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四六三”總體戰略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未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分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眾所周知,區域協調發展是任何期望走向發達國家行列的國家都必須經過的歷程。在我國國民經濟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實現經濟內部產業之間、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經濟與社會之間(即人與人之間)的協調發展以及經濟與自然之間(即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重要目標。
  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含義有三:一是根據各地區發展的比較優勢和潛力,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的發展道路,實現區域經濟的普遍發展和繁榮,這就需要建立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體系;二是努力營造有利于區域之間便利聯系和交往的全國統一的空間市場體系,以確保區域分工效益的實現,這就需要建立各種區域之間的合作體制和機制;三是將地區差距控制在社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最終實現地區間的共同富裕,這就需要建立規范和完善的區域差距調控體系。
  目前,我國地區發展差距仍然呈現出繼續擴大的態勢,“十一五”時期則將出現轉折。按照區域發展的“倒U”形理論,當人均GDP達2000美元(2005年不變價,下同)時,地區差距才有可能在適當的區域政策作用下,開始由擴大轉向縮小,也就是達到地區差距變化“倒U”形曲線的頂點,即地區差距開始縮小的“轉折點”。2005年我國人均GDP已達1700多美元(根據普查數據初步計算),這表明“十一五”期間區域發展將進入差距開始縮小的“轉折點”范圍,區域協調發展將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面對這一區域發展形勢,認真貫徹黨中央提出的未來我國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就成為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適時調控地區差距擴大的態勢、實現區域經濟又快又好發展要求的關鍵。
  二、未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構想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根據我國區域發展新階段的具體情況,在總結我國區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個統籌”的新的戰略思想指導下,提出了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具體說,這個總體戰略可以概括為四大區域板塊、六大經濟合作軸線和三大戰略措施。
  (一)四大區域板塊
  四大區域板塊,即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首要任務就在于建立合理的區域分工體系,按照比較優勢原理的要求,明確各區域的發展重點與方向。發展是區域經濟的核心任務,科學的區域發展要求各區域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和在全國經濟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選擇最適合自身發展的領域和道路。區域發展領域和道路的選擇,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區域優勢的分析與發展障礙的診斷。目的在于通過專業的定性和定量技術分析,準確地尋找出地區發展的各種現實的和潛在的動態比較優勢,以及發揮這些比較優勢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為地區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提供可靠依據。二是選擇地區發展的主導產業。在上述專業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收入彈性基準,生產率上升基準和產業關聯度基準等地區主導產業的選擇標準,遴選出合適的主導產業和潛在的主導產業,并為建立以主導產業為中心的完善的區域產業體系打好基礎。三是確定區域經濟的增長模式和發展方式。包括主導產業做強做大的途徑與措施,建立以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產業合理的布局模式、區域開放模式以及管理協調的機制等。
  我國四大區域發展板塊充分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區域協調發展的宏觀戰略意圖,比較好地反映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體現了未來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格局。根據宏觀區位條件、資源環境特點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潛力,進一步明確了各宏觀區域板塊未來發展的方向、重點和模式。西部地區發展的方向是,建設成為我國能源原材料工業后備基地,爭取按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和人才開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模式是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在國家大力扶持下繼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東北地區發展的方向是,再次成為我國最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之一;重點是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振興裝備制造業,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模式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中部地區發展的方向是,實現中部經濟崛起;重點是抓好糧食主產區建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能源和制造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模式是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搶占內需市場。東部地區發展的方向是,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率先實現現代化;重點是加快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模式是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應該指出的是,區域經濟體系是多層次的。對一個人口眾多、國土遼闊的大國而言,一般可分四個層次:一是宏觀區域層次,揭示一個大國區域經濟的宏觀態勢和特點,如美國將全國劃分為三大區,我國有“三大地帶”和“四大區域板塊”;二是綜合經濟區層次,目的是統一規劃和建設大型跨區域性基礎設施項目,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創造必要的硬件條件,如美國的八大綜合經濟區,我國“九五”時期劃分的七大綜合經濟區;三是標準經濟區(或主體功能區)層次,目的在于建立合理的區域分工與合作關系,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體系,美國劃分了179個標準經濟區,我國已提出建立四類主體功能區的構想;四是城鎮群區域層次,目的在于建立生產與生活一體化的基本區域經濟空間,實現城鄉一體化,統籌城鄉發展,美國劃分了361個大都市統計區和573個小都市統計區。目前,我國區域經濟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今后,應該在四大宏觀區域板塊的基礎上,根據四類主體功能區的構想,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次一級區域經濟體系。
  (二)六大經濟合作軸線
  區域分工的專業化效益需要空間市場一體化的體制安排來實現。區域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分工,需要區域之間的有效合作才能建立起來。區域合作需要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硬件,一般而言,區域合作主要是沿連接各區域之間的交通通道建立起來的,因此,大容量的交通通道就成為聯結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軸線。總體上看,我國區域經濟已形成“兩縱四橫”六大合作軸線:
  一是沿海合作軸線。這是我國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已經基本形成了一些經濟合作區,如環渤海灣地區(包括京津唐地區、遼中南城鎮密集地區以及山東膠東城鎮密集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區、閩東南三角區等。今后有必要加緊籌劃和建設沿海大鐵路,使該軸線進一步發揮整體優勢,參與國際競爭。
  二是京廣線(京九線)—京哈線合作軸線。該線幾乎覆蓋了我國整個中部地區,同時也連接了環渤海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承東啟西、南北交匯的重要樞紐地區。
  三是京包—包蘭線合作軸線。該線將環渤海地區與西部最北面的一級開發帶——呼包銀經濟帶(包括寧夏沿黃地區、內蒙古河套地區、鄂爾多斯高原等)連接起來,將形成我國一條重要的經濟合作軸線。
  四是隴海蘭新線合作軸線。該線將徐州—連云港—日照沿黃海三角形地帶與中部的中原城鎮群和山西煤炭化工基地,以及與西部第二條一級開發帶——西隴海蘭新經濟帶(包括陜西關中地區、甘肅蘭州白銀經濟區、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區及庫爾勒地區等)連接起來,形成又一條經濟合作軸線。
  五是長江沿線合作軸線。該線將長江三角洲與中部的武漢城鎮群和長株潭城鎮群,以及與西部第三條一級開發帶——西隴海蘭新經濟帶[包括成渝地區、攀(枝花)成(都)綿(陽)地區、長江三峽地區等]連接起來,形成又一條經濟合作軸線。
  六是珠江沿線合作軸線。該線將珠江三角洲與西部第四條一級開發區——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區[包括廣西南(寧)北(海)欽(州)防(城)地區、貴州貴陽附近地區、云南昆明附近地區等]連接起來,形成又一條經濟合作軸線。
  以上各經濟合作軸線是有交叉的,也是多向的和多領域的,如泛珠三角合作,兼顧了沿海、沿京九線和沿珠江等三個方向的合作;再比如,中部地區的武漢,既是長江沿線上的合作者,又是京廣線(京九線)—京哈線上的合作成員;等等。這些合作軸線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我國區域經濟的網絡框架,形成了全國經濟一盤棋的整體格局。
  (三)三大政策措施
  1、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方面要求提高區域競爭力,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求國內區域間協調發展,縮小國內地區之間發展上的差距。實踐證明,要同時縮小這兩個差距,唯一的辦法就是按照健全市場機制和合作機制的要求,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同時調節“分子”和“分母”,允許包括人口在內的經濟要素在空間上完全自由地流動,做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在集聚經濟資源的同時,也能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和人口,這樣才能即提高區域競爭力,又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兩個差距”同時兼顧的目的。
  有人担心,我國沿海相對發達地區人口已經飽和了,無法再吸納更多的人口。事實上,與世界發達國家許多人口和經濟密集地區相比,這些地區尚有很大的進一步聚集經濟要素和更多人口的空間。總之,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讓沿海發達地區在率先實現現代化目標的同時,進一步吸收和容納更多的人口,逐步做到人口與經濟在空間分布上的一致,是實現我國區域均衡發展的唯一途徑。
  2、建立主體功能區體系。
  “十一五”建議提出,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這是“十一五”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總體部署中的一個亮點。
  根據前面的分析,主體功能區相當于一個完整的四層次區域經濟體系的第三個層次,也是最為重要的層次,其作用和意義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通過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有利于統籌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發展;通過明確不同土地資源對經濟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生態功能的適應性,有利于協調經濟與社會發展;通過發揮比較優勢、深化區域分工,有利于協調地區產業的發展;通過相配套的評價、干預和扶持政策,有利于調控地區收入差距。
  3、建立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的地區差距調控政策體系。
  配合功能區劃分,按照健全互助機制和扶持機制的要求,制定和實施新的地區差距調控政策:一是建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在“穩壓器”,創建相對公平的區域競爭平臺。改革稅收體制,在統一稅制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分稅制,建立主要稅種的累進稅制,建立地區間發展條件上的大體一致的競爭環境。二是與完善分稅制和改進累進稅制相結合,進一步加大財政性地區轉移支付制度的建設,建立明確的地區財政支出平衡機制,保證公共服務水平的均衡化。三是以貧困地區(過疏地區)、老工業基地(過密地區)、礦業城市地區、糧食主產區等問題地區為重點,制定區域投資優惠政策。

學習與研究京30~32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劉勇20062006
劉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作者:學習與研究京30~32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劉勇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1:30:31

[新一篇] 有序開放與適度保護  ——關于中國零售業對外開放的思考

[舊一篇] 析有關“東亞經濟奇跡”的爭論及其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