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史話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狙擊可謂是一種古老的戰法,著名的《荷馬史詩》描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當天下無敵的阿基里斯在特洛伊城門前耀武揚威的時候,城墻上不知是哪個角落里射出了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腳踝命門!這位古希臘傳說中的頭號英雄就這樣凄慘地死去了。
  ——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古遠的關于狙擊的描述。經歷了無數次戰爭實踐的錘煉,狙擊的技術和戰術都發生了巨大的嬗變。特別是進入熱兵器時代之后,狙擊成了步兵最常運用的戰術之一。即使到了高技術主宰戰爭的今天,狙擊手仍然活躍在特種戰場上。
   狙擊與火槍
  狙擊不一定非要用槍來進行,但是近代以來,狙擊戰術一直跟槍械的發展有著最為密切的關聯。
  1500年到1520年間,活動于今天的德國紐倫堡地區的火槍手們開始使用擁有螺旋式膛線的火槍;而現存最早的線膛槍是1544年在瑞士制造,存于蘇黎世博物館。至于瞄準裝置,大約也是在1500年前后發明的,屬于最基本的準星/照門配備。
  有了膛線和瞄準裝置,射擊的準確度大大提高,可以達到200 米之外。據說16世紀初,著名的大畫家兼發明家達·芬奇曾經帶著自制的來復槍來到弗羅倫薩城墻上,瞄準圍城的敵軍開了一槍,打中300 米外的一名敵兵。
  自16世紀起,前膛來復槍在中歐地區開始大量應用,當時的來復槍稱為jaeger,槍管很短,主要用途是打獵和競賽。當時,地處中歐的德意志尚未統一,各地諸候的主要收入是出口雇傭兵,他們所配備的正是這種jaeger來復槍,因此這些德國雇傭兵也被稱為jaeger。
  不過,由于使用來復槍的時候彈頭與膛線必須緊密咬合,因此前膛來復槍的裝彈十分困難。為求維持大量火力,各國的正規部隊仍然配備滑膛槍,只有少數前衛部隊才配備來復槍。
  在美國殖民初期,有部分中歐移民來到美洲,定居在賓夕法尼亞一帶,jaeger也隨之傳入美國。經過拓荒者的改良,口徑變小、槍管加長、加上槍托,同時也將彈頭用浸了油脂的布或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裝彈。這就是著名的肯塔基來復槍。
   新大陸槍聲
  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初,美國大陸議會通過法案征募10個連來復槍手助戰,其中最出名的是由摩根上校帶領的肯塔基來復槍手。他們使用的肯塔基來復槍射擊距離約在200至350米之間。對當時配備滑膛槍,交戰距離不過80米的英軍來說,這些肯塔基槍手如同肉中之刺一般。為了補充英軍火槍射程的不足,英國人不得不雇傭德國的jaeger協助作戰。這些jaeger的來復槍對美軍一般部隊造成很大威脅,但是由于所用槍枝射程較短,還是對付不了肯塔基來復槍手。
  肯塔基來復槍手在獨立戰爭中創下兩個最有名的狙殺成績。一是在1777年6月的薩拉托加之役中,在300米外射殺了英軍的西門·復雷色將軍,徹底粉碎了英軍統帥約翰·柏格因的突圍計劃,導致從加拿大南下的數千英軍投降。這場勝利不但大大振奮了殖民地的人心,也影響了還在觀望中的法國。當時富蘭克林正在巴黎游說,法國朝野表現出來的態度很冷淡。此役勝利后,凡爾賽宮的大門馬上為他敞開。最后美國和法國簽訂了同盟條約,法國派遣海軍參戰對抗英國。
  另一個犧牲者是英國的佛格森上尉。他本身也是個神槍手,由于肯塔基來復槍在戰爭初期的成功,他潛心研究設計了新型的來復槍,不但準確而且是后膛裝彈,最高射速每分鐘5發,有效射程在250米以上,是當時最先進的來復槍。英軍高層對佛格森的發明表現了極大的興趣,生產了100支槍,并且讓他招募部隊組成一個身穿綠制服的輕步兵連到美洲作戰。在1777年的白蘭地灑戰役中,把美軍打得大敗。此役,佛格森曾瞄準了100多米外一個正騎馬離去的美軍軍官, 大概是由于紳士的風度他卻沒有對那軍官背后開槍,殊不知那軍官正是華盛頓!
  不幸的是,在此役中,佛格森的右臂受傷,花了數月時間治療仍然殘廢。在這期間,他的輕步兵連被解散,后來也未能重新組建。最后,在1780年的國王山戰役中,他被一個肯塔基來復槍手射殺,他的新式來復槍也隨之湮滅。
   拿破侖時代
  18世紀中葉,歐洲大陸各國大多已經成立了配備來復槍的前衛部隊,其中最知名的除了德國的jaeger外,還有法國的voltigeur和chasseur。到了拿破侖時代,來復槍被廣泛運用于作戰中。
  附圖G3821c01.JPG
  早期的狙擊手許多都不是職業軍人
  1799年,俄國和法國在瑞士交戰。俄軍的一個炮兵連封鎖了法軍必經的重要隘口,如果法軍要正面搶攻的話,在狹窄的山路上根本施展不開,只會白白送命。這時在法軍中的瑞士志愿兵帶著他們的來復槍潛到距離俄軍大炮約350米處,在短短數分鐘之內,所有的炮手或死或傷,法軍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回這個隘口。
  歐洲各國只有英國對來復槍在軍事上的使用一點都不重視。英軍雖然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吃了來復槍的虧,卻并沒有接受教訓。1799年,一支英軍在荷蘭登陸作戰,在法國的來復槍下傷亡慘重。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戰中,一名藏在法艦“可畏”號主桅上的法國狙擊手擊中了英國旗艦“勝利”號上的一名英軍軍官,這名軍官竟是一代海軍名將納爾遜,中槍后的納爾遜最后傷重不治而亡。
  后來,英國終于亡羊補牢,也招募了一營來復槍手,番號是第60步兵團第5營,成員大部分是德裔的jaeger。接著又成立了著名的第95 來復槍團,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的作戰中發揮了極大的功用。第95來復槍團身穿暗綠色的制服,有別于英軍正規軍的鮮紅色。在作戰中,他們往往被部署在前衛的位置,專門對付法軍軍官,在法軍中造成很大的傷亡。
   亂世出殺手
  1849年,法國陸軍上尉Claude—e-tienne Minie發明了彈底有凹孔的彈頭,子彈發射時的氣體會經過這個凹孔將彈頭底部撐大,跟槍管的膛線咬合;這么一來,彈頭直徑可以做得比槍膛內徑小,解決了前膛來復槍裝填困難的問題。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西方各國幾乎都已經全部改配使用雷管的前膛來復槍了。
  在南北戰爭中,北軍的柏丹上校招募了兩團神射手。他們主要是作為主力部隊的前衛,偶爾才充當狙擊手之用。1861年剛成立時,他們使用自備的前膛來復槍或是配發的柯爾特轉輪來復槍,次年才改用夏普斯單發后膛來復槍。這種槍是克里斯丁·夏普斯在1848年設計的一種后膛裝填來復槍。經過多次改良后,他的設計被美國聯邦軍隊采用。
  與前膛來復槍相比,夏普斯后膛來復槍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前膛槍士兵必須直立裝填,目標暴露太大。而后膛槍幾乎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裝填,騎兵在馬上使用不成問題,步兵可以用臥姿或跪姿躲在掩蔽物之后裝填,對狙擊手來說更是方便。
  后膛裝填十分快速且極少失誤,如果出了問題要排除也很容易。而前膛槍裝填手續繁雜,雖然從18世紀起已經使用紙包彈藥以利裝填,整個程序還是快不起來。1834年時,英國陸軍測試使用雷管的前膛槍的記錄顯示,即使是技術純熟的士兵每分鐘射速也不過3發。在實戰時,由于種種因素影響,能夠維持每分鐘2發就算不錯了。還有, 士兵在戰場上慌亂之際非常容易出錯。常見的錯誤是在忙亂之間誤將彈頭而非火藥先塞入槍口,造成不發彈,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彈頭挖出來。許多士兵在戰斗時根本就忘了自己有沒有開槍,有沒有不發彈也不清楚,往往多次裝彈,結果當然更糟糕。
  在1863年蓋茲堡戰役后,北軍清理戰場,發現雙方士兵遣留在戰場上的37574支步槍中,槍管中還有子彈的有24000支,其中有一顆彈頭的有6000支,誤塞了2顆彈頭的有12000支,塞了3至10顆彈頭的有6000支,最高紀錄是一支槍中塞了23顆彈頭,堪稱天才手筆。
  美國北軍在戰爭期間共購買了近10萬支夏普斯槍;南軍方面雖然無法購買,卻也自己設廠仿造。戰后,夏普斯步槍改為使用金屬彈殼的子彈,仍然活躍在西部各拓荒地區,在獵野牛的獵人間尤其流行。
  附圖G3821c02.JPG
  美國南北戰爭中的狙擊手
  柏丹射手都是一些神射手,招募的最低標準是要求在200 米距離射擊10發,發發必須落在10寸直徑的圓圈內。比較特別的地方在于他們已經開始使用偽裝,身上的制服也是暗綠色,而非北軍制式的藍色軍服。由于是前衛的關系,他們一般都以連級以上的編制接敵,接戰距離通常也都在350米以下,狙擊手單獨行動的機會較少,但是也創下不少戰果。
  南軍的狙擊手沒有北軍的編制龐大,由于南方資源比較短缺,狙擊用的來復槍是英國的走私貨,最有名的是克爾和惠渥斯這兩種來復槍。這兩種槍都是前膛裝藥,裝上光學瞄準鏡后射程可達1000米以上,其中尤以惠渥斯來復槍最為準確, 著名的幾次狙擊都是用惠渥斯來復槍在600至700米外完成的。這些槍昂貴稀少,北軍的一支夏普斯步槍只要43美元,而一支惠渥斯來復槍要價500美元, 南軍中只有千中選一的射擊好手才能担任狙擊手。
  雖然南軍的狙擊手人數很少,戰果卻非常輝煌;他們不担任一般勤務,在戰場上來去自如,自己選擇最有效的狙擊位置。在整個南北戰爭期間,至少有三名北軍將領成為南軍這些遠程狙擊手的犧牲品,中下級軍官更是不計其數。甚至林肯本人也一度在視察戰場時成為目標,雖然他逃過一劫,他的隨員卻被打中。
  除了對付指揮官外,炮兵也是雙方狙擊手最喜歡的目標。當時由于通信手段落后,炮兵只能直接目視射擊,配備的位置不能離敵軍陣線太遠,通常在600至700米的距離。一個優秀的狙擊手配上一把好槍,往往可以讓炮手無法到炮口裝彈(當時都是前膛炮),有時甚至連移動炮位都辦不到。所以當時的炮兵只要一發現有敵軍狙擊手的蹤跡,便會馬上調轉炮口,把狙擊手位置附近轟個稀爛。
   可怕的毛瑟
  到了布爾戰爭時,交戰雙方已經都開始使用現代槍機式步槍。英軍使用的是7.7毫米李·恩菲爾德步槍, 布爾人則使用著名的毛瑟步槍。毛瑟步槍在遠距離射擊時的準確度比較好一點,但是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戰術方面。英軍以攻勢作戰為主,使用的步兵戰術還是以排、連為單位的齊射;而布爾人以防御為主,在射擊時以個人自行發揮。由于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隱蔽與偽裝,再加上墾荒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布爾人都是射擊能手,雖然沒有使用瞄準鏡,射擊準確的程度也讓人咋舌。更何況當時雙方都已經使用無煙火藥作為發射藥,射擊時不再像黑色火藥時代會冒出一陣白煙,所以很難找出發射位置。當時英軍老兵流行告誡新兵一句的忠言:盡量跟軍官和白色巖石保持距離。因為前者是布爾人的目標,而后者是測距的極佳對象。
  附圖G3821c03.JPG
   專業狙擊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狙擊手橫行塹壕戰場,聯軍完全處于挨打狀態。
  其實,在開戰之時,德軍并未有狙擊手的配備。在1914年10月后,塹壕戰開始成型時,德軍高級統帥部即刻進行狙擊手的編組與訓練,單單1915年一年就訂購了20000支狙擊槍及附屬的瞄準鏡配發到前線部隊,前線每個步兵連都分配到至少6支狙擊槍。 及早的行動讓德軍狙擊手主宰了戰場。德軍狙擊手都是從有狩獵經驗的人中挑出,再加上特訓,效果自然卓著。同時他們雖然配備在連級單位,卻有戰場上來去自如的特權,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能發揮最大效用的位置。德國光學產品的品質和數量都勝過其他國家。當英軍想配發瞄準鏡時,發現根本就沒有國貨供應,只有戰前流入的蔡斯或萊卡可用,不得不設廠自制,這樣一來初期裝備數量自然不足。
  當英軍認識到德國狙擊手是極大的威脅之后,發現惟一的對抗手段是自己也有狙擊手。不過英國自19世紀開始已經對民用槍枝進行管制,絕大部分的英國人都沒有射擊或狩獵經驗,因此配發到前線的少數狙擊槍10支中有6支沒有發揮作用,無法有效對抗德軍狙擊手。這時候, 英軍才逐漸認識到需要設立專門的訓練課程,系統化地教導狙擊的技巧。1915年開始,英軍舉辦了許多狙擊手速成訓練班,培養出了一批專業狙擊人才。
  從1914年到1915年接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德國狙擊手在西線幾乎可說是橫行無阻。而1916年之后英軍開始有了比較有效的反擊策略。在狙擊戰術上,英國人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一是使用兩人狙擊小組的編組,加強了狙擊手觀測偵察能力,緩解了狙擊手的戰場心理壓力;二是使用裝扮得維妙維肖的半身假人,誘引德軍狙擊手射擊暴露位置。這種假人戰術的成功可以從英軍第一軍團的戰果看出,在數個月的測試期間,共有71名德軍狙擊手被狙殺,其中有67名是因為射擊了假人頭才暴露了位置。
  德軍辦有專門的狙擊學校,不論是偽裝掩體的構筑、穿甲彈的引進、防護裝甲板等等,都是德國軍隊的發明;只是因為留下的文件資料比較少,所以不如英軍方面知名。初期德軍狙擊手大部分都是有狩錯經驗的農家子弟,訓練起來也比較容易。德國中、南部一帶林地遍布,農家子弟閑暇時帶支配有瞄準鏡的小口徑獵槍到森林去打打兔子,是很平常的事,也因此造就了不少天生的射手。
  德軍方面的狙擊槍以改進過的7.9毫米毛瑟步槍為主,配備3或4 倍的瞄準鏡,倍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在雙方距離相當近的塹壕戰場上使用起來綽綽有余。英軍方面的7.7 毫米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準確性稍嫌不足,因此英國狙擊兵后來改用以毛瑟槍為摹本設計的P—14型步槍作為狙擊槍。另外加拿大軍使用羅斯步槍的狙擊手也很出色,美國在一次大戰間著名的狙擊手哈伯·麥克布雷德上尉就是在加拿大志愿軍中服役時開始學習狙擊的。美軍、法軍和比軍在這一方面則乏善可陳;在東線,俄軍根本沒有專門的狙擊手,在德軍狙擊手的槍下亡魂不知凡幾。
   白色死神
  在蘇芬戰爭中,芬蘭狙擊手有非常卓著的戰果。他們通常都是專業獵人,對于山林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身穿白色偽裝服,腳踏滑雪板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來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環境下,穿著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掙扎的蘇聯士兵則是最明顯不過的目標了。這些芬蘭狙擊手使用的是從帝俄時期沿用下來、采用機械瞄準設備的莫辛·納甘步槍,卻能在700米外狙殺蘇軍,在蘇軍士兵中造成極大的恐懼, 稱他們為“白色死神”。芬蘭狙擊手中最高紀錄的保持者是斯摩黑爾,有505次擊殺紀錄。
  在此戰之后,蘇聯紅軍進行軍事改革,除了指揮訓練加強之外,更開始對狙擊手重視起來, 成立狙擊學校進行狙擊手訓練。 等到德軍在1941年進攻時,就碰到了紅軍狙擊手迎頭痛擊。
  附圖G3821c04.JPG
  美軍一直不太重視狙擊作戰
   狙擊戰巔峰
  二次大戰初期的歐洲戰場,大部分時間發生的是大兵團的運動戰,狙擊手能發揮的地方很少,勢如破竹的德軍根本就沒想到有使用狙擊手的必要。
  當德軍開始人侵蘇聯后,蘇聯想盡各種辦法來延遲德軍的攻勢。他們大量訓練狙擊手,用于打擊德軍的士氣。蘇聯人的狙擊戰術和德軍狙擊手在一次大戰中的做法類似,并不很重視600 米以上的遠距離狙擊,而是把焦點放在中、短距離直接支援小單位作戰的狙擊戰術上。
  紅軍狙擊戰術的成功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戰中達到巔峰。當時他們在城內大工廠中設立狙擊學校,現炒現賣,大量速成的狙擊手把德軍第 6集團軍引入巷戰的泥沼中,使德軍無法快速攻占整個市區,為朱可夫元帥提供了準備反擊的充分時間。這時也上演了一出二次大戰中最具戲劇性的狙擊手對抗賽。著名的蘇聯狙擊手——所特舍夫(242次擊殺紀錄)使用兩人小組的戰術,成功地狙殺了單槍匹馬行動的德軍知名狙擊教官科尼格少校,對紅軍的士氣是一大鼓舞。
   當德軍在東線開始遇到紅軍的狙擊手時, 他們感到的震撼不下于1914年的協約國部隊。為了對付蘇軍狙擊手的威脅,德軍方面大量增加狙擊手學校及狙擊手的數量, 并且對狙擊手給予特別的獎勵。 例如在1944年納粹黨衛軍給有50次擊殺紀錄的狙擊手獎勵一只手表,100 次擊殺紀錄的獎勵一支獵槍,150 次擊殺的則可以被邀請跟黨衛隊的頭子希姆萊本人一同去獵鹿。
  在盟軍方面,英軍一開始也不很重視狙擊,直到在北非碰到德國狙擊手的威脅后才開始動手彌補。不過也一直等到1943年9 月才正式成立第一所狙擊學校,美國陸軍則根本就是放牛吃草,任由各部隊自己決定狙擊戰術的發展與運用。這樣的結果是,當盟軍在意大利和法國登陸后,德軍的狙擊手一直是很大的威脅。不論是意大利半島中北部的山區,還是諾曼底星羅棋布的農場果園,到處都彌漫著突然死亡的陰影。直到戰爭后期進入運動戰階段,德軍狙擊手的威脅才相對地減少。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狙擊手的威脅則又大大不同。由于日軍狙擊手常抱定必死的決心,往往潛伏在美軍陣線之后,等待最有價值的目標,對于美軍士氣的影響極大。在草木茂密的叢林環境中,要發現隱蔽良好的狙擊手本來就很不容易,而日軍97式狙擊槍(38式步槍的狙擊型)的槍管很長,子彈的裝藥量卻不大,在彈頭出口前幾乎都已經完全燃燒殆盡,槍口不會產生太多煙氣或是熾焰,這使得判斷射手藏身的位置更加困難。不過,日軍的狙擊手通常沒有經過良好訓練,而且他們常藏身在樹上,沒有退路,即使狙擊成功,自己往往也活不了。
  和陸軍不同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對于射擊一向就非常重視,雖然沒有正式納編狙擊手,卻對精確射擊在戰場上的應用早有準備。所以,當陸戰隊在1942年登陸瓜達爾卡納爾群島之時,部隊已經有了裝上瞄準鏡的狙擊槍。只是由于叢林環境的限制,通常無法用以担任反狙擊的任務,而用來掩護支援小部隊作戰。美軍在太平洋島嶼上的反狙擊做法多半是使用密集火力轟擊可疑地區,例如以37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特制的散彈來肅清茂密的叢林頂冠就十分有效。
  英軍在二次大戰時仍然使用P—14作為狙擊槍。而日軍的 97式狙擊槍和美軍的M1903A4狙擊槍,基本上都是模仿毛瑟的設計。 美軍后來也發展了格蘭特步槍的狙擊型;不過它們所配備的瞄準鏡倍率只有2.2倍,最多只能進行中距離的狙擊。海軍陸戰隊除了使用陸軍發展的狙擊槍外,也自行選用溫徹斯特M70型獵槍配上8倍瞄準鏡作為狙擊之用,效果不錯。
  除了日間狙擊之外,德國和美國也都各自發展夜間狙擊用的裝備。德軍制造了代號為“吸血鬼”的ZieIgeraet 1299型紅外線夜視鏡, 可安裝在StG44突擊步槍上;這款夜視鏡曾經在1945 年初投入實戰試用,不到一個班的德軍在德西黑森林地區把英軍整整1 個排的巡邏隊消滅了一半以上。美軍則發展了紅外線照明燈及紅外線瞄準鏡T—120,配備在M3卡賓槍上用于夜間狙擊。這些夜視裝備中,約有200 具趕上了琉球登陸戰;據稱在開戰的第一周內,傷亡的日軍中有30%倒在這些配有夜視狙擊鏡的槍下。
  雖然在二次大戰中各國多多少少都承認有使用狙擊手的需要,但仍然是5分鐘熱度,等到二次大戰一結束, 用生命鮮血換來的寶貴教訓又被忘個精光,狙擊被冷藏起來。只有蘇聯和英國例外。蘇聯基于二次大戰中的經驗,對狙擊非常重視;在二次大戰后,狙擊手已經是紅軍正式編制中的一部分。他們和西方不太一樣,通常都配備在連、排級,直接支援小部隊作戰。英軍則在大英帝國分崩離析之際,頻頻出動海外作戰,處處都需要狙擊手。因此皇家海軍陸戰隊與傘兵等精銳部隊都還維持著狙擊手的訓練與編制。
   越南戰爭
  1967年某天,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團2營在叢林中沿著1 號公路附近巡邏,頃刻間他們便被干掉了5個人, 每個都是在雙眼間留下一個干凈利落的小洞,根本找不出子彈是從哪里發射的。整個營只得就地隱蔽,不敢前進。第二天還是一樣,沒人敢站起身來,營長呼叫空軍支援,炸彈、汽油彈、機關炮彈在四周亂炸一通。轟炸過后他們繼續前進,1 個小時后聽到“砰”的一聲,又倒了一個家伙,他們又都趴到地上不敢動彈了。這時早已暮色四合,營長再度呼叫空軍轟炸,那個越軍狙擊手竟然在黑暗中還對美軍飛機射擊。這個營在兩天內只前進了2.5公里, 總共1100人的兵力,卻奈何不了一名狙擊手。
  附圖G3821c05.JPG
  狙擊手的“百寶箱”
  由于資料不全,我們所能知道的越軍狙擊部隊有第32 步兵團、 第700 狙擊營和C—100狙擊連等,這些部隊的番號常常變換以混淆美軍。他們使用的武器通常是配備 3.5倍瞄準鏡的1944年式莫辛·納甘步槍,一般狙擊距離在500米以下。這些狙擊手通常3人一組,神出鬼沒,讓美國侵略軍聞風喪膽。
  戰場的教訓使美國人認識到了狙擊手的作用。越戰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先開始把狙擊手制度化。陸軍方面雖然也使用了一些狙擊手,但是卻不像陸戰隊一般熱衷。
  陸戰隊挑選了雷明頓M700—40型獵槍作為正式狙擊槍(正式編號M 40狙擊槍),在戰后發展為M40A1,一直沿用到今天。陸軍方面則使用改進的M14半自動步槍(正式編號M21狙擊槍)。同時,各種夜視裝備也開始發展,除了紅外線瞄準鏡外,星光夜視鏡也開始出現,通常是裝在M16步槍上,作為夜間近距離狙擊用。12.7 毫米的白朗寧機槍也常被用來作為遠程狙擊槍用,在越戰中的成功,導致了日后各國專用大口徑狙擊槍的發展。
  美軍狙擊手在越戰中發揮了一定作用。根據統計,美軍一般步兵在二次大戰時每殺死一名敵軍就要花上25000發子彈, 朝鮮戰爭時變成了50000發,越戰時更跳到200000發; 但越戰中的狙擊手每擊殺一名敵軍只需1.3發子彈。
   最新的發展
  近年來,許多國家發現在各種低強度沖突的地區,使用狙擊手要比使用正規部隊能更有效地應付各種狀況;特別是在執行維和任務的時候,使用的武器受到限制,狙擊手尤其重要。同時,國際恐怖主義高漲,反恐怖的特種部隊對于精確狙擊的需求也很高。因此,從貝魯特、巴拿馬、索馬里,一直到最近的科索沃、車臣,狙擊手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最近發生的幾場影響較大的局部戰爭,大都以高技術的面貌出現。但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能見到狙擊手活躍的身影。馬島戰爭時,英國皇家陸戰隊和傘兵的狙擊手在壓制阿根廷部隊火力及反狙擊方面非常有效,協助數量上居劣勢的英軍擊敗了人數眾多的阿軍。不過阿根廷方面的狙擊手也不是毫無作為,英軍第2傘兵營營長瓊斯中校的陣亡,據說就是喪命在一名阿軍狙擊手的槍下。
  在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高技術武庫的美國,1977年,海軍陸戰隊把狙擊手學校以及狙擊手納入正式編制,主要的課程內容來自英國陸戰隊的狙擊學校,以及越戰的經驗。到1987年,美國陸軍也成立了自己的狙擊學校。
  
  
  
世界軍事京G382中學政治及其它各科教與學子林20012001 作者:世界軍事京G382中學政治及其它各科教與學子林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46:20

[新一篇] 狄爾泰:在形而上學與非形而上學之間

[舊一篇] 獨聯體: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