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譯文]  春風我們并不曾認識,你因為什么事進入我的羅幃

   [出典]  李白  《春思》

  注:

 

  1、《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注釋:

 

 燕: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燕草:燕地的春草。征夫所在之地
    
今陜西,燕地寒冷,草木遲生于較暖的秦地 秦桑:秦地的桑樹。思婦所居之處
      
懷歸:想家。
      
妾:古代婦女自稱。
     
羅幃:絲織的簾帳。

 

  3譯文1

 

燕地的春草剛剛發芽,細嫩得像絲一樣,秦地的桑樹已經低垂著濃綠的樹枝。當你心里想著歸家的日子,正是我思念你斷腸的時候。春風與我不相認識,為什么要吹入我的羅帳里來?

譯文2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綠的小絲

  秦地桑葉,早已茂密得壓彎樹枝

  郎君啊,當你在邊境想家的日子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腸寸斷的時候

  多情的春風呵,我與你素不相識

你為何闖入羅幃,攪亂我的情思

 

    譯文3

 

      燕地的青草剛剛泛青,有如嫩綠絲縷時,秦地的桑葉,已被翠枝重壓得青條低垂了。我的郎君喲,當你(遠在邊關)想家思歸之日,便是我相思到肝腸寸斷之時。那撩人的春風呀,我們本不相識,你為何擅自闖入我羅帳之中呢

 

 

   4、李白這首五言古詩的題目是《春思》,一望而知,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內心世界的詩篇

    按照我國古典詩歌的傳統表達習慣,大凡提到""字,一般都是語義雙關的,其一,當然是指大自然的春天,其二,又可比喻男女之間的情愛。古時閨中女子每當春光明媚之際,其所思所想,自然是非出門在外的夫君莫屬了。唐代詩人中有不少是善寫思婦詩的行家里手,而有關少婦思春這一題材也真的留下了不少傳神之作。如有"七絕圣手"之稱的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就形象而細膩地再現了一位原來無愁的"閨中少婦",因為日子過得無憂無慮,所以就把自己仔細地打扮了一番,登上高高的翠樓,去觀賞外面的大好春光誰知,這一看不打緊,爛漫的春光卻勾起了內心深處的"春思"后悔自己當初一個勁兒地鼓動丈夫到邊關去建功立業到頭來,卻辜負了這大好的“春光”,虛度了“青春”。

     不過,由于閨怨是用當時最流行的七絕形式創作的,因而呈現出一種比較表層的世俗的審美情感和趨向,也就是說流于通俗,而李白的這首春思》,雖然屬于同一題材,但因為體裁不同,是用五言古詩寫的,所以在感情的抒發上,更加顯得曲折委婉,一唱三嘆。《閨怨一看就是一首典型的唐詩,甚至毫無疑義是盛唐之作,而春思卻給人以一種既古樸又雋秀的美感享受清朝乾隆皇帝對這首詩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古意卻帶秀色,體近齊梁"意思是說,從格調來說,與南朝齊梁間的民歌極為相似,但在表情達意上卻更多了幾分含蓄與蘊藉,這種與詩經頗為相似的風格就是所謂的"古意"不過,在修辭上還是非常講究的,運用了不同的對偶句式,開頭是一般的工整的對法,"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緊接著便精心構造了一聯頗見功力的"流水對""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這種藝術上的考究與錘煉,就是乾隆皇帝所肯定的"秀色"

 

 

 

5、比興開篇,意亂神迷。由于全詩篇幅相當短小,一共只有六句,所以一字一句都要精心安排,容不得隨心與率意"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如果不仔細體會,沒準認為這個開頭平平,不過如此因為從手法來說,這是賦、比、興中的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由眼前景物入手,引起后文相思,這從詩經開始就一直是民歌中最常見的開篇方法而且在修辭上,也是一般對偶,即最穩妥的形式,分別是形容詞對形容詞,名詞對名詞"燕草""秦桑""碧絲""綠枝"不過,這種不起眼的尋常中卻暗藏了極豐富的內涵給人的感覺是"意亂神迷,只因春色撩人"燕地,是我們今天的山西、河北的北部,秦地,指現在的陜西關中地區,兩地相距甚遠,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看到這兩處不同的春色略一思考,讀者就不難明白,詩中"春思"如潮的婦人肯定是身處春意盎然的秦地,而所思的征人當然是在春寒仍在的燕北了。燕北塞外,天氣寒冷,當春草終于長出細如發絲的綠芽時,遠在秦地家中的思婦,卻早已經置身于枝條低垂的桑樹林中了 

 

思婦住在秦中,眼前所見的是枝葉蘩茂的桑林,心中所念的卻是燕北春寒料峭中剛剛發芽的小草,其實她根本沒有心思欣賞身邊的春光,因為她已經被春光撩起了"春思"惦記起遠在燕地行役、久久不歸的丈夫這首詩的""的寓意其實是藏而不露的。從字面上看,明明是說,由于氣候不同,所以秦地與燕北的春天在時間上有著很大的差異""的另一層意思是指男女之間的愛戀,也就是在古時詩文中經常出現的"懷春"之意,那么,當燕北的丈夫在開始感到離家已經很長時間、剛剛開始想要回家的時候,家中的妻子早就在一天到晚掰著手指頭過日子,急切地盼望著丈夫的歸來了"秦桑低綠枝"是不是還有著更為內在的含義呢因為每每提起"秦桑"總會讓人想起那首著名的漢樂府《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命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陌上桑》中的"秦氏樓""善蠶桑""采桑城南隅"與這首《春思》中的"秦桑低綠枝",之間或許不完全是毫無關系的偶然巧合吧。李白大概在向人們暗示,《春思》中的女主人公也和"羅敷"那樣,是一位既美艷無雙又堅貞機智的品貌雙絕的良家女子吧。 

 

作為一首有齊梁風格的小詩,李白還運用了當時南朝民歌最常見的"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以"""",用"""",不但使全詩在整體面貌上更像一首南朝民歌,而且為下文的"懷歸""斷腸"等情思前后關聯,互相呼應,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了詩歌的韻律美與含蓄美,可謂一箭雙雕,坐收事半功倍之效。 


    卿卿我我,直抒胸臆。詩歌的三四兩句,是直承開頭的""的思路而來的,所以仍然是一句兩到,雙方下筆,"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當得知丈夫在春風姍姍來遲地吹到燕北之地,終于開始盤算起歸程之際,妻子非但沒有感到寬慰與欣喜,反而覺得傷心欲絕。妻子的這一反應著實是有些出人意料之外,這"斷腸"之感究竟是從何而來呀?原來盡管丈夫已經打算回家了,但是癡情的妻子卻認為他到這時才想起回家,實在是太晚了,因為自己早就在朝思暮想地盼望著他回來了。詩歌開頭興起時提到的"燕草""秦桑",與下文"歸懷日""斷腸時"之間微妙的內在聯系被揭示了出來。雖然知道了丈夫最終要回來了,這對思婦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她轉而一想,又覺得委屈滿腔,你怎么到這時才想起回家?我自己一個人在家里天天等,日日盼,都快望穿秋水了,想到這里,說不定還要輕輕地罵上一句:"你這個沒良心的",沒準還要淌下幾滴喜極而泣的眼淚呢。所以,思婦這時的"斷腸"并不是真的痛斷肝腸,而是一種飽含了真情的嗔怪與埋怨罷了。也許如果丈夫不說回家,她還會一直苦苦地想念,等待下去,而毫無怨言的。思婦在得到丈夫回家消息之后,這種看似不合常情的埋怨與發泄,恰恰表達了她對丈夫的一往情深,所謂愛之深,故責之切也,就是這個道理。讀到這里,我們不禁又要為以浪漫豪放著稱于世的李白能夠對女性心理有如此細致的把握而由衷感到嘆服了。
 

    問號作結,情思無限。這首詩的結尾也同樣是出人意表,突如其來的。在得知丈夫就要還家的消息之后,思婦就一門心思地在家中等著他早日進門了。可是丈夫卻遲遲沒有回來,所以思婦心中不禁越來越著急,不過家中只有她一個人,滿腔的幽怨,滿懷的情思又能向誰傾吐,向誰述說?正是由于沒有發泄的對象,所以在無奈之下,這位平日里靜如處子的思婦,竟然會對無知無覺的春風大發牢騷,大事譴責了:"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風吹入了她的閨房,掀動了罩在床上的羅帳,看著這隨風搖擺的羅幃,更加觸動了思婦的情懷,她又一次發出了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疑問,而這一次的對象竟然是春風:"你我又不曾相識,為什么要深入到我的閨房中來呀?"這并不是一句對春風的發問與拒絕,而是因春風入閨房拂動羅帳而更加觸動了她對丈夫的思念,連素不相識的春風都來光顧了,而知情知意,知冷知暖的丈夫難道還不應該回來嗎,要知道這間閨房,這頂羅帳本來就是屬于我們兩個人所有的呀。這種獨守春閨,百無聊賴,故而春思纏綿,所以對春風擅入而發難的舉動,正是活靈活現地再現了思婦這種溢于言表的"思春"之情,看似無理,其實有情。相思之苦,相戀之深,呼之欲出,令人叫絕。

 

 

6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捕捉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了她忠于所愛、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蕭士赟說:末句比喻此心貞潔,非外物所能動,正好被他一語道著。從藝術上說,這兩句讓多情的思婦對著無情的春風發話,又仿佛是無理的,但用來表現獨守春閨的特定環境中的思婦的情態,又令人感到真實可信。春風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結,恰到好處。

 

  無理而妙是古典詩歌中一個常見的藝術特征。從李白的這首詩中不難看出,所謂無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違背常理、常情的描寫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現了各種復雜的感情。

 

一千多年前的春風蕩漾到今日,相思的味道決然被快時代冷落,只有速度沒有純度的愛,讓人慨嘆歲月不解風情。。。。。。

 

7季節變遷,人事沉浮。在微涼的午后,靜靜地坐在室內,燃起一爐沉香屑。帕斯卡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一卷卷散發著濃濃墨香的典籍,在我手中慢慢翻閱,時間仿佛走得很快,任思緒在不停地漂浮……“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過客達達的馬啼聲將我的思緒帶到春天漫步。這是一個怨婦的季節,溫飛卿、李煜、鄭愁予都曾在此揮灑筆墨。春雨的纏綿籠罩一川煙草,為等待中的人更增添了幾許愁緒。也許怨婦們并不知道歸客何時還,但她們本身的等待卻為古典文化作出了燦爛的貢獻。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愁斷多少人的肝腸。

沉香屑繼續燃燒。時間走過了深秋,來到了寒冬。梅花、白雪,這兩樣同樣高潔的景象不約而同地選擇在此寄生,縱然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依然為蕭瑟冬日增添幾分旖旎。猶記得張愛玲那張穿著紅旗袍,高傲地昂著下巴的照片,那是怎樣地睥睨人生啊!想起《紅樓夢》中的一個人,她必也當之無愧屬于冬天,那就是妙玉。如云中仙子般美麗,又如冬日冰雪般寒冷,似梅般傲骨、遺世獨立,真真一朵冰做的梅花。

沉香屑已燃盡,惟余幾縷輕煙在室內繚繞,手中的典籍仍在不斷地翻,而時間也將從頭開始行進……

中華文化浩瀚博大,中華民族無一不煥發著個性的魅力、人性的光芒,值得當代青年不斷追思學習。漢堡和薯條都是有保質期的,惟有文化與人性在歷史長河中熠熠奪目。思考吧,蘆葦們。 2007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

 8夢回唐朝,九百年的塵埃,也無法掩飾她與生俱來的美。美麗如斯,便是唐詩。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弄扁舟,李白的詩仙所質,千百年來,幾乎無人能及。磅礴大氣,有之;兒女情長,亦有之。試看,一首長相思,惹出了多少眼淚。

  喜歡他的《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讀起來覺得十分溫馨,言簡而意無窮,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字字璣珠,情景交融,幾近完美.

想想有些可笑,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李白的詩,甚至想去寫一本關于他的小說.在對他身份進行界定時,卻不知所措了。游俠?劍客?詩人?酒仙?如果說對于蘇軾,我心中還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形象,那對于李白,我幾乎感到茫然.

9春天正是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時,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一懷二思間,便引出了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思》李白)的一番春思來。此時,若再把酒言歡,談人生,談理想,談詩詞,談愛情,必然春心萌動,情愫悠悠。此時,酒是催化液,酒是黏合劑。有酒更有了千種風情、萬般春意。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13

[新一篇]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舊一篇]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