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杰“活動”理論研究述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周菲(遼寧大學哲學系110036)
  皮亞杰的“活動”理論涉及到哲學、生物學、心理學、邏輯學等許多領域,所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它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論途徑,而且對現代認知心理學及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活動”,作為皮亞杰發生認識論的核心與關鍵,引起了國內學者的極大興趣,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一理論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見。本文擬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作一綜合述評,希望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和啟發。
   一、關于“活動”概念
  對皮亞杰“活動”概念的理解,在心理學理論界一直是一個爭論得十分激烈的問題。多數學者認為,皮亞杰的“活動”概念比“實踐”概念在含義上要廣,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研究。如劉嘯霆等人認為,雖然皮亞杰沒有對活動下過定義,但從其論述中仍可看出活動的內容十分廣泛,它不僅包括人的有意識的活動,也包括人的本能活動;不僅包括主體能動地改造客體的活動,也包括客體對主體的強制所引起的活動。〔1〕還有的學者認為, 皮亞杰所指的“活動”在概念上是模糊的,很難看成是一個科學的概念。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等同于認識論中的“實踐”概念,它只存在于個體認識發生的過程中。如周和嶺等人認為,皮亞杰指的活動拋棄了主體活動的社會性以及對客體的依賴性,過份突出了它的生物生理本能,明顯地暴露出機能主義觀點。〔2〕
  筆者認為,對這一問題的爭論,反映了學者們站在不同的學科角度所進行的分析。但實際上,皮亞杰的“活動”概念,是一個從生物學、心理學、哲學三個角度綜合研究的概念。單純地站在哪個角度去分析,都不可能完整地把握其實質。
  首先,皮亞杰指出,由活動圖式派生出來的運算圖式這一事實,直接將我們引入到生物領域,因為動作圖式最初是反射或本能圖式,它們大部分是遺傳獲得的,與生物機體有著直接聯系,因此必須進行生物發生學的探討,才能說明生物主體向認識主體的轉化。他說:“由發生學研究所提出的觀點是,如果基本的結構如我們已看到的那樣是從活動的一般協調產生,而活動的一般協調又從神經協調產生,那么,為了發現它們的起源,我們就需要追溯到機體協調和生物協調那里去……。”〔3 〕這一觀點的提出顯然使我們找到了在實踐的范疇內所找不到的有關活動的生物學機制。然而,并不能以此而批評皮亞杰只強調活動的生物學基礎,因為這只是他研究問題的一個角度。
  第二,皮亞杰對活動理論的研究之所以比別人大大地前進了一大步,就是他從心理學的角度確立了以活動為起點的認識發生論,這一觀點不僅為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所證明,同時它也突破了哲學認識論的局限。在這里,皮亞杰從兩個不同的層次加以說明:第一個層次是感知運動的活動。他以兒童實驗說明兒童對知覺記憶的獲得是同兒童的活動圖式結合在一起的。突破了行為主義把知覺單純看作外部刺激的產物。第二個層次是思維運算的活動。表明人的思維能力的大幅度躍遷,與外部活動的內化到形成活動技能有著直接的關系,即外部活動的內化過程就是觀念和思維逐步加強的過程。這一觀點,突破了我們以往的理性認識來源于感性認識,而感性認識來源于實踐的觀念,使對認識的發生的認識深入了一步。
  第三,從哲學的角度看,皮亞杰的活動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雖然有相似之處,但相似并不相同。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的產物,它們從內容上到形式上都有所不同。皮亞杰的活動觀點側重于認識的個體發生,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側重于社會群體的認識形成。皮亞杰的活動觀點包括有意識的活動也包括無意識的活動,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則是一種社會主體在一定條件下,運用工具有意識地改造客體的物質活動。兩者研究的角度不同。雖然兩種理論體系中都各有缺陷,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批評皮亞杰從微觀角度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就是片面的。皮亞杰的活動理論,特別是他從兒童思維發展的事實出發,找到了主體認識結構的心理根源,深入論證了認識起源于活動,通過活動實現了外界客體與主體的相互轉化,并指出了認識結構的產生及其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途徑,從而實現了認識論與心理學的聯盟,對于深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于活動與認識發展機制
  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種爭論上,一種爭論是,在活動中發展認識,主體到底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如陳英和指出,皮亞杰將認知發展視為一種適應的不斷獲得,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4〕與此相反,王之璋等人認為, 皮亞杰強調智慧發展的本質是主體轉變客體的結構性動作,是介乎于同化和順應之間的一種平衡,是人對環境能動的適應。平衡是兒童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內在機制和動力,是一種主體能動性的表現。〔5〕另一種爭論是, 皮亞杰所提出的認識發展機制到底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著名心理學家潘菽教授對皮亞杰認識發展機制理論的評價是,皮亞杰把平衡因素作為智力本身中生長和調節的機制,是一種說不清的糊涂概念。潘菽教授批評皮亞杰的理論是“強調了心理發展的主觀因素以致陷入單純的唯心論,同時又把心理的發展和生物的生長這兩種本質不同的東西混淆了起來。”〔6 〕周和嶺等人支持這一觀點,認為皮亞杰把生物學意義的動作本能和哲學意義的認知結構混淆在一起,無形中陷入了唯心主義先驗論。而這種利用具有先驗性質的圖式去規范現實,構造知識的理論根源是康德的先驗論。〔7〕
  筆者認為,上述的批評意見是不公正的。皮亞杰提出了平衡是認識發展的基本因素,是智力發展的機制的觀點,不僅確立了主體在認知活動中是能動的,而且他從生物學角度對認知圖式的形成進行的深入研究,其結論是科學的、唯物的。
  第一,皮亞杰發現了平衡在智力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并揭示了平衡概念中的穩定性、補償性與主動性的深刻含義。平衡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當主體通過動作對外界干擾進行補償時,就產生了平衡:這種補償是一種主動的補償,即主體主動調節的結果。
  第二,皮亞杰指出,平衡是認知發展的動力。他說:“智慧行為是依賴于同化和順應兩種智慧機能從最初不穩定的平衡過渡到逐漸穩定的平衡,”“人類行為就是這樣永久繼續不斷的重建適應或建立平衡的一種機制。”〔8〕在這一平衡過程中, 主體以主動的活動并通過信息反饋來協調同化與順應的功能活動,達到對環境的適應。
  第三,強調主體在平衡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皮亞杰平衡理論的獨到之處就在于他看到了平衡與運動的關系,以及主體在平衡過程中的能動作用。他之所以強調自我調節的作用,是因為他認識到,兒童的認識活動始終離不開主體能動的調節作用。客體能夠被主體建構,是因為客體首先要通過主體的活動被認識,主體通過反饋進行自我調節,實現同化或順應進而建構客體。
  應強調指出的是,皮亞杰對認識的形成機制問題研究了其生物機體根源。他認為認識有三種類型:(一)遺傳形式的認識。這種認識來自于感知運動圖式中的遺傳特性的裝置及遺傳器官等。(二)邏輯——數學知識。這類認識不是遺傳得來的,而是后天獲得的。(三)物理經驗知識。這類知識是關于外界客體特性的認識,是主體利用本身的認識結構對邏輯—數學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這后兩種知識是人的認識圖式。遺傳圖式與認識圖式的關系是,遺傳圖式是認識圖式的起點,遺傳圖式只有經過習慣圖式為中介,才能發展為認識圖式,即遺傳圖式不能直接過渡到認識圖式。因此,批評皮亞杰將生物學意義的圖式與哲學意義的認知結構混為一談,以致陷入唯心主義的先驗論,是不公正的。就像我們不能把第二信與系統建立在第一信號系統之上的理論看作是唯心主義的先驗論一樣。也正是由于皮亞杰對認識的發展機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生物學與心理學的研究,以現代科學的成果進行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才使他與傳統意義上的哲學家不同,跳出了玄學的思辯,使認識論成為一門與所有人類科學都直接相聯系的科學,鮮明地體現了現代認識論研究方法的科學化的時代特征。
   三、活動與主客體的關系
  有的學者認為,皮亞杰關于主體與客體的關系的論述,實際上有兩個意義不同的理論層次。在他的兒童心理學體系中,主體僅僅是指兒童的個體心理結構,客體則是指兒童身體行為和知覺范圍內的客體意識;而在他的哲學思想中,是指認識論意義上的現實的主體與客體及其相互關系。如程代熙認為,皮亞杰曾經在《結構主義》一書中申稱過:“應該區別開個別主體與認識論上的主體。”但是皮亞杰將兒童心理學的實驗結果概括為人類在認識活動上的共同特征,這種立論基礎是不堅實的。〔9〕因此, 一些學者批評皮亞杰對活動與主客體關系的論述不是一種徹底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對此,筆者有不同看法。主體與客體是認識論的一對基本范疇。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機制是現代認識論和現代認知心理學共同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皮亞杰從心理學的角度對活動在主客體的關系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使人們認識到,傳統認識論只是從外部研究實踐的問題是有局限性的。皮亞杰的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人們了解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過程提供了微觀機制,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認識論的研究。因此,把皮亞杰對心理問題的研究與對哲學問題的研究割裂開來是不對的。在這個問題上,皮亞杰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主客體的分化。皮亞杰在對兒童心理的形成和發展進行長期研究以后指出,兒童在一歲半以前是自我中心主義的。自我中心主義的解除和主客體的分化,需要主體能通過自由調節自身的活動,肯定自身的存在,要能意識到自身是活動的來源,因而產生主體意識。皮亞杰認為,不具有實踐活動和理性思維能力的主體不是真正的主體,認識起源于在活動基礎上的主客體分化。皮亞杰尖銳地指出,傳統哲學把主客體看作是從來就有的、現成的,因而并未深入研究主體是怎樣認識客體的以及這種認識的微觀機制是什么。
  (二)主客體關聯的中介。從認識論的角度對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中介的研究,一般僅限于人的外部實踐活動,而對其內部意識或心理過程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皮亞杰對這一問題的心理學研究除了對中介給予科學的描述以外,還為我們克服認識論研究中的缺陷,提供了有益的啟迪。皮亞杰認為,在認識發生開始,既不存在一個認識論意義上的主體,也不存在作為客體而存在的客體,又不存在固定不變的中介,那時,只存在有機體和環境,二者之間唯一的聯結點是活動。活動建立了機體和環境之間的聯系。皮亞杰把主體的認識結構與客體的物理結構同一的基礎歸結為活動的理論不僅說明了主客體的關系,而且肯定了主體的主動性是活動協調的根本前提,具有唯物的和辯證的因素,對于我們理解和說明認識活動中的主客體關系,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責任編輯:董誼思)
  主要參考資料:
  〔1〕劉嘯霆:《關于認識發生的幾點思考》,《學術交流》1991年第5期。
  〔2〕〔7〕周和嶺:《關于發生認識論的貢獻的商榷》,《淮北煤師院學報》1991年第1期。
  〔3〕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83頁。
  〔4〕 陳英和:《皮亞杰學派與現代認知心理學關于兒童認知發展觀點之比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5〕 王之璋:《試論皮亞杰發生認識論中的平衡觀》,《社會科學輯刊》1985年第6期。
  〔6〕潘菽:《心理學簡札》(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卷10,第15頁。
  〔8〕皮亞杰:《兒童的心理發展》,山東教育出版社,1982 年版, 第25頁。
  〔9〕程代熙:《J.皮亞杰的結構主義要義》,《文藝爭鳴》,1996年第3期。*
  
  
  
哲學動態京14-17B4心理學周菲19971997 作者:哲學動態京14-17B4心理學周菲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7:14

[新一篇] 百年中國新文學的道德形而上與形而下問題爭鳴(續二)    道德形而上主義:反思百年文學“啟蒙”問題的可能與限度

[舊一篇] 皮爾士的科學哲學——反基礎主義和可誤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