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學者攜手梳理臺灣新文學思潮發展脈絡《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出版座談會紀要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由呂正惠(臺灣清華大學)、趙遐秋(中國人民大學)主編,曾健民(臺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曾慶瑞(北京廣播學院)、斯欽(中國社會科學院)、樊洛平(鄭州大學)等共同撰寫,昆侖出版 社出版的《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出版座談會去年12月23日在中國作家協會舉行,與會者就 該書的思想意義、編寫特點及海峽兩岸學術界如何加強交流合作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該書的出版填補了學術界的一項空白,同時具有反“文學臺獨”的現實意義
  金炳華(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說,臺灣新文學是中國新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的撰寫與出版填補了中國新文學研究當中的一個空白,因而是一項 開拓性的學術研究工作。這部著作適應了學科發展的要求,簡明扼要地闡述了20世紀20年代 以來臺灣新文學思潮發展的歷史,構建了臺灣新文學思潮發展史的科學體系,在新發掘整理 詳細資料的基礎上,對臺灣新文學思潮的發展作了實事求是的描述和新穎深刻的闡釋。這部 書也有著揭露“臺獨”特別是“文學臺獨”的現實意義。作者用大量的材料、真實的描述和 科學的闡述有機地結合,闡明了臺灣新文學思潮發展當中一些帶規律性的問題,對“文 學臺獨”的種種謬論逐一進行了有力的批駁。特別令人高興的是,這本書是由海峽兩岸的學 者共同研究、辛勤勞動的結晶。他們出于促進祖國的統一、維護中華民族文化紐帶的共同意 愿和責任,走到了一起,這也反映了我們海峽兩岸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在不長的時間內,以 只爭朝夕的精神,潛心研究,勤奮寫作,出色地完成了寫作任務。
  陳映真(臺灣作家)說,這本書的出版非常有意義。“文學臺獨”是“臺獨”的政治傾向在 文學領域內的表現,他們主張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無關,盡量地沖淡臺灣文學史和中國文學 史的聯系,不斷主張臺灣文學相對于中國文學的“獨立性”、“本土性”或“主體性”。到 了80年代末期,“臺灣獨立”運動隨著臺灣政權的改易而變本加厲。為了回應這樣的挑戰, 海峽兩岸的學者通力合作,以自己認真扎實的研究成果,作出了對“文學臺獨”的回應。
  呂正惠(臺灣清華大學教授,本書主編之一)說,目前在臺灣出版的臺灣文學史之類的著作 ,許多都是由“臺獨”派作者所撰寫的,他們以狹隘的觀點,選擇性地敘述臺灣文學發展的 某些現象和某些作家作品,沒有全面而客觀地反映整個臺灣文學的全貌。最嚴重的是,他們 有意地歪曲許多史料,對許多文學史的現象進行嚴重的扭曲性的解釋,來說明他們所謂的臺 灣文學的“自主性”、“主體性”,說明他們所謂的臺灣文學早已脫離中國文學而獨立發展 的歷史事實。這其實就是文學上的“兩國論”。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的青年學生長期耳濡目 染,無法了解臺灣文學發展的真相,很容易成為潛在的“臺獨文學”論支持者。寫作這樣一 部臺灣新文學思潮史,就是要理清臺灣新文學發展的主要脈絡,從而針對“臺獨”派扭曲的 歷史解釋提出具體的回應和批評。我們希望這本書在海峽兩岸的出版,把臺灣文學作為中國 文學一環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比較明顯地凸現出來,讓兩岸更多的學者、青年學生和其他讀者 有一個參照系統,對臺灣文學得到比較正確的理解。
  劉紅林(江蘇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說,近十年來,臺灣當局和分離主義勢力在島內和海外大 搞文化上的“臺獨”,鼓吹“去中國化”的臺灣文化,認為臺灣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是集 合了臺灣原住民文化、日本統治時期的東亞文化、中國固有文化以及歐美等地的西方文化于 一體的新的現代文化,換言之,臺灣文化不是中華文化。這種挖空心思人為地不顧歷史地炮 制的臺灣文化,比政治上的“臺獨”具有更大的欺騙性。他們圖謀攔腰斬斷中華各族兒女共 同創造的五千年文化這一維系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搞亂臺灣社會的思想,這是十分險惡 也是最為徹底的“臺獨”行為。在文學領域里,“臺獨”分子更是不遺余力地販賣政治上的 “臺獨”謬論,在以政治上的“臺獨”為依據回過頭來兜售臺灣文學與大陸文學分離與獨立 的謬論。他們割裂臺灣新文學與“五四”新文學的關系,胡說大陸新文學對臺灣新文學毫無 影響,臺灣新文學一開始就追求獨立、充滿“臺灣意識”的文學。他們把1949年以來的臺灣 文學說成是外國的國家政府(指國民黨政權)對臺灣的再殖民造就的毒物,胡說臺灣文學重要 的特色是雙重的“去中國化”。這種論調迷惑了很多人,尤其是青年學生。而這本書就以無 須爭辯的事實,反擊了“文學臺獨”的謬論,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它將為增進兩岸文學界 維護中國文學同一性的共識作出貢獻,并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提供豐富的資料和有力的 武器。
  張光正(臺灣問題研究專家)說,這本書是當前全面系統反對“文學臺獨”的重型批判武器 。這本書不是單純批“文學臺獨”的,而是全面闡述臺灣新文學的發展歷史,但是不可避免 地有一條主線貫穿全書,就是堅持臺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與在文學領域“脫中國化 ”的傾向而斗爭。全書既要闡明正史,又要駁斥匡正一些歪史,對于所謂的“臺灣主體文學 ”和“臺灣民族文學”進行全面徹底的批判。作者不單是“坐而談”,也是“起而行”,因 而這本書會給那些自以為不可一世的“文學臺獨”論者以迎頭痛擊。
  王景山(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說,千百萬臺灣同胞都有一顆挖不掉的中國心,80年來的臺灣 新文學都有一條斬不斷的中國根。《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就是要還歷史本來面目,所涉及 不僅僅是文學問題,也含有政治的因素。兩岸統一的大方向是不可逆轉的,臺灣文學和大陸 文學作為中國文學也會融合成一個浩浩蕩蕩的文學巨流,在世界上取得應有的文學地位。
      科學嚴謹、學理深厚之作
  周青(臺灣問題研究專家)說,這本書同過去出版的不少關于臺灣文學史的著作相比,破天 荒地從思潮的角度來寫,難度也更大。因為思潮本身有進步的,也有反動的,怎么樣去抓住 真 正的歷史的主流思潮,需要有理智的客觀的態度。如果我們不很好地研究當時歷史階段的社 會性質、社會矛盾,展開研究好當時的文學思潮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說,《史綱》在這方面 取得了初步突破的成果。
  汪浙成(作家)說,這本著作是近幾年研究臺灣新文學史的新的成果,令人信服地闡述了臺 灣新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個分支,也就是在臺灣的中國文學。這樣的論斷要在臺灣得到社會 的確認,卻需要非常艱苦的過程。《史綱》把主要脈絡梳理得非常清楚,不僅用大量的史實 回答了臺灣新文學的發生、醞釀、發展、壯大是和祖國大陸的新文學是息息相關的,而且讓 人們看清了“文學臺獨”的來龍去脈、它滋生的土壤以及它在80年代以來玩弄的種種手法和 它的實質,使這本書的現實意義針對性很強。
  樊洛平(鄭州大學教授)說,作為一本臺灣新文學史的綱要,從著述的立足點來看,首先是 一種歷史的描述,這就要求著述者必須堅持歷史主義立場原則,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來描述 來評判當時發生的文學思潮現象,并且通過大量歷史資料的發掘,來梳理文學潮流流變的脈 絡走向,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來還原歷史的真相。但任何歷史在某種意義上講都是當代史 ,臺灣文學思潮一旦進入當代人的文化視野,都要涉及到當下文化語境中對歷史事件、歷史 現 象的價值判斷問題。不僅是因為研究者主體意識的突現、當代眼光的融入,需要人們在回到 歷史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對歷史做出再判斷和重新書寫,更重要的是面對臺灣當下文學思潮 很多敏感話題的浮出,特別是“文學臺獨”論者對臺灣文學思潮歪曲性的詮釋,如何堅持歷 史主義立場,對文學歷史作出符合歷史面目和發展規律的歷史評價,成了當務之急。所以, 回到歷史語境和在當下文化語境中用當代眼光的一種觀照,同樣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把特 定的歷史語境和當下的文化語境進行一種有效的結合。除了政治的、社會的思潮的影響,思 潮本身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視。文學思潮是多方面因素構成的,我們在梳理和評析它的時候, 就應該注意到如何突出主線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它的邊緣存在形態,同時也要注意到藝術形 態的包容性和觀點闡述的分寸感,還有文藝思潮變遷過程中一些觀點的分寸把握。
  閻延文(《詩刊》副編審)說,本書的作者以思潮作為梳理和理解臺灣歷史的一種語言的解 碼,不僅把文學作為文本本身來進行,而且分析文學背后的歷史因素和文化因素,這個深入 的視角使本書呈現出一派非常豐富的狀貌。作者對文學本身的存在有一種非常深度的思索, 而且在臺灣新文學生命的根部即和大陸新文學同質同構上去切入到其產生、構成、發展,包 括 挫折和沉淪這樣一種歷史之中,這樣就把整個文學的輝煌、苦難都揭示得非常清晰,最終升 華到有民族憂患意識這樣一個精神高度。本書的寫作體現了一種豐厚的人文關懷,它沒有把 文學思潮進行抽象化或者說按照時髦的治學論事的方法進行抽象的文本或理論分析,而是 盡量把文學思潮進行歷史化和具體化,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中去考察每一個思潮的潮起潮落, 給它以正確的恰當的定位,真正是一種知人論世的治史方法,使文學史本身產生一種很強的 歷史縱深感,而且具有現實意義。作者不是單純的描述,而是在和歷史對話,使讀者感到文 學思潮不僅是文學現象,而同時也是一種精神狀態,更是一種社會歷史的思潮,這樣就對文 學思潮進行了立體的勾勒和描述。
      開拓兩岸學術界的合作領域
  陳映真說,從歷史上看,在兩岸分隔的情況下,仍會產生了一個文學的公共領域,超越兩 岸之間因為歷史政治形成的隔閡,形成了克服兩岸之間斷絕隔閡的重要途徑。秉承著這個歷 史傳統,就是通過兩岸的知識分子、文學家的共同回應和呼喚,來克服政治上和地理上的隔 閡。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海峽兩岸作者充滿熱情地共同工作,使這本書得以誕生,也探索 了新的合作方式,加強了交流。
  劉紅林說,長期以來,我們對臺灣文學進行史的研究方面有許多不夠的地方。如大陸出版 的幾部臺灣文學史,由于是隔岸觀火,顯得比較隔膜,只涉及到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對這 些文學現象背后的文學思潮很少能夠作出全面的科學的總結和剖析。尤其是20年代到1949年 前的臺灣文學思潮,由于年代久遠,資料缺少,以及人為的抹殺和篡改,一度失去了真相, 甚至被淹沒和忘卻。這一次兩岸學者攜手合作,開拓了這一領域。臺灣學者有地利上的優勢 ,比較方便占有資料,并且對資料能夠提供比較準確的解讀和理解方式;大陸學者也有“不 在此山中”的特點,能夠換一種眼光看問題。兩岸學者的合作,也是一種互補,使這本書體 例完善、結構完整,正確地全面地對臺灣新文學思潮作了第一次史的回顧和理論上的闡釋。
  程步濤(昆侖出版社社長)說,這本書的出版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海峽兩岸學 者共同撰寫、出版、研討這部專著,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凝聚力的體現,是兩岸及全世界 華人學者對祖國命運關注的向心力的體現。在撰寫中,兩岸學者表現出嚴肅的歷史主義原則 和態度,不孤立地就文學思潮而談文學思潮,注意結合臺灣社會的發展,注意結合大陸文學 思潮與臺灣文學思潮所產生的直接間接的影響,在史料運用上堅持真實與精選的結合,在評 論問題時既表現了鮮明的傾向,又堅持以理服人。這些學術原則的成功運用,成就了這部專 著的出版,也使兩岸學者的第一次合作收獲了圓滿的果實。就像海峽的萬頃波濤從來不曾被 任何人任何力量切斷過一樣,這部專著的出版也使我們感悟到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也決不 可能被任何人任何力量所切斷,這是中華民族根之所系、心之所系、魂之所系,而兩岸文學 文化的牢固聯系又必然會促使兩岸人民的溝通和理解。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專著的撰寫者以 及所有為這部專著出版做出了努力的人們,都是推動中華民族統一歷史進程中的鋪路者和建 設者,他們的努力將會被后世子孫所銘記。
  金炳華也表示,深入開展兩岸的文學研究和文學交流,是促進中國新世紀文學繁榮進步的 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也應該成為今后中國作家協會的重要的工作。
  張炯、曾慶瑞、古繼堂、劉登翰、張國禎、周嘯虹、冰凌、藍博洲、黃濤等也在座談會上 發言。
文藝報L京④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江湖20022002信息與動態記者 作者:文藝報L京④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江湖20022002信息與動態

網載 2013-09-10 21:36:46

[新一篇] 淺談影視資源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舊一篇] 消費與認同——對消費社會學的一個分析框架的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