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與國民素質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已作為重要內容正式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并被黨和政府的重要文件所一再重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是一個許多因素構成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而以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主要標志的人的發展,則是其主要支柱和重要組成部分。
      一、人本身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內容
  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發展是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所導致的一種結果或所達到的一種目的;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又有賴于作為社會主體的人自身的發展。然而,在社會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并未意識到這一點,不能正確地協調和處理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二者的關系。
  一百多年前,偉大思想家馬克思、恩格斯依據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把對人的發展問題的研究提到重要地位,特別是從對資本主義社會畸型發展的批判中,科學地論述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性及其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他們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型的發展,指出它“在簡單協作中開始,在工場手工業中得到發展,在大工業中完成”(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0頁。)。他們論證了人類社會是一個從低級文明走向高級文明、從片面發展走向全面發展的客觀過程,認為從人的發展來說,人類社會經歷了人的依賴關系(前資本主義)、物的依賴關系(資本主義)兩大形態后,必然要走向“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的階段(共產主義)(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頁。)。在后一階段,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第273頁。)那時,“人的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 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頁。),即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新人。馬、 恩還論述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主要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消滅私有制和不合理的分工;充分節約和利用時間;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盡管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早已科學地指明了一種社會歷史發展的方向和必然趨勢,但自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化以來所形成的單純經濟增長的片面發展觀及其發展模式,只有當其弊端愈益明顯地暴露出來時,才會引起人們對它的懷疑和重新審視。直到本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學者才開始在對傳統發展觀和發展模式的反思中,探索新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倡導發展的協調性、綜合性和可持續性的新的發展觀即可持續發展觀。這種發展觀的一個主要特征是:認為發展的目的是實現人的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經濟增長只不過是實現人的發展的手段,經濟、政治、社會的各種制度的演進也只是為人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人的發展也不僅指當代人的發展,而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指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而且包括滿足人們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種需求,使人的體力和智力方面的各種潛能得以充分挖掘和發揮出來。弗朗索瓦·佩魯指出:“市場是為人而設的,而不是相反;工業屬于世界,而不是世界屬于工業;如果資源的分配和勞動的產品要有一個合法的基礎的話,即便在經濟學方面,它也應該依據以人為中心的戰略”(注:弗朗索瓦·佩魯:《新發展觀》,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頁。)。“無論如何需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指出一條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線,并指出每個人以及整個人類多方面的、全面的發展方向”(弗朗索瓦·佩魯:《新發展觀》,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頁。)。《聯合國第二個發展十年(1971—1980 年)》宣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所有的人能夠更好地生活”。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首腦會議的《宣言》則明確提出,我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發展框架”。1994年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規定,在發展問題上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原則,《中國社會發展報告》也提出“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總之,社會的發展是為了人,人本身的發展又構成社會發展的主體內容,而人的發展則主要體現在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上,這告訴我們,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已經內含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之中。同時,這也表明,當代的可持續發展觀——其主旨是實現以人為核心的社會全面發展,與一個多世紀前馬、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正相吻合,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真理性與預見性充分地得到證實。
      二、人的素質: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目的與內容,而且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因素與根本條件。這是因為:
  第一,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具有高尚的倫理道德精神。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優化生存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要求,強調生態文明、代際平等以及人文生態價值取向等,而所有這些都包涵著深刻的倫理道德意蘊。它要求人們以“利人利己”、“義利兼顧”作為價值判斷尺度,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人類生存環境,以澤被后代的崇高思想境界為子孫后代留下充分的空間和資源。同時,可持續發展這一社會系統工程的構建,是一個艱難的長期的過程,尤其是要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相對短缺的“后發”型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更是極其艱巨的。這就要求廣大人民群眾具有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很高的積極性創造性,樹立愛崗敬業、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從而為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出強大的原動力。
  第二,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具有較高的文明程度。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在人與自然及周圍環境、人與人的關系中必須體現出高度的文明精神。這就要求人們有較高的文明程度和高尚的情趣,能正確處理個體與群體、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自覺地遵守公共活動秩序與行為準則,進行文明生產,確立與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也只有這樣,才能克服與避免西方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精神頹廢、道德淪喪、社會治安混亂等“城市病”、“社會病”。
  第三,可持續發展要求廣大社會成員具有高度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取決于物質資本和勞動力,更取決于科學、技術、信息以及人的創新能力等精神文化資源。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增長方式從以粗放型為主轉到以集約型為主,從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鋪新攤子、追求數量,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來推動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潛力,提高生產、建設和其他各項事業的效率。這就要使廣大勞動者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擁有大批的各種高質量的人才。正如鄧小平早就指出的:“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7頁。)尤其應當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在即將來臨的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包括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是決定該國在國際競爭和世界總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上述表明,廣大社會成員具有較高的全面素質,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和根本條件。然而,我國的現實卻是,勞動力的總體質量較低,國民素質不高,高素質、高質量的各種人才短缺,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極不相適應。正是基于此,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了具有遠大戰略眼光的精辟論斷:“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的人力資源的優勢,關系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
     三、努力提高國民素質: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國民素質對于實施可持續發展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呢?這就要積極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
  第一,轉變觀念,真正把提高國民素質作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江澤民曾經強調指出:“依靠什么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呢?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注:人民日報1994年6月15日。)。對此, 全黨全國人民一定要有足夠的認識。必須看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受到人均自然資源不足、物質資本嚴重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制約,但也有一個極大的優勢,這就是我們是世界上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而相對于自然資源和物質資本來說,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越來越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哈比森認為:“人力資源……是國民財富的最終基礎。資本和自然資源是被動的生產要素,人則是積累資本,開發自然資源,建立社會、經濟和政治組織并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主動力量。顯而易見,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發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識,就不能發展任何別的東西。”(注:哈比森:《作為國民財富的人力資源》,轉引自譚崇臺主編:《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 頁。)。萊斯特·瑟羅也強調:到下一世紀,“有技能的人才是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注:萊斯特·瑟羅:《二十一世紀的角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頁。)不過,巨大的人力資源還只是一種潛在優勢,要將它加以開發利用,關鍵是要提高人的素質。否則,龐大的人口數量不僅不能化為巨大的人才優勢,成為發展的強大動力,而只會成為制約現代化進程的沉重的人口包袱。所以,我們一定要增強認識,真正落實提高國民素質這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大計。
  第二,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努力塑造具有高度思想道德素質的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著重點應是: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使全體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具有放眼21世紀中葉的長遠眼光和為子孫后代創千秋基業的寬廣胸懷與雄心大志;大力倡導艱苦創業精神,引導人們發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大力倡導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和文明禮貌、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
  第三,切實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加強科技和教育事業,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科技和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各種建設人才的關鍵和基礎,要努力改變我國科技與教育落后的局面,積極促進其發展。
  
  
  
湖湘論壇長沙64~65C4社會學易培強19991999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長沙 郵編:410081) 作者:湖湘論壇長沙64~65C4社會學易培強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6:17

[新一篇] 古代“中和”觀及其現實意義

[舊一篇] 可持續發展與文明轉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