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為什么熱衷建超級大城市?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fKBUBmF9XLmlA2hWrwxD8OwwfwM_w304h228.jpg

內容提要:政府它不考慮這種“集聚”效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來不想它的這個生態破壞、環境污染需要投進去的成本,其實在實際上它沒有什么意義,只是在行政范圍上有意義。但對中國的官員來說他很計較這個。因為市長的工資和他管轄的人口有關系。你這個城市人口越多,他的工資就越高,因為他很熱衷于一個什么大城市,越大越好。

聽眾朋友, 您好!這里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的【王維洛訪談】節目, 我是主持人靜汝。

最近中國的一些媒體和網上再次流傳著中共政府計劃要建超級大城市,引起了外媒的關注。有外媒報道指中國設立首個稱為“京津冀”超級城市,人口1.3億,以北京和天津為主,再加上河北省另外八個城市,西北至張家口,東北至承德,南至石家莊、邢臺和邯鄲。據悉,世界各國對建超級城市一直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從客觀上講,城市越大,人口多越擁擠,會加大對生態包括空氣等負面影響。近年來北京隨著人口的增加,其基本設施包括交通等超負荷,尤其更讓民眾憂心是近年來北京的空氣污染愈演愈烈。那為什么中共官員還熱衷于建超級大城市呢?在今天的【王維洛訪談】節目里,我們就請本欄目嘉賓、旅居德國的著名水利環保生態學專家王維洛博士來進行一些深入分析。

主持人:王博士,您好!我看到網上很多民眾對這件事是負面的看法,特別担心對環境的影響。您怎么看?

王維洛:中國所說的這個特大城市1.3億人口,其實這里有一個概念,他是在模煳這個概念的。什么叫城市?在城市規劃里或者在建設中,城市本來是一個行政管理的區域,在城市建設里面它更注重的一個叫建城區,是比較密集的,聚集在一起的,有完整的生活設施的一個單元。

那么我們先說北京,以前北京城并不大,它包括九個區,現在把九個區并成六個區。后來把周圍的九個縣全都歸為北京市了,所以北京市就包括原來的老城,外加九個縣。大概在1949年時候北京老城是200萬人口,現在說北京市有2000萬人口,這是它是把老的北京市和周圍九個縣都包括進去了。相比北京市和1949年時候的北京,其實北京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并沒有增加。

其實北京市里的基礎設施差別是很大的。我們不說別的,就說中小學的分布,北京好的中學旁邊的地價就特別貴,偏遠地區的中小學它的教育并不好,梯度很大。相對來說北京有一個什么優勢呢,有一個政策優勢。為什么這么多人愿意去,我們不說別的政策,就說上大學的政策優勢。因為有北京戶口就能考到北大、清華這樣的好的大學。所以家長愿意到北京去找個工作,到北京去飄著,到北京陪著孩子上大學,這樣就很容易上一個好的大學。這個政策對于現在所謂的京津政策,就是北京、天津、河北市的這些政策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中央政府把這個政策擴大到這個區域范圍之內的話,這些地區的人口發展的就比較快。因為中國的家長都把孩子接受教育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所以花多少錢、受多大苦都無所謂,就想只要孩子能上好的大學,不是靠孩子的天資和努力,而是靠政策的差距。

這個東西是定義的問題,并不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問題,如果定義是老北京市有這些政策優惠的話,北京周圍九個縣沒有這個政策優勢,后來北京市把這九個縣圍進去了,所以政策的優勢就擴展到九個縣里面去了,九個縣的人口就發展比較大了。

中國城市一說1000萬、2000萬、500萬,小的縣城也是100萬,中國城市規劃的人口全部給加起來,城市用地全部加起來,規劃的用房全部加起來,他們算了一下,大概可以供34億人住,就是很多是重復的,是吹出來的,是紙上的東西,而不是實質的東西。而且就算你北京的京津唐這個地區是大的都市,那也是差別差很多的。

我門再說回來中國當時說北京、上海、天津是三個直轄市,后來建三峽的時候呢,李鵬為了促進三峽庫區的發展,就又建了一重慶市。他說了重慶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當時劃的范圍里面大概有1400萬人,當時北京、上海都還沒有超過1000萬人。重慶市是世界上大的城市,無非就是把行政范圍里面的人口全部都統計在里頭。那么重慶它是不是一個城市呢?在城市建設意義上,它不是一個城市。它是很多很多分散的、沒有有機聯系的這么一個城鎮連在一起的,從最邊緣的一個地方到重慶,當時一天根本就到不了的。在實際上它沒有什么意義,只是在行政范圍上有意義。但對中國的官員來說他很計較這個。因為市長的工資和他管轄的人口有關系。你這個城市人口越多,他的工資就越高,因為他很熱衷于一個什么大城市,越大越好。

我記得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的老家鄉杭州,當時的省長作過一個杭州市的規劃,就說要把杭州發展成30萬人的一個象日內瓦的一樣的城市。當時就批他什么貪大求洋啊什么的。杭州市現在也是把周圍的7個縣都吃了,一說杭州多少人?大概5、600萬人吧。

你要說杭州這個城市和以前比,那是不能比。為什么呢?從景觀上來看,這個西湖越來越小,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個美國的記者,拍了1949年以前的中國的幾張照片,其中有幾張是杭州的。他那時候就拍了杭州的西湖和寶石山,確實很美。現在你去看那個寶石山,和旁邊那些高樓差不多高。高樓建高了,杭州的山就變低了。山變低了以后那湖也變小了,它就不匹配了,不協調了。所以中國這個城市它為了政治目的在那里不斷的擴大。

主持人:報道說有利于經濟發展。

王維洛:它發展的一個理論支撐點上叫集聚效益,或者叫規模效益。規模效益在經濟上就是說你這個規模越大它的經濟效益就越多,只是指這個經濟企業,比如說德國大眾汽車今年特高興、特牛,為什么?因為它說德國的大眾汽車今年生產的汽車總量是世界第一,包括日本的豐田汽車。這個就是所謂的企業規模效益,他們就把這個規模效益搬到城市建設上來了,就認為城市越大,經濟效益就越好。

其實中國的這個城市、城鄉差別是最厲害的,真正做到消滅城鄉差別的,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是資本主義國家。在德國農村比城市富,富人住在農村,窮人住在城市。你看不出城市和鄉村它在基礎建設上有什么差別,你也看不出這個鄉村和城市在教育上有什么差別,也許是鄉村的教育比城市更好,我講的是德國。德國是鄉下的這些集鎮,那里住的人是有錢的人,所以他繳的那個收入稅也高,而大城市里面因為窮人多,失業人多,城市窮。

在中國由于是基礎設施集中在這些大城市里面,特別是北京上海這種城市。北京這次獲得了奧運匹克冬季運動會的舉辦權,那么它將來基礎設施將更加集中。但是北京的這個基礎設施的優勢是靠犧牲了全國納稅人的錢,犧牲了全國的經濟平均均衡發展的投資,來造就北京的基礎設施的完善。當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北京把這些有污染的工廠都搬到河北去了,就是搬到現在要規劃為京津唐1.3億人口的這個超級城市圈里頭去,正好在北京的四周形成了污染的一個源,根據城市氣候的原理,北京中心的溫度最高,所以它這個骯臟的空氣,都源源不斷的從河北向北京這么去,所以北京的空氣質量就很不好。不管你中國政府在今后再投多少錢,如果它的這種布局繼續下去的話,就是沒有出路了,不可能治好的。

主持人:中共政府是不是應該想到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王維洛:在這方面它不考慮,就是說城市的這個集聚的效應會帶來負的效果,就是城市環境的變壞。城市環境的變壞就迫使有錢的人,要從城里逃出去,離開這個城市,而在鄉村的這些農民們,他們向往這個所謂城市的有這么多基礎設施的生活,所以他就想進來。但是有了這個戶口政策以后,這個事情就不這么容易。

這些房地開發商們,他就最喜歡利用這種東西,來推銷那些賣不出去的房子,一說北京要建1.3億的大城市,炒了以后呢,北京周邊的城市的房價能上去。

中國的老百姓老時候他算帳和我算的不太一樣,我算他們算是虧大了,他們算他們說賺大了,比方他講想,今年這個房子買了500萬,或者1000萬,明年這個是1100萬,后年是1200萬,我凈賺多少錢。那我就說,70年以后,那個房子一分錢不是你的。就算算你這70年里面你的所有的收入,能不能填補了這個房子和它的貸款,中國人這一輩子,你仔細算,就是為了這一座房子,到了70年以后這個房子歸國家了,你什么也沒有。

柴靜在她的電視片里其實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北京這個大城市,它的整個的城市結構,這個攤燒餅式的結構,就決定了它的空氣質量的問題。現在是一有什么事情,就把北京周圍的工廠全部都停了,車不要開了,日子也不用過了,一天六個小時坐汽車,進出北京城。這個成本也沒人算過的,他不計這個成本的。過幾天又要軍事檢閱,他又說了現在已經采取措施了,為了保證那一天的好的空氣,現在就開始減產、停產。

在德國我們學空間規劃,空間規劃它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區域的均衡發展,是為了幫助這些結構弱的這些地區能發展起來,使得這個地區上的差異不要太大。我在網上常常上看到一些人寫的文章說,說德國的鄉村多少漂亮,德國的鄉村確實是比城里要漂亮,當鄉村比城里漂亮的時候,發展這個億萬人的城市有什么意義呢,它就沒有意義。

中國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它是不計經濟代價的,同樣的它在發展這個城市的時候,也是不計經濟代價的,無非在那里吹,他就想我只要這個城市發展起來了,我這個賣地的錢就可以把我的整個成本都收回來了,從來不想它的這個生態破壞、環境污染需要投進去的成本,它從來不考慮這個的。

聽眾朋友,今天的【王維洛訪談】節目就到這里,我是靜汝,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以上評論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綜合 2022-01-09 20:24:29

[新一篇] 影響毛澤東一生六個女人永遠忘不掉一癡情女

[舊一篇] 明朝覆亡的禍根:明神宗的貪財好貨與化國為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