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譯文]    仔細推究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那就是應該及時行樂,何必讓虛浮的榮譽束縛自身呢?

   [出典]    杜甫  《曲江二首》之一

   注:

   1、《曲江二首》 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2、注釋:

     曲江:河名,在陜西西安市東南郊,唐朝時候是游賞的好地方。

     減卻春:減掉春色。

     萬點:形容落花之多。

     且:暫且。

     經眼:從眼前經過。

     傷:傷感,憂傷。巢翡翠:翡翠鳥筑巢。

     苑:指曲江勝境之一芙蓉花。

     冢:墳墓。

     推: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

     浮名:虛名。


    3、譯文1:

      落下一片花瓣讓人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愁悶?且看將盡的落花從眼前飛過,不再厭煩過多的酒入口。翡翠鳥在曲江上的樓堂上作巢,原來雄踞的石麒麟現在倒臥在地上。仔細推究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那就是應該及時行樂,何必讓虛浮的榮譽束縛自身呢?

      譯文2:

   一片花紅墜落飄散的景象減少了春天欣欣向榮的美麗,風飄帶著千千萬萬墜落的花瓣使人倍增惆悵之情。暫且看那即將凋零的花瓣飄過眼簾,(我)并不厭煩憂傷繁多,只是杯酒入唇。江面上立著小堂,翡翠鳥在那里筑巢,麒麟臥倒在花邊高隆起的墳墓上。仔細推斷事物運行的道理還是在于追尋快樂,為何還要用浮華的名利來牽絆自己?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朋友向我推薦杜甫的《曲江二首》,找來看時才知道人們常常說到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原是出自此處,一直都是不懂的,慚愧!而本詩最讓我有所感觸的卻是另外一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就越發覺得慚愧了,于詩人而言,這是瀟灑不羈不在乎名利,而于我等,卻分明是不求上進不思進取了。

    想來,現代人確比古人幸福得多,唐朝乃所謂盛世,杜甫又官至工部員外郎,才高八斗,世人譽為“詩圣”。可當他看透世事,認為“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時,能想到且能實現的不過是賞花買醉而已,而且簡簡單單的江頭買醉還要靠“朝回日日典春衣”來實現,如今的官員們是不是應該覺得汗顏呢。

    我一向也主張及時行樂的,這些年來經歷了太多,更是看透了許多。 當然,我所主張的及時行樂與酒無關,我喜歡游山玩水,喜歡用自己的雙足去丈量我所能及的山山水水。站在山頂遠眺,或是靜坐海邊聆聽海的聲音,遠離喧囂浮躁,遠離塵世中的紛紛擾擾,平靜,淡然。打了背包行于某山野間時,間或偶遇其他驢友,豪爽的招呼熱情的互助,每一件每一樁都有讓你感動的理由。累到極致時隨地仰臥,陽光迎面灑下,瞇起眼睛,眼前一片燦爛……


    6、“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是杜甫的人生信條,“細推”意指要仔細考察,重視學問本身的研究,追求真理原本就很快樂,倒不必拘泥于你是否能得到何種世俗的浮名。這也是科研工作者應有的境界。

  現在這個社會,不管什么行業、什么崗位,只要做得好,總歸是有回報的。不要在還沒有努力付出之前,就想著要得到什么回報。在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道路上,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會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我們國家現在還在轉型過程中,科研機制、人才評價體系、學術氛圍跟國際上還沒有完全接軌,年輕人有時會覺得無所適從。但我希望年輕人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權衡輕重得失,看清形勢和方向,把重心還是要放在做學問研究本身上。當然,也要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跟上轉型的步驟,打好基礎才是最關鍵的。

  我還希望年輕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負責任的人。要想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人,首先必須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常言道,吃虧是福,好心有好報,我是很相信這一點的。(曹希仁)


    7、 每每讀到杜甫詩《曲江》的最后兩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總會產生許多的感慨。筆者雖然是一個布衣百姓,但幾十年了,為了所謂的浮名也沒有少費苦心,結果是到如今還是空空如也,徒落得心力交瘁、心神疲憊。然而至今還是放不下,還在無謂的努力。“細推物理須行樂”,詩人杜甫所說得“樂”究竟是指什么,筆者不可妄言,但筆者理解的“樂”,絕對不是及時行樂,不是讓人們用一種及時行樂的處世態度去生活。這種“樂”也許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蕓蕓眾生,都非圣賢,永遠也逃脫不出追名逐利的人生藩籬,這是人性的本能,也是人性的必然。因為人生一世,為了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場所,為了過上一個衣食俱豐的生活,為了能夠光耀祖宗,就得拼命的去追名逐利。對任何人來說,勇敢的去追名逐利沒有一點過錯,而且是應該弘揚和鼓勵的。因為如果沒有人們的追名逐利,我們的社會就會失去競爭力,失去競爭力,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進步和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就不會改善。所以說追求名利絕對沒有錯,我們的社會正是靠著人們的追名逐利才不斷的發展進步。追名逐利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沒有把握一個正確的心態。人這一輩子之所以累,之所以難,就是因為被名利纏身,為名利而活。

  杜甫老先生一語道破人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一個“樂”,樂才是人生存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尋樂,我們才不斷的追名逐利。但如何追名逐利卻大有的學問,這和我們是否快樂有著直接的關系。既然人生就是為名利而來,那我們就大膽的去追逐浮名吧,只是別讓浮名蒙蔽心靈,讓心靈為了浮名而著魔變得失卻理智。在人生的進程中,在追名逐利的過程中,我們會因為名利而快樂和痛苦。但是不管為了快樂如何追逐名利,我們的快樂絕對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那樣的快樂即使暫時快樂了,我們的心靈卻會永遠不安寧。但是,看看我們生活的世間,卻有許多人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們用犧牲別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來換取自己的快樂。這樣的追名逐利破壞了社會的正常秩序,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也許正是因為自古以來許多人的快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用別人的痛苦換來的,所以詩人杜甫才發出了“何用浮名絆此身”的千年前的感慨。尋找快樂是人性的本能,追求名利是人性的必然。但是千萬不能讓浮名將人的心靈迷失,那樣的名利真的如詩人所言就絆住此身了,也就沒什么樂可言了。

  “細推物理須行樂”,如何理解和領會這個樂字,關乎人一生的幸福和快樂。人一生在不停的追逐名利,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雖然其中充滿許多快樂,但歡樂的背后就是痛苦。如何讓快樂多于痛苦,是衡量一個人一生是否幸福和快樂的一把尺子,是個人智慧和才干的綜合體現。當然“樂”并不是單純的建立在豐富的物質生活上的,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似乎就是其自身的財富,收入的高低,但是,快樂雖然和財富、金錢有關系,但并不是必然的關系。生活中真正快樂的人并不是擁有巨大財富和地位的人,真正的快樂著恰恰是那些衣食無憂卻沒有大量財富和金錢可以支配的人。這些人享受著并不富裕的物質生活卻過著悠閑快樂的生活,他們也追名逐利,但他們沒有尋找到大名大利,沒有被真正的浮名所羈絆,因此才能平靜的善對人生。

  “樂”是什么,樂的基本條件是衣食俱豐。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沒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居所,這樣的生活絕對不是快樂的。但是具備了衣食俱豐的生活條件,其間的快樂也許就因人而異。尋樂,不是及時行樂,不是做什么只要自己快樂就行,不是用別人的痛苦來換取自己的快樂。“細推物理須行樂,”樂就是用平和的心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這樣的“樂”,才是真正的樂。不管怎么找樂,千萬別讓“浮名”迷失心靈,羈絆此身。


    8、新解釋:“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我們來看:細,什么細,仔細觀察;什么推,精密推理。“細”講怎么做實驗,“推”講怎么做理論,怎么研究科學、實驗跟理論。“須行樂”,人要高興。“何用浮名絆此身”,不要想能不能得諾貝爾獎,你做物理,不要想得獎,你必須本身要有一種樂趣。你成績好,可能你能得到很多。我們中國古代,科學跟藝術是很聯合的,要不杜甫怎么了解物理呢?


    9、無論做什么事,每走一步都必須要扎扎實實的。

     當今社會被反復強調的“創新”等名詞,實際上當前社會“就是口號太多”,“創新”絕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應該在實踐中去不斷摸索、前進。

    當今社會一方面,盡管中國各項事業飛速發展,但是仍然不能忽視的是我們與世界頂級水平之間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切忌浮躁、要淡泊名利,用杜甫詩句說就是“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10、中華民族有著熱愛科學的光榮傳統,我們的先人向以獻身科學為樂事。日前,著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在北京作學術報告時,就引用了我國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表達了這種樂于科學探索、不為浮名所累的科學精神。

    杜甫的名句,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必須以獻身的精神從事科學,只有熱愛祖國、刻苦鉆研、樂于奉獻的人,才能真正體味道“細推物理”的無窮樂趣。科學是追求真理的偉大事業,需要的是勤奮努力、勇于創新、大膽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熱愛科學、淡泊名利的風尚。科學這個神圣的殿堂,容不得虛假,也容不得浮躁,只有那些不為聲名所累、不為金錢所惑、不被情色所迷的人,才能獲得真知,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才能以豐碩的科技成果為社會作出貢獻。

    目前,我國科技界確實存在浮躁的風氣。有的人急功近利,做的是科研課題,想的卻是阿睹物,追求轟動效應,尋求短期效益,急于將不成熟的成果往外推;有的用漂亮的言詞爭取課題,因為拿到課題就可以拿到經費,對于攻關、創新,卻興趣缺缺,以至“吃下金谷米,不見雞下蛋”;有的急于成名,不愿意做基礎性工作,不安于做艱苦的實驗,一心只想出論文,甚至尋章摘句,拼湊文章,虛報成果。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造成這些現象,有制度上的原因。如,現行的職稱評審制就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以論文多寡論英雄。造成論文出來后,評上獎,就束之高閣,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以至科研與經濟建設脫節的現象不能得到根本改變。

    此外,也有社會風氣的影響。這些年來,國家給科技工作者以很大的關心、信任和尊重,出臺了諸多政策,使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歪嘴和尚念錯真經的情況,某些單位在住房分配、獎金發放、職稱評定上存在的種種不公正,也可能使辛勤勞動著的科技工作者心不平,氣不順。更有甚者,在個別單位里,埋頭苦干的得不到應有尊重,巧取豪奪的卻占盡便宜。科學工作者對此怎會熟視無睹?怎能剪斷三千煩惱絲,一心只去做課題?

    作為發展先進生產力的主力軍,科技工作者肩負著歷史的重托,任重而道遠。“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面對崇高的科學事業,面對振興中華的宏偉大業,我們還有什么個人的名利不可以舍棄,什么心中的浮躁不可以消除呢?讓我們全力以赴,開拓進取,大膽創新,開創科技事業的新局面,為偉大祖國的強盛作出新的貢獻。


    11、先哲杜甫曾詠詩感嘆: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雖然此“物理”非彼“物理”,但天下萬物確有共同之理,于是在“細推”之中悟得真正之“樂”。此“樂”就是追蹤大師探尋科學真理,建立科學巨廈艱苦足跡的樂趣;也是欣賞科學殿堂中奇珍瑰寶,尋幽探勝、擷珠拾貝的樂趣。


    12、萬物興廢本是自然之理,帝王宮苑也不免變成高冢荒墳,又哪來永久的功名富貴呢?既如此,又何必為浮名所累呢?還是享受人生的快樂吧

     古人都有此胸懷,我又有什么想不開呢?人生浮浮沉沉幾十年而已,費盡心機的思考如何突破自我,如何取悅他人,如何超過別人。何必呢?擺正心態,樂觀的面對眼前的一切


     13、“物理學史”教會我站在時間上的縱深和空間上的廣邈的角度來看物理的發展。歷史的魅力在于細節,在這條承載無數巨人的長河中,閃光的不僅是那些改變了人類歷史的偉大發現,還有那些深藏其后妙趣橫生的故事。鐘老師的物理學史課不僅向我們展示物理學宏闊的演進,還還原了那一個個巨人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那些聲名鵲起的物理學家之間的爭斗;那些窮盡一生默默無聞做著超前研究卻不被世人了解的遺憾;那些巨人生活上細小的幸福和不期而來的波動……全部都讓人那么著迷。也許這是我和物理學的最后一次“親密接觸”,但它帶來的那種穿透宇宙的震撼力和究自然之理的探索心,連同“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的瀟灑注定影響我的一生。

物理不會從我生命中走遠,有物即有物理。在大學里我還要借助物理學精神,發掘自身價值,探索學科精魂,完善生活小節,感悟處事智慧。世間有大美,豈非物理哉!


 

14、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才智成就了科學家,他們錯了,是品格。愛因斯坦認為成就科學家的首先不是才智,而是品格,他對這一點有深刻的體會。科技工作者要成功,要把握規律,就離不開建立好的人文修養。我在這兒寫了,科學道德是對人生的理解,也就是人生觀,和對科學的理解,也就是科學觀,兩者相結合的產物,我們可以這樣來認識,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是一個相當技術性的語言。

  科學道德的思想基礎:第一,重道德品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所在。第二,與現代科學相聯系的使命和責任緊密相關的科學精神導致科學道德和倫理的思想體系。道德也還包括倫理學,跟現代科學的使命和責任相結合。中國古代有很多的古訓,我這里只引幾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這些話很簡單,但是它是對道德修養的表述。唐代詩人杜甫說: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告誡人們不應浮躁,因追名逐利而馬失前蹄。  

  國際現在現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時說:第一流人物對時代和歷史進程,在其道德品質方面有重要的意義,這是非常精辟的一句話。所以科學的價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類,這也正是科學精神的真諦。

  由科學精神派生出理性精神,是要求科技工作者要以有利于社會為原則,約束自己的行為。又派生出科學的實證精神,要求科學研究必須以唯真求實為原則,經得起實踐檢驗。因此,也會導致一系列的科學道德和行為準則。就是科學的價值觀,科學精神,科學的理性精神。


    15、 一年365日,要走365里路;生活不可能天天都有陽光朗照,不可能都是直道通衢。有成就的文人總有太多的失意,因而對人生的理解總是深沉而飽含哲理的,蘇軾《水調歌頭·中秋》寫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誰都想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誰都不想在生命之旅留下太多的遺憾;然而面對困境,人有時又是那么無力無奈!寫到此處,我想到杜甫。杜甫的生活道路坎坷不平,然而對生活還是樂觀的,從他一些詩句中可以看出。“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一種生活的坦然,我們在讀杜詩時經常忽略掉——這實在不應該!杜甫有幾首詩寫得輕松開朗,在字里行間洋溢著淡然歡快的情調,如《清江》一律:“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詩中意境其實已經代表著詩人倦航歸港時的那種超脫與淡泊。又如“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我也不理解為消沉,因為只有真正懂得生活艱辛,才敢于直面生活,這實在是詩人的坦誠啊!

  宋代理學大師程頤以萬物靜觀喻示人生,推出“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的人生最高境界,這是宋理學派對人生的理解。在平凡的生活中,現代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的兩句詩對于我卻更感親切:“凋疏親故添情重,落索身名免謗增。”經歷過人生曲折,承受過生命的苦難,你對生活也許會審慎得多:“不定微波宜小立,多歧前路且遲徊。”——錢先生真是一位智者。

  不管追求何種人生境界,都應該是健康美好的,都應該屬于人生旅程的重要主題,都應該是無悔的——“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2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