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譯文]    烽火歷朝歷代都無法熄滅,征伐戰斗永遠都無法停止。

       [出典]    李白   《戰城南》

       注:

       1、《戰城南》李白   

         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2、注釋:

       

        《戰城南》是漢樂府舊題,屬《鼓吹曲辭》,為漢《饒歌》十八曲之一。漢古辭主要是寫戰爭的殘酷,相當于李白這首詩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辭,內容上發展出一、二兩段,使戰爭性質一目了然,又以全詩結語表明自己的主張。藝術上則揉合唐詩發展的成就,由質樸無華變為逸宕流美。

  

      “桑干”、“蔥河”、“條支”、“天山”都是邊疆地名。

       

       “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穢;“放馬”,牧放戰馬。

 

       “漢家”,唐人習慣用“漢”代稱“唐”,實指唐朝。

 

 

    3、譯文:    

近年戰事太繁忙!去年遠戰桑干河的源頭,今年戰爭又彌漫到新疆的蔥河,都是萬里之遙啊!

戰士在條支海洗刷兵器上的血跡和身上的征塵,在天山大雪掩蓋的草中放牧軍馬.

萬里長征,戰士都老死在邊疆

野蠻的匈奴只知道殺掠搶奪,所到之處盡是黃沙漠堆白骨!

我中華文明之邦,從秦漢開始就以長城防御為主,直到如今.

殘酷的戰爭只能是人死馬亡,樹上纏繞著人腸,草叢涂滿了血跡斑斑.官兵盡悲傷.

當政者啊,一定要知道慎用兵器,切勿隨意發動戰爭,盡量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才是圣人啊!

 

   4、這首詩是抨擊封建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蕭士赟說:“開元、天寶中,上好邊功,征伐無時,此詩蓋以諷也。”所評頗中肯綮。

  天寶年間,唐玄宗輕動干戈,逞威邊遠,而又幾經失敗,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一宗宗嚴酷的事實,匯聚到詩人胸中,同他憂國憫民的情懷產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憤,內心的呼喊傾瀉而出,鑄成這一名篇。

 

 匈奴

 

  5、整首詩大體可分為三段和一個結語。

 

  第一段共八句,先從征伐的頻繁和廣遠方面落筆。前四句寫征伐的頻繁。以兩組對稱的句式出現,不僅音韻鏗鏘,而且詩句復沓的重疊和鮮明的對舉,給人以東征西討、轉旆不息的強烈印象,有力地表達了主題。“洗兵”二句寫征行的廣遠。左思《魏都賦》描寫曹操討滅群雄、威震寰宇的氣勢時說:“洗兵海島,刷馬江洲。”此二句用其意。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穢;放馬,牧放戰馬,在條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馬,其征行之廣遠自見。由戰伐頻繁進至征行廣遠,境界擴大了,內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鋪排點染的筆墨。“萬里”二句是本段的結語。“萬里長征戰”,是征伐頻繁和廣遠的總括,“三軍盡衰老”是長年遠征的必然結果,廣大士兵在無謂的戰爭中耗盡了青春的年華和壯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寫,這一聲慨嘆水到渠成,自然堅實,沒有一點矯情的喧呶叫囂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進一步從歷史方面著墨。如果說第一段從橫的方面寫,那么,這一段便是從縱的方面寫。西漢王褒《四子講德論》說,匈奴“業在攻伐,事在射獵”,“其耒耜則弓矢鞍馬,播種則捍弦掌拊,收秋則奔狐馳兔,獲刈則顛倒殪仆。”以耕作為喻,生動地刻畫出匈奴人的生活與習性。李白將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兩句詩。耕作的結果會是禾黍盈疇,殺戮的結果卻只能是白骨黃沙。語淺意深,含蓄雋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秦筑長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漢時仍然烽火高舉。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歷史教訓和詩人深邃的觀察與認識,成為詩中警策之句。沒有正確的政策,爭斗便不可能停息。“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這深沉的嘆息是以豐富的歷史事實為背景的。

 

  “野戰”以下六句為第三段,集中從戰爭的殘酷性上揭露不義戰爭的罪惡。“野戰”二句著重勾畫戰場的悲涼氣氛,“烏鳶”二句著重描寫戰場的凄慘景象,二者相互映發,交織成一幅色彩強烈的畫面。戰馬獨存猶感不足,加以號鳴思主,更增強物在人亡的悲凄;烏啄人腸猶以不足,又加以銜掛枯枝,更見出情景的殘酷,都是帶有夸張色彩的濃重的筆墨。“士卒”二句以感嘆結束本段。士卒作了無謂的犧牲,將軍呢?也只能一無所獲。

 

  《六韜》說:“圣人號兵為兇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詩以此語意作結,點明主題。這一斷語屬于理語的范圍,而非形象的描寫。運用不當,易生抽象之弊。這里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體描寫,這個斷語是從歷史和現實的慘痛經驗中提煉出來,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全詩意旨豁然。有人懷疑這一句是批注語誤入正文,可備一說,實際未必然。

 

  這是一首敘事詩,卻帶有濃厚的抒情性,事與情交織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兩句感嘆語作結,每一段是敘事的一個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個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諧,使全詩具有鮮明的節奏感,有“一唱三嘆”之妙。

 

 

 

   6、天寶年間,唐玄宗輕動干戈,逞威邊遠,而又幾經失敗,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一宗宗嚴酷的事實,匯聚到詩人胸中,同他憂國憫民的情懷產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憤,內心的呼喊傾瀉而出,鑄成這一名篇。

    李白是精通霸術的,知道解決政治問題不光有戰爭手段,也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來分化瓦解敵人.在本詩中李白繼承吸取了古樂府《戰城南》中對戰爭殘酷性的描寫,并加以濃縮簡化.最后一句唱出本詩精華,是李白慣用的筆法.是詩歌刺法的高明運用.

  7、 這首詩可以按韻腳的不同分為三段。作者的心路歷程有點像《戰爭與和平》里的安德烈。青年貴族慷慨從軍,卻發現軍旅生活頗為單調和失望,這是第一段。但是,這場戰爭是不得已的,拿破侖那種土人,居然自封為皇帝,不受懲罚就禮崩樂壞、天下大亂了。這是第二段,為從軍找理由。然后是第三段,半點英雄事跡都沒鬧成,安德烈受重傷躺在戰場上,覺得自己快死了。并不因此而反對戰爭,但是對戰爭與功名的幻想破滅了,那種浪漫情緒消失了——不要說傳世的光榮,你甚至死得一點不悲壯。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5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