄、法、德、美等國對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均程度不同地采取了或支持或縱容的態度。有的學者指出,甲午戰爭前后,遠東國際關系的主軸是帝國主義爭奪遠東霸權,具體說就是西方列強爭奪朝鮮和中國。甲午戰前,清政府曾指望英俄調解中國與日本在朝鮮問題上的矛盾,卻是一廂情愿,列強出于“利益均沾”的目的,對日本侵華給予支持,但甲午戰爭的結果則是日本侵略勢力在遠東的極大膨脹,動搖和改變了遠東原先的國際關系態勢,遠遠超過了西方列強的預先估量,使列強在遠東地區新的角逐日趨激烈,預示著一個更加動蕩不安的時代到來。
  人物評價依然是這次學術討論會上引人關注的一個議題。與會學者除繼續對以往研究較多的人物如李鴻章、丁汝昌、劉步蟾、方伯謙、光緒帝、翁同hé@②⑥、劉坤一、張之洞等人進行了評述外,還對過去研究不夠或屬空白點的人物作了探討,其中包括文廷式、宋慶、徐驤、徐建寅等甲午戰爭的直接參與者和康有為、孫中山、廖仲愷等與甲午戰爭有關聯的人物以及漢納根、麥吉芬等參加過甲午海戰的外國人,表明人物研究的范圍有所擴大。(孫占元)
  
  
  
人民日報京005K3中國近代史19951995 作者:人民日報京005K3中國近代史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00:49

[新一篇] 現當代散文與魯迅文學傳統

[舊一篇] 略論印章邊款的審美價值和學術價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