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的存在論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0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209(2006)05—0023—03
  一、引論:作為現代性現象的價值問題與價值哲學
  近代以來,過去長期二元分立的“自然”與“精神”兩大領域,經由人們的商品生產和工業化勞動,形成一個統一的社會歷史領域,人的主體性地位和由人的活動產生的問題也隨之突出,這實際上意味著作為現代性現象的“價值”得以生成并成為新時代圍繞著旋轉的中心。這從18、19世紀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人的思考和論著中即可看出。通過反思傳統哲學的本體論與方法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哲學家洛采、文德爾班、李凱爾特試圖將價值問題置于哲學的中心地位,并且認為哲學只有作為價值的學說才能存在。這表明價值成為現代哲學的重大論域是一種存在論(本體論)的自覺。在現代,隨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意義越來越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現代哲學意識到,哲學的根本問題乃是人本身的存在問題,它所關切的是那種未定型的開放的作為價值性存在的人自身,是人類的生存狀況、精神困境和行為選擇,因而是關乎人的生存和意義的價值論。而由于“人自身”的未定型的開放性,人們“主觀”上生活在自己的意識中,“客觀”上又生活在社會和大自然之中。因而,這種關于人的價值論必定通向非人格的社會和大自然。
  二、價值與存在——價值的存在論研究
  價值本體論問題是整個價值哲學的基礎。價值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價值哲學的本體論問題,是價值哲學必須首先解決的基礎問題。然而,傳統哲學對存在卻有一個很深的誤解,表現為,存在成了客體,即一個動名詞(being或das Sein)的存在者,一個現成的常住的在場。這種誤解導致存在物被彰顯,真正的存在被遮蔽,存在與價值之間失去內在聯系,人的價值在表面上的升值中卻經歷著貶值。然而,作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人具有絕對的內在的價值,因為人的生命尊嚴、幸福、自由和權利是他自己的活動賦予的,而人自己的活動正是動詞性的存在即生成、創造。真正的思想家都會在人的存在與價值之間建立起生存性的聯系。
  價值的存在論研究就是要從根本上揭示人的生命活動和社會生活在本體論上的價值性,深層次說明現代性的價值問題,預測當代人類的價值取向與命運。由于價值問題根本上是人所以為人亦即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意義問題。因而,通過價值的存在論研究將深入到人類社會歷史和各種文化樣式之中,從而探明人的意義世界。人的存在是人創造的文化世界的核心,人的具體存在方式則是文化世界的不同樣式。一方面,人通過實踐活動使自然存在物越來越多地改造為文化物;另一方面,人在實踐活動中又使自己的本能越來越多地具有文化意向,使自身得到改造而成為人格化的文化。文化不僅為人所創造,而且也塑造了一代代人的心理和價值世界,甚至是培育人類價值意識的真正源泉。然而,歷史上也不斷出現制約人類存在的異己的力量,這是價值的外化和存在的異化。
  三、價值與自由——價值的本體論研究之一
  存在既然不是現成的物,它的本性就是自由的。馬克思說:“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薩特也指出:“自由是價值的惟一基礎,此外,絕沒有什么能就我采納這種或那種價值或某種價值的尺度進行辯護。”人的本質在其活動中的展開表現為對自由的追求,這是一個無限的過程。人在時間意識中體驗到的有限性(有死)與無限性(永恒),是無數追求著自由的個人及其生死遞嬗之間的矛盾關系的內在形式。
  現代人以個人自由為最高價值,這一方面固然基于人的生命的個體性存在,另一方面,則是現代社會使然;在傳統社會,人們最看重的價值是個人的德性而非個人自由,因為人雖然也有個人意志被干涉和強制的苦惱,但最害怕的卻是脫離群體。但在現代社會,個人自由在越來越充分地實現的情況下,他們的關系卻冷淡了疏遠了,整體感消失并因此而無聊甚至反社會,人的生活的意義問題發生了危機。人生的意義不能缺少自由的維度,但只有自由還不足以建立起意義世界。許多思想家都曾指出,意義是社會性的。這可以從兩方面理解:其一,意義和人的交往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母語的學習就是在成長過程中參與到群體生活中去,學會以言行事。其二,意義是在一個群體之內傳遞下來的某種傳統的東西,因此必須加以學習和傳授。需要分析個人自由的內在矛盾、個人自由與公眾利益的矛盾;如果說個人自由是人的生活之“經”,人際公正就是人的生活之“緯”。
  存在的自由性導致我們必須去面對價值共時地表現出來的特殊性與普遍性。價值的普遍性指人類價值觀念內涵在絕對終極意義上的共通性;價值的特殊性指展示這絕對終極意義在形式上的差異性與豐富性。
  四、價值與時間——價值的本體論研究之二
  存在既然不是現成的物,它在本性上就是流動的,因而是歷史的,具有過程性和時間性,而這正是價值的特性。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將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歷史科學兩大類,就是為了凸現價值與時間的內在關聯。文德爾班指出:“一個事件只有當它憑借它的個別意義而直接地或間接地與價值發生關系的時候,才成為歷史事件。”李凱爾特則說:“沒有價值,也就沒有任何歷史科學。”日本學者牧口常三郎也認為:價值依照時間和境遇而變化。這就挑明了價值的時間性。
  如果說在縱向上人的存在展露為一種時間結構,那么在橫向上人的存在便展露為一種自由結構。時間與自由是相互牽連著的。按照柏格森的說法,真正的時間是綿延,是持續不斷的運動,深層的超驗自我是純粹的意識綿延,是純時間的存在,是人的本真存在,不受空間和物質的限制,因而是自由的。但經驗的自我卻要受到種種限制,處處感覺不自由,于是人的活動才成為受限制與突破限制的活動,才有人的自由意志的產生與發揮的可能性。所以,人生才成為“經”“歷”,我們不僅“經歷著”現在,還“曾經歷”過去,且“要經歷”未來,這就是時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個維度,而這樣的時間就是人的歷史。歷史不只是供人們活動的時空舞臺,而是人的本質的生存方式。在海德格爾看來,時間是生命內在的原始結構,只有體驗了這種時間意識的人才會把有限的生命時刻牢記心頭,才做得到對自己有限的生命負責即選擇最有價值和意義的生活,做得到在與存在物打交道的時候不至于沉溺于物即不把有限的生命浪費掉。時間的哲學意義在于敦促人永遠處于價值的尋求和創造之中。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時間是意義生成的根據,而意義是時間生成的內容。馬克思明確指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狄爾泰也說過:人是什么,只有他的歷史才會講清楚。伽達默爾則認為,價值概念是一個不得不歷史地自我沉思的哲學困境的表達。盧卡奇斷言:馬克思確認,歷史性是一切社會存在的根本范疇,而一切存在都是社會存在。我認為這是馬克思理論的最重要部分。在巴黎手稿中,馬克思說,只有一種社會科學,即歷史科學。
  存在的時間性迫使我們必須去面對價值在歷時性上表現出來的相對與絕對,以至于價值的相對性與絕對性成了價值研究中最令人困惑難解的關鍵。一方面,哈特曼認為,價值是絕對的,價值的先驗理想性決定價值本身是絕對的。另一方面,他又認為,雖然價值本身并不改變,它們的本性是超時間超歷史的。但對它們的意識卻是變化的。
  五、價值與事實——價值的認識論研究之一
  從一般唯物主義立場切入價值問題的研究,自然要把價值當作一種客觀的事實,或認為價值是以主體的需要來衡量的客體效用。因此討論事實與價值問題具有特別的意義。
  通過理解性的反思,我們會發現,在所謂的事實世界之中、之上或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價值世界,“是怎樣”的事實問題之外還有“應當怎樣”的價值問題。這是哲學經歷的價值和事實的分離。事實與價值的區分是價值哲學的基點。價值哲學的出現,意味著傳統唯物主義框架內言說價值的不可能性,也意味著傳統形而上學的全面失敗。
  繼休謨在“是”與“應當”之間作出區分之后,康德在事實與價值之間劃了一道鴻溝,認為事實屬于經驗世界,價值屬于先驗世界。新康德主義者李凱爾特說:價值決不是現實,既不是物理的現實,也不是心理的現實。價值的實質在于它的有效性,而不在于它的實際的事實性。羅素說:關于“價值”的問題完全是在知識的范圍以外。那就是說,當我們斷言這個或那個具有“價值”時,我們是在表達我們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達一個即使我們個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卻仍然是可靠的事實。維特根斯坦也認為價值是人的情感的對象和偏好,因為它缺少公度性,不是語言可以表達的命題,所以只能沉默。而這樣一來,價值似乎成了純粹個人主觀隨意的東西。
  然而,基于現象學的觀點,價值作為對物性事實的超越,是一種具有“純粹性”的事實即所謂“事實本身”。它固然屬于伽達默爾所說的“我們感情的給予性”,但我們的“感情”卻并非完全是個人的隨意的東西,它是人的存在的基本規定,寓于個人卻只能生發并顯現于這些個人之間即所謂“主體間”,是人類內部社會性的聯系和作用方式。因而,價值作為人的感情的給予性就獲得了一種真實的社會存在。孔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這種“在”不是“實”在,卻是對于有意識的人而言的切實的“虛”在。人生本來就有虛有實,且虛實轉換;人的文化本來就是符號所表征的意義,它當然只能被人的感情和精神的世界所承納。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只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如同人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既是人類社會歷史的內在本質,又對象性地呈現為令人動心的各種文化形象。價值的存在樣式從根本上說是超越的理想的存在樣式。把實物及其屬性混同于價值,則必然導致價值取向的物化和非精神化。
  六、價值與認識——價值的認識論研究之二
  我國學者研究價值問題是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角度切入的。然而,把價值范疇作為認識論范疇,在認識論框架內研究價值與認識、與真理的關系問題,是不可能贏得價值哲學的深度發展的;反過來也可以說,從二元分立的認識論出發,我們不能真正從“是”走向“應當”,彌合不了事實與價值之間的鴻溝,并且,很容易導致對外部世界生殺予奪的人的自我中心論或極端個人主義。與傳統哲學的認知主義取向相比,哲學的價值論轉向是對原有的以自然科學知識為核心的哲學體系的反動。在一定意義上說,承認價值問題就等于承認哲學的本質不是認識論或知識學。哈特曼認為,價值不是被發明的也不能為思維所直接把握,而只能靠一種內在的當下覺識所感受。舍勒認為,價值是在感情中被給予的;他還認為,人的認知從屬于人的生存,我們關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知識越多,我們的生存就越豐富,越圓滿。這為我們從生存論存在論的視角重新看待知識,理解知識與價值的關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無論知識還是價值,都基于人的實踐活動,都必須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產生并得到證明,因而,關鍵性問題在于如何看待人類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客體”概念及其相互關系。人的實踐對于自然對象的依賴而又超越,決定了它的二重性,一方面,實踐是人的本質力量展開的過程,是人追求并實現其自由的價值的過程;但另一方面,實踐作為人與物和人與人之間的物質與能量的交換,也不能不受制于人的生理肉體結構并需要關于對象的知識,從這方面來看,人的實踐又有功利性。實踐的二重性導致了價值的二重性。這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七、價值與方法——價值的方法論研究
  歷史地看,價值問題的提出明顯是一種對傳統哲學方法論的批判;價值哲學研究在中國當前的低迷狀態,則無疑是因為方法論的局限;未來價值哲學的深度發展只有寄希望于研究方法的重構。西方自從價值哲學誕生后,普遍將各門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歷史科學兩大類,并認為自然科學是研究事實世界的科學,屬于事實知識;社會歷史科學則研究價值世界,屬于價值知識。自然科學運用抽象的方法、普遍化的方法尋求規律、共相、不變的形式;社會歷史科學則用描述的方法、個別化的方法,在當前的觀念中把過去的事件生動地呈現出來,是超科學的。這種區分或劃界曾經產生了重要的成果,推動了文化和學術的發展。但是,方法的分門別類,一旦成為楚河漢界,就會阻礙文化和學術的發展。而這種情況業已出現。有分化就有整合,有界別就要跨界。在價值的方法論研究上,有明確的劃界意識,謹守邊界而又在適當的時候越界,就是十分必要的。
  價值現象是具體的、多樣化的;價值問題的研究與倫理學、宗教學、美學、心理學、文化學、社會學、經濟學、語言學都有關聯;但只有哲學的研究才能抓住價值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認為,馬克思的社會實踐方法論(或歷史辯證法)與現象學解釋學的方法,都顯示出很大的優勢,結合中國哲學的直覺和“象”思維,將價值問題置于生存論存在論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當是很有希望的一條路徑。但是,任何在不同的方法之間溝通、包容的努力,都應基于對方法差異的尊重并內在地揚棄其對立。不區分事實與價值、是與應該,并尋找到它們之間的通道,就不會有創造性的價值哲學。
  [收稿日期]2006—08—25
  [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價值的存在論研究”(05JJD720003)。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3~25B1哲學原理張曙光/戴茂堂20062006
價值/存在論/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隨著人類的生存質量和生活意義越來越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從存在論的高度反思價值問題成為現代哲學的重大研究論域。價值的存在論研究,就是要通過在“本體”論上把價值與自由、價值與時間關聯起來,在認識論上把價值與事實、價值與認識分離開來,在方法論上把價值與科學區別開來,從根本上指明價值在人的生命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的本體論地位,深層次說明現代性的價值意義與問題,預測當代人類的價值取向與命運,從而維護人類生命存在的尊嚴和意義,反抗人的價值的外化和存在的異化。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3~25B1哲學原理張曙光/戴茂堂20062006
價值/存在論/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網載 2013-09-10 21:28:53

[新一篇] 價值多元論與普遍主義的困境  ——伯林的自由思想對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挑戰

[舊一篇] 價值觀的革命:可持續發展觀的價值取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