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態道德教育芻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21世紀,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巨大挑戰,人口壓力、自然資源的超常利用、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已向我們敲響了警鐘。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成為“三個代表”忠實的實踐者,就不能回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這“關系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安全,關系到我國人民生活的質量,關系到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1]加強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建設,注重對大學生可持續發展道德觀的引導,是新世紀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課題。
    一
  生態道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德育活動,是指教育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的生態道德觀出發,引導受教育者為了人類長遠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習慣。其實質是要求人們以道德理念去維護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不可再生資源持續利用。
  生態道德教育是伴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而產生的。近一段時期,人類社會的技術力量迅速發展,導致生態失衡、環境污染等問題正在不知不覺中向人類的精神世界迅速蔓延。心理學家弗洛姆說:“二十世紀盡管擁有物質的繁榮,政治與經濟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紀比十九世紀病得更嚴重”[2](P163)。馬克思則更尖銳地指出:“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日益控制自然,個人都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物質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3](P261)。所謂“精神上的世紀病”,所謂“人的生命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實質上就是看到了技術進步導致生活環境改變并進而影響到人性的全面發展,造就了20世紀的“平面人”、“單面人”。這正是人性貧乏、人格萎縮、精神孱弱所導致的結果,也是人被“物化”的結果。現在看來,馬克思在那個年代,對“人性的健康發展”這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權衡了工業化所帶來的利弊。一個多世紀來,生態“道德的敗壞”也由自然生態、社會生態逐漸擴展到人類的文化生態、精神生態層面上來。可見生態道德教育已經成為目前高等學校整個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態道德教育必然要沖破傳統道德教育的一些界限,把傳統道德責任從強調現實利益延伸到人類未來的利益。它要求人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人類生存的環境,以崇高的思想境界為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留下充分的空間和可供利用的不可再生的資源,以謀求人類自身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和人類發展權利與自然生存發展權利的統一,使人類在更高層次上復歸自然,從而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以往的傳統道德教育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其觀點主要表現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則的惟一相關因素”,“人是惟一的道德顧客,只有人才有資格獲得道德關懷”,“人是惟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價值,大自然的價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產物”[4]等。由于傳統道德教育的偏頗,高校生態道德教學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課程設置指導思想缺乏全局性。近年來,高校(尤其是自然科學技術專業)普遍認同并推行的一種專業設置方式是將原來的專業面拓寬,注重課本中現代科技發展中知識信息的增多。這一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將強調基礎與強調應用統一起來,在解決計劃經濟時代高校專業設置過細過專的問題方面和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效果常常局限于適應性的增加和知識面的擴大這些方面。由于這種指導思想缺乏教育的全局性,當人們在應用領域出現了某種新技術,并意識到它可能產生的社會倫理或道德等方面的問題而對人類構成威脅時,才迫不及待地進行道德教育的補課。“克隆人”現象是最典型的實例。二是教學思路缺乏前瞻性。從70年代起,西方發達國家環境的目標逐步從環境保護轉向關照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考慮生態問題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等因素。由此,西方許多著名大學在教學研究中,把維系生態道德觀列入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如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題為《增長的極限》的關于人類困境的研究報告。當時西方發達國家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和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因此,對于羅馬俱樂部關于人類面臨空前困境的預言,人們根本聽不進去。但1973年爆發的世界性“石油危機”使得西方國家如大夢初醒,原油價格上漲四倍,經濟陷入嚴重混亂。1979-1980年世界原油價格第二次飛漲,導致西方社會的發展大大放緩,整個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1981年為1%,1982年為0.75%。西方大學中從70年代開始就沒有停止過關于人類困境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就沒有停止關于生態、不可再生資源等問題的學術研究和交流。縱觀目前我國高校的學科教育,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教師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層面和外部層面,即只是關照人類與其環境之間在物質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轉換。因而,總是把生態問題的解決寄托在與此相關的技術手段上,忽視在各學科的教學中灌輸生態道德觀。缺乏人文價值取向和人文關懷,將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簡單地轉換成毫無生命質感的經濟數據,將人變成機器,將幸福、道德等同于經濟指標。三是大學生在生態問題的價值取向的認同上缺乏一致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效果也面臨著變革與發展的挑戰,這主要是反映在學校的一元價值倡導與現實社會多元價值取向的沖突上;反映在學校生態道德教育與社會環境相脫離、與受體心理需求相脫節、與道德構件相失衡諸多現象上。當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利益發生碰撞時,大學生在生態問題的價值取向上便發生轉變,以至于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后,為獲取更多更好的經濟利益或個人名利而忽視人類未來的利益和對未來的義務。這種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不和諧的“兩張皮”現象,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面對生態道德教學存在的這些問題,如果不積極采取措施來改進我們的工作,“面向未來”的教育就難以實現。
    二
  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到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其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探討。首先要通過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來實現大學生的思想轉變。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轉變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關鍵。我們知道,正確的思想是指對客觀事物和社會環境的正確反映,即人的頭腦中的觀念、看法、意識、思維等精神產品與外在的客觀現實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相吻合、相一致。反之,相悖、相扭曲則是非正確乃至錯誤的思想。學生生態道德觀的形成和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具體的、復雜的過程。既是一個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教育與受教育的過程,更是一個自我調整和自我改造的過程。在進行生態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將人類的基本道德底線守住,一定要培育人類的基本同情心、惻隱心,將其內化為人的第二天性。不然的話,就可能出現用硝酸去澆動物園的熊的事件。問題的可怕更在于事件發生后的解釋為是做實驗。面對層出不窮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國有必要全面地實施生態道德教育。高校作為教育的主體,有責任在大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育他們必須變無窮無盡向自然索取的世界觀為人類與自然平衡協調、愛護資源的世界觀,必須變物質消耗主義、個人享樂主義的價值觀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人文理性的價值觀,樹立強烈的生態道德觀。其次,要通過生態道德教育的研究來探討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的規律。這是指運用生態道德觀去探討高等教育運行中的問題,哪些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理論,哪些是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以求得比較合理的結論。從國外環境教育的發展歷史看,20世紀70年代是環境教育的形成時期,西方國家一些大學建立環境科學系,如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設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系。80年代,環境教育觀念發生轉變,環境問題不單是作為技術問題而且也是由社會問題組成。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召開,在會議形成的重要文件《21世紀議程》中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方針,要增進公眾認識,促進培訓。90年代初,美國一些高校就開始探討高等教育中環境教育問題,他們規定,非環境類專業的每個學生必須接受環境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有責任的環境行為。另外,一些高校還創立了Tufts-Harvard大學方法和Wisconsin-steven Point大學方法,目的是使學生在接受各自學科教育的同時,接受環境教育。這些有益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可以設想,如果我國高校普遍開設環境教育課,其社會效益絕不僅僅是影響幾十萬在校生,數年后,其社會效益才可能初步顯示,十年后才可能有比較充分的顯示。第三,要通過生態道德教育取得的成效來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意識,動員并整合全校的力量,以形成盡可能大的積極的“德育合力”。高校的任何事情都是要依靠人去做的,人是高校一切活動的主體。生態道德教育工作的開展,其活動的質量和效果,最根本的取決于教育工作者隊伍的形成及其素質。生態道德教育是科學性很強的一門學問,同任何實踐領域一樣,要使它不斷深化和發展,就必須有一支專門隊伍去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必須要有這方面的專家、教授來承担教學任務。另外,生態道德教育也有賴于各類學科的教師積極參與和配合。缺乏整體教育意識的生態道德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不完整的教育。這種不完整性不僅表現為知識上的不完整性,也表現為價值體系的不完整性。因而,這種教育在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不足。
  此外,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開展給我們的德育工作帶來了許多鮮活的內容。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第一,拓寬高校德育工作的視野。生態道德教育是圍繞生態平衡、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這三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展開的。這種教育的成功之處在于把德育的說教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了,把生態道德教育與科學技術研究辯證地統一起來了,將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用現代觀念加以闡釋,做到古為今用。用一種中和、平衡的價值觀來看待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以及自然界生態平衡的關系,從而拓寬了德育工作的視野。第二,豐富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內容。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使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艱苦奮斗教育的內容更加具體、更加豐富。生態道德教育的開展強化了大學生的科技意識、環保意識和資源意識,能使他們深刻理解我國政府提出的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等基本國策的真正意義,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進一步振奮民族精神,確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三,開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生態道德教育借助科學思想來推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思路。我們知道,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在人類探索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形成的,這說明科學本身具有推動人們思想道德進步的理性力量。借助凝聚人類智慧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生態道德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動大學生行為方式的養成,激勵大學生自覺地掌握科學方法、運用科學思維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
  根據世界發展進程,當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處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時,往往對應著人口、資源、環境等瓶頸約束最為嚴重時期,也往往是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會倫理需要調整重建的關鍵時期。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這些世界性的問題已經在我國顯現出來。中國作為一個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大國,又是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大國,“即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需之能力的發展”[5],不僅是我們自身發展的惟一正確的模式,而且是對整個人類的巨大貢獻。作為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是我們探索解決這一世界難題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十分重視生態道德教育工作,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的環境保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政治生態化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哲理教育以及科技生態化教育來努力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要真正使生態道德教育取得成效,還必須發揮高校的自身優勢,在教育方法的改進上下功夫。
  第一,要加快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我國的課程體系具有一個特點,就是過于刻板、僵化,很難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快速的變化,并靈活地進行自我調整。這種缺少靈活性的課程體系可以說缺少可持續發展性。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優先的發展戰略,其實質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戰略。教育理論工作者所論證的高等教育適度超前發展,也是為了支持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快生態道德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使我們的教育更貼近實際、更接近生活。同時也是高校課程體系現代化的一個基本特征。
  第二,要加大大學生生態法規的教育力度。法制法規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過程中,增加生態法規的教育內容,對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確實有一部分人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欲望急速膨脹,喪失了道德操守,出現了道德迷亂,這些都影響著在校的學生。我們在實施生態道德教育的同時,更迫切地需要一種強制性的約束力來規范大學生的生態道德行為,加大高校生態法規的教育力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要加強校園生態環境建設,在大學生心理構成一種無形的生態教育氛圍。學校的校園建筑、環境設施似乎是毫無生命和情感色彩的客觀存在物。但是,如果其間熔鑄進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并按照美育規律加以精心設計和構造,這些物質環境就會成為影響學生思想情感、道德行為的重要外部力量,進而從一般的校園環境優化為育人功能的生態德育環境。
  第四,要加緊對大學生生態道德行為的養成教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接口,保護環境,拯救地球的事業就在我們的生活細節中,在人類的環境意識已經覺醒之時,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個覺醒的大學生將生態意識付諸行動,改變現成的生活方式,追隨綠色時尚,建設綠色文明。使大學生為了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南昌125~128G2思想政治教育王世民/豐平20032003高校生態道德教育是培養大學生自覺維系自然界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不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道德理念的一種新型的德育活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高校生態道德缺乏全局性、前瞻性和一致性等問題。因此,高等學校必須加強對生態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討,發揮高校自身優勢,在教育方法的改進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道德觀。高等學校/生態/道德/教育王世民(1954-),男,南昌市人,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南昌市高等專科學校,江西南昌;  豐平(1963-),男,江西豐城人,江西師范大學教育產業集團副總經理,主要研究高教管理;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7 作者: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南昌125~128G2思想政治教育王世民/豐平20032003高校生態道德教育是培養大學生自覺維系自然界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不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道德理念的一種新型的德育活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高校生態道德缺乏全局性、前瞻性和一致性等問題。因此,高等學校必須加強對生態道德教育的研究探討,發揮高校自身優勢,在教育方法的改進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道德觀。高等學校/生態/道德/教育

網載 2013-09-10 22:01:22

[新一篇] 高校教師師德問題研究綜述

[舊一篇]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芻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