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出典]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2、注釋:

   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憶:想念。

   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異鄉:他鄉。

   倍:加倍,更加。

   遙知:遠遠的想到。

   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3、譯文1: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譯文2:

  獨自一個人流落在外地,

  每到節日的時候就十分的想念親人,

  雖然很遠,但是兄弟早就爬上那經常爬的山了,

  他們身帶茱萸,就是少了我。

  4、王維生平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5、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獨無親。

  詩的第一句用了“獨”、“異”兩個字,分量下得很足。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他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異鄉為異客”,不過是說在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詩人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描寫就顯得十分自然。這種體驗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用的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會顯得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詩人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詩人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重陽節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句子,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維的詩似乎更不著力。

  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于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游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清代沈德潛認為詩的后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二者在表現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詩經·魏風·陟岵》末章里說:“陟彼高岡,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托親人也想念作者自己。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兩地相念之情。“遙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這重陽佳節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節”的具體所指了。詩人料定,當親人團聚在一起歡度重陽節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的游子的。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最后兩句運用對寫法寫詩人自己的想象,更突出他的思念。

  此詩在今人王兆鵬、邵大為、張靜、唐元等的著作《唐詩排行榜》排名第48名該排行榜以“古代選本入選次數”、“現代選本入選次數”、“歷代評點次數”、“當代研究文章篇數”、“文學史錄入次數”、“互聯網鏈接次數”六個指標為統計分析,反映一千多年來的綜合影響力。其中古代選本入選次數排名第16名,互聯網鏈接次數排名第31名。

6、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太熟悉了,就因為熟悉,才有一些誤解。
  從詩題說起。“憶山東兄弟”,可不是現在的山東半島,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所以,這個山東,其實是現在的山西。
  “遙知兄弟登高處”。這首詩,其實憶的是家里的親人,全詩的“兄弟”二字,都把它當家人來理解。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其實一樣的意思,只是“詩”這種文學的精華的濃縮手法罷了。
  作者其實只是佳節里想念家人,或者,感念一下吧,想念自家兄弟。但他這首詩實在太有名了,每到重陽,自然有人想起這首首選,慢慢地,大家都以為重陽節是兄弟相聚的日子了。文學的感惑力便是這般。
  其實,不是的。
  這首詩寫得非常樸素。后世游子身在他鄉,無論何時何地,感佩凄涼況味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起這首詩來。倒不特重陽如是。
  古人以“九”為陽數,“六”為陰數,九月初九,“而日月并應”,是為“重陽節”。秋高氣爽的夕陽無限好時分,所以,飲酒、賞菊、登高、插茱萸。魏晉之后,這個節日其實是個沒有啥特定紀念意義的節日,不象清明介子推、端午屈夫子的由來有自,反而類似中秋或元宵,只是一個節氣性的節日。而成為敬老的老人節,那恐怕取“久久”長壽之意,附會一下吧,也就是從一九八九年開始的。

7、“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見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兩句大意是:(今日是重陽佳節)遙想遠在家鄉的兄弟們必然會到山上去登高,也必然會每人頭上都插上茱萸。當他們遍插茱萸之時,一定會感到少了一個人 --- 遠在異鄉作客的我。

  這是詩人少年時代客游他鄉,又逢重陽佳節,為懷念鄉兄弟而寫的一首詩。全詩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妙的是,本是自己佳節思親,卻說家鄉的兄弟思念自己;說家鄉兄弟思念自己,卻又不直說,而設想一個個兄弟們登高遍插茱萸時想到少了一人的場面,把自己思念兄弟之情鮮明地突出出來。

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是早熟而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九歲就以文才出名,十九歲“赴京兆試,舉解頭”(唐代各州選送士子入京考試,叫做“解”;在這批人中間選拔的第一名,就是“解頭”或“解元”),二十一歲成進士。他對各體詩歌都擅長,詩名也很大。他的“山水詩”,過去被認為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和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是盛唐這個百花齊放的詩壇中一個很重要的流派。杜甫稱他是“最傳秀句寰區滿”(《解悶》之八),簡直是普天之下都傳誦他的清詞麗句。他有精湛的音樂修養;又是繪畫大師,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詩是詩人在重陽節懷念家鄉兄弟們的作品。這時,詩人在長安。唐代對華山以東的地區都稱“山東”。他的家鄉是河東蒲縣(今山西蒲縣),也屬“山東”。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傳統的風俗,這一天要登高,還要把茱萸[zhūyú]插在頭上。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據說可以防止惡濁氣味的侵襲。

  年輕的詩人初到長安,生活在這個陌主的環境里,而且又是這個環境里的陌生的人。人地生疏,心情是極不舒坦的。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是有雙重的寂寞。如果這個“異鄉”,是曾經住過一段時期的地方,或者并不是一個人在這里,景況就要好多了。現在是孤零零地在異鄉,自然就時常懷念家鄉的溫暖。特別是“每逢佳節”,別的人熱熱鬧鬧過節去了,而那些“異鄉”的“異客”,就更加感到寂寞凄涼,于是加倍地想念家中的親人了。這個“倍”字,不僅把節日的特點,就是連平日的心情也一并寫了出來,用字多么簡煉!

  如果前面兩句說的還是一般背景,只說是“每逢佳節”,還沒有專說到重陽節,后面兩句就是專寫“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的特寫鏡頭了。這一天,詩人大概是獨坐在長安的旅舍里,沒有人送酒,也沒有去登高,就這樣閉門過重陽。這時候思想轉來轉去地離不開家鄉的兄弟們:他們正在干什么呢?往年在家里,大家一同去登高,今年也一定會登高去了。可是,在他們插茱萸的時候,一定會為少了我一個人,弟兄們不能在一起歡聚而感到遺憾。這時候,他們也會加倍地懷念我,對我在長安的狀況分外牽掛吧?這明明是詩人想象中虛構出來的情節,卻說得象確有其事似的。

  詩的布局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寫法,用“遙知”兩字(直譯為“我在遠方知道”)做為引線,把自己的思路直通到遠遠的對方。不說自己在想念家鄉的兄弟,翻過來說家鄉兄弟們在節日中懷念自己。其實,這還是他在懷念兄弟,正是“倍思親”感情的深化。

  這首語言質樸的抒情小詩,用意非常婉轉。寥寥四句的小小篇幅中,每句一轉,筆力雄健,而且自然流暢,仿佛是信手拈來,所以成為千古流傳的名作。

9、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最早關于重陽的印象。小學時的課文,白發老師。故山的山和水一程一程晃過去,轉眼就成夢里的景筆下的字,峰轉路轉,幾十年光陰如水逝去,有些白發親人離去,有些少小相識遠走,只是故鄉的山,環山的水,依然一成不變,在夢里等待游子的思念。待偶爾回鄉探親時,望見的山和水卻又仿佛和故人一樣老去,清清河水已經老去,翠翠竹桿已經老去,無垠田野已經老去,青黛遠山也已經老去,這些老去的山水和人物一樣,斑白、灰黃、寂廖,這使得探望的心情沉甸甸背負了債,像是虧欠了守候它們老去的那些年歲,虧欠了我們相依的時光。然而遠山近水依然還要老去,在下一次的相逢時,或許它們會老成干涸的樹皮和焦土,但地點還在,仍然守候著曾經相濡以沫的孩童們。山和水,是世間最有情的詞,盡管它們老去,盡管我們老去。

  逝者如斯夫。曾經用種子孕育發芽種下的芙蓉樹已成林,它飄飄灑灑的種子在入秋時遍灑每一個角度;曾經采葉于山的桑樹已干枯,留下一段腰身大小的殘枝干訴說煙云般的往昔;曾經帶著土狗洗澡的河塘已老去,當年我們曾經對著墨綠的水面浮起深沉的恐懼,怕那深水淹沒了生命,而如今那最深的潭早已填滿了泥沙,青綠不再、執傲不在,留下一個仿佛老年人般行將就木的滄桑。故鄉的小河,是拋灑最多記憶的地方,那年失去了心愛的狗,獨自在河邊痛哭,河水恬恬,安撫著幼年受傷的心靈。

   身在異鄉為異客。我在異鄉的時間大過在故鄉的時間,異——故,令人感嘆中國文學的奇思,心有靈犀不是和你和我,而是和字。故山、故水,故人,這些略帶滄桑的詞匯仿佛就代表了某個人生片段,這些心靈深處不愿舍去的記憶正是貫穿一生的細繩,隱隱約隱記載著最純潔的情感。總是在無助的時候夢見故鄉,山和水,人和物,還有那堵風沙侵蝕的土墻,墻邊臥著熟睡的狗,有時候我會在土墻邊上撫摸凹凸不平的黃土,這被時光凝固的物體里仿佛帶著祖輩的氣息,當年掘土筑墻時可曾留下汗水和血水?我們是一脈相承的人啊,血液里流淌著質樸的親情。如今,如今土墻或許已經倒下,或許依然屹力,這像時光的段章,從偶爾拾得的一片樹葉里就能聽到它的消息,它是異鄉通往故鄉的千層山萬重水,千里迢迢啊,而我們再也回不去。

   又是重陽,本該是歡天喜地的戲,用樂鼓喧天來鬧,只是搬了異鄉的景,便狠心鋪了悲情的套,等待有心的人來演。故鄉是自己,異鄉是他人,自從離開那片記載最初歡樂的山水之后,走遍了天涯海角,就都成了異鄉。那些若隱若現隱匿在都市霓虹燈下的殘章浮影,竟是切膚之痛的源頭,本該相忘于江湖的,誰讓我們是故鄉的魚,天再高海再闊,像飛不過滄海的鳥,永遠在隱約的眉上心里承載起離家的悲痛。這痛不是王維的遙望,像是易安的銷魂,思鄉的銷魂,人世俱非的悲傷。黯然銷魂,這不正是最厲害的那一掌,情到濃時為無言,揮手不經意甩出絕世的招,只因為生離死別時的哀。鄉愁是這掌中徐徐送出的力道,一點一滴腐蝕著客者的靈魂,從容顏,到心靈,到最終的離開,都只愿,重歸桑梓。

   西風已卷簾,佳節清冷。逢著這倍思親的時候,故鄉此時該時遍地飄灑的芙蓉種子吧,那些曾經為我燦爛開過的花兒已經千次萬次的等我回來采摘,像幼時那樣,小心翼翼的養在小瓶里,小小的瓶子乘載了一個孩童完美的希望,明晨起時為見絢麗的花顏。它們從來不曾令我失望,而我卻在令它們千萬次的失望,如今那些花兒應該凋謝了吧,只是明年,秋季來臨時它們還會堅持不懈地開放著,而我始終未去探聽它們的花期,杳無音信是我們留給彼此的安慰。猜想,這些絢麗的花兒應該一如概往的漂亮,年如何,歲如何,光陰如何,它們嬌艷的容顏始終掛著清晨的露珠,端正地在陽臺朝我微笑。而客者卻已老去,容顏老,心亦老,終有一日,它們紛紛揚揚的種子將是為我送行的白帆,而我,將再也不會離開,像自己的心,從來不曾離開過故鄉一樣。

10、重陽節亦稱重九或秋節,據說登高之日,要飲菊花酒,在身上插上茱萸,以除災求壽,此習俗古來有之,故有唐代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身在異鄉,雖有美景相伴,未有伊人在側,終覺美中不足,如若山中有你,山亦添色。此時,我在重九山中,你在千里之外,云天相隔,鴻雁聲稀,只愿祝福隨風,遙寄相思。
  鄉思是一杯家釀的米酒,柔柔入口,醇香綿遠,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沉醉,酒醉情迷,唯愿長醉不愿醒!
  清脆的鈴音打破了我沉沉的思緒,弟弟在電話中告訴我:媽的眼疾經過手術,已恢復如初了。
  似乎有清晨的陽光照在我惺忪的睡眼上,我看到媽朝我走過來,她走得那么穩當,那么輕快,仿佛回到了十年以前!
  我看到家門外山坡上的野菊花盛開了,黃燦燦的野菊花鋪滿了山坡,它們開得那么大氣,那么忘我,那么耀眼!

 11、登高而立,看很遠很遠的地方,好象覺得自己儼然是個巨人,有雙很長很長的腿,真的就有種沖動,只要我邁出去一步,就可以到達我想要到達的地方。伸開手臂,迎風做著飛翔的姿勢,閉上眼,好象真的生出了呼嘯的翅膀;然,從高處俯視,又覺得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顯得又是那樣的渺小。身邊的朋友有著高大的身軀,我不能與塔身擁抱,但在他不經意轉身的剎那,我突然有一種想要擁抱的感覺,但最終因場合和氣氛不對,遺憾地放棄了那個秘密,沒有人知道那個時候我內心的秘密。
  古人登高多選擇秋高氣爽的日子,“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的是高處的懷念,一種鄉愁。只有在高處才能讓自己的目光更遠更闊散去,才能讓自己內心的某種懷念更自由更滋意寄托于遠方。
  登高是為了遠眺,遠眺是為了睹物、觸景、抒情、緬懷、暢想。然,高處也有不勝寒的感覺。那種寒是內心的一種寂寞與孤獨,是勿為人知的憂愁,雖然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但始終不敢高聲語,只能在原地起舞弄清影,話著相思和別離。

12、認識重陽節,是從誦讀王維的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開始的,當時年少,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憂傷情懷沒有多少深切體會,只是知道這首詩是描寫古人重陽節登高思念親人的佳作,背得朗朗上口。成年后,才深切地體會到了這種親人之間互相思念的深情厚意。
  而在近幾年,重陽節則逐漸演變成了敬老節,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在進入老年后,不僅需要社會和子女的物質扶持,更需要精神的慰藉,以金秋時節的重陽佳節作為老年節,寓入了祝愿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美好愿望,也為全社會的的人們關愛老年人提供了一個愛心平臺。
  讓我們相聚在金秋,讓愛洋溢在金秋。爽哉,重陽節!

13、重陽節又名叫“登高節”。文人墨客曾經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最具代表的作品當屬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把思念親人的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今夜我虔心獨坐燈下,思念遠方的親人,為親人默默祈禱,但愿我的親人一切順心如意,否極泰來。
  知道嗎?我在重陽夜為你祈福,愿今天這個吉利的日子能夠為你帶來好運,如果今夜的誠心靜坐真的能為你減輕煩惱,那么我就坐到天明,不過你會心疼地笑說我傻,你會說:“睡覺吧!一覺醒來,明天又是艷陽天”;我相信你的話,誰讓你是我人生中最美麗的意外呢?
  知道我現在心里的感覺嗎?就是特心疼你,不知道這說明什么,可能你早就融入我的生命里了,天涼了,不知道你的衣服加了沒有,還是小心些,不要再感冒咳嗽了。唉!!!不知道這是怎么了?也許真的是重陽節日的魅力,想你是多么的甜蜜,不過也有點點地淡淡地少少地憂傷。
  天不早了,我在遠遠地望著,盼你能夠有一個甜蜜的夢,攜帶著心儀的夢早日歸來
  一次一次祈望,默默地念叨,靜靜地守候,把一切美好愿望托月帶給身在遠方的你
  采一束茱萸插在記憶里,飲一杯菊花酒醉在牽掛里,燃一柱馨香,把這份溫馨地祝福置放你的枕畔,伴琴聲悠悠地滲入你的夢鄉!讓你知道,我只為你……

 14、中秋佳節是個展現親情,闔家團圓的日子,多少華夏子弟,都會在今晚遙望夜空,借月寄托對親朋好友的思念。

  這樣的日子,回家團圓者自然喜氣洋洋,但對于在外面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員,內心的失落或想家的情懷當是不言而喻的。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聽到別家的歡聲笑語,看到別人的相依相隨,在外的游子定然心情難以平靜。

   然而,無論身在何方,不管是否回家,孩子的影子總在長輩的面前,父母的關愛總在孩子的心中,兄弟姐們的情意總在彼此的理解和關愛中升華。

  祝福逝去的親人在天國里安詳舒暢,祝福健在的長輩與子女和美共度快樂晚年。

  讓我們每個人都露出笑容,開心地度過這個讓人想家的日子……

 1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讓已經沉睡心底的嫦娥瞬間復蘇,似乎她等待已久的時刻已經來臨。月的銀白色的光芒將會給她以明亮與力量,讓其插上翅膀,飛翔。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遠走他鄉的人總是不能不常想起家,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有著傳統氣息的中秋佳節,更是抵御不住家的誘惑。落葉歸根,我還味道那個年齡,卻也思緒萬千,百感交集。家,于我而言不只是一個避風港,更是一個與親人團聚的,感受愛的仙境。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鄉愁,鄉愁,古今中外,有何不同?

     愛,源于內心的感觸,源于被愛,同樣也是被愛的源頭。中秋,明月,親人!愿明月能寄予我的愛,送到她該到達的地方。愿我愛的人能收到這份既廉價又無價的禮物。

     無論你如何忙得不可開交,如果可以的話,請您回家過節吧;無論你在多遠,請給遠方的家人打個電話吧;和你的父母聊聊天,和你的孩子玩玩游戲。家人要的并不多,這就是一家人要的。家,要的只是一種關懷,一種溫暖。

     在這里,我祝愿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一個快樂的中秋佳節!

  16、惦記,是思念,是不忘。

母親思念遠行的兒子,是親情的惦記,學生不忘老師的教誨,是恩情的惦記。

惦記是愛,當你在生日的燭光下收讀一頁寄自遠方的素箋,或聽到電臺為你播放的一支祝福歌時,對于這份使你欣喜的惦記,你能說這不是愛嗎?

常在一起,不會有惦記。一旦別離,天各一方,惦記便會在心中油然而生,似一盞希望之燈,照亮你孤獨的心房。

惦記是一種不知不覺的思念。沒有強迫,是情愛小鳥投林后的呼喚心音。深夜,枯黃的燈光下,當你獨自欣賞一首小曲,品味一首小詩,聽得醉心處,讀到動人時,卻猛然想起一個舊友,這便是惦記。

惦記有時處在一種柔和的意境。境靜,情濃,意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于惦記,人與人之間那種淡淡的情和悠悠的愛便有了最好的表達方式。

如果人生是部樂章,那么惦記就是這部樂章里一個最低沉的音符,盡管它只是根心弦,但少了它,你便無法彈出動人的和弦。

人有悲歡離合,惦記也便有苦有甜,情到深處,惦記像品嘗一株甘草,初時心中泛起淡淡的苦味,不久便又變得滿口涼爽,爽甜絲絲。

惦記不同于記憶,也有別于銘記,記憶依靠腦子搜尋,銘記也只影映在心,而惦記卻需憑借無塵的心靈來感應,就像本來一波不興的池塘上,忽閃間一絲波紋滾過,觀者不禁心靈猛然顫抖,而且似乎時間越長,那份令人心醉令人顫抖的味就越濃。

惦記不僅僅是思念,也是一種獨特的心靈表白。一首信筆寫來的小詩,一束突然呈上的鮮花,一聲輕輕由衷的問候,盡管都不那么經意,不那么隆重,卻能讓人感激,使人難忘。

惦記亦是一種美麗。

因為惦記,遙遠的小山村永遠疊映在旅人發黃的影集里,盡管已是腰纏百萬,盡管身前是酒綠燈紅,家書中寫不盡的依然是村頭那辮子粗又長的姑娘。

因為惦記,精神之旅永不疲倦,感情的臺詞不再寫滿自私和寂寞,生活充滿了忠誠,友誼地久天長。

17、喜歡秋天,尤其是深秋。

   早或晚,總有點淡淡的寒意,讓人感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同時,不忘提醒著親們加件衣衫,而且更想到了遠方的親人,一句電話中的叮囑,一條短信的問候,都帶著濃濃的情意。“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秋天借景抒懷呢!

  樹葉漸漸的黃了,一片片掛在枝頭,微風中沙沙作響。天空顯得高遠許多,而且更加潔凈,湛藍的天空中,白云也淡了許多,一簇簇薄薄的,仿若輕紗,在風中緩緩地移動著,仿佛慢鏡頭里的輕歌曼舞。田野里到處彌漫著豐收的香氣,串串笑聲里,肯定了一份付出終有一分收獲。

  18、雁書魚信。錦字云箋。在我看來,都不如寄一枚楓葉關情。紅葉題詩的故事雖已飄渺,但是如果你為友人寄去一枚寫滿問候的楓葉,將在她心中充盈起莫大的溫暖。把楓葉夾入書中,便可以時時翻撿這段情誼 了,而且,還有什么比赤紅的楓葉更象形于拳拳之心呢?
  因為愛楓,所以我相信我與楓樹之間有默契。又是家山紅葉時了,遙想青巖山上那一樹樹的紅楓,該是怎樣熱烈地等待一個人的到來;而那個人,也早已把自己愛楓的心懸置于楓林之間了。紅葉默默,我亦默默。悄然,重陽過了;依然,楓葉紅了;黯然,我在異鄉。在“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落寞里,我與王維同感相知了。
  一片血紅在我的手心里慢慢地變大、變大,變成了一樹殷紅的楓葉;再慢慢地變大、變大,變成了一片濃濃的鄉愁。

19、牽掛,也就是惦記、思念。人生一世,悲歡離合,聚散兩依。唯一寄托感情的就是一份真心的牽掛。“云卷高天,伊人在遠”心存著思念,的確是一重美好的情愫和思緒。中國人自古就注重親情、母子情、夫妻情、手足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講述了多少遙寄他鄉的牽掛之情。

月冷星稀的夜晚,獨坐窗前,守著一輪皓月,悄悄地牽掛一個人,是一份苦,也是一份甜。而伊人在天涯,是不是也體驗到被人牽掛的喜悅呢?

20、我國古代把六稱為陰數,把九稱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秋天這個思念的季節,在重陽這個思念的日子,想著家鄉的天空,家鄉的白云,家鄉的親人。然而,此刻卻也只能呼吸著他鄉的空氣,看著他鄉的景色,品味著孤獨與無奈。強顏歡笑,把酒當歌,卻也不能掩藏游子心中永遠的痛。此生選擇流浪,早已忘卻來時路,也只愿聲音不再干枯喑啞,蕭瑟的秋風中,能與望眼欲穿,翹首企盼的至親,同唱一首相思的驪歌!于愿足矣。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21、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頤心的深深惦記,它可以聯結親情,聯結友情,聯結愛情。牽掛是一份親情,一縷相思,一種幸福。

  牽掛是一種生命形態,是所有人都要尋找都會珍愛的精神場所和心理磁常鑒別感情深淺的最好方法是牽掛的長短。“孔雀東南飛”的美麗傳說,“孟姜女哭長城” 的千古絕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歡離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青輝”的妙句佳章,都描述著因牽掛到極點,終致面容漸消瘦,直至付出生命的故事,留給我們一份至真至誠的悲涼的美麗。

  走近人生,便走進了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溢滿鄉情的牽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徜徉戀情的牽掛;“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牽掛的缺憾;“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是牽掛的寄托;“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的蘊含。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是一句依依惜別的殷殷祝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云,隨著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蕩,穿越干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之間的牽掛,有如山間小溪,清澈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會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歡歌,激一路浪花。夫妻之間的牽掛卻似以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還有朋友之間那份不含有血緣關系、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牽掛,是人與人之間—種珍貴的情感。它沒有虛偽的雜質,也沒有功利的色彩。牽掛,是慷慨的給予與無私的奉獻,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禱。牽掛,不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細節與作為。買一粒藥丸,擠一點牙膏,是牽掛的表現;問一聲“早上好”,道一聲“晚安”是牽掛的表達;一張賀卡、一封家書、一個電話、一句留言……是牽掛的體現。

  牽掛,讓我們在生活中品味酸甜苦辣,更為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人世間如果沒有牽掛,就好比植物缺少陽光雨露;一個沒有任何牽掛的人生,如行尸走肉,空有一條生命,難以煥發出生活的光彩。

  生活需要溫馨,需要甜美,需要春風,需要夏雨……牽掛是靈魂絮語,是心靈對話。牽掛別人和被別人牽掛都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領會牽掛,品味牽掛,學會牽掛,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22、天高云淡,望斷南飛燕.秋天是宜人的季節,也是親人們重縫相聚的季節。皎潔的明月下人們吃著月餅,飲著桂花酒。思念著尚在遠方的親人。“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人們從心中默默地祈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0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