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譯文]   杏花退紅瓣已凋,枝頭杏果青又小。燕子飛來尋舊巢,綠水潺潺把人家環繞。

  [出典]   蘇軾    《蝶戀花》

  注:

     1、《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2、注釋   

     ⑴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2)柳綿:柳絮。

  (3)天涯”句:指芳草長到天邊。

 

      3、譯文1:

     鮮花敗褪艷紅殘存,初生的杏子又青又小。燕子從村中飛過,綠水環繞人家。枝頭上的柳絮被風吹得越來越少。人啊!你又何必傷感,其實天涯到處都會有芳草。 

    墻里的秋千,墻外的小路。墻外的行人路過,聽到墻里的佳人在笑。他駐足聆聽,心想家人今天為何如此開心。其實,佳人只是玩玩秋千罷了,玩膩了便回到屋里去了。而看不到佳人的行人還在墻外守候。唉!多情的行人啊,你總為無情的佳人所煩惱…… 

    譯文2: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發出動聽的笑聲。圍墻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

  慢慢的,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譯文3: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

    圍墻之內,少女正在蕩秋千,發出動聽的笑聲。圍墻外的行人聽到笑聲,忍不住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慢慢的,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譯文4:

   杏花退紅瓣已凋,枝頭杏果青又小。燕子飛來尋舊巢,綠水潺潺把人家環繞。風吹柳枝絮花漸少,芳草長到天邊能不傷春老?

   墻里秋千搖,墻外有行道。行人墻外過,聽見墻里美人笑。歡聲笑語漸不聞,但覺墻里靜悄悄,可憐墻外多情人,枉被笑聲撩拔聲煩惱。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蘇軾在杭州曾收一侍女名朝云,后收為妾,侍奉蘇軾二十三年。朝云美麗賢惠,長于歌舞,陪伴蘇軾顛沛流離,沉浮官場,歷經無數艱難,承受無數打擊,是蘇軾至親至愛的患難伴侶。在惠州,一日,蘇軾與朝云閑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凄然有悲秋之意。”于是,蘇軾請朝云歌唱《蝶戀花》詞。朝云唱了幾句,忽然歌喉哽咽,滿目噙淚,蘇軾問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的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說罷禁不住潸然淚下,泣不成聲,自此,朝云終日惆悵,不久抱病而終。真正是:一曲傷春詞,腸斷多情女。此后,蘇軾亦郁郁寡歡,終生不再聽唱此詞。就是這首《蝶戀花•春景》。

    這首詞的上闋重在傷春。春花凋零,殘紅落地,青杏初現。春燕在綠水環繞的人家低飛。柳絮飄飄流落遠方,哪里是它棲身的芳草呢?一切只是正在逝去的春景;心中喚起的卻是年華流逝傷春之情。想到和蘇東坡流浪漂泊,朝云怎不傷心落淚,難抑悲情?蘇軾卻笑曰:“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悲秋傷春同樣反映出深沉的時間憂患的恐懼,聯系蘇軾作詞時的背景,可體會到蘇軾當時壯志難酬,對時間流逝的嘆惋;歷經磨難,如同那殘紅敗絮,朝云悲涼甚至于絕望的心境可以想見。

    下闋重在傷情。蘇軾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一個細節,創作了一幕富含理趣的悲喜劇。“墻”猶隔也。墻內佳人,墻外行人,一墻之隔。佳人笑語,行人動情。笑語者不知墻外有人,動情者但聞笑聲不見人。笑聲漸漸遠逝,多情的行人卻憑空生出無限的煩惱。這種哀怨纏綿的情感,從作品表層看,似乎是描寫生活中邂逅的戀情;從深層次揣磨,卻是反應了蘇軾密州生活時政治上抑郁的心境。“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流露出蘇軾渴望朝廷理解的情結,然而“浮世事,俱難必”,蘇軾與朝廷之間也是隔著一堵墻的。“佳人”之喻,不正有屈原“香草美人”的意味么?朝云的絕望也許正是這種隔而生出的悲劇。

 

   6、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于此亦隱隱透出。

    上片寫春光將盡,傷春中隱含思鄉情懷。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墻里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二句,先抑后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和蔣夔寄茶》)。在后來的貶謫海南時期,作者又高唱著"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鄉的傷感中蘊含著隨遇而安的曠達。

    下片抒寫聞聲而不見佳人的懊惱和惆悵。"墻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敘寫行人(自己)在"人家"墻外的小路上徘徊張望,只看到了露出墻頭的秋千架,墻里傳來女子蕩秋千時的陣陣笑聲。詞人至此才點出自己的身份是個"行人",固然是指當下自己是這"綠水人家"墻外的過路人,但也有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送錢穆夫》)的含義在內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隱指惠州遠在天涯海角,則此處的與佳人一墻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嗎?尾二句是對佳人離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無法看到墻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蕩罷秋千離去,尚不知墻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此二句極有理趣,蓋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墻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詞人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7、“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后所寫景色相符合。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

 

   8、這首詞中,作者用“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對“花褪殘紅春杏小”,用“天涯何處無芳草”對“枝上柳綿吹又少”,均是以明對暗,以喜對憂,以對真實取代虛幻,正是截斷眾流的意象對峙。用燕子紛飛、水繞人家的江南美景給人的愉快,來沖淡和消減紅花凋謝、杏子瘦小給予人的蕭條凄涼之感,用一望無垠的青草的蓬勃生長來緩和殘枝零落的柳絮的肅殺,前后意象看似對立,卻又不觸不背,二元并存,作者正是吸納了截斷眾流的方式,用希望與光明之意象有意識地截斷自己失落與郁悶的情思,以求超脫。
本篇文章來源于『中國古曲網 』原文鏈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3577/archives/2008/16266.html

 

   9、“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曾經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在一些農村地區卻逐漸變成“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駭人景象。農村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危害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還農村一片綠水青山!農村環境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10、欣賞數字,猛然間,發現語文之美……

   “1”是一個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撓的骨氣。于是,我們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正氣;有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勇無畏;有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氣概。

   “2”是一只美麗的天鵝,是無可挑剔的美。于是,我們有了“一枝紅杏出墻來”的點點渲染;有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雨后海棠;有了“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田園景色……

   “3”是一只耳朵,是聆聽。聆聽著無限憂傷,聆聽憂傷的傾訴。于是,我們有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凄凄”的悲涼無奈;有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傷感情愁;有了“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洲”的失望悲切……

   “4”是快刀,是豪放。于是,我們有了“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有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豪邁胸襟;有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言壯語……

   “5”是奔跑,是活力展現。于是,我們有了“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生機勃勃;有了“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春意濃濃;有了“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春來”的靜景與動態……

   “8”是兩顆緊緊相連的心,是深情厚誼。于是,我們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厚的友情;有了“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的離愁別緒;便有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情意濃濃……

   “9”是氣球,是自由,是曠達。于是,我們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媚權勢;有了“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不慕榮利;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適自樂……

   我們欣賞數字,我們欣賞語文,我們欣賞數字中的語文。(中考滿分作文:欣賞數字中的語文)

 

   11、中國人實在是太喜歡燕子了。特別是文人偏愛將燕子入詩作詞。“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劉禹錫);“雙燕碌碌飛入屋,屋中老人喜燕歸,徘徊繞我床頭飛”(韋應物),非常美妙地描寫了田園生活,特別是江南一帶的畫面。可以想象,當年的上海肯定也有燕子飛來飛去的良辰美景,現在的上海呢?還有“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秦觀);“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東坡);假如沒有燕子,中國的文學史上,會留下這樣美學價值極高的名句嗎?燕子的形象,真是一種美的象征。無怪乎,有一些文人,又往往將它帶入凄清的愛情場面中,讓我唏噓不已:“檻菊愁煙蘭露泣,羅輕寒,燕子雙飛走”(曼殊):“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棲”(歐陽修)。更使我想不到的是,燕子居然還成了社會滄桑變化的見證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風水輪流轉,貴族門第也有衰敗時;“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白居易),將要老死在上陽宮宮禁中的白發女子何等哀怨。燕子的形象實在內涵太豐富了。它那別致的尾叉,優雅地掠過了一頁又一頁漢民族悠遠的社會、文化史料畫冊。我們能給它一個什么名號呢?還是從它的形象上去找吧,去引申吧:“人類的燕侶”,美而貼切!

    現在市區里幾乎見不到燕子的影子。燕子啊燕子,都飛到哪里去了?心緒中便夾雜著兩句宋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2、城市的上空,不適合有潔癖的燕子飛行。若要看燕舞,除非到唐詩宋詞中:“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倘非親眼目睹,便不能從詩詞中領略到生動活潑的自然之美。此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想象的無能為力。難怪放翁先生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年少時,我雖然不懂“用筆”與“燕舞”、“行文”與“賞花”的關系,但今昔對照,覺得少年時的經歷與體驗,是人生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是智慧潛藏的暗流,以隱喻的方式決定了人生的走向。幾十年后,驀然回首,你會驚覺,我們今天的努力都是在追尋年少時的夢想。

 

    13、在塞北,春天的氣息是伴著雪花而來的,“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寒極雪自消”,這是北方氣象的“天道”。這是哲理,也是哲學,事情發展到極端就會走向反面,變化由此產生。同樣是雪,隆冬的雪和立春的雪給人的氣息是不一樣的。冬雪如細粉勁疾而寒冷,春雪似鵝毛瀟灑而微涼,看上去也有本質的區別。塞外初春的美,清麗、瀟灑、陽剛而豪放。

    踏雪迎春,是北方的習俗。人們在雪地里沐浴春光,尋找萬物萌動的感覺;傾聽著春歸大地時輕盈的腳步聲;幻想著暖陽下鳥語花香的美景;等待著“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季節。

    北方的初春,沒有“春城無處不飛花”的美麗,也沒有“春風吹水綠參差”的溫柔,更沒有“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朦朧。人們內心深處萌動著對萬物生發的渴望。這種渴望源自于寒冬的嚴酷,雪色的單調,生活的乏味。

 

   14、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徜徉于回黃轉綠的田邊地角,微風拂來,你的思緒也許已經像燕子舞動靈妙的翅膀一樣,在浩浩如煙的古老漢字中上下飄飛了你發現,燕子的身影在我們泱泱詩國的傳誦華章中穿梭游弋千百年。它在詩經中初現雛影:“燕燕于飛,差池其羽”;它在唐詩中顯得清新俊逸:“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它更在宋詞里飛花穿柳,拂紅剪翠:“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燕飛人靜畫堂深”……那蘊藉的筆墨流露出了多少閣中才子、紅樓佳人的繾綣情意而南宋詞人史達祖的一闋雙雙燕竟把燕子的形象推向了極致:“過春社了,度簾幕間,去年塵冷。差池欲往,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紅樓晚歸,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 這恐怕是千古以來借燕表情的經典之作了。不過,我們從這首詞即可看出,情商頗高的宋朝文人無論是托梁燕寄意還是借燕織春色”,字里行間總排遣不盡落寞惆悵,總要捎帶些閑恨幽愁。   

現在身居鬧市已無從感受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的熙熙然和樂安閑狀了。但放眼天空,踏青郊外,那天藍、山青、草綠、水碧、燕舞的景象還是時有可觀的。


 

  •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00

    [新一篇] 花自飄零水自流

    [舊一篇]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