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讀”現象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I0-03;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477(2003)06-0721-05
    在當代,全球化無疑是一個被廣泛關注和討論的話題。它在文化領域折射出的多元文 化共生以及不同文化間相互交流溝通的世界景觀,使得東西方世界都深刻意識到“他者 ”的存在,并試圖以他者文化為參照從而更深地了解自身,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同 時也試圖對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某些普遍性問題尋求答案,因此“跨文化對話”逐漸成為 世界性的文化中心話語,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文化發展策略。
    跨文化對話首先意味著一種語言和文化系統對另一語言和文化系統的讀解與認識。然 而,人們在理解他者文化的過程中,有沒有可能會出現某些理解上的偏差呢?有沒有可 能存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通約障礙呢?或者說在進行跨文化對話時,在不同的語言及其 所表示的意義之間,我們的理解是否其實只是一種假設的等值關系呢?有關比較文學和 比較文化中的誤讀問題就是在這樣的語境中被提出來的。
        一
    誤讀這一概念原本用于描述閱讀活動中的某種現象,通常在兩層意義上被使用:一種 是本意,英文表述為“misread”,釋為“read and interpret wrongly”,意指在閱 讀活動中錯誤的或者不正確的理解和解釋。很顯然,這里的誤讀就是錯誤。另一種理解 則把誤讀看作是對作品本文的創造性背叛。眾所周知,現代解釋學和接受理論都強調讀 者的閱讀理解在文學活動中的重要意義,主張對同一個文本可以因讀者理解的不同而存 在著多種有效性,在這一基礎上,誤讀就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錯誤,而是指向讀者的自 由闡釋和創造。法國學者埃斯卡爾皮在他的《文學社會學》中曾以斯威夫特的《格列佛 游記》和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為例指出,前者本是一部辛辣的諷刺小說,后者不乏 新興殖民主義的說教,可是它們今天之所以仍然廣受歡迎,很大程度上卻是因為得到兒 童們的喜愛和認可。顯然,在這種接受中不乏誤讀成分,其結果也許出乎作者本人意料 ,但它無疑是積極和有創造性意義的,“因為它賦予作品一個嶄新的面貌,使之能與更 廣泛的讀者進行一次嶄新的文學交流;它不僅延長作品的生命,而且賦予它第二次生命 。”這種誤讀盡管可能是對作者原意的背離,但卻是一種“創造性背離”。[1](P136~ 138)
    不難看出,在閱讀活動中,誤讀通常是在消極和積極兩個層面上被討論的。把這一概 念引入到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領域,考察人們在接受和理解異質文化時的反應,或者說 處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自我與他者的關系時,我們會發現,同樣存在著消極的與積極 的誤讀現象。
    由于每一種文化都有自身的精神傳統及其獨特的規定性特征,是一個有生命力的主體 ,作為他者的文化主體并不是沉默無聲、可以任由人隨意解釋的,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 如果無視別國文化的歷史傳統和現實背景,就有可能出現完全錯誤的理解。例如在18世 紀以前相當長的時間里,許多西方學者都認為中國文化發源于古代埃及文明。又如在西 方20世紀60年代的特定歷史背景之下,一些西方知識分子對中國的“文革”所產生的烏 托邦想象等等,這些顯然都屬于對另一文化產生的背離其基本內容的誤讀。
    在跨文化交流的理解活動中,接受主體的主觀闡釋仍然有著重要意義,因誤讀而產生 的創造性后果也不乏其例。例如,正是由于美國詩人龐德對于漢字和中國古代詩歌的一 些并不完全準確的理解,卻激發了他翻譯并模仿中國古詩的熱情,掀起了英美詩壇的漢 詩熱,并引發了著名的意象派詩歌運動。龐德等人對于意象的理解和中國古詩中呈現的 意象其實并不相同,他們對中國古詩的推崇中也不乏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和變形改造,但 正是這種改造卻帶來了英美意象派詩歌這一全新的既不同于中國古詩、又不同于英美傳 統詩歌的新的文學成果,這里的誤讀顯然有其積極作用。更富于意味的是,意象派詩人 所提出的不用典故、不用陳腐套話等主張,又被中國現代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加以創 造性誤讀。胡適的意圖在文化改良,而意象派旨在詩歌傳統自身的革新,二者的語境和 實質意義并不完全相同,而且胡適本人所作的《嘗試集》也和意象派詩歌完全不是一回 事兒,但這并不妨礙胡適將意象派的某些詩歌主張用于白話文學的倡導,成為他批判傳 統文化的武器,從而開創了中國新詩寫作的局面。[2]很顯然,這樣的誤讀既豐富了接 受主體的文化傳統,也從完全不同的角度擴展了被理解的客體文化的內涵和應用范圍, 具有積極的創造性意義。
    事實上,人們在接觸異質文化時出現完全謬誤或是引發創造性誤讀的例子都不勝枚舉 ,因此我們對于跨文化交流中出現的誤讀,不妨首先排除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成分,而 僅僅作為一種現象把握:所謂誤讀,是指人們在與他種文化接觸時,對他種文化的變異 性理解。
        二
    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產生誤讀的原因往往有很多,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特有的個體 經驗和知識結構、不同語言以及文化習俗的障礙等等,都有可能導致對異質文化的誤讀 。比較典型和突出的,大致可歸為如下幾類:
    第一類,是受自己主觀動機的支配而對異質文化進行某種程度的改造,屬于有意識的 誤讀。例如,歐洲的耶穌會教士來到中國,為了達到證明和傳播天主教義的目的,他們 在譯介中國文化典籍時就會有意識地運用基督教文化觀念來加以曲解和附會,比如著名 的“以耶釋儒”模式。再如,眾所周知,近現代中國思想和文學借鑒和吸取了很多西方 成果,由于這種借鑒發生在特殊的半殖民歷史背景之下,因此民族自強就成為近現代中 國思想文學的一個深層的意識原動力,在此基礎之上的思想啟蒙和文學實踐在援引外來 文化資源時都往往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嚴復在引進和介紹進化論時,就對達爾 文、赫胥黎、斯賓塞等人的進化論學說進行了一番取舍和改造,吸收了達爾文、赫胥黎 的“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的學說,吸取了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但又不同意斯賓 塞“任天為治”的觀點,而采納了赫胥黎的“與天爭勝”的觀點,把所有這些整合為一 種特殊的進化論,強調社會進步和自強圖存的觀點,指出中國在民族生存的競爭中,只 有發憤圖強、變弱者為強者,才能立于世界。很顯然,在主觀動機的支配下,譯者對西 方的進化論學說進行了某種程度的有意識偏離(但這種偏離的確起到了激勵民族自強的 目的)。在中國現代思想和文學史上,這種因為接受主體的主觀需要,以“拿來主義” 姿態而產生的對異質文化的改造和取舍,可以說比比皆是。
    第二類,是受制于社會歷史條件、文化交往行為能力、以及語言水平、知識結構客觀 因素,導致了接受主體對他種文化的知識局限,從而產生誤讀。比如18世紀以前,歐洲 人只能從耶穌會的教士那里以及從荷蘭人帶回的一些圖片中得到有關中國的知識,在這 種有限的文化交往能力之下,他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固有的文化觀念來解讀中國, 導致誤讀。但是這種原因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交流和傳播的增進(尤其是當代互聯網 絡知識共享結構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正在逐漸得到克服。
    第三類,是導致跨文化交流中誤讀現象的最重要、最難克服的原因,是文化的差異性 。這種差異性對誤讀的影響可以從兩個不同角度來理解。
    一是客觀上存在的不同文化之間的通約障礙。所謂通約(commensurable),指的是各種 文化之間可以彼此理解、彼此闡發。不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語言傳統、審美方式和思維 習慣,這些構成了每一種文化的特性。那么這種特性是否能夠用另一個文化的思維方式 和語言表達習慣再現出來呢?
    事實上,我們經常會發現,對于一個傳統中的某些特定概念或內容,往往很難在另一 文化體系中找到對應的表達方式,例如充分凝聚著中國文化特色的“風骨”、“江湖” 、“陰陽”等詞語,其譯語往往很難準確傳達出它們在漢語語境中所蘊含的豐富意味,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往往只能在這些概念及其譯語之間建立起某種假設的等值關系(hypothetical equivalences)。
    不同文化傳統所形成的特定審美習慣的差異,諸如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習俗等,也會 給人們對異質文化的理解帶來一定障礙。翻譯界有名的東西風之爭就是一例。基于地理 環境的原因,東風在中國人看來和煦而溫暖,代表著春天和美好的事物;而在英國人眼 中,東風凜冽刺骨,西風才帶著溫和的暖意。可以想象,這種不同的理解習慣令英國讀 者在看到“東風無力百花殘”的意象或中國讀者在讀到英國詩人筆下“這是暖風喲,西 風喲,充滿了小鳥的歌唱”等詩句時多少會感到一絲困惑。再如,18世紀的歐洲崇尚中 國工藝品,尤其是中國瓷器被大量進口和仿造。有時中國工匠喜歡在瓷器上繪制蝙蝠( 五只蝙蝠象征五福臨門),但這對于歐洲人來說是則不可思議的,因為在西方向來流行 著關于吸血蝙蝠的可怕傳說。歷史文化習俗的差異帶來的不同理解可見一斑。
    語言的差異也不容忽視。在當代哲學視野中,語言對于人的生存樣式具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在比較文學領域,語言的差異絕不僅僅是表意工具的差異,而是在其背后往往折 射出整個民族生存方式、思維習慣和審美經驗的差別。例如,中國思維重綜合,因此中 國古詩的語言表達不重邏輯和時態的細分,而是在模糊中追求意義的豐富性,追求“言 有盡而意無窮”的詩歌意境,這正是中國詩歌特有的美學形態,然而在將中國古詩譯成 英語時,由于西方思維重分析的特點,因此英語講求對語法、時態、詞性的細分,結果 以西方語言結構的分析和分解來處理中國古詩,往往只能解釋詩句的意思,卻很難傳達 出詩歌在凝練的字句中所追求的那種言外之意、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不難看出,在具 有不同特質的文化之間,由于語言和審美以及思維習慣的差異,客觀上的確存在著某些 通約的障礙。尤其是那些最能體現本民族文化審美風格的內容,往往也是最容易被誤讀 的。
    二是不同的文化傳統對于接受主體的影響,使得接受主體往往只能從自己所熟悉的文 化觀念和思維習慣或模式出發,來理解他種文化。現代解釋學認為,人在進入理解活動 之前就存在著某種理解的“前見”,而這種前見正是他的傳統所賦予的。事實上,任何 人都不可能完全脫離他的傳統,正如海外華人學者石元康所說的,“傳統在我們無力抗 拒他的時候已經在我們身上留下了烙印,沒有一個人是沒有傳統的……我們的問題,我 們的信仰,以及我們的思考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在某一個傳統中進行。”[3](P8)當然在 具有了足夠的反思能力之后一個人也完全可能選擇放棄他的傳統,然而“傳統不是一件 外在于我們的衣服,而是一組內在于我們心里并且構成我們的自我的觀念、價值、世界 觀等類的東西”,[3](P44)所以要徹底擺脫傳統的影響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不同的 文化之間,人們往往習慣于從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和觀念影響出發,對另一種文化的內 容加以選擇、切割和理解,從而也會造成異質文化間程度不同的誤讀。樂黛云先生曾經 談過一個例子,對于《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這一形象,美國留學生往往和中國讀者 有著截然相反的評價,因為在他們看來,三仙姑熱愛生命、追求美麗,是一個應該充分 肯定的人物,而這樣的理解,顯然是濃厚的西方文化傳統影響的結果。改編自《木蘭辭 》的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也是一個頗有意思的例子。在中國古代文化語境下,《木蘭 辭》中的花木蘭主要突出其忠孝兩全的一面,而美國動畫版的花木蘭,首先是一個不事 脂粉不合流俗的女子,是一個在世俗生活中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的孤獨個體,隨后在替 父從軍建立軍功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很明顯,這是一個充滿西方精神和個體意識 的花木蘭,在其中我們甚至能看到當代女性主義的某些觀照視角。
        三
    那么,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和評價在跨文化交流中大量存在的誤讀現象呢?人們的看法至 今仍然眾說紛紜,下面筆者也試圖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理解。
    正如本文開頭所指出的,誤讀問題是在全球化進程中、在多元文化共生的跨文化交流 中被人們廣泛重視的。所謂“多元文化”,并非僅指多種文化的存在,更意味著多種共 存的文化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事實上,早在“全球化”概念出現之前,世界上便有多 種不同文化存在,但是只有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人們對于世界格局的空間想 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關于自我和他者文化的關系問題、關于“多元文化”的問題才會 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通訊手段的突飛猛進,東西方的人們都清楚地意識到他者的存在 ,而且越是交流,人們就越會清楚地發現,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各有其自己的個性,這也 就是文化的差異性,尤其是像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這樣在完全不同的地理、歷史、政治 、宗教、思想、語言環境里生成發展的文化之間,差異性更是在所難免地滲透到了社會 生活的每一個細胞。正是意識到這種文化間的差異,人們才開始思考我們是否真能完全 理解另一種文化的特性和精神,開始反思比較文化中的誤讀現象。因此可以說,誤讀問 題的提出和討論(或曰誤讀現象的問題意識),實際上反映的是在一種相對平等的跨文化 交往活動中對差異性的重視。強調文化的差異性,承認一切文化都有其應該得到重視的 自身的特性和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比較接近一種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它是對文化 一元論的反動和批判。在過去,無論是華夏文化中心主義認為中華之外皆為蠻夷的視角 ,還是歐洲人將西方現代性視為人類社會普遍真理的歐洲中心主義立場,都是以自身模 式為標準去理解其他文化且將之視為天經地義、不證自明的事情,而不去考慮自己對他 種文化是否存在誤讀,可謂典型的無視文化差異性的觀點。誤讀問題的提出和討論,對 于我們重視不同文化自身的特性和價值,警惕文化單一模式的話語霸權,顯然有著十分 重要的意義。而這種對差異性的強調,顯然也和當代理論思潮中消解中心、關注差異和 邊緣的思想背景有關。只有在這樣的文化精神下,過去沉默的他者才會被作為平等主體 來看待。因此,誤讀雖然是一個早已有之的現象,對誤讀問題的研究和關注卻無疑是當 代意識的產物。
    關于誤讀的意義和價值,還可以從如下方面來討論。首先,當我們談論“誤讀”的時 候,必然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否存在“正讀”。如果假定存在著某種正確的讀解,與 之相對照,我們說某些理解是“誤讀”,這也就意味著,文化能夠以某種清晰、連貫而 且唯一的意義所確定。果真如此嗎?從對文化自身的考察來看,強調不同的文化各有自 己的特性,確實意味著對不同文化的把握存在一個基本的方向問題。完全無視這個方向 ,就會導致對他種文化根本錯誤的理解和阻礙文化交流的誤讀。但是對每一個不同的文 化而言,其內部也存在著共時的多樣性和歷史的復雜性而并不是整齊劃一的,因此對該 種文化的讀解就有許多側重點可供選擇,這也意味著在尊重他種文化的基本特性這一大 前提之下,對某種文化完全的、唯一的理解顯然是不存在的。而在多種可能的閱讀視角 中,必然有些理解會被該文化內部的人們認為是誤讀,但這種理解卻恰恰有可能是補充 了新的視角,或者是揭示了某種潛在的特征,是對被理解的文化內容的一種豐富和擴展 。誤讀的創造性意義也就在于此。
    另一方面,從文化間交流溝通的角度來看,恰恰是因為不同文化之間存在著某些不可 翻譯、不可通約的因素,才使得不同文化相互吸引、交流和借鑒,從而可能產生新的創 造性成果,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有些類似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和而不同”原則。因 為“和實生物,同則不濟”,完全的相同不會導致新的發展,只有不同因素之間的和合 作用,才能產生新的事物,因此對差異性的理解,實際上并不會減弱而是增強了向更加 富有成果的文化交流邁進的可能性。事實上,世界上很多文化正是在對他種文化成果的 借鑒與融合中,不斷生成新的意義,形成自己新的文化內容。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 中曾經指出:“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常常被證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里程碑。希臘 向埃及學習,羅馬向希臘學習,阿拉伯向羅馬帝國學習,中世紀的歐洲向阿拉伯學習, 而文藝復興的歐洲又向拜占庭帝國學習。”[4]同樣,眾所周知,印度佛教和西方文化 的傳入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是相當深遠的。而在不同文化相遇時,誤讀往往是打破無聯 系狀態、導致認同和接受的第一步,也是生成新的意義、構成新的文化內容的契機。例 如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曾經被很多人批評為誤讀了中國文化,但恰恰卻是李安的 帶有一定美國審美眼光的誤讀,才使更多的美國觀眾開始接觸和了解東方音樂、東方武 術和東方情感。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誤讀正是導向理解的前提。在這個來勢洶涌的全 球化時代,如何保證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同時又導向溝通和對話,也許誤讀問題的價值 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收稿日期:200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長春721~725G0文化研究潘20042004通常存在于閱讀活動中的“誤讀”現象,在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研究領域中指的是在 跨文化交流中人們對他者文化的或積極或消極的變異性理解。接受者的主觀動機、文化 交往的客觀條件以及不同文化的差異性是導致誤讀產生的主要原因。對誤讀的研究和關 注是當代意識的產物,反映出對文化差異性的重視。誤讀的創造性意義在于,它往往是 對被理解的文化主體的一種豐富和擴展,也是打破不同文化間無聯系狀態、導致認同和 理解并產生新的文化內容的契機。誤讀/跨文化/原因/交流本文原作為英文,主要論點曾在國際比較文化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ivilizations)和世界歷史協會(World HistoryAssociation)發起的俄亥俄會議上納入專題討論,并引起良好的學術反響。張偉遠張一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FEI Xiao-tong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Culture is actually changing and expanding.An individual can be thecarrier of a certain culture and thus becomes the variant of the culturewith its development.Culture,because of the individuals,is involved in thegroup work to become social agreement so that culture has taken the socialfeatures.If denied by a society,culture will not survive.Culturalconsciousness is an arduous process.It is thus very important to get to know one's own culture and understand other cultures,which is the premis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one's position in the multi-cultural pattern of thepresent world.山東大學 中文系,山東 濟南 250100
    潘皓(1972-),女,湖北省武漢市人,山東大學文學院講師,文學博士 作者: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長春721~725G0文化研究潘20042004通常存在于閱讀活動中的“誤讀”現象,在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研究領域中指的是在 跨文化交流中人們對他者文化的或積極或消極的變異性理解。接受者的主觀動機、文化 交往的客觀條件以及不同文化的差異性是導致誤讀產生的主要原因。對誤讀的研究和關 注是當代意識的產物,反映出對文化差異性的重視。誤讀的創造性意義在于,它往往是 對被理解的文化主體的一種豐富和擴展,也是打破不同文化間無聯系狀態、導致認同和 理解并產生新的文化內容的契機。誤讀/跨文化/原因/交流本文原作為英文,主要論點曾在國際比較文化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ivilizations)和世界歷史協會(World HistoryAssociation)發起的俄亥俄會議上納入專題討論,并引起良好的學術反響。張偉遠

網載 2013-09-10 21:49:43

[新一篇] 跨層非短語結構“的話”的詞匯化

[舊一篇] 跨文化視野中的主觀幸福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