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生產力發展的起始點和歸宿點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032.1/F0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04)04-0009- 05
    以人為本是相對于以權為本、以物為本而言的。多年來,我們一提到發展生產力,首 先想到的就是資金、項目、經濟增長率等,而對人的問題則相對考慮得很少。這種“見 物不見人”的生產力發展觀雖也帶來了一時的經濟效益,但為此我們也付出了相當的代 價。應該看到,人是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因素,也是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的需要 ,是生產力得以發展的內在動力;人的潛能,是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的全面發 展,則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性標志和最終目的。因此,以人為本既是生產力發展的起始 點,又是生產力發展的歸宿點,我們必須克服過去那種見物不見人的發展觀,堅定地樹 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的生產力發展觀。
        一、人的需要: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生產力主要是一個自變量,而不是一個因變量。生產力與生產關 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固然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外部社會條件,但生產 力系統自我運動的最深刻的源泉是來自自身內在的矛盾運動。這個內在的矛盾運動,突 出地表現為主體的需要以及不斷發展著的需要與客體對主體需要的不能完全滿足的矛盾 和人的天然器官的有限性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無限性的矛盾。人的需要從本質上來說, 具有無限發展性和豐富多樣性的特點。需要的這一特點,既根源于人自身生存的本性, 又依賴于生產的發展。即生產愈發展,人的需要層次就愈高。但生產總是不能滿足人的 無限發展著的需要。因此,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雙向循環運動發生了無法避免的矛 盾,形成了生產力發展的內在矛盾運動。這就是:舊的需要通過生產得到了滿足,生產 發展又使人產生了新的需要,于是,需要與環境又發生了新的尖銳矛盾,它又待于通過 生產的發展去解決。這樣,形成了一個不斷反復、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正如馬克思所 說:“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用的 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P32)
    人的需要是無限的,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無限的。而生產力由一種形態向另一種高級形 態的發展過程則是一個必然的、合乎規律的過程。這個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在于人的天然 器官功能的有限性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無限性的矛盾運動。人的天然器官的勞動功能是 由其生物結構決定的,這個結構形成之后基本是不變的,或變化也是極小的。這就決定 了其勞動功能也是有限的。因此,人如果只靠天然器官進行生產,生產力便不可能獲得 無限發展。但是,人的需要的開放性又要求生產力發展具有無限性,這樣便發生了人的 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無限性的矛盾。要突破生產力發展的有限性 ,使之無限發展,就必須突破人的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人只有擺脫天然器官生理功 能的局限性,超越生理功能的有限性才能解決這個矛盾,這里的關鍵就是制造和使用工 具。工具作為“體外器官”具有超個體性和超生物性,它打破了“體內器官”、“天然 器官”的生理功能的有限性,使生產力的發展就其可能性說成為無限的。于是,生產力 的歷史發展過程實質上是人們在生產中不斷地由人的體外器官代替天然器官的勞動功能 的過程。在手工生產階段,生產過程的全部功能——管理功能、動力功能和操作功能, 完全由人的天然器官承担,產品的質量和數量也完全決定于人的天然器官的運動。但是 ,人的天然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有限的:①人手的數量有限;②人的力量大小有限;③人 手的運動速度、準確性和熟練程度也是有限的。這樣生產力發展無限性的要求與天然器 官生理功能有限性的矛盾隨著社會的發展突出地表現出來了。要解決這一矛盾,靠改變 人手的生理結構和功能顯然不可能,而只能制造一種裝置,用以代替人的手從事勞動, 人們在實踐中發明了這種裝置,即大機器。大機器的本質特征不是代替了手工工具,而 是代替了人的手。隨著大機器生產中機械代替人手的操作功能,也要求由外部自然力代 替人的體力,這樣,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動力體系相繼產生了,這就是近代的工 業革命。但是,大機器生產并沒有代替人的身內器官的全部功能,對機器的控制和管理 功能還要由人的天然器官——大腦來承担。隨著生產的發展,這里仍然存在著人的天然 器官(腦)功能的有限性與生產力發展無限性的矛盾。因此,要使生產力繼續發展,要解 決這一矛盾,又必須進一步用一種新裝置代替人腦對機器體系的控制和管理功能。這種 裝置就是電腦。與此相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也由大機器形態進入到了自動化生產形態。 不難看出,自動化生產的實質,是在大機器生產代替了人的部分天然生理器官功能的基 礎上所發生的電腦代替人腦部分功能的過程。
    從生產力內在矛盾運動的規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個結論: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有其 內在的動力系統(發展規律),即人的無限發展著的需要和自然不能完全滿足人的需要的 矛盾和人的天然器官的有限性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無限性的矛盾運動;第二,生產力的 發展過程在本質上是人的發展過程。馬克思從人的歷史發展出發,把勞動實踐確定為人 的本質。正是通過勞動實踐,主體和客體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系,主體的目的得到了實 現,主體的需要得到了滿足,作為主體的人在改造客觀對象的實踐過程中同時也改造了 自己,經改造了和發展了的人又設計著、發動著新的實踐,如此循環不已,這就是人的 實際生活過程,也是生產力的發展過程和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體現出了社會進步和發 展的根本所在;第三,人的一切社會活動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社會活動的最終目的 ,都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著的物質文化需要。所以,生產力的發展是以人的需要為 目的的,是以人為起點的,以人為本也就是生產力發展的始點。
        二、人的潛能: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以人為本”,必須確認人是歷史發展的動力,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人類在謀求自 身生存和發展的活動中,始終面對著兩種關系:一種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另一種是人與 人的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的基礎,而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又是 人與自然關系的中介。生產力中包含了作為主體的人的因素、作為對象的物的因素以及 作為中介的工具系統。這些因素在結合起來以前,只有潛在的生產力,而不是現實的生 產力;人與自然的主客體關系還只是一種潛在的關系而不是一種現實的關系;人和自然 條件也只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的構成要素,尚不是現實的物質生產活動。而要形成現實 的生產力和現實的生產活動,主要取決于人們自身的活動,即通過各項“中介”活動使 主客體有機地統一起來。
    從生產力發展的歷史演變來看,石器時代每一萬年勞動生產率大約提高1%—2%;鐵器 時代,每一百年提高4%左右;大機器工業時代,從1870年到1949年,每年提高1.5%—3% ;而在現代科技革命中,率先采用自控技術的國家,幾乎每年提高3%—10%。從生產力 不同發展階段所持續的時間看,在手工生產階段,這一性質的生產力持續了300多萬年 ;第二階段(大機器生產階段)迅速下降至200多年。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加速度了, 而是超加速度的發展。究其原因,就是人們智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交往范圍擴 大的結果。由此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生產力決不是外在于人的單純的物的增長,而是 人的生命活動的積極展現,是人的潛能、個性、價值的發揮和發展;人的潛能是巨大的 ,人是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正因為如此,在當代西方,人們對物質方面的興趣開 始趨于淡薄,而對人的知識、智力和創造能力的關注則日益增長。他們認為:在知識經 濟時代,人的智力將爆發革命,這場革命將以開發人力資源和充分發揮人的創新能力為 中心;知識作為人的智力的創造性產物,不再是社會生產的一般性或中介性因素,而由 于它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而變成直接的生產力;知識型的勞動者將構成社會經濟活動 的主體;因此,發展生產力的關鍵因素已不是空間、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的素質, 發掘人的潛能。
    潛能是人們所具有的正常的、但尚未被開發的能量。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普通人只用 了他們全部潛力的極小部分。美國學者瑪格麗特·米德認為,一個正常健康的人只運用 了其能力的6%。另一位美國學者奧托曾一度估計,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只占他全 部能力的4%。后來,他在《人的潛能》一書中又明確提出:“愈來愈多的行為科學家認 為,人只發揮了十分之一,或者較十分之一更少的潛能。”[2](P3)所以,從根本上來 說,發展生產力的問題實質上是挖掘和開發人的潛能的問題。
        三、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性標志和最終目的
    人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樣都是處在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馬克思以人的歷史 發展為尺度,建立了三大社會形態學說,同時,把人的發展也劃分為三個階段:“人的 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 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 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 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 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3 ](p104)根據馬克思的這一論述以及他關于人的本質的一系列思想,我們可以把他對人 的全面發展的內容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①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勞動能力是 多方面的,包括人為滿足需要有效地完成社會勞動所必須的知識、技能和本領等;②人 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一是人的對象性關系的全面生成。即人同自然 、社會和人自己本身的關系由“狹窄”、“片面”到比較全面的發展過程。二是個人社 會關系的高度豐富。即個人越來越多地參與各領域各層次的社會交往,使個人逐漸擺脫 了個體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狹隘性,從而全面地塑造自己。三是人對社會關系的共同控 制。即人的關系的發展不僅表現在人的社會關系的豐富上,而且表現在人對社會關系的 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上。③人的自由個性的發展。人的個性就是人和他人的不同特性, 包括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特性的總和。人的自由個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 面:一是人的獨立性的發展。即個性越來越鮮明,而依附性則隨之減弱。二是人的自主 性的發展。馬克思認為,人的發展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有個性的個人”逐步代替“偶然 的個人”。“有個性的個人”就是社會關系、交往的條件與個人相適應,個人對社會關 系有自主性;“偶然的個人”,就是社會關系、交往的條件與個人不相適應,個人對社 會關系沒有自主性。
    人的全面發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實現 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前提和基礎。 如果沒有生產力的發展,那就只會有貧窮和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 ,人們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所以,只 有生產力的發展,才能使人擺脫貧困狀態,在基本滿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享受和發 展;只有生產力的發展,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 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發展和運用。”[4](P440) ;只有生產力的發展,才能促進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變革,實現社會制度、社會形態的完 善和更替;而人的“自由個性”的實現,則必須消滅舊社會的生存條件,消滅個人隸屬 于一定階級的現象,建立新的聯合體,即共產主義,“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 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各種聯合獲得自由”。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以“發達的生產 力為基礎”[5](P85)。
    由此可以看出:生產力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是一回事,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就是人的能 力、社會關系和個性的發展;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人 的全面發展又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性標志。
        四、主體性:生產力標準的內在靈魂
    在人的活動中,人屬于能動的主導的方面即“主體”。主體是認識活動和實踐中的主 導者、能動者、主宰者,主體之對象即客體在人的活動中則是受動者,處于被動的、從 屬的地位。主體性是“生產力標準”這一原理的出發點和歸宿。“生產力標準”這一原 理的基本內涵是:主體從滿足自身發展生產力這一需要出發,變革或調整作為客體的人 們之間的現存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關系,并以是否滿足自身發展的根本 需要為尺度,檢驗、變革或調整現存關系的活動的價值性,從而修正自己的活動,滿足 自身發展的需要,促進主體自由而全面地發展。所以,主體性貫穿于“生產力標準”實 際展開的全過程。
    “生產力標準”這一原理涵蓋的客觀過程是一個多環節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可 分為三個階段:首先,主體從自身的需要出發,選擇、計劃自己的活動。主體從發展生 產力這一需要出發,考察現在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關系,選擇或維護、或變革 、或調整現存關系的取向,形成了計劃、模型、藍圖等,這是主體的自覺能動性在認識 形成過程中作用的具體展現。其次,主體在需要的支配下實施計劃,展開變革或調整現 存關系的“物質活動”。這一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實施這個工程,無論是變革 現存關系的革命,還是調整現存關系的改革,無論是急風暴雨般的突變,還是和緩的漸 進,都需要主體協調內、外各方面的關系,排除各方面的干擾,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第 三,主體以自身需要為尺度,檢驗、評判、修正自己的活動,促進自身的發展。主體對 自己變革或調整現存關系的物質活動和其它一切實踐活動的檢驗,尤其是對自身活動的 結果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進行綜合化、整體化、系統化的評判,從而對先前的計劃 和已有的行為進行完善和調整,使之更符合和更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無 限發展也就是主體不斷地進行“選擇、計劃”,再“實施、展開”,再“檢驗、評判” ……循環往復,不斷推進的過程。
    從根本上來說,“生產力標準”的實質是主體的自我檢驗、自我發展。“生產力標準 ”中的“檢驗”,不是人檢驗人之外的力量,也不是人之外的東西檢驗人,而是人自己 檢驗自己。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創造了自己的關系,自己創造的關系作為自己活動的形式 又在一定條件下束縛自己,人再根據自己的需要變革自己的關系,并檢驗自己的變革活 動的價值性,這正是生產力發展的本質所在。由此可見,主體性既是“生產力標準”的 出發點和歸宿,又是這一原理實施和展開的全部過程中的“支柱”,是“生產力標準” 的全部實質所在。因此,主體性是“生產力標準”的內在靈魂。
        五、以人為本:必須堅定樹立的科學的生產力發展觀
    以人為本是相對于以權為本、以錢為本、以物為本而言的。多年來,在我們的哲學教 科書和各種宣傳材料中,人總是在關于階級性、人的本質之類的抽象概念中匆匆掠過, 人的需求、利益、動機、心理、素質、創新能力等這些最基本的前提和首要環節往往被 一帶而過。拿這樣的理論指導決策和實踐,必然忽視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和利益,而把 政治斗爭、意識形態看得高于一切;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只講“國計”而不顧“民生” ,甚至以“國計”為名犧牲“民生”,以物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甚至熱衷于政績工程 、形象工程、好大喜功、弄虛作假;拿這樣的理論指導思想工作,往往是漠視人文關懷 ,忽視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權利。時至今日,相當一部分人仍然固守著這樣的觀 念: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表現為物質財富的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所以,一講到發展 生產力,首先想到的就是資金、項目、經濟增長率等,而對人的問題則很少做長遠考慮 。這種“見物不見人”的發展觀也會帶來一時的經濟效益,但卻是不能持續的,甚至會 為此付出相當的代價,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訓應該是很深刻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 體制,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對當代中國的發展來說,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它不僅 要打破舊體制的障礙機制,而且要變革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最根本和 最難的,是變革舊的文化價值觀念,建立一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本質要求 相適應并作為其文化基礎的新的文化價值觀念,消除權本位、錢本位和物本位的消極影 響。只有這樣才能為新體制的建立提供文化價值觀上的準備和支持,才能為人的發展、 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種新的價值觀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 的科學的生產力發展觀。
    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生產力發展觀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原始社會,以人 為生產目的的經濟,首要是以“人的原始豐富性”的群體能力本位為文化基礎的。原始 社會神話文化中的“英雄”,實質上就是人本身力量的化身,是有能力的人的象征,它 表明原始人試圖借助“英雄的力量”來“彌補”自身力量之不足,并與強大的自然力量 相抗衡。進入奴隸社會,文化形態的核心理念轉移到宗法血統本位上來。即一個人的遺 傳基因的幸運比其后天努力和能力發揮更重要,這是與把人(奴隸)當作會說話的生產工 具的奴隸制經濟相適應的。到了封建社會,則主要是權本位和“關系”本位。人的價值 首要的就是等級特權的價值,權力價值高于一切,一切都要靠權力來實現其價值,人表 現為對有權位的人的依賴。進入現代資本主義時,社會文化形態的本質特征則是“人的 能力本位”通過“物本位”或“錢本位”來表現和實現,人的發展本質特征表現為人對 物的依賴,人的能力表現為物的能力,物或錢本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首要原則。但是, 物的關系背后實質上還是人的關系,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事實上,如果拋掉狹隘的資 產階級形式,那么,財富豈不正是人對自然力……統治的充分發展嗎?財富豈不正是人 創造天賦的絕對發揮嗎?”[3](P485-487)這就是說,對物質財富的注重,一定意義上正 是對人的能力之重要性的佐證;財富,一定意義上是人的能力的象征。到了19世紀,馬 克思及現代西方一些思想家針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對物的過分崇拜之消極影響,明確主 張把人的創造能力作為人的主導價值取向。因此,在現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我們社會 主義國家,人的主體性、人的個性、人的自由、人的獨立人格、人的權利和人的價值等 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得到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觀開始提升;以人為本的人類文化觀 念開始確立,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上述人類文化的發展的歷程說明,以人為 本的生產力發展觀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次,樹立以人為本的生產力發展觀是生產力發展內在規律的必然要求。生產力發展 的內在規律之一“人與自然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變換的雙向循環與動態平衡”表明: 人是雙向循環的起點,也是生產力系統的中心。勞動者是生產力中人的因素,也稱“活 ”的因素。沒有人也就沒有勞動資料,也無所謂勞動對象,也就沒有人類社會和社會生 產力。因此我們說,人是生產力發展中最富于能動作用的力量,以人為本既是生產力發 展的始點,又是生產力發展的終點。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把勞動者稱為“最強大的一種 生產力”,列寧則稱之為“全人類的首要的生產力”。在當今時代里,開發人的主體生 產力正日益成為發展生產力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徑。戰后日本、德國的迅速崛起,真 正奧秘就在于此。他們在戰火中毀掉的是生產力物的因素,而作為主體的人的生產力并 沒有被毀掉。正是借助于人的因素的保存和發揚,才創造了經濟迅速起飛的奇跡。
    第三,樹立以人為本的生產力發展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本質的具體體現。我國目前處于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 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首要的、根本的是解放和發展人的能力 和潛力。而從根本上消除兩級分化,消滅剝削,達到共同富裕,也必須堅持兩個前提條 件:一是努力做到每個人能力發揮在機會和條件上的相對平等;二是人人都應按照“個 人能力發揮及其貢獻大小”這一同等尺度進行分配。這兩個問題在本質上仍然是人的問 題。此外,從我國的現實國情來看,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資源大國,人口資源開發得好, 人口多就會變成人力財富,人口負担就會變成人力優勢,人口阻力就會變成人口動力, 從而為中國的騰飛和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的生 產力發展觀。
    收稿日期:200學術探索昆明9~13B1哲學原理劉強20042004作者指出,人的需要是生產力得以發展的內在動力;人的潛能是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 因素;人的全面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性標志和最終目的;人的主體性則是生產力標 準的內在靈魂;以人為本既是生產力發展的始點,又是生產力發展的終點,是科學的生 產力發展觀。人的需要/人的潛能/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生產力發展觀/Need of People/People's Latent Energy/People's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People-Focused/Developed View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基金項目: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市場經濟與人的存在方式研究”(00CZX003)霍桂桓






李紅霞 女,1978年生,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實習員,1007People-Focused:the Starting Point and Home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LIU Q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Shanxi,710 064,ChinaPeople's need is the inherent motive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People's latent energy is decisive factors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People's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is fundamental sign and final purpose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People's entity is the inherent soul of the productivity standard;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but also the h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The view of People-Focused is a developed view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長安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
    劉強(1954-),男,陜西寶雞人,哲學碩士,長安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作者:學術探索昆明9~13B1哲學原理劉強20042004作者指出,人的需要是生產力得以發展的內在動力;人的潛能是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 因素;人的全面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性標志和最終目的;人的主體性則是生產力標 準的內在靈魂;以人為本既是生產力發展的始點,又是生產力發展的終點,是科學的生 產力發展觀。人的需要/人的潛能/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生產力發展觀/Need of People/People's Latent Energy/People's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People-Focused/Developed View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基金項目: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市場經濟與人的存在方式研究”(00CZX003)霍桂桓







網載 2013-09-10 21:33:28

[新一篇] 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舊一篇] 以科研促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