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譯文]  蝴蝶在花叢中穿梭,時隱時現;蜻蜓輕點水面,在江上輕快地飛行。

  [出典]  杜甫  《曲江二首》(之二)

  注:

  1、 《曲江二首》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

  2、注釋: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處,原為漢武帝所造。唐玄宗開元年間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環列。其南有紫云樓、芙蓉苑;西有杏園、慈思寺。是著名游覽勝地。

    朝(cháo)回:上朝回來。

    典春衣:典當衣物買醉。典:典當,變賣。春衣:春天穿的衣服。

  酒債尋常行處有:酒灑在衣服上留下的污跡。“酒債”一作“酒漬(zì)”。 行處,到處。

   蛺蝶:蝴蝶。

     深深:在花叢深處。

   款款:徐緩的樣子。

   傳語:傳話給。

     風光:春光。

    共流轉:在一起逗留、盤桓。

   相違:相互分開。

 

  3、譯文1:

     天天上朝回來去典當春天穿的衣服,換了錢到江頭買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來。雖然欠了很多酒債,但是該喝還得喝,自古以來人能活到七十歲的不多。蝴蝶在花叢中穿行起舞,時隱時現;蜻蜓在水面緩緩而飛,時而點著水面。明媚的風光啊,你就同蛺蝶、蜻蜓一起流轉,讓我欣賞吧,哪怕是暫時的也好,千萬別連這點心愿也違背了啊!

    譯文2:

    上朝回來,天天去典當春天穿的衣服,換得的錢每天到江頭買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來。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的小事,人能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但見蝴蝶在花叢深處穿梭往來,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飛,時不時點一下水,傳話給春光,讓我與春光一起逗留吧,雖是暫時相賞,也不要違背啊!

    譯文3:

    每天退朝歸來,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邊舉杯暢飲,盡醉而歸。因賒酒太多,處處留有酒債。人生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就不多。蝴蝶在花叢中穿行,時隱時現。蜻蜓緩緩飛動,時而點著水面。我要對春光說,請與蝴蝶、蜻蜓一同流轉。須得片刻欣賞,莫誤時機。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杜甫的一生與長安緊密相連,也與曲江休戚相關。詩人因在長安一系列特殊的經歷,留下了深深的“曲江”情節。通過“曲江”這一情感的載體,詩人由早期對個人的生存與功名的憤激轉變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完成了由一般文人向“詩圣”的轉變。杜甫的一生,創作了大量與曲江有關的詩篇。每一時期的曲江詩,都凝聚了詩人不盡的情思,是詩人心境的真實寫照。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酒消愁,日日江頭盡醉歸,因此落得酒債滿身,不得不典當春衣。雖然如此,他還是賞花玩景,高唱及時行樂。他這樣做的原因,讀者應該回頭來看。這首詩寫于758年(乾元元年)暮春,當時杜甫正任“左拾遺”。可是到了這年六月,杜甫就受到處罚,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從寫此詩到被貶,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從這里,讀者透視一下詩人寫詩時的心境,對這首詩就能有比較確切的理解了。

  此篇《曲江》(其二)與另一首《曲江》(其一)是“聯章詩”,兩首詩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即這一篇是緊承上一首末句“何用浮榮絆此身”而來的。其中的“浮榮”指的就是詩人當時所任的官職——左拾遺。

  作品前四句一氣旋轉,而又細針密線。仇兆鰲注:“酒債多有,故至典衣;七十者稀,故須盡醉。二句分應。”就章法而言,大致是不錯的。但把“盡醉”歸因于“七十者稀”,對詩意的理解就表面化了。當時正值暮春,以長安的天氣,春衣才剛剛派上用場;即使窮到要典當衣服的程度,也應該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來,可見冬衣已經典光。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而且不是偶爾典,而是日日典。這是更透過一層的寫法。“日日典春衣”,表面上看,不是等米下鍋,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到第二句,才說出那不過是為了“每日江頭盡醉歸”,這就出人意料之外。而詩人日日盡醉的原因,到了這里,還不肯直接回答,又逼進一層:“酒債尋常行處有。”“尋常行處”,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行到曲江,就在曲江盡醉;行到別處,就在別處盡醉。因而只靠典當春衣買酒,無異于杯水車薪,于是由買到賒,以至“尋常行處”,都欠有“酒債”。付出這樣高的代價就是為了換得個醉醺醺,到了第四句,詩人終于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人生并不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就“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了。這是憤激之言,聯系詩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讀者是不難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一聯寫江頭景。這一聯在杜甫的詩中也是別具一格的名句。葉夢得曾指出:“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深深’字若無‘穿’字,‘款款’字若無‘點’字,皆無以見其精微如此。然讀之渾然,全似未嘗用力,此所以不礙其氣格超勝。使晚唐諸子為之,便當如‘魚躍練波拋玉尺,鶯穿絲柳織金梭’體矣。”(《石林詩話》卷下)這一聯“體物”有天然之妙,但不僅妙在“體物”,還妙在“緣情”。“七十古來稀”,人生如此短促,而“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大好春光,又即將消逝,這是非常值得珍惜的。詩人正是滿懷惜春之情觀賞江頭景物的。“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這是十分恬靜、十分自由、十分美好的境界。可是這樣恬靜、這樣自由、這樣美好的境界,也是不能存在多久的。于是詩人寫出了這樣的結句:“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傳語”同“寄語”的意思差不多,對象就是“風光”。這里的“風光”,就是明媚的春光。“傳語風光共流轉”一聯體物之妙,不僅在于寫小景如畫,而且在于以小景見大景。這一聯,是能喚起讀者對春光明媚的美感的。蛺蝶、蜻蜓,正是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穿花、點水、深深見(即“現”)、款款飛的。失掉明媚的春光,這樣恬靜、這樣自由、這樣美好的境界也就不復存在了。詩人以情觀物,物皆有情,因而“傳語風光”說:“可愛的風光呀,你就同穿花的蛺蝶、點水的蜻蜓一起流轉,讓我欣賞吧,那怕是暫時的;可別連這點心愿也違背了啊!”

  仇兆鰲注解中引張綖的話說:“二詩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簡意賅,深得詩人用心。因為“有感于暮春而作”,所以暮春之景與惜春、留春之情融合無間。因為“仕不得志”而有感,所以惜春、留春之情也飽含了深廣的社會內容,耐人尋味。

  這首詩總的特點,用我國傳統的美學術語說,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韻”。所謂“含蓄”,所謂“神韻”,就是留有余地。“穿花”一聯,寫景十分工細;但工而不見刻削之痕,細也并非詳盡無遺。例如只說“穿花”,不復具體地描寫花,只說“點水”,不復具體地描寫水,而花容、水態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景物,讀者都宛然可想。就抒情方面說,“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見的。但如何不得志,為何不得志,卻秘而不宣,只是通過描寫暮春之景抒發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現方式,也只是喝酒,只是賞花玩景,只是及時行樂。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頭盡醉歸”,還“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樂此不疲。然而詩中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測之而益深,究之而益來”,真正體現了“神余象外”的藝術特點。

 

    6、 喜歡的是這句“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喜歡而已,沒有想過原因。

    景句、情句?!不僅僅如此,絕不僅僅如此,在千年的歲月中,這花蝶、這蜻蜓翩翩于中國詩歌的海洋。

    我的年歲終于到了從景句讀到情,從情句讀到理的時候。

    這美麗的蹁躚有著深水靜流的安詳和從容

    和兒子讀詩的時光,也成了一幅泛黃的美麗。

    在記憶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7、在北山的湖邊散步。傍晚的天空并不陰暗,有一種明麗的藍色,群山和湖水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美麗明澈的映心湖,平靜地躺在夕陽下面,在秋日清風的吹拂下,微微地笑著。黃昏時分的湖邊比較靜,湖面上,有些蜻蜓在輕飛嬉戲。它們得意地彈彈翅膀,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悠閑自在地飛著。
  
  找了個長椅坐了下來,望著湖面上輕飛的蜻蜓,看它們精彩的表演。蜻蜓在湖面上飛來飛去,不時用尾巴在湖面上點一下,湖面上立即就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旋渦,旋渦慢慢地蕩漾開來,散了,不見了;有時它們也會將細長的尾巴彎成弓狀伸進水草叢中,湖面因此擴張開一圈圈波紋;偶爾飛舞的蜻蜓還會從天空俯擊下來,偶爾一掠水面,便又向遠處尋覓另一方樂土。望著它輕輕點水后又遠去的影子,我想起了杜甫的詩:“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仰望那一只只輕盈的小精靈,想起曾經年少的自己無數次幻想:假如自己能像蜻蜓一樣飛離地面該多好啊!時過境遷,如今從年少的夢幻里走出來,再看蜻蜓款款而飛時的輕盈飄逸,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最終,曾經定格在永遠的夢里。
  
  蜻蜓點水的姿態是美麗的,它深知湖水的冷暖,更理解湖水的喜好,對湖水的愛戀,全都在那輕輕的一點一滴中蔓延。其實,蜻蜓點水是雌蜻蜓產卵時的動作。雌蜻蜓把卵產在水里,卵在水里孵化,幼蟲也生長在水里。蜻蜓的幼蟲名叫“水蠆”,等到水蠆長成了成蟲,它就會從水中爬出來,蛻掉皮,成為真正的蜻蜓。蜻蜓,一個有翅膀的昆蟲,本身沒有實際的感情,之所以能夠讓人難以忘懷,是因為人類賦予了蜻蜓行為的意境,賦予了蜻蜓一定的情感,從而讓人們在它的俯沖與盤旋中,感受到了它的靈性,感受到了它“點水”時的意境。蜻蜓點水的神情十分專注和投入,像莘莘學子在偌大的書頁上圈圈點點、苦讀傳世佳作,又像作曲家含情脈脈地在湖波中譜寫不朽的樂章……
  
  聽過琵琶獨奏曲《蜻蜓點水》的曲子,曲子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蜻蜓盤旋飛舞在池面上的情景。秋天的傍晚,我坐在湖邊,看著蜻蜓曼舞的時候,又聽到從山上傳出來的為蜻蜓的輕飛曼舞而伴奏的寺廟鐘聲,仿佛聽到了《蜻蜓點水》那悠揚的曲子一般。佛樂悠揚,伴著蜻蜓的曼舞,真像是在欣賞優美的舞蹈家在碩大的舞臺上舞蹈,那亭亭玉立的身姿,輕盈的羽翼扇動著,穿梭在一片湖光山色之中。臨風舒四翼,映水作雙身。蜻蜓在湖面上優雅嫵媚,亭亭玉立的畫面。讓我走進了一種久違的靜謐中。望著湖面上飛翔的蜻蜓,我的心理就有一份遼闊高遠的憧憬。是自由自在的一葉扁舟,還是瀟灑靈秀的旋跳著的音符?

 

   8、暮色已經模糊起來了,堆滿著晚霞的天空,也漸漸平淡下來,沒了色彩,蜻蜓還在湖面上掠水雙飛,有兩只蜻蜓在水草上深情地對視,似在彼此傾訴著相思之情。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湖岸一只停在水草葉上的蜻蜓,在黃昏的暮色中舒展著輕盈的翅膀,舞動著晶瑩的霓裳,以靈魂的舞姿,為一池的碧水跳舞。輕盈地點過湖面,小水圈波連波地向遠方暈開。輕舞后向一棵水草飛去,找到了可以托付的水草,把愛的結晶產下。之后,若即若離,時飛時落。蜻蜓輕展柔軀,風的溫情在藍夢與金幻間穿行,默默地編織愛的夢環,深深的思念吻進了靜靜的湖面。嬌小的身姿在水面上點點停停,蕩開一圈一圈漣漪。轉身,蕩蕩悠悠,越飛越高,漸漸沒有了蹤影……
  
  秋日的傍晚,有些清涼的天氣,湖邊較靜,幾只飛舞的蜻蜓就在顫抖的葉尖上蕩起了秋千。我知道大自然中最可愛的精靈——蜻蜓,它不喜歡城市的擁擠和喧鬧,才在這樣寂靜的地帶狂歡。蜻蜓輕展薄衫,在暮色中飛過粼粼的湖面,繾綣般地停泊在水草上,輕盈的舞姿沒有任何漂泊的疲憊。蜻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用它的尾尖輕輕滑過湖面的時候,在湖面泛起輪輪漣漪之中,便播下了一顆顆初始的生命。于嬉戲中實現一種責任,這是世間最美妙的事情。在蜻蜓與蝴蝶之間相比,我羨慕蝴蝶的堅韌與美麗,卻更衷情于蜻蜓的簡單與平凡。我喜歡蜻蜓癡戀水的姿態,也喜歡它那翩翩起舞卻不與鳥兒爭空的淡然。更喜歡它在點水間,它學會了成長,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包容,更學會了堅守。這理解、包容、堅守、淡然,不也正是我們生活在繁雜世界的人應該學習的么!
  
  一彎新月悄悄升起,在它的周圍,還有幾顆星星發出微弱的光亮。色彩艷麗,飛行靈活敏捷的蜻蜓在翻飛,一只紅尾巴的小蜻蜓飛來飛去,尋尋覓覓,她已經飛了好久好久,好想找個地方落落腳,歇一歇,洗去她一路的風塵。看著體態優雅的蜻蜓自由飛行的樣子,借著月光輕吟著“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伴莫相違。”的句子,向家的方向走去…… 

 

    9、克萊德曼把一曲如歌如泣的《梁祝》鋼琴曲帶進世界的音樂殿堂,世界為之落淚、癡狂。使之成為一個階級、一個民族藝術成就走向成熟、文明的標志,喚醒了歐、美、港澳臺半個世界的共鳴。

    凄美多嬌,多少個日夜,家萬戶提老攜幼翩翩起舞,讓皓空不寐月色搖影,暗香浮動......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如歌者言:無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 。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

    一千多年來這段打破封建束縛、充滿悲劇的時代浪漫劇,在充滿紛爭與善意,像揮之不去的圖騰,鐫刻著時代的符號,鞭撻著封建的人寰,震撼著世界。 

 

   10、夏日午后,走在城郊的原野里,幾只蜻蜓舞動著輕盈的身姿躍入眼簾,看著這些悠然穿梭在漫目芳華之中的可愛精靈,我不禁脫口吟出杜甫“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詩句來。作為這沉悶夏日里靈動的精靈,古代文人留下許多絢麗的詩詞來歌詠它。

  唐朝詩人韓偓在《蜻蜓》一詩中這樣歌詠:“碧玉眼睛云母翅,輕于粉蝶瘦于蜂。坐來迎拂波光久,豈是殷勤為蓼叢。”經過詩人的生花妙筆,蜻蜓眼似碧玉、翅如云母,比蝶更輕盈、比蜂更苗條的優雅形象真可謂呼之欲出!有如此之美貌,加上曼妙的身材,在昆蟲里就是當仁不讓的“世界小姐”啊!

  元代畫家王振鵬在作畫之余,也將他那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細密的神思“傾”向蜻蜓。他在《詠蜻蜓》一詩中這樣贊美蜻蜓:“伶爪細腰肩舞紗,英姿交織混沌天。疏影清潭輕點水,更立劍尖若等閑。”在這位有詩人氣質的畫家眼中,蜻蜓不僅有著輕靈的英姿,而且有著卓爾不凡的氣質與稟性,“更立劍尖若等閑”——不僅優雅,而且高貴!

  翻讀古人歌詠蜻蜓的詩句,我發現古代文雅之士最喜讓蜻蜓與荷相伴,詩意更加盎然。說起蜻蜓與荷,最令人神往的意境當數“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了。這兩句詩如一幀小畫,似一幅微焦距的攝影圖片,給我們勾繪出了一幅幽雅別致、妙趣天成的詩畫小境:新荷初出水面,嫩綠的荷葉睡眼惺忪,一只調皮的小蜻蜓已經悠然自得地落在上面,靜中有動,妙趣橫生。

  有一個字謎的謎面叫“蜻蜓立釣絲”,它的謎底是“虬”。謎面出自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中的其三,詩句是:“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蛺蝶憐紅藥,蜻蜓愛碧潯。”“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陳子昂和崔護的詩句讓我們神思飛揚,靠在書桌后的椅子上,閉著眼睛想一想:碧綠的湖面上,幾只醉情于湖光水色之中的蜻蜓低舞于翠影婆娑的湖面之上,清風拂來,水波不興……腦海的圖景是不是讓身處炎熱夏季中的你感到一陣愜意的清涼?

  隨著節令的更替,夏去秋來,詩人筆下的蜻蜓也隨季節的推進老了。于是,唐末詩僧齊己就有了這樣的歌詠:“籬聲新蟋蟀,草影老蜻蜓。(《新秋雨后》)”

  從“小荷蜻蜓”到“草影老蜻蜓”,一只昆蟲的一生很快就要走完了。一只在古詩詞里飛舞的蜻蜓,在陶冶人們情操的同時,也讓人油然升起一種危機感:逝者如斯,生命如此短暫,不珍惜不行啊!

 

   11、對“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兩句,很多人只是欣賞它對仗的工整和疊字的自然,但這兩句的好處實在不僅僅在于它的技巧和形式,那里邊有杜甫在失意的悲哀中對春天的無限愛惜,有他自己的不快樂與不和諧的情緒對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的生命的反應。杜甫對春天生命的感動是非常強烈的,現在他其實還不算老,可是直到后來在他晚年經受了更多挫折之后,他還曾寫詩說,“稠花亂蕊裹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他之所以怕看見春天,正因為他對春天有那么敏銳的感覺,對春天愛得那么強烈,他怕他自己已經沒有足夠的生命和春天共同度過了。所以現在他說,你看那在花中飛舞的蝴蝶和點水的蜻蜓,好像是知道我的悲哀而特意用它們美好的姿態來安慰我。但是我還可以和它們共處多久?所以他說“傳語風光共流轉”,我就希望傳一個話給那春天的風光,請它不要急于離開我。但春天的風光能夠永遠留下嗎?他說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請再陪伴我一會兒吧,不要這么快就拋棄我而去,是“暫時相賞莫相違”。這里邊,有杜甫多少深厚的感情還不說,還有他多少不肯放棄的志意!在他寫了這些詩之后不久,在乾元元年的五六月間,他和房琯、嚴武等就先后被貶出長安。

 

   12、我們在這樣的世界中郊游,看晏幾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凄苦,看杜甫“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怡然。早已習慣了徜徉在哀傷的世界中罷?不然同樣的風景怎會生得背離的感悟。一只飛鳥掠過,你也許會驚于水花的飛濺,那徐徐落下的微光,波動心尖的悵惘。一朵鮮花沉隕,你也許會茫于生命的消逝,那矜伐旋回的微風,蕩開記憶的蕭灼。

    迷失在塵世的傷疤,往往因憂傷而變得凄厲。厲風,化了風鼓紅旗英勇殺敵的凱歌。勁雨,化了雪落肩頭洶涌澎湃的共鳴。仿佛天地萬物都融化在內心的陰霾里,腳步輕輕,卻總用寒霜來偽裝自己。那一句句堆砌起來的哀傷,累得卸不掉了嗎?是思想的壓榨還是靈魂的桎梏?輾轉難眠的夜里只能聽見哀怨的啜泣嗎?那歡呼雀躍的笑聲又聽得幾許?其實,沒有人能夠裁斷你手中的蓮花,正如沒有人能削落你的夢想。自然會竭盡全力去保護,哪怕歷經生死,自然浴血消逝的時候,愚昧的兇手必然成為無知的陪葬。直到“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領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執著,“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的自勉……一一升華為八尺男兒的雄心壯志,那輕揚的風,那微笑的云,那徐徐落下的微光便都化了堅實的未來。

    過分的粉飾會使其變得矯揉造作,失了本真的情感也失了真摯的感動。不要老是從頭到尾堆砌一些虛偽的悲傷,不要悻悻落筆總是滿篇傷感與不幸。青春的花蕊是容易隨風而動的,我們避不了世俗的熏陶,但積極的心態卻能同化眼前的一切,讓其處處春暖花開。

 

   13、在現實生活中感到累的時候,我就跑到自己的“理想國”中,過一種小橋流水、云卷云舒的愜意生活,沒有塵世的紛紛擾擾,沒有喧鬧的人來人往,唯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安靜與從容,唯有“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詩意與浪漫。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生活在城市,如果你也厭倦了塵世的糾纏與紛擾,請不要灰心,來這里,詩意的棲居吧!

 

   14、喜歡符合蝶本性的那些悠閑的賞味,印象最深的是杜甫的一首詩: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在這里,詩本身所蘊含的閑適與灑脫已寫足十分,詮釋了一種自由不羈的人生觀,蝶影更是翩然穿插于字里行間,彰顯著詩人的主張。我一直在想,人們常將李白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而杜甫的詩卻是歸為現實主義的代表,對于詩歌,非得有這樣的流派劃分嗎?杜甫的詩中雖然少了些許縹緲的虛幻,但他的詩文中無處不流露出那日月江海般的大器風度與風雨雷電的瀟灑氣質,倒令人讀來時別有一番體味,杜詩就連描蝶也是如此逍遙隨意的狀態,和陶潛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周樹人的“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啊。這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浪漫?蝶,不光賦有被神化的靈魂,更加上悠閑現實的寫意,這樣的生命才完整。

 

    15、潦倒的詩圣一生與水岸結緣,他經歷過不同心境狀態下對于水岸之美的感悟:“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狂喜之情又有青山綠水作伴如何不趁時還鄉呢;“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悲愴灰冷而不失雄奇,肅穆高遠而震古鑠今;“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在風飄萬點、飛花減春的曲江之畔,“愁人”也攫得一刻心閑,暫忘浮榮,傳語水岸風光,兩廂相賞莫相違啊。

    人類一路從遠古走來,臨水而居,遇水而樂,親水則智,近山則仁,足以佐證這一大美的存在對于人類滋養與恩撫。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0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