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教育給我們的借鑒 中國“好孩子”距離諾貝爾獎有多遠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37.jpg

民國老課本

商務印書館出版《新國文》教科書


教育乃千秋之大業,民國辦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鑒和學習。


比如說教育法規。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立即強調在中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范、高等師范免收學費。”免費上師范就成了當時很多家境貧窮的學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徑,毛澤東就是在湖南師范學校畢業的。1946年國民政府制定了《教育憲法》,定位準確,要求明細,茲列舉幾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并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比如說教育經費。《教育憲法》規定:“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于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于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業內人士可以對照60年前的這個標準算今天的賬,看看有沒有差距。


比如說教師待遇。1927年公布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講師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在20世紀30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為15元。20世紀40年代的《教育憲法》規定:“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資料顯示,當時普通警察一個月2塊銀洋,縣長一個月20塊銀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洋,民國時期小學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要遠遠超過縣長。民國時期對教師待遇的重視和投入讓今人望塵莫及,汗顏不已。


比如說教育理念。民國以來,中學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開中學校長張伯苓。張伯苓是個教育救國的偉大實踐者,他給南開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求人。”張伯苓常說,學生“不單是要從書本上得到學問,并且還要有課外活動,從這里得來的知識學問,比書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導下,南開中學的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成立,為“教育立人”創造了載體,如敬業樂群會、美術研究會、攝影研究會、文學會、京劇社、新劇團、校風出版社、武術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開的劇團尤其有名,因此有“話劇的搖籃”之美譽。曹禺、黃宗江等人都是從南開走上話劇道路的。


比如說教材。民國教科書的編纂有兩個特點,一是它的民間性,民間在編纂教科書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只報教育部審核即可;二是它的編纂者都是具有現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適、舒新城、郭秉文、朱經農、黎錦暉、廖世承等,由他們來商定給小學生編課本,自然也就體現了民國教育的基本理念。


比如說多樣化的教育格局。當時的中國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并存,形成了一個參差多態而又富有彈性的“差序格局”。南開中學就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跟公立學校比起來有靈活自由的優點,當時的文化環境足以讓私立學校生存并且發展,社會上對于私立學校也沒有偏見,這一方面得益于其時的文化生態,同時也得益于民國教育家的胸襟。


比如說不惜代價辦教育。抗戰前全國有4億人,當時的西部只有1.8億人,抗戰爆發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萬人口,而當時西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全國的30%,民生工業只占5%,卻要養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戰最艱難的時刻,當時的國民政府卻真正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據著名學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學生上學仍然有困難還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且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后可以不還。同時,抗戰客觀上為我國的西部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使西部諸省在基礎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國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開始在四川、河南、貴州、陜西、湖南、甘肅、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國立中學及3所國立華僑中學,先后培養教育了10萬“戰區流亡學生”。中國共產黨的許多杰出人才就是這些國立中學培養出來的,比如: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當代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著名詩人賀敬之、國防科工委主任上將丁衡高等。抗日戰爭結束后,這些國立中學于1946年逐步復原,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譜寫了一個殘酷戰爭期間中國教育的傳奇。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到目前為止,共有8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崔琦等)生于我國民國時期的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國時期的教育。而自建國以來,新中國培養的學生中只有高行健、莫言,而且還是文學獎,自然科學獎一個也沒有,當代教育是不是應該反思?


向民國教育學習是犯了“左”傾錯誤嗎?竊以為,非也!敢于承認一切優秀的精神遺產,不僅代表著“政治正確”,更代表著大胸襟與大氣度,是成熟與自信的表現。當年的民國教育是一種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樸的民初之風和波瀾壯闊的“五四”之風,又有賴于一大批民國學人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畢一日之力可以抵達,當代教育任重而道遠。


本文摘自《教師博覽》2008年第1期


中國“好孩子”距離諾貝爾獎有多遠


今年的諾貝爾獎還沒有揭曉之前,由湯森路透的預測名單中,4名華裔科學家有望在今年度的諾貝爾科學獎折桂,成為國內熱門話題。這四張華人面孔也著實讓人欣喜了一番,其中,有兩名內地教育培養出來的科學家,他們分別是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教授的張首晟和本科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的楊培東。這也成為歷屆諾貝爾科學獎距離中國內地教育最近的一次。作者:付露。


  但令人遺憾的是,10月7日開獎的結果諾貝爾獎得主卻是三名日本教育培養的科學家。


  新中國成立迄今65年里,諾貝爾獎共向全球400多位最優秀的科學家頒獎,其中中國得獎人數為0。而一向被人們瞧不起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他們在65年里,都分別至少培養出了1名諾貝爾科學獎的得主。


  從概率上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出國留學的人大約130萬~140萬;從投入上說,大多數中國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幾乎是盡其所能;從重視程度上說,中國對于教育的投入至少比西南聯大不知多少倍。更令人驚奇的是,五四一代人,不僅出現了一些文化巨人,還出現了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學家,例如華羅庚、周培源、錢學森、蘇步青等,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是全球科學界的翹楚和領軍人物。而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培養出幾個這樣的科學家?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人們不禁在想,我們到底差在了哪里?人們也不得不感嘆中國距離諾獎科學獎有多遠?


  培養乖孩子的中國教育


  內地教育,國家主義的教育定位使學校和教師的功能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很難有發揮的空間。工具化的國家主義教育使命是要培養“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是一個獨立、健全的有教養的人。所以,無論教育研究者、教育官員,還是基層校長、普通教師,甚至家長都清楚我們的基礎教育對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有所戕害,但這么多年來都對此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學生對他不理解的事物和現象更容易表現出質疑的品質,而且更傾向于把事情搞清楚,弄明白。可是,這樣的傾向與培養“合格的接班人”的目標相沖突。


  科學創造的一個根本動力就是興趣,興趣也是一種樂趣。現在的中小學學生們在繁重的課程和作業的重壓下喘息,在各種各樣的考試前打拼。他們每天的睡眠基本不足,甚至周末還有奧數、英語、藝術等各種補習。在考場上身經百戰的他們,進入大學或者熬到博士的時候,是利用自己的知識來謀生、過好日子。


  當普通人經過學校教育的同時也失去質疑、好奇和想象力,那么那些潛在的有科學天賦的孩子不僅不能從學校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引導,從他們的父母、親戚、鄰居和社會環境中,也難以得到對質疑品質、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鼓勵。


  可是,沒有誰能把一個孩子的質疑品質、好奇心和想象力僅僅約束在特定的自然科學或學術方面。更關鍵的是,如果內地的教育一旦鼓勵學生的質疑品質、好奇心和想像力,那么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具有這些品質,因為沒有哪個教師或官員有能力把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孩子從一堆聰明的孩子中“擇”出來。


  對內地教育來說,地方教育官員和學校校長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努力把學生培養成服從管理、尊重權威、成熟老成、隱忍順從的“乖”孩子。不僅基礎教育的學校這么做,內地高校在這個環節也難以有所突破。


  拿走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的德國教育


  為什么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而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只有莫言拿了一次文學獎;是什么樣的教育讓德國如此優秀?


  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也就是學前班。


  德國孩子在小學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他們的觀念里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在德國除了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有德國老師解釋道,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1、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2、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制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其實不僅是在德國,許多歐洲國家對待孩子的方法都是大同小異。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


  人們有理由担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担心是多余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于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這就是中國的小孩子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雖然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也設置了幼兒園,學前班,可小孩卻缺失了思考的主動性!因為他們的天性被無情的抹殺了!好奇心因為家長的意志被無情的剝奪了!


  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眼中的興趣


  我雖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但我認定我不是天才。在12歲以前,我還沒上學呢。


  念小學時,我們學校是一所大學附屬小學,媽媽是那所大學的校長。小學的教師全是媽媽的學生,誰都不管我。當時,我對上學沒興趣。到學校看看,不喜歡我就走掉了。到哪兒去?到池塘游泳、到河邊捉小蝦,四處游蕩。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與其它小朋友一樣,生活在十分艱難的環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學家。家里進進出出都是科學家,再加上從小父母就把牛頓、愛因斯坦的故事講給我聽,耳濡目染的,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說,是興趣把我牽引到國際科學的“峰巔”。


  其實,我父母也不管我,他們讓我自由發展,這和很多中國的家庭不同。


  現在,我不強迫孩子讀書。可是我的弟弟、妹妹全都是望子成龍,担心孩子學不好,替孩子計劃好一切。其實,孩子在學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在我認識的科學家當中,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學生。我更不曾考過第一名。


  我只是對科學感興趣。每天,多從早上7時30時踏進試驗室,至晚上11時走出試驗室,沒有圣誕節,沒有星期天,這也是出自我對科學物理的興趣。


  興趣對一個人的事業很重要。這么長的時間,沒有興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勸那些想干成一番事業的朋友,應該以興趣為出發點,不能勉為其難。


  我經常把我的孩子帶進試驗室,從小如此。如果出國,我就每天打電話回家。我的女兒3歲時,就可以清楚地認清各種儀器的用途了,而且她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我希望女兒學物理,長大去接我的“班”,不過,女兒卻對生物有興趣。對這,我不去干預。各有各的興趣嗎!我想,她將來會在生物學上做出成績的。父母不該包辦孩子的興趣。因為“包辦”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諾貝爾精神


  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沒有提供“諾貝爾獲獎者”的條件,所以這樣的結果也并不奇怪。真正的教育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人”,我們要的是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自由成長。


  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能改變“應試”和“灌輸”的本質,也許諾獎科學獎永遠不會出現在中國,但是我們去發現和改變現實的過程去遠大于獲獎本身。


  在我們看過德國的教育之后會發現,其實我們缺少的是環境,是家長的陪伴和童年的無憂成長。如果父母能夠保證陪伴孩子的時間和質量,那么去早教機構去上課甚至都是沒必要的。國內的早教中心之所以受到父母們的歡迎,就是因為在中國的國情下,許多家長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同時也沒辦法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親子相處時間。而更多的孩子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關心的都是孩子的成績如何。孩子從小就被要求不能做什么,不能去哪兒,不能和什么人一起,條條框框的限制里,我們的孩子都是“復制品”。在當下的教育背景之下,家長沒有對孩子興趣的發現與培養,期望孩子得諾獎更是不可能。面對現今的狀況,教育的對象應該是父母,因為誰也沒法取代好的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西方家長鼓勵孩子涂鴉,花自己想畫的東西,就算弄臟了也沒關系,至少是孩子想要的感興趣的,他們也會給足孩子空間,讓孩子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他們會讓孩子盡可能發展自己的個性,他們要的是限量版的孩子而不是復制品。


  而在中國,雙語幼兒園都是那么火爆,幾歲的孩子就開始上各種“班”,環境讓給家長和孩子喘不過氣。家長眼中的神童形象就是無所不知的孩子,他們奧賽,作文英語樣樣獲獎。這樣的孩子讓家長驕傲,但是這些孩子卻是最可憐的,他們沒有想做的只有要做的。


  別人眼中的世界在我們這兒只能是結果,我們從未看到過程中的風景。培養孩子的諾貝爾精神,放開緊握著的孩子的手,給他們一個自我的自由空間,讓他們童真的眼睛去感悟世界,發現世界,不斷去探索他眼中漸趨清晰的世界,終有一天他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網載 2015-05-14 10:34:11

[新一篇] 我們能夠停止“忙”嗎?不要匆匆忙忙,而要把握戰略、有條不紊

[舊一篇] 央視《東方時空》前制作人時間談央視 實話實說是有前提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