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道德文明驚人崩潰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驚人”是一個容易被濫用的詞。然而,國際媒體、中國公眾,甚至中國官方在形容當今中國的時候,還是常常不得不用“驚人”一詞。
例如,中國的經濟增長是驚人的;中國的環境污染是驚人的;中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是驚人的;中國大款對高檔奢侈品的購買力是驚人的;在號稱建設社會主義、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中國,財富集中的速度和幅度是驚人的。
星期一,中國又給國際社會提供了另一個令人震驚、憤怒、難以言說的驚人。

*女孩被車碾壓,大眾不管不問*

成為星期一有關中國的驚人新聞的事件發生在上個星期四。在廣東佛山,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孩被車撞倒碾壓過去,再被另一輛車碾壓過去。倒地不起的小女孩在血泊中痛苦掙扎。
一連串的路人從她旁邊走過,好似沒有什么事情發生。最后,小女孩不再掙扎。最后,一個撿破爛的女子上前抱起女孩,呼喊找到了女孩的媽媽。女孩被送到醫院。來自中國的最新消息說,醫生們表示他們已經無力回天。
有關的報導和現場實況錄像通過互聯網傳開,顯然讓報導這一事件的西方媒體目瞪口呆,不知道說什么好。
包括法國在內的法語國家新聞媒體普遍轉載法新社的報導,題目是“一個小女孩被兩輛車碾壓,大眾不管不問。”
瑞士法文報紙《晨報》在發表這篇報導的同時,還配發來自中國的錄像,并在錄像鏈接圖像下面配有這樣一番解說和警告:“過路人對受重傷的女孩完全視若無睹。這一事件在互聯網上激起憤怒。請注意,此錄像包含一些畫面,有可能激起反感。”
說到這里,需要解說一下“請注意,此錄像包含一些畫面,有可能激起反感”的說法。它的法語原文是:Attention, cette video contient des images pouvant choquer。其中的“pouvant choquer翻譯成“有可能激起反感”顯然是一種很無力、很無助翻譯。
這里的關鍵詞是choquer,標準翻譯是“導致反感”,即相當于英語當中的“offend。”然而,在英語和法語當中,這種反感不是一般的反感, 而是指由驚恐、驚駭、震驚而導致的令人毛骨悚然、令人發指、令人撕心裂肺的發自內心深處的極端痛苦、厭惡和反感。

*說明問題的驚人數字*

一個兩歲的女孩路上被車撞倒,假如有一個人從她身邊路過不管不問,可以有很多解釋。那個人或許是沒看見,那個人或許是特別膽小,那個人或許是個壞人,那個人或許是個精神病,等等等等。假如有兩個人從她身邊走過不管不問,可能的合理解釋就會大幅度減少。假如三個人從這樣可憐的女孩身邊走過不管不問,除了用“極端不幸運”之外,已經難以找到別的解釋。
然而,閉路電視錄像顯示,兩歲的女孩小悅悅被汽車撞倒、碾壓、躺在血泊中,至少有18個人從她身邊經過,但他們都不管不問、若無其事地走過去。假如說冷漠和殘忍也可以打分,小悅悅的不那么清晰的被撞、被碾、被無視的監控錄像記錄清晰地顯示,當今中國社會的冷漠和殘忍已經高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令人發指、令人撕心裂肺的程度。
喜歡進行數量化研究、以數字說明問題的社會科學研究者無疑可以設計一個各國冷漠和殘忍度試驗:把一個滿身血污的十分逼真的假娃娃放在某一國家路上,看到底是第幾個過路人會對她伸出援手(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五個?第十個?),由此得出的數字越高,即表明該國的殘忍度越高。
在這個所謂的“令人反感”的殘忍度數字指標上,中國到底是跟世界其它國家差不多,還是遙遙領先于世界各國,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實證性研究。然而,一些敏感的中國人已經得出了結論。10月18日,北京時間凌晨時分,中國演員袁弘通過新浪微博發表評論說:
“看完這段(小悅悅被撞、被碾、倒在血泊中被無視的)視頻,被強烈的民族自卑感擊倒在地。連續18人,這自卑的腰桿怕是再多十八個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也挺不起來的。”

*令人驚駭的18*

面對如此殘忍的畫面,西方媒體目瞪口呆,張口結舌,只能簡單地復述事件,描述那段慘不忍睹的錄像畫面。英國《每日電訊報》駐北京記者彼德?福斯特17日發表有關小悅悅的報導,也提出了18這個令人驚駭的數字:
“這是一條讓千百萬中國人深深不安的新聞報導。它向人們提出了若干令人不安的問題:30年來專心致志的經濟發展是否只是留下一種道德真空?”
“事情發生在上個星期四,在廣東省工業繁盛的佛山市,一個兩歲的女孩搖搖擺擺走上一個批發市場中的一條小道上。一輛白色的小面包車撞上她。司機停頓片刻,然后繼續開行,后輪第二次碾壓了那個女孩。”
“讓千百萬普通中國人對中國的走向感到困惑的,不是撞人事故本身,而是接下來發生、也可以說接下來沒發生的事情。閉路電視顯示,從小女孩身邊經過的人不下18個。小女孩清清楚楚地倒在路上,血流進水溝里。沒有一個人停下來幫助她。”

*惻隱之心瀕臨滅絕*

從有文字的歷史開始以來,中國人傳統上就講究尊老愛幼,扶助弱小。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見義勇為”是檢驗一個人是好漢還是孬種的最終尺度,而出中國古代哲學家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則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有基本人性的最終尺度。
盡管中國政府與中國政府的批評者對當今中國很多問題觀點沖突,看法相左,但雙方也有一些共識,其中包括認為在當今的新中國或“新時期的”中國,“見義勇為”和“惻隱之心”成為瀕危物種一樣的稀缺物,甚至瀕臨滅絕,就像小悅悅的錄像顯示的那樣。
為什么在享受著中國官方所說的史無前例的盛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見義勇為”和“惻隱之心”史無前例地缺乏?批評者認為,這是一種政治現象,而不是文化現象;這是始終一貫地通過政治和法律手段無情打壓膽敢“見義勇為”或堅持“惻隱之心”的人造成的。
中國對批評者多年來提出的這些批評從來沒有做出正式的回應或辯駁,而是要么使用一種同義反覆的說法,堅持說中國當今社會呈現出的種種令人驚駭的不道德甚至是非人道的現象是道德敗壞的結果(即道德風氣之所以敗壞是因為道德敗壞);要么則歸咎于傳統文化或外來文化的糟粕。然而,中國官方從來沒有解釋為什么傳統文化或外來文化糟粕特別容易感染當今中國。

*“正面引導”的宣傳*

兩歲小女孩小悅悅的驚人慘劇,在中國國內外引起震驚和廣泛的評論。在許多中國公眾泛泛而論當今社會道德水平低下,人性泯滅的同時,也有網民指出,“不是人心冷漠,是現實讓正義者的心冷漠。法院扼殺了這一社會的公德心。”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重新開始進行“大災面前有大愛”式的正面宣傳,即官方所謂的“正確輿論導向”,力圖展示中國依然是一個不亞于任何其它國家的道德高尚的國度。官方的金羊網星期一發出報導,題目是:“小悅悅母親:這個社會好人太多了。”報導說:
“兩歲女童慘遭兩車碾壓,十多路人見死不救。佛山女童小悅悅被碾壓事件,牽動了廣大市民的心。今天,小悅悅母親向記者表示,感謝連日來人們對小悅悅的關心。雖然發生了這種不幸,但是她始終認為,這個社會好人太多了。”


齊之豐 2011-10-27 06:22:14

[新一篇] 李澤厚:革命不易,改良更難

[舊一篇] 資中筠:迷信這樣產生,過去不應神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