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及暴力現象的生死哲學透視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3010(2007)01—0029—04
  一、青少年自殺:不能簡單歸因于心理問題
  自殺系個人采取主動的方式結束自我生命的行為。當前我國社會的自殺率、特別是青少年的自殺率較高。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死亡,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在中國人死亡原因中居第五位。在15~34 歲的青壯年中,自殺居各種死因的首位。中國的自殺率是國際平均數的2.3倍,屬高自殺率國家。[1]
  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國每年約25萬青少年自殺死亡。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一次全國性調查:在中學生中,曾考慮過自殺的占調查樣本總數的20.4%,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樣本總數的6.5%。[2] 另據調查:近1/3的在校大學生曾有過自殺念頭。[3] 青少年自殺不僅造成其寶貴生命的喪失,更引發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刻骨銘心的痛苦,還會引發出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
  要防止自殺的頻繁發生,必須找出導致自殺的真正原因。遺憾的是,原有的解釋普遍認為:自殺是因為人患了心理疾病,主要是憂郁癥,需要及時進行醫學、心理治療。近些年來各級教育機構已大大加強了學校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的工作,各級各類學校大多配備了心理輔導教師,設置了心理輔導室,然而青少年的自殺率仍居高不下。可見,必須反省以往的解釋模式,找到預防青少年自殺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我們再看幾個具體案例。
  2006年10月5日,鹽城市龍岡鎮初級中學初一(1)班學生胡蕓蕓(化名)因不堪忍受同班同學邵梅(化名)的恐嚇和辱罵,趁父親上班,喝下劇毒農藥身亡。孩子在遺書中留下了許多遺憾與酸楚:“親愛的父親、大伯、四伯,對不起,我走了……因為邵梅的恐嚇讓我不敢上學……我害怕她才死的。”[4] 這個少女的自殺,完全是因為無法處理好同學關系導致的,根本不是心理或精神問題。
  “我失戀了,我要跳樓!”2006年3月29日下午的歷史課上, 某中學高一學生徐偉對同學說完這句話后爬上窗臺,縱身從四樓跳下。[5] 這是因為不能處理好兩性關系問題導致的少年自殺事件,也不能歸因于心理或精神問題。
  2006年3月1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一名女研究生跳樓自殺。這是該校十天內發生的第四起自殺事件。前三起事件中,自殺者分別是一名本科男生和兩名女研究生。在前兩起自殺事件發生后,學校就做好了重點預防工作,但此后自殺的兩名女研究生在入學后進行的心理測試成績都正常,學校并沒有把她們作為需要關注的“特殊對象”。[6] 可見,不是心理原因、而是由于不能處理好各種復雜的人生問題使她們走上了自殺的不歸路。
  根據對以上事例的分析,我們發現,解釋自殺現象及解決自殺問題,我們應該轉換角度,從心理學、醫學的治療方式轉換為生命教育的綜合預防方式。生死哲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視野。
  二、生死哲學:探究青少年自殺及暴力現象的新視野
  生死哲學的研究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把對人生問題的哲學研究和對死亡問題的哲學研究緊密聯系在一起,視人生問題的解決必求之于對死亡問題的體認;而死亡問題的解決又必求之于人生問題的化解。生死哲學之“哲學”一詞,表述的是古希臘時期哲學最原初的含義——智慧,而不取現代哲學中關于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系統理論的意義。這樣,生死哲學最簡潔的定義是:關于生死問題的智慧,是解決人類所面臨生死問題的一些善知、卓識和高妙之觀念。
  探討生死哲學,我們首先要區分人生、生命、生活三個概念。人的生命作為有機體的存在,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條“流”。人的生活作為有機體的感受,是當下此在的一個“點”。生命是生活的基礎,生活是生命的體現,兩者組構成完整的人生。在現實人生中,生命是內在的,生活是外在的;生命求的是穩定,生活求的是變化;生命是有機體的成長,生活是各種人生滋味的總和。于是,人之生命與生活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內在緊張,兩者經常發生矛盾、磨擦。所以,生死哲學對人生問題的探討主要基于“生命與生活的緊張”原理。①
  當前,不少青少年傾向于、埋首于、專注于物質生活而忘懷生命的意義,其追求主要集中在“感覺好”,而感覺是短暫的、易逝的,所以,他們常常感到“不快樂”,甚至“無快樂”,充滿周遭的全是“郁悶”、“無聊”,進而出現生活無意義與生命價值危機。在對待生命的問題上,青少年容易陷入迷途,不知“生”從何來,“死”又何去;不知“活”著究竟為了什么,又有何益。生活意義與生命價值似乎都不明朗。
  三、生死哲學視野中的青少年自殺問題
  在本文第一部分所舉幾個青少年自殺的事例中,這些青少年都感到當前生活不快樂。他們認為,不快樂的人生還不如不“生”,人應該有選擇死亡的權力,自殺是他們對這份權力的使用。至于親人因此而產生的痛苦,他們也無能為力。從生死哲學的視野來看,人不僅有自然生命,更有人際的社會生命,還有精神的超越生命。一個自殺的人放棄的不僅是自我生命,還有他的社會責任。所以,生活的權力的確在“我”,但不能因此認為生命的權力也在“我”,是否放棄生命可由“我”個人選擇。原因很簡單,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父母孕育撫養,且只能在社會文明與文化中成長。因此,自殺者應該受到社會輿論、人倫道德的譴責,也要受到自我良心的責備。
  第一,從生命層面來看,導致青少年自殺的深層原因是生命神圣性的“解魅”。古人一般認為人的生命源于某種神秘的過程。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的生命上接于“天”、下接于“地”,是自然精華的凝聚。因此,人的生命先驗地具備了神圣性。可是,許多當代人卻意識不到生命的神圣性。先進的生命科學對生命本身進行著越來越深入的分析研究,當生命的里里外外都像一張白紙袒露在每個人的面前時,當生命似乎也能像其它產品一般可以任意設計、批量生產時,生命的神圣性便被逐漸“解魅”。隨之而來的是許多人對生命抱有一種無所謂態度,而且對他人的生命毫無憐憫心。這可以說是當代社會青少年自殺和暴力傷人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
  生命神圣性的“解魅”,導致青少年認識不到生命的本質。實際上,當人們取得生命之后,便在人世間形成了一個“生命場”,與父母雙親、兄弟姐妹以及社會和歷史文化結成了一張“生命之網”,由之派生出生命的責任與義務。所以,選擇自殺決非僅是個人權利的事件,更是一個道德、社會、文化的事件。自殺既是對自我生命的否定,更是一種躲避生命責任的不道德行為。因此,家長、學校、社會應該從小對孩子進行生命神圣性的教育,生命的社會性與責任意識的教育,這是降低青少年自殺率的基礎。
  第二,從生活層面來看,導致青少年自殺的原因還在于一些青少年視生活的感覺高于生命的存在。生死哲學認為人生一個基本問題是“生命與生活的緊張”。我們在人生中常面對兩難選擇:是生命延續重要,還是生活狀態重要?在傳統社會,許多人都認為生命延續要重于生活狀態,再苦、再累、再困難也要好好活下去。而當代一些青少年認為,生活狀態重于生命存在,無享受的生活不如不生活——放棄生命;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時,不如走入死途。
  可以說,青少年對生命、生活的態度是自殺現象的又一個原因;要降低自殺率,必須從人生觀的建構上著手,改變青少年對生命與生活的一些不健康態度。家長和學校應該讓青少年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進而珍惜生命、保護生命,讓生命沿著正確的軌道行進。
  四、生死哲學視野中青少年的暴力行為
  青少年的暴力行為,除了一些復雜的個人及社會因素外,我們仍然要從生命存在和生活變化等方面去看待、分析,去尋求原因,采取措施。我們再來看一個事例。
  2006年2月19日上午,隨著17 歲少女阿紅遺體在杭州蕭山區蜀山街道某村的一個垃圾堆里被挖掘出來,震驚該地區的“2·18”殺人碎尸案終告破獲, 以阿潔為首的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歸案。原來,2006年2月17日晚,阿潔伙同犯罪嫌疑人華某及其男友王某、女友張某、曹某等,將受害人阿紅約到錢塘江邊,對其實施毆打并將其推入江中,欲致之于死地未果。為防止阿紅事后報警,五人經商議,于當晚11時許將被害人帶至華某家三樓臥室,在阿潔的提議下,五人先后輪流采用水淹、捂嘴、枕頭蒙頭、掐頸、塑料袋套頭、腰帶和圍巾勒頸等手段,致被害人阿紅機械性窒息死亡。為掩蓋罪行,五人商量決定將被害人分尸,后分別拋尸于錢塘江和蜀山街道的一處垃圾堆中。最后宣判的結果是:兩人死刑、兩人無期,另一人15年徒刑。這起命案,毀了六個青少年的前途,也毀了六個家庭。[7]
  在這起性質惡劣的殺人碎尸案中,五名犯罪嫌疑人年齡最小不到16周歲,最大的不滿19周歲。對這類惡性案件的一般解釋是:孩子們缺乏家庭管教。陪審員的一段話很有代表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給孩子生活需要的同時,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即使家庭破碎,也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有專家認為,這類孩子普遍缺乏道德感和羞恥感,實質上是缺乏恐懼感,對什么事情都無所畏懼,其實質是沒有起碼的人性。而這些解釋仍然沒有觸及案件發生的內在原因:為什么孩子們缺乏道德感、羞恥感?為什么他們小小年紀竟然沒有恐懼感、沒有人性?
  我們認為,首先,恐怖影視作品、小說、電子游戲等對這些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據了解,這幾個人平時非常愛看恐怖小說和恐怖片。這些東西看多了,積淀成心理定勢,當他們舉起刀子、鋸子等工具碎尸時,他們的大腦已在恐怖小說和影視作品長期浸染下完全麻木了,以致什么殘忍的事情都可以干得出來。其次,還有一個常被忽視卻是相當關鍵的細節:在這些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中,提到了當時他們曾有“只有死人才不會講話”“今天不是她死,就是我們死”之類的極端想法。這表明,他們一是處理不了人際關系,對同學有懷疑就要吵架,吵架了就要打架,打架了就要弄死對方……無限升級。偏就不知道,人際關系是可以調解的,是可以平心靜氣地商議協調的,根本無需使用過激手段;二是青少年對生命存在價值的無知無識。當前學校教育以科學為核心,恨不能將世間的一切都化解成精密數據、邏輯推理。當把人的生命演變成純客體對象,其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社會、精神內容就隱晦不顯了。西方有科學家進行過研究,得出意味深長的結果:人體由水、氮、鈣、鹽等一些常見的化學成分組成。一個中等身材的男子體內所有的脂肪大概能做七塊肥皂;體內的鐵能做一枚中型的鐵釘;體內的糖如果全部提煉出來的話,能夠溶進七杯咖啡,味道恰好;體內的鈣能制成洗干凈一個雞籠的石灰;體內的磷能制成2200枚火柴;人體能夠提煉出一勺的鎂鹽,能夠提煉出爆破一架玩具起重機的鉀堿,能夠提煉出為一只狗除虱的硫磺……這就是人體的價值,總值不到98美分。可見,如將人的生命僅僅理解成生理性生命,其價值是極低的;但人的生命還是血緣生命、人際生命及精神生命的和合體,這是無法用物質的價值來衡量的。教育要讓青少年認識到生命真正的價值,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馬加爵事件”,據了解,馬加爵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一個有理性的人,一個孝順父母、很能吃苦的學生。比如:他母親每燙兩百件衣服才能賺一百元錢,有一次不慎丟失了一百元,心痛得不行。馬知道后,故意掉一百元錢在地上,拾起交給母親說:這是她掉的錢。在云南大學讀書期間,馬靠打工賺的錢維持生活。他刻苦學習,想的是將來能夠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即便在犯了罪被處以極刑前,他還想著下一輩子報答父母。有這些優點,為何他會殺死四個同學?讀一讀他在監獄中寫下的《長恨歌》,或可解開這個謎。[8]
  可是總有那么些同學有意無意地歧視我,有時候說些話很傷我的心,他們覺得我的穿著打扮很怪,他們覺得我的舉止很怪……大學很多男生都在大膽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子,我在這種氛圍下加上幾個同學的慫恿,也大膽地寫了一封情書,交給我暗戀許久的一個女孩子。由于我的模樣不好看,又沒錢,人顯得很土氣內向,那女生毫不留情地當著許多人的面,把我那封用真心誠意鐫刻成的信撕個粉碎。我也只是內心痛苦,并沒有怨恨誰,我只覺得自己確實條件不行配不上她……我智商真的比較高,所以打牌經常贏。幾個同學都懷疑我作弊,我堅持說沒有,誰知道那三個平時我自以為沒有歧視過我、一直平等對我的同學,竟然惡語傷我,蹂躪我的人格,還揭了我以前的許多傷疤,包括那女生撕毀我情書的事情。什么苦楚、什么艱辛的生活,我都可以忍受,其他人歧視、蔑視我,我也可以忍受,可是這幾個平時稍微好點的同學竟然這樣殘酷無情地踐踏、蹂躪我的人格尊嚴!原來每個人長期以來一直這樣,兇悍地歧視我,殘忍地嘲笑我。我的心很痛,我的淚悄悄地落下了……我在這種氛圍下再也難以立足了,是他們殘忍地對我、不給我活路。他們淋漓盡致地侮辱完我后,居然還那樣囂張與快樂……終于我買了一把石錘,結束了他們幾個人的生命。
  我們可以看出馬加爵殺人的三點原因:一是得不到同學起碼的尊重,受到人格踐踏;二是女同學當場撕掉他飽含愛意的信,這是一種更大的精神侮辱;三是性的壓抑。關鍵在于,他的那些同學沒有愛心,沒有得到過愛的教育,不知如何愛自己、愛他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由于沒有愛心,就失去了處理人際關系的良好基礎,不能把自己放在與他人人格、生命價值同等的天平上,而那個女同學更是不知如何禮貌而又不傷對方自尊地拒絕男孩子的求愛。“馬加爵事件”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青少年群體的悲劇。從生死哲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教育不僅要給青少年提供一個生活的世界,還要為其建構一個意義的世界。
  五、重視生命教育
  受應試傾向影響,許多學校在教育方面的功利性追求日趨凸顯,常常忽視受教育者主體生命的豐富性及成長的復雜性。在校學生的一切存在價值都體現為考卷上的分數,一切教育成果都反映為升學率,成為教師收入的關鍵及學校地位的標志。伴隨著這樣一種追求,教育被簡化成一系列量化指標和既定程序,教材、課程、考試、作息時間、教學內容都要統一。學生的生命成長被簡化成了統一規范的數字,學生們鮮活的生命變成了預定的教學程序。
  這種忽視人文精神的教育,導致學生對生命存在及價值的無知,對生命意義、道德人格和生死問題的無知。當一個學生精神性萎縮、人文性喪失,沉于物欲,不會欣賞音樂,不想閱讀經典,精神世界一片荒蕪,有知識卻沒文化,有能力卻無素質,那么,他們就沒有了對生命價值的深刻理解,沒有了生存的信念,沒有了活著的尊嚴。這樣,青少年淡漠了對生命的敬意和珍惜,把生命當作了物品,可以隨手丟棄,從而沒有了“生命是上天所賜”的神圣感,沒有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感恩之心。對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對他人的生命也沒有感覺。所以,要重構我國生命教育的價值認知體系,讓青少年懂得生命的神圣性和寶貴性,培養其高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人格,珍愛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別人的生命,承担自我的公民、家庭及社會責任。
  從根本上說,教育要培養青少年的兩種能力:一種是生活的能力,亦即謀取生活資料的能力,學校和教師要通過課堂及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相當的知識與技能,使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之后能夠順利地就業、立足、成家,獲得相當的生活水平。二是生命的能力,即幫助學生建構一個意義與價值的世界,使其樹立起是非、好壞、優劣、美丑等價值觀,明白人生究竟應該追求什么,拋棄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企盼什么,拒斥什么,等等。因此,有必要全面開展有關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死觀的教育。要讓青少年們對生命的孕育、生命的發展有所認識,從而使其對自我生命及他人生命抱持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并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對社會及他人的愛心,使中小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唯其如此,才能避免青少年自殺及殺人現象的頻繁發生。
  收稿日期:2006—12—04
  注釋:
  ① 鄭曉江.生死學[M].臺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
中國德育京29~32,89D421青少年導刊鄭曉江20072007
青少年/自殺及暴力/生死哲學
  adolescent/suicide and violence/life-and-death philosophy
About Suicides and Violence of Adolescent from Perspectives of Life-and-Death Philosophy
In current society it is the serious problem of occurrenc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and violence events. Life-and-death philosophy applies new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to observe and analysis this problems, as well as new thought to solve it.
當前社會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即青少年自殺以及自殘、傷人等暴力現象時有發生。生死哲學提供了觀察、剖析這些現象的新視野、新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作者:中國德育京29~32,89D421青少年導刊鄭曉江20072007
青少年/自殺及暴力/生死哲學
  adolescent/suicide and violence/life-and-death philosophy

網載 2013-09-10 21:22:25

[新一篇] 陳傅良“民生”思想探析

[舊一篇] 顏元的實學思想與書院制度改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