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譯文]   白露節到了,露水從今夜即將變白,仰望天空,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出典]   杜甫     《月夜憶舍弟》

     注:

     1、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2、注釋

  1.舍弟: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弟弟。

  2.戍鼓:軍鼓。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4.秋邊:一作“邊秋”,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5.露從今夜白:指白露街的夜晚。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死: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長:一直,老是。

  8.達:到。

  9.況乃:何況是,未休兵:戰爭還沒有結束。

    3、譯文

  戍樓上更鼓咚咚響,道路上行人無影蹤。邊城荒蕪秋風涼,只聽見孤雁哀鳴。今夜霜露格外白,人是故鄉的親切,月亮也是故鄉的明亮。兄弟離散各一方,家已殘破,生死消息何處尋?書信久已不能抵,何況戰火還沒有停息。

 

   4、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5、這首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當時戰亂四起,詩人幾個弟弟分散在河南、山東各地,彼此音信不通。當此白露明月之夜,詩人強烈的憂慮與思念之情油然而起。這兩句詩就是通過夜月寒露,將深切的思念,化為動人的形象。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麈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張明非) 

 

       6、杜甫共有四個弟弟。公元759年他西來秦州時只有最小的杜占同行,另外三個弟弟杜穎、杜觀、杜豐分別在河南山東客居。這首詩就是抒發對不在身邊的三個弟弟的思念。

  全詩可分兩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內容緊扣“月夜”,表面上寫景,實際上字里行間流露出“憶舍弟”的感情。“戍鼓斷人行”, 真實描繪了面臨戰爭威脅的邊城景象,這一句所烘托出的戰爭氣氛,也是詩人當時為什么那樣深切懷念諸弟的原因之一。在章法上,這一句與后面的“有弟皆分散”、“況乃未休兵”相互照應,也使全詩脈絡連貫,條理清楚。

  “邊秋一雁聲”從前句的地上寫到天空。邊地、秋日、雁聲都是引起人“倍思親”的原因。“一雁聲”三個字,還讓人想到古人稱兄弟為“雁行”的典故。這兩句從聽覺方面來寫,后兩句從視覺方面來寫,可謂有聲有色。“露從今夜白”,意思是露從今晚上開始才分外慘白。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詩人眼中,本來夜夜一樣潔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天晚上顯得格外蒼白,本來到處一樣的月亮,也只有故鄉的月亮最明亮。這兩句詩以“移情”的修辭手法,在自然景物描寫中融注了濃厚的主觀感受成分,借景生情,景隨情變,是詩人深切思念家鄉和親人的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為千古傳頌的名句。

  最后四句為第二段,直接抒寫對舍弟們的懷念。 “有弟皆分散”,以致老家無人,又因為“無家”,所以想寫封信打聽一下分散各地的弟弟們的“死生”,也是沒有辦法的。“寄書長不達”正承“無家問死生”, “況乃未休兵”又進一步申說:平時尚且如此,何況又值戰亂不已的時候呢!這四句層層緊逼,一環扣一環,真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7、這首詩的第一句“戍鼓斷人行”,在一開始就點出了“深夜”和“戰時”那種戒備森嚴、冷清的樣子。第二句的“邊秋”和“雁聲”則更加說明了他在懷念他的手足時候的季節和地點。當時的季節正好是秋天,花草樹木都開始凋謝,而自己又是身處在邊境,再加上孤雁凄慘的哀叫聲,就更令人覺得空虛寂寞了。

  “露從今夜白”這一句,則是寫出了當時的節氣,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應,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由「白色」這個顏色來感受出當時那種冷清的樣子。最后四句,杜甫則是在描寫他思念兄弟的情懷。因為戰爭的關系,他和自己的弟弟們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無家”則讓人更覺得悲哀,因為他不僅和親人分離,連老家也都因為戰爭的關系而破壞了。最后兩句,他則描寫出因為戰爭的關系,又收不到家書,因此對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憂心的心情;特別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個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應,整首詩在情感的表達上非常的完整。 

 

       8、此詩是一首五言律詩,也是一首思鄉之作。

  首聯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斷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戰事頻繁;“秋邊一雁聲”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寫邊塞凄涼景象,為“月夜”渲染一種壓抑氣氛。

  頷聯交代時令,點明主旨。“露從今夜白”交代時令,即“白露節”,表明天氣漸涼,地面水氣凝結,使人頓生凄涼之感。“月是故鄉明”融入詩人主觀想象,點明主旨,突出詩人深切的思鄉之情。這兩句采用“移情”手法,本來一樣潔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蒼白;本來一樣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鄉最為明亮,這完全是詩人在自然景物描寫中融注的主觀想象,是詩人思念家鄉和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頸聯承上啟下,自然過渡。詩人由望月懷鄉自然引出對弟弟的思念,綿綿愁思中夾雜著對生離死別的焦慮和不安。承上啟下,過渡自然。

  尾聯流露不滿,深化主題。詩人進一步抒發自己內心的憂慮和惆悵之情,同時含蓄地表現出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深化主題。

  綜觀全詩,詩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中哀愁胸中涌,對親人深情字中結,字里行間暗含對現實的不滿,對百姓的同情,將常見的懷鄉思親題材寫得凄楚動人,沉郁頓挫,而且此詩對仗工整,景中有情,耐人尋味,因此成為五言律詩中的典范之作。

        9、 月亮——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注釋: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注釋: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月下相思,情幽怨重;望月抒懷,思緒翩翩,自古皆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背景闊大,由景入情,意境雄渾,是千古傳誦的佳句。它沒有一個華麗的字眼,卻自然天成。當我們望見一輪明月從海面上冉冉升起之時,這樣的詩句就會脫口而出,帶我們進入一個靜美的境界。也許,這就是名詩名作那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之所在吧。詩人將思念遠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脈脈無語卻善解人意,牽人相思又給人撫慰。它把自己的光輝溫柔而均勻地灑向天涯海角的每一處,讓人在心中祈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注釋:歷來備受人們推崇,經久不衰,成為寫月的千古絕唱。據《唐詩選注》解釋:露無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適逢白露節,故曰,露從今夜白。月無處不明,但心在故鄉,故曰,月是故鄉明。兩句詩情景交融,讀來歷歷在目。從結構上,這兩句是上一下四句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頓挫抑揚極富音韻美。即使到了現在,還常常可以聽到人們發“月是故鄉明”之感慨。 

 

     10、 古代有白露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的說法,“露從今夜白”即是此意。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此句點出節令,表面寫景,實際上卻是以景托情。《詩經》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句,這句正是用這一典故引出對諸弟的思念。“春霜秋月動時思”,時節的變遷,同樣也使人添思鄉懷人之情。“月是故鄉明”,是謂邊地月夜,皎月當空,月華如水,不謂不美,但仍然不如故鄉的明媚。這是翻進一層的寫法。月光的柔媚與皎潔,本無此地彼地的差別,但詩人偏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如此肯定,不容置疑。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微妙的心理,間接而有力地表達出對故鄉的懷思,對親人的眷戀。這兩句詩既語淺情深,曲折含蓄,又樸素深永,表情細膩,在沉吟往復之中,可以領會到詩人飄落異鄉那種濃厚的思鄉、憂時、憶弟的深摯之情。詩句在句法結構上也很有特點,詩人將“白露”和“明月”分拆為各句頭尾,既突出了“露”和“月”,又使“白”和“明”的比較分外強烈。其中又綴以“從今夜”、“是故鄉”字,更充分表現出即時即地的露、月對詩人所產生的獨特的心理感受。善用常語而又顛倒用之,不僅豐富了詩的意蘊,而且給人一種“語健而體峻”的感覺。

        這兩句詩其實是常語“今夜露白,故鄉月明”的意思,詩人稍加變化,就意境全新,感情彌篤。現在人們常用來說明對故鄉的無比熱愛的感情,既有兩句一起引用,也有只用后一句的。如凌渡的《月城》:“月,對于每一個人,永遠都是高雅和美麗的。而人對于月,都愿與之親近,甚至癡迷。因為在月那里,有自己的美人,‘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思’,‘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有自己的友誼,‘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有自己的故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有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明。我什么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里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不管雙用或者單用,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當然也有人把它視作為詠月的名句而加以引用,如蔣淑玉的《月與戀人》:“從‘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遠古神話,到當今風靡一時的歌曲《十五的月亮》,這期間有著多少詠月的佳句名篇啊!……諸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花明月暗籠輕霧’、‘云破月來花弄影’之類的佳句更是數不勝數。”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45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