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 未是秋光奇艷,看十五十六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楊萬里
        未是秋光奇艷,看十五十六。

     [譯文]    可這還不是最美的月色,最美的月色,要到十五、十六日才能領略獲得。

     [出典]    南宋  楊萬里   《好事近》

     注:

     1、《好事近》  楊萬里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不是誠齋無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艷,看十五十六。

       2、【注釋】【詞牌解釋】:好事近,“近”是詞的種類之一,屬一套大曲中的一個曲調。自詞和音樂分離,此字只是某個詞牌名稱的組成部分,已無實際意義。《詞譜》以北宋宋祁詞為正體。仄韻,四十五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下片四句,二十三字。上下片各兩仄韻。此調前人習慣用入聲韻。兩結句都用一字豆句式。
    此調又名《釣魚船》、《翠圓枝》、《倚秋千》等。 

          ①誠齋:楊萬里自名在江西吉水的書室。

         ②萬花川谷:在楊萬里的“誠齋”不遠處,乃楊萬里自名的花圃。

         ③庭:庭院。

         ④修竹:竹長且直,很青翠整齊,叫修竹。

         ⑤未是:還不是。

      3、譯文1:

          月兒還沒有照到我的書齋,只把清光灑遍萬花川谷。不是誠齋那兒沒有月光,只因為隔著滿院斑斕的翠竹。

        今天才是十三日夜晚,月色皎潔,晶瑩如玉。現在還不是中秋月朗的時候,要觀賞明月,請等到十五、十六。

         譯文2:

            明月不到誠齋

          先灑落在萬花川谷。

          不是這誠齋

          夜窗讀書時

          沒有月光如水的洗沐

          只因為月光

疏疏密密隔在

一庭疏枝橫斜的翠竹。

今夜才是十三.

月色已瑩瑩如玉

可這中天秋月

還不是——

最圓潤,最潔素,

要看明月最美

待到那十六、十五。

 

 

         4、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宋朝杰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后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后,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后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秘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祠祿,等于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謚“文節”。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家。構思新巧,語言通俗明暢,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其詞風格清新、活潑自然,與詩相近。著有《誠齋集》。

       楊萬里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楊誠齋體”在當時也頗有影響。本詞語言平易自然,意境新鮮,生活氣息濃郁,說明他的詞風一如他的詩風。

 5這是一首詠月詞,不過直接寫月亮的只有“月色已如玉”一句。月的形和神,是用比較法。

  襯托月亮,最常見的辦法是去寫云彩,常語說:“烘云托月”。楊萬里拋開這一陳腐的路子不走,采用了純新的方式。上闋以谷、齋、竹作陪襯。誠齋是作者的書齋名,萬花川谷是作者的花園名。“月未到誠齋”,自然不無遺憾;但“先到萬花川谷”,倒也令人欣喜,因為這同樣是詞人的天下。況且也不必為誠齋而惋惜,因為“不是誠齋無月,隔一庭修竹”,月照幽篁,應該又是一種韻味。這半闋中,同是月光,在萬花川谷的當是朗照,在“一庭修竹”的當是疏散,在誠齋的又當是濃陰下的幽明。同樣的月色竟有這許多情意,明暗層次又是這樣分明,難怪上片無一字直接寫月,卻叫人處處感得到月的媚態。上闋是以物托月,下闋則以月自托。詞中說:今天才是十三,月色已如美玉,若到秋光奇艷的十五十六,它定然更不尋常!這里明顯地在用十三之月襯托十五、十六之月,然而本篇的作意是詠寫今夜月色,所以句中又含有用十五、十六的滿月襯托十三月色的意思:現實的月同遙想的月兩相輝映,各各更見其妙了。

  楊萬里寫詩,最講“活法”,“透脫”。他在《頤庵詩稿序》中說:“……嘗食夫飴與荼乎?人孰不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勝其甘。——詩亦如是而已矣。”他認為詩不能象糖:一放進嘴,就知道它是甜的,吃到最后,卻變成酸的;詩應當象荼(古茶字)經過品嘗才讓人感知到它的甜味。我們讀這首詠月詞,初時只看見全篇僅有一句寫月,還是用的“如玉”這個相當陳舊的比喻,讀來很可能有幾分掃興,——這正是在“病其苦”。可是只要你細心品嘗下去,那么灑在綠葉紅花上的月光,伴和著挺拔修竹上的月色,在月的陰影中的誠齋,今夜的月,十五十六的月,便都會成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月光圖。這些圖全都經得起人們的反復吟味,因而全篇也就有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的藝術效果。再說作者使用的又是白描手法,用這種引而不發的方式啟人想象,其表達力往往可以超過一切言詞。比如,詞中說“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艷,看十五十六,十五十六的月色自然好極了。但如何好法呢?不論你想出多么優美的字眼來形容它,其他讀者仍然可能想象到更美十倍的境地中去。——凡此種種,又是本篇“苦未既,而不勝其甘”的地方。

  不,這首詞的超脫處還不在于此。你如果繼續品嘗,還可能發現作者是在寫月,但又不全在寫月,更重要的,他是在借月寫人。不然,月光朗照之下什么不好寫,卻偏要寫他的園、他的竹、他的齋呢?應當說,它些環境既是作者生活情趣的表現,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花的芬芳,竹的正直,還有書齋所象征的博學,以及用來作比喻的玉的堅和潔都透露出一種高貴而雅潔的審美趣味,而清寒如玉的月光也就寓蘊了更豐富的人格象征意義。當然,這一些也都是要欣賞者通過咀嚼而慢慢品味才能獲得的。 

 

 

6、詞前小序點明全詞的中心是“望月”,同時點明時間是“七月十三日夜”,地點是“萬花川谷”。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誠齋”,是楊萬里書房的名字,“萬花川谷”是離“誠齋”不遠的一個花圃的名字。開篇兩句,明白如話,說皎潔的月光尚未照進他的書房,卻照到了“萬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設懸念,引人遐想。讀完這兩句,人們自然地要問:既然“誠齋”與“萬花川谷”相去不遠,何以月光照到了“萬花川谷”,作者的書房里不見月光呢?緊接著兩句“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使懸念頓解,也說明了作者為什么要離開誠齋跑到萬花川谷去賞月。原來,在他的書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與“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實則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試想,竹子如果不是長得郁郁蔥蔥,修長挺拔,怎么會把月光“隔”斷?寥寥十一字,既解開了“月未到誠齋”的疑竇,也說明了書房處于竹林深處,環境幽雅僻靜。《宋史》記載,楊萬里在任永州零陵縣丞時,曾三次去拜訪謫居永州的張浚不得見面,后來“……以書談始相見,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萬里服其教終身,乃名讀書之室曰‘誠齋’。”這樣,就可以想見楊萬里名為“誠齋”的書房是費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設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過對照描寫,用“未到”和“先到”點明,此時誠齋仍處在朦朧暗影之中,而“萬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寫“萬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兩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寫景,這兩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潔的月夜景色。“才”字與“已”字相呼應,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賞到這樣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盡管現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瑩光潔,令人陶醉,但“十三夜”畢竟不能算是欣賞月色的最佳時刻。那么,何時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陰歷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圓,是觀賞月光最好的日子。這樣,詞的結尾兩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個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壓倒前句描寫的美妙如玉,剔透晶瑩的境界,推出一個“秋光奇絕”的新天地,指出即將來臨的十五十六才是賞月的最佳時刻。尾二句筆墨看似平淡,卻表現出一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境界,說明作者對未來、對美有著強烈的憧憬和追求。

 


       7、

這首詞是描寫月色的,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熱愛之情。小序十四字,點明賞月之時間、地點及寫詞之緣由。全詞四十五字,一氣呵成。初讀起來,并無奇特之處,亦無艷麗之詞,言似口語,十分平易。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個普通秋夜之月色,一目了然,無可深掘。但反復吟誦,韻味頗濃,意境清新。深感“誠齋體”詞風蕩溢。誠齋不擬古人,師法自然,“活法”自如,目有所見,心有所思,手有所寫,不加任何雕琢,可謂“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信手拈來。便入詞賦,帶有鮮活之靈氣。全詞筆調幽默詼諧,構思新穎別致,給人以清新活潑之感。

  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登臨萬花川谷賞月之原由。

  上片共四句。一二句寫“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寥寥幾字,開門見“月”,直接觸題。其中“誠齋”系作者在江西吉水家鄉的書室。《宋史》記,楊萬里“調永州零陵丞。時張浚謫永,杜門謝客,萬里三往不得見.以書談始見之。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萬里服其教終身,乃名讀書之室日‘誠齋’。”“萬花川谷”系指離誠齋不遠處的一個花圃,圃中栽滿奇花異卉,作者自名為“萬花川谷”。

  是時,應是初秋時令,當晚“玉兔東升,冰輪乍涌”,作者步出書室,追蹤清秋明月,踱步登臨萬花川谷,眼前銀輝流灑,冷香浮動,秋夜靜謐,一派和諧,觸景生情,思緒奔涌。同一明月,這皎潔的銀光沒有朗照到誠齋,竟先將她的清輝灑遍萬花川谷,是何道理?難道月也有偏愛?作者出奇制勝。巧設懸念,掀動波瀾,勾人同思。其中“未到”與“先到”二詞使用神妙,將月擬人,靜中有動,逗出情趣,增添活潑之生機。

  三四句寫“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作者一反常情,沒有接寫萬花川谷之月光,閃開一筆,凌空飛出“不是”、“無月”二詞,巧妙地解開懸念,肯定不是誠齋沒有清朗的月光,而是隔著滿院修長的翠竹,使月光不能透入室內。“隔”字用得極好,一字便道出誠齋無月之緣由。原是翠竹奪愛,攬起月光,歸入己懷。一個“隔”字引來滿眼蓊郁青竹,那等茂密;繼而又用“一”和“修”字繪出滿院植竹,棵棵挺拔向上,婆娑搖曳,葉映銀輝,瑟瑟閃動之情姿。書齋隱入竹林深處,著實顯得幽暗、不得見月。只好登臨萬花川谷賞月。這四句,將“誠齋”與“川谷”,“無月”與“有月”,“幽暗”與“清朗”兩兩對照,明暗分明,構思奇巧,寫月不見月,但卻使人感受到誠齋竹月之奇麗,川谷月色之生輝的相對嶄新意境。真是匠心獨運,頗顯功底。四句安排曲折,生疑解惑,峰回路轉,妙盡幽默詼諧之能,巧竭意趣橫生之思。

  下片四句,寫萬花川谷月色之美好。頭兩句寫“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上片寫幽暗深邃的誠齋竹“月”,早已激超人們渴望一見川谷明月之想。上面作者側面渲染的筆墨已到,鋪墊襯托已成,此時順勢將筆鋒一轉,又出新姿,躲開月形人影,抓住月色,進行狀寫,將人們帶入一個新的藝術境界。放眼一望,恰是“晚涼天凈月華開”之時,一幅素雅的“賞月圖”呈現眼前:詞人駐足萬花叢中,舉目遙望,碧空如洗,明月高懸,玉色清輝,遍灑人間,滌盡一切污垢。眼前一片純明,爽潔,好不暢快!詞人心底漾起贊嘆月色之情。轉念一想:“今日才是七月十三的夜晚,并非賞月佳時,可月色已經這樣明潔如玉了。”真是看得眼前景,道出心中情。“才”和“已”二字,寫出詞人驚異之情。一個“玉”字將月光的色、感全盤托出,十分精當。那色如無瑕美玉一樣白凈晶瑩,那柔和、靜美的色感似玉一般細潤、柔滑。通感比喻的使用,頓給秋光充實了生命,豐富的韻味令人回味無窮。人們正在酣然享受靜謐秋光賜給的靜美,情境已入高潮,這時一個“未是”竟劈面而來,將高潮變為峰谷,又推出一番新的境界。詞中寫道;  “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這兩句陡然而至,使剛剛滿足之心,又產生新的追求,將更新的意境一下子推出詞外,任思緒神游。誰能想到這如玉之月色還不是初秋最奇最美的呢,要賞到最為奇美的月色,還須待到十五、十六兩日。這短短兩句又掀波瀾,真是起伏迭宕,層層鋪墊,步步推進,“欲窮千里目”還須“更上一層樓”。

  看來平淡的筆墨,竟引發出一個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境界。筆下雖寫現實之景,卻抒發著詞人襟懷之情。全詞洋溢著詞人對生活的熱愛,展示著詞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足,強烈憧憬著、追求著光明、潔凈、美滿的未來。(詞評:董葆琳)

   8、作者有意無意造成一種蓄勢,間有延宕,忽而又以平中出奇筆,層層點染,使筆下景物恍如畫中。作者自然清新、活潑生動的藝術語言,在詞家中是罕見的。看來平白如話,卻景、情、意、趣俱佳。樸實流暢,信手拈來,通篇無一絲鑿痕,毫無造作之嫌!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4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