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農村消費市場,保持經濟持續增長  ——關于有效啟動農村消費市場的若干政策建議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啟動消費需求,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相對于城鎮消費品市場,我國農村市場具有人口眾多、基本生活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的特點,1998年底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70%,但商品零售額占全社會商品零售額的比重不到40%,可見農村消費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潛力,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將有力地支持今后長期內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近一、兩年來,有關部門一直將啟動農村市場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總的看并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今年在全社會消費需求緩慢增長的情況下,農村消費需求仍慢于城鎮,1—8月,全國縣及縣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51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而同期全國縣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02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5%,農村消費市場增長速度仍慢于城鎮0.5個百分點。可見,啟動農村市場是一項艱難的長期的工作。
      一、當前農村消費市場發展現狀及特征
  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使我國城鄉市場呈現出明顯的二元結構,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與城鎮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從總量上看,收入和消費水平遠遠低于城鎮,1998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160元,僅為城鎮居民的40%;農民人均消費總支出為1590.33元,僅為城鎮的37 %;從消費結構上看,農村居民也比較落后,1998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53.4%,比城鎮居民高9個百分點;從代表性消費品上看, 也同樣表現出巨大的城鄉差距,1998年,農村居民彩電、冰箱、洗衣機的百戶擁有量分別為32.59臺、9.25臺和22.81臺,分別只相當于城鎮居民的31%、12%和25%。農村消費市場不僅在發展水平上大大落后于城鎮市場的發展,在制約市場發展的深層因素上也具有諸多不同于城鎮市場的特征。
  1、勞動生產率低下,不足以支持其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截止1998年底,我國農村人口達到8.69億,農村勞動力有4.6億左右, 全國耕地面積為14億畝,人均耕地僅為1.6畝, 有限的土地資源容納如此大量的人口,必然形成大量富余勞動力,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有1億多,而我國城市化進程緩慢、城鄉戶籍制度管理落后, 無法實現如此大量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順暢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只能自發地、無序地、甚至是盲目地通過各種渠道向非農產業轉移,主要的途徑有兩個:到鄉鎮企業就業和到城鎮打工,但近一、兩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慢,鄉鎮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到城鎮就業也十分困難,農村資源與人口的矛盾更為突出的表現出來,1998年我國農業增加值為14298.7億元,鄉村總人口為8.69億,人均增加值僅為1645.4元, 大大低于城鎮平均水平,如此低下的勞動生產率不足以支持其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
  2、農村消費環境十分惡劣,制約農民潛在購買力的實現。 自然因素和經濟因素的雙重制約,使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鎮產生巨大的差距,首先農村地域廣闊、地理環境復雜,人口分散,客觀上造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遠遠大于城鎮;其次,農村投資環境惡劣和勞動生產率低下造成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收益偏低、風險加大。這兩個因素必然造成投資大比例向城鎮傾斜,長期積累下來,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就遠遠地落后于城鎮。據我們年初完成的消費者意向調查顯示,有56.1%的農民家庭認為道路交通條件極差,亟待改善;有33%、32.5%、31.6%的農民家庭認為醫院、學校、電視差轉臺無法滿足其基本需要;認為生活用水、電力供應、郵電通訊條件無法滿足其基本需要,急需改進的農民家庭比例分別為27.2%、26.9%、24.4%;還有13%的農民家庭認為需要加強家電維修點的建設。農村電、水、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落后嚴重制約農民潛在購買力的實現。
  3、農民身兼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雙重身份, 面臨經營與消費兩方面支出。農民與城鎮居民不同,他不單純是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和投資者,其收入支出分為生產與消費兩個方向,從某種意義上講,其生產性支出優先于消費性支出。農民的消費能力不僅取決于他們的收入水平,還取決于生產性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相對來講,農民的生產性支出是剛性的,農民必須保證生產性支出才能保證其今后的收入,而消費性支出則彈性較大,農民往往會節衣縮食保證其生產性支出,因此農村消費需求的波動較大。1998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2528.32元,人均總支出為2457.17元,已相當于城鎮90年代初期的水平, 但在農村居民總支出中生產性支出和各種稅費占到1/3 以上, 消費性支出僅為1590.33元,占其總支出的不到2/3。農民支出的這種特征決定啟動農村消費市場難度要大于城鎮。
      二、當前啟動農村市場的難點所在
  1、增加農民收入難。經濟理論認為,消費是收入的函數, 投資受收益的驅動,但是從1996年開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三年下滑,導致農民消費增長持續低迷;由于農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農業增產不增收,農民的投資積極性也不高。
  農民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來自種植業的收入,二是來自鄉鎮企業的工資性收入,三是外出打工收入。但是目前這三項收入的增長都受到限制。
  其一,農業收入受價格、市場和政策因素的影響,難以提高。來自于農業的收入是農民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農民總收入的60%。由于近年來農產品供過于求,價格下降,1997、1998年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下降4.5%和8%,是1978年以來下降幅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從1999年開始,我國將降低質量較差的糧食品種保護價直至取消,棉花的價格也放開,雖然這在長期來看可以促進農產品結構調整、減少農產品的積壓,但其短期結果將導致農產品價格的繼續下降,使得農民來自于農業的收入增長緩慢。這種趨勢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改觀,因為我國農產品價格下降有其深層次的原因。首先,從內需來看,由于當前我國城鎮居民的生活已經進入小康水平,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生活正在由溫飽向小康轉變,解決溫飽后的居民消費特征是教育、文化、醫療、通訊和服務性消費增長,而吃穿等消費萎縮,國內農產品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是必然趨勢。受需求制約,我國的農產品價格不會象過去那樣大幅度提高,因此農民來自于農業的收入增長將放緩也是必然趨勢。其次,從外需來看,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農產品的價格已經接近或超過國際市場價格,而且國際市場農產品的競爭比較激烈,我國農產品的品質、品種還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因此通過大幅提高我國農產品出口額來穩定提高我國農產品價格的作用也不是很大,通過提高農產品價格來提高農民收入的余地和作用將越來越小。
  其二,農產品銷售不暢導致農產品不能實現其價值,影響到農民現金收入的提高。農產品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市場化最早、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對我國農產品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的農產品流通體制還不能適應農產品市場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一些大城市為了保持城鎮市容,限制農民進城直接銷售農產品,人為造成產品積壓;部分地方政府在產品緊缺時限制出境,而在過剩時不能出臺有效的擴大農產品銷售的政策;農產品遠距離運輸時的亂收費嚴重,加大了成本,限制了農產品的流通;對于大宗農產品的銷售,農民的參與度比較低;農村的農產品銷售組織還比較薄弱,在原有的供銷合作社對農產品的銷售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新的農產品銷售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為地限制了農產品的流通和市場的開拓。
  其三,目前鄉鎮企業增長減緩,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下降,影響了農民收入的提高。發展鄉鎮企業一度是解決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工業品目前普遍存在過剩和亞洲金融危機對出口市場的沖擊,鄉鎮企業增幅減緩,吸納農村剩余勞力的規模下降。“八五”期間,鄉鎮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2%,“九五”前三年分別下降為21%、18%和6.79%。“八五”期間,鄉鎮企業平均每年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688萬人,1996年只吸納646萬人,1997年不但沒有吸納,反而減少458萬人,1998年減少514萬人。與此同時,鄉鎮企業的效益也有所下降,1998年鄉鎮企業每百元資金實現利潤8.1元,比1997年的11.6 元下降了30.2%。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內隨著城鎮工業下崗分流和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影響,加上鄉鎮企業本身整體素質不高,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短期行為嚴重,產品技術含量低、產業結構不合理、職工素質不高等因素,難以與城鎮企業競爭,鄉鎮企業發展面臨比較困難的處境,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的能力都將不會有很大提高。
  其四,農民外出打工的機會不會看好。外出打工的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由于目前城鎮調整產業結構,城鎮下崗分流的人員增多,未來幾年農民外出打工的前景并不看好。據我們在1999 年6月份進行的全國消費者意向調查,有56.45 %的農民認為下半年外出打工的機會要比上半年差,20.5%的農民認為不變,只有23.4%的農民認為好于上半年,這說明農民外出打工的機會將越來越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農民收入的提高。
  2、農民減負難。盡管政府三令五申地要降低農民負担, 但是當前農民負担仍然很重,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購買力。 據統計, 1998年,農民負担(包括繳納稅金、上繳集體承包任務和集體提留攤派三項)為106.7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為4.96%,雖然比1990 ~1997年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八十年代的水平。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負担增長3.8%,而同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只增長2.1%。農民負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農民對生活消費品的購買能力和對農業生產的需求。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負担外,醫療、教育、電費等消費性支出負担也比較重,全國消費者意向調查結果顯示,55.7%的農民家庭認為醫療費難以承受,有53.4%的農民家庭認為教育費難以承受,49.5%的居民認為地方各種收費難以承受,31.7%的居民認為電價太高。可以認為,這些負担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
  農民負担減不下來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級農村組織龐雜、臃腫,養的人多就要多收費,這個問題不是靠幾個文件就能解決的,只要這些冗員存在,總是要尋求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手段收取農民費用,這也就是國家三令五申作用不夠理想的關鍵所在。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寄希望于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但這一改革具體落實到農村基層組織還有待時日。
  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后,消費實現難。 在整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家電曾是帶動城鎮消費的主要動力,但是目前城市的家電產品開始逐步走向飽和,而廣大農村的家電保有水平卻很低,雖然農村的收入水平與城鎮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相當,而且家電的價格降幅很大,但是農村的家電普及水平卻低于城鎮同期水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農村家電的使用環境落后于城鎮,使得農民購買家電后用不起、用不了,限制了農村消費的增長。去年以來,國家已將農村電網改造作為重點投資項目, 截至到今年7 月, 國家電力公司系統共完成農網改造投資181.3億元,占全年計劃的50%,從一些已竣工的農網看, 線損大幅度下降,農村到戶電價明顯降低。今年農網改造計劃投資639億元, 確保550個縣年底達到竣工驗收, 農村電網的徹底改造必將大幅度促進農村家用電器的消費。
  盡管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困難重重,但當前農村消費市場也面臨著一定的機遇:(1)隨著廣大居民的消費升級, 農產品消費由直接消費向間接消費轉化,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將提高,農產品加工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助于通過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入。(2 )與城鎮消費者面臨的消費環境不同,城鎮職工面臨著就業、醫療、養老等制度的改革,增大了城鎮居民的支出預期,而這些改革基本不觸及農民的利益,因此對農民的沖擊較小,對農民消費的主要影響是收入的預期。相反,從“九五”開始,中央決定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土地承包的穩定是對農民的最大社會保障。(3)農村的勞動力資源豐富, 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服務性行業特別是家庭服務行業的需求在增加,目前由于組織不夠規范,限制了需求,只要對農村勞動力加強組織、培訓,需求將大大增加,這將增加農民的勞務收入,從而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4)農產品的外需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盡管我國糧食、棉花等大宗農產品的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但是我國的蔬菜、水果的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糧食、棉花等大宗農產品部分品種也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我國幅員遼闊,農產品品種繁多,部分品種在國際市場上屬稀缺品種,有一定市場前景,因此開拓國際市場也可以擴大我國農產品的市場容量,充分發揮我國農業生產能力,穩定國內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三、啟動農村市場的政策建議
  影響農村消費市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決定作用的是長期因素,不能期望短期內有明顯改觀,應順應農村市場發展規律,找準關鍵瓶頸,采取相互協調的多方面措施,使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逐步釋放。
  1、整治農村消費環境,促進農民潛在購買力轉化為現實購買力。在未來幾年內,國家應繼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要保持適當的投資力度,而且要制訂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資、農民個人參股或出工出勞,應由部分地區擴展到整個農村地區,由單純電網改造擴展到自來水供應、道路建設、商業網點建設等整體農村環境,農村消費環境和農民生活環境的改善不僅能有力的促進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同時將促進農民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這是農村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期動力。
  2、為農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減輕農民負担。 目前城鄉差別的一個主要表現是農民很少能夠享受到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義務教育、醫療衛生服務等投資和費用,基本上由農戶承担,名義上由農村集體承担的部分實際上也是向農戶收繳上來的。國家信息中心定期對農民進行的消費意向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農民最無法承受的支出是教育費用和醫療費用,導致農村學生輟學和看不起病的現象非常普遍。農村公共服務質量低、供應不足,增加了農民的開支,形成了較高的支出預期,從而制約了農民其他商品的消費,同時也對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國家應加大農村公共服務的供應,目前急需解決兩個方面的公共服務供應,一是教育,農民也是納稅人,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理應同城鎮一樣納入國家預算,由國家稅收支付;二是優先向農村低收入農戶提供公共醫療服務,并建立醫療保險覆蓋中高收入農戶。讓低收入的農民分享公共教育和醫療服務是既有利于公平又有利于效率的舉措,它不僅能減少農民負担,改善農民的支出預期,促進農民對其他商品的消費;而且還將有力地改善農民的素質,提高農民適應市場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有利于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3、結合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大扶持力度, 支持鄉鎮企業實現二次創業。鄉鎮企業的先天不足使其二次創業困難重重,揚長避短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選擇。鄉鎮企業的發展與農業產業化進程結合起來正是其優勢所在,國家應采取減稅、貼息等傾斜政策扶持其向農副產品深加工、農副產品流通、農業中介服務、為大型企業提供勞動密集型產品配套等方向發展;同時,國家應制訂相應的投資優惠政策,鼓勵國內外企業和個人向鄉鎮企業投資。鄉鎮企業的再度發展,不僅將增加農民報酬性收入,促進農村市場的發展,而且將減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外流,減輕大中城市就業壓力;同時也將為農村小城鎮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4、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加快農產品向商品的轉化。近年來, 農產品銷售困難造成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速度減緩,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低、流通渠道不暢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決這一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強化農產品流通制度和渠道的建設。除糧食等少數農產品由國家壟斷經營外,堅決制止任何阻礙農產品正常流通的行為,尤其是各種地方保護主義;同時適當降低農產品流通環節的稅費,鼓勵各種農產品加工、流通、外貿企業和個人參與農產品流通。
  其次,大力發展農村經紀人隊伍。在目前農產品流通渠道不暢的現狀下,農村經紀人能夠發揮巨大作用,一個村甚至一個鄉往往因為一個能人使其農產品物暢其流,使農村經濟得以良好發展。但應該看到目前我國并沒有一個鼓勵農村經紀人隊伍發展的良好環境,成功的農村經紀人往往是在沒有任何支持甚至在遭受種種限制和歧視的環境下,依靠自身的創新精神和機遇發展起來的,因此數量很少,只能在極少數地區發揮作用。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農村經紀人在當前農產品流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制定相關的政策,如稅收、貸款優惠、精神或物質獎勵等,鼓勵扶持農村能人從事農產品經紀活動,盡快培育一支遍布農村的農產品經紀人隊伍,農民先天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商品經濟意識決定他們必將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其他渠道無法替代的作用。
  第三,加快建立多種多樣的農村信息傳播網絡。相對于城鎮來講,我國農村的信息傳播是十分落后的;而相對于工業品來講,農產品生產、銷售的季節性、地域性、分散性特征又更為需要廣泛和及時的信息傳播。目前互聯網絡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在我國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互聯網互通、快捷、費用低廉的特點十分適用于農產品信息傳播,目前我國已在互聯網上建有上百個農產品信息網站,但實際效果很差。由于投資過于分散,使每個網站規模過小,網上信息零散、滯后,甚至網站之間互相摘抄錯誤信息,根本起不到指導農產品流通的作用。目前國家已將農業信息系統建設列為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建議國家能適當集中投資,建設一個覆蓋全國、動態跟蹤的能夠指導農產品實際流通的國家級農產品交易網絡,必將有效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促進農產品更為及時,更大范圍的流通。
  5、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農民發展多種生產渠道。 農民收入水平決定其能夠用于再生產的獎金積累匱乏,同時由于其收入水平低、收入不確定等因素致使貸款極為困難,資金約束成為農民發展生產或改變生產結構的主要障礙之一。國家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農民發展多種經營。
  首先,繼續完善小額貸款制度,加大小額貸款發放范圍。小額貸款在支持農戶發展多種經營、脫貧脫困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但目前發放范圍和金額過小,今后可適當加大發放范圍和金額,其中關鍵問題是要有充足穩定的資金來源,單純依靠銀行資金無法保證發放力度,可適當考慮將部分國家扶貧資金委托銀行管理,定向用于此類貸款。目前,可以在農村推廣大件農機和家電的消費信貸。
  其次,加大對鄉鎮企業的金融支持。目前鄉鎮企業處于二次創業的關鍵時期,政府應將支持鄉鎮企業實現二次創業提到與發展城鎮中小企業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供稅收優惠、貼息貸款等措施,支持鄉鎮企業向其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如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發展。
  
  
  
首都經濟京3~6F51商業經濟張學穎/劉明20002000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作者:首都經濟京3~6F51商業經濟張學穎/劉明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29:25

[新一篇] 后現代自由主義:羅蒂政治哲學批判

[舊一篇] 啟動經濟:需要有新的思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