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視野,走向深入  ——近期我國獨生子女研究的現狀和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從80年代初至今,獨生子女一直為學者所關注。中外學者不僅注意到了海外華人的獨生子女研究(注:1993年8~9月,美國夏威夷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召開了“中國兒童社會化學術交流研討會”,對居住海外城市華人的兒童社會化進行了研究。詳見《當代青年研究》,1995年第5期。),而且更多地關注于中國大陸的獨生子女。
  據統計,從1980年到1989年,國內一些有影響的學術刊物上共發表有關獨生子女的論文和研究報告72篇,其中,從教育學、心理學角度進行的研究占了絕大多數。
  為把握近期我國獨生子女研究狀況,筆者全面檢索了90年代有關獨生子女研究文獻,結合80年代的研究成果,從研究的角度與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結論、目前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綜合和分析。
      1.研究的角度
  獨生子女是一個綜合的社會現象,它引起了各學科的關注,主要學科有:心理學及其分支學科兒童心理學、教育學及其分支學科兒童教育學、社會學及人口學。從研究的成果數量看,據對1990年~1996年《全國報刊資料索引》所列索引統計表明,與80年代的研究成果相比較,以教育學、心理學角度為主體的研究狀況未發生根本轉變。(見表1—1)
  表1—1從不同學科角度研究獨生子女問題的文章數及百分比
      總計       教育學    心理學    80-90  90-96  80-89  90-96  80-89  90-96篇數   63   52   32   18   22   13比例  100%  100%   51%   35%   35%   25%      社會學     人口學       80-89  90-96  80-89  90-96篇數    5    9    4   12比例   8%   17%   6%   23%
  從上表可以看出,獨生子女問題令人關注,繼續受到各學科的高度重視。與80年代相比,從社會學、人口學角度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有增多趨勢,說明獨生子女問題受到了社會學界、人口學界的進一步關注,同時也反映出社會學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尚不成熟。研究的這種學科分布,除上述因素外,還受其他因素的制約。(1)從研究領域看, 社會學研究領域甚廣,在目前中國社會變遷與轉型的過程中,專家們更關注于一些影響全局的宏觀問題,如社會保障、社會分化與社會流動、人口老齡化、農村城市化、國有企業改革等等,而忽視了獨生子女的研究。(2)從資料的搜集看,由于教育學、心理學發展的歷史較長, 在各自領域均有多種刊物,如《學前教育研究》、《心理發展與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科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大眾心理學》等等,另有各地師范、師專學報及教育學院學報,而專業社會學學術刊物,只有《社會學研究》、《社會》、《當代青年研究》、《青年研究》等較少的幾種。因而從文獻搜集的方便上看,心理學、教育學更具優勢,許多關于獨生子女研究的社會學論文,分散于各種社科刊物而不便整理搜集。更由于社科研究中,研究視角的綜合互補,導致許多論文很難精確地劃分出應屬于哪種學科。因此,本文所述各學科文獻數量的分布情況僅能作為一種參考。
      2.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結論
  90年代以來,上述問題仍然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廣度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突破,在研究視野及領域上有了新的拓展。
  (1 )關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上究竟有無差異及有哪些差異的研究
  1980—1989年學者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的結論有兩種,一種認為由于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所處的特殊地位,由于獨生子女父母及家庭所具有的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因而他們與非獨生子女相比,有不同的特點。另一種認為,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在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上不存在明顯的差異。
  對于究竟存在哪些差異的問題,多數結論是:獨生子女在身體素質、智力狀況上優于非獨生子女,而在品德個性和行為表現上不如非獨生子女,也有的學者認為在品德個性及行為表現上與非獨生子女無顯著差異。
  90年代以來,學者們對這一問題繼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分析的廣度、深度方面都有了較大突破。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幾項。
  1990年,中美學者合作對北京、安徽、甘肅和湖南四省市4000名在校小學生的抽樣調查,(以下簡稱四省市調查)。該調查研究了中國獨生子女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發展狀況以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德智體發展上的差異,并從獨生子女成長的社會、學校和家庭環境等因素分析了形成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差異的主要原因。
  學者們的分析,不僅注意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表現出來的差異,而且注意到了分析形成差異的宏觀因素,認為由于目前的獨生子女多分布在城市,城鄉差別的因素轉化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導致城鄉學生在考試成績、營養攝入、身高體重等方面有較大差別。認為“那些外行人在評價獨生子女時沒有控制地區因素(筆者注:不區分城市、鄉村),他們只是看到的是高大的、聰明的兒童缺乏傳統品德,如較自私、不愛勞動的城區兒童,這解釋了為什么許多中國人認為獨生子女是小皇帝的原因。”(范丹尼,鮑斯頓,1996)有的學者還進行了獨生子女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城鄉差異的比較研究,以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品行差異比較研究,認為“雖然獨生子女并不象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不懂禮貌、不尊敬長輩、自私;但是,他們在意志、性格和節儉等方面確實不如非獨生子女。”(解振明,黃鸝,馬振倫,1996)。有的則認為,“從總體水平看,獨生子女個性無顯著特異性,獨生子女個性發展在某些方面的確弱于非獨生子女,但遠不象人們普遍担心的那么嚴重,獨生子女個性發展明顯存在著兩端性。”(黃鸝,1996)
  這些研究無論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還是在理論分析、解釋及結論方面都非常科學嚴謹、深入細致,具有較高的信度,避免了以往研究中籠統、抽象、無實證材料的議論或簡單化的百分比的羅列對照。
  一項對山西省晉城市415名4—6歲(其中217名獨生子女)的行為的調查表明:獨生兒童的各項行為問題均多于對照組,其中以任性、好發脾氣、挑食、膽小懦弱最突出。在性別差異上,男童行為問題多于女童(王彩萍等,1991)。
   浙江醫科大學對杭州市區的五所小學和浙江省德清縣的三所小學1025名兒童的調查表明,在杭州市區,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個性、生活習慣、家長對孩子態度、身體狀況方面無顯著差異。但作者認為,這一結果并不可靠,因為調查中城市的非獨生子女樣本容量太少,難以說明問題。而在農村鄉鎮,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上述各方面則存在顯著差異(浙江醫科大課題組,1992)。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北京市遠郊區平谷縣三個鄉的九個自然村的302名4~6 歲兒童進行了幼兒性格發展與家庭教育關系的調查研究,表明:兒童的優良性格品質與父母的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密切關系,農村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無明顯差別。與1992年浙江的調查結論明顯不同(林國彬等,1993)。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西安市10所小學787 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個性品質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在某些個性品質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存在差別,獨生子女較非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比較強烈,獨立性和學習動力也較強(范存仁等,1994)。
  一項對廈門市1—5年級的821名學生的調查表明,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行為方面(合群性、聽話等)并無太大差異,獨生子女學習成績優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家長能以更理性的方式教育孩子(胡榮,1996)。
  對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較而具有的個性缺點,多數學者認為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后天生長的環境不同,尤其是他們的父母和長輩對他們的教養方式不同。獨生子女不可能是天生的“小皇帝”(風笑天,1991),獨生子女的優缺點并非與“獨生”俱來的,問題的關鍵是環境(穆光宗,1991)。
  以上可看出,90年代以來,學者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差異性的研究走向了深入、成熟、理性,他們的研究不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差異性,而是就社區差異、年齡差異、性別差異以及在哪些方面的差異作出深入、客觀的分析,以探求科學的解釋和結論。
  (2)關于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學者重點研究了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宏觀社會環境對獨生子女教育的影響。較之80年代,90年代的研究不僅集中地探討了家庭對獨生子女教育的作用,而且還分析了社區環境、學校對教育獨生子女的影響。
  根據1990年中美合作四省市調查資料,所作的一項家庭與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研究表明:獨生子女的家庭規模,增加了兒童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時間及頻率,使得獨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更為重要;獨生子女父母的角色中增加了“家庭教師”和“同齡伙伴”的內容;電視已成為可與家庭和學校相提并論的另一重要因素(風笑天,1996)。
  另一項有關家庭與學校環境對中國小學生智育發展的影響的研究,表明:城市學生家庭較農村學生家庭,在父母文化程度、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對于女的課外輔導程度、家庭圖書擁有量方面均有很大差別(翟南賓,鮑斯頓,1996)。有的研究認為,獨生子女智力成長的優勢是他們所處環境優勢的一種表現,在社區環境中,城鄉差異方面的城市優勢;家庭環境中,獨生子女家庭的優勢;學校環境中,重點與非重點學校方面的重點學校優勢(解振明,顧寶昌,1996)。
  有的研究論述了家庭教育方式、夫妻關系、親子間的正常交往對家庭教育的積極或消極影響(李芹,1992)。廣州市841 戶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表明,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結構失衡,表現在“由雙親教育變為單親教育,由父母對子女協調教育變為不協調的教育,由家庭、學校、社會三者教育的配合變成不大配合”,使子女教育難度加大(廣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進會,1994)。
  一項對江蘇省4775名獨生子女的調查表明,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思想道德品質、文化教育、職業要求)都很高,城鎮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比農村的父母更強烈;勞動力培養費用中重物質投資輕智力投資成為普遍傾向;勞動力培養費用中的家庭投資大幅度增長(潘立新,1993)。
  還有一些研究認為家庭及學校對孩子偏重智力培養,輕視品德教育、勞動教育。認為“獨生子女家務勞動教育是兒童未來參與社會的素質準備,必須轉變觀念,把勞動教育的能力培養提高到與德育功能并重的地位”(蘇頌興,1994)。一項對821名廈門小學生的調查證明, 家長只重視學業成績,忽視了對孩子道德品行的教育(胡榮,1996)。另一項研究指出,學生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受到了輕視勞動的影響,父母對學生的愛停留在滿足孩子的吃、穿、用的需求上,而對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視(田關金,1996)。
  (3)關于獨生子女家庭特征的研究
  除了上述與獨生子女教育緊密相聯的家庭教育研究外,學者們還從社會學、人口學角度研究了獨生子女家庭的社會特征及與此相關的其他社會問題。
  關于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特點。認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具有三個“唯一性”,即“獨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進行代際價值交換的唯一對象,獨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進行親子社會互動的唯一對象,獨生子女是父母老年社會保障所依賴的唯一對象。”(風笑天,1991)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結構要素不可缺少性;二是角色不可替代性;三是性別不可選擇性。這使得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子女關系沿著“子代中心”的軌道發展(邊燕杰,1985)。
  關于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的社會特征。有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國城市中獨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是僅由父母子女兩代人組成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既具有最基本、最簡單、無重復的性質,又具有對象集中、互動頻繁、關系強度大的特色。在子代家庭與祖輩家庭的關系上,獨生子女家庭與祖輩家庭關系更為密切(風笑天,1992)。
  關于獨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方式。較一致的結論是:一、子女成為家庭關注的中心,消費模式、余暇時間明顯偏重于子女。二、親子關系更加緊密、平等。家庭觀念濃厚,父母仍很著意照顧子女,父母愿以理服人來管教子女。三、封閉的住宅單元家庭生活方式使子女缺少年齡相近的玩伴,限制了孩子童心的發展(邊燕杰,1986;風笑天,1994;艾麗娟,1996;劉倩,1996;柳玉枝,蔡文媚,1997)。也有的研究認為兩代間的關系在生活態度、傳統思想上沖突較多,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強權和過分關心照顧,在代際情感溝通交流中的缺陷、不足,以及少兒自我主體意識的上升導致了城市家庭中少兒與家長的沖突(郭康健1994;王金鈴,1994)。
  關于獨生子女群體與城市人口老齡化的研究。學者們普遍注意到獨生子女群體的形成,對城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起到了促進作用,對未來獨生子女家庭老年社會保障給予關注,認為傳統的反哺模式受到了挑戰,對未來老年人的照料將由物質向精神過渡,老年人的生活照顧成為重點(風笑天,1993;柳玉枝,蔡文媚,1997)。
  (4)關于獨生子女政策與計劃生育之間關系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以人口學為主,他們從控制人口數量的角度出發,認為在目前社會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要使農村家庭對生育數量的追求轉向對質量的追求,政府必須進行政策引導,建立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基金會,推行獨生子女兩全保險及其父母養老保險(楊子慧,1992;趙雅,1992),對農村獨女戶純女戶實行照顧和獎勵政策(鐘左文,吳雨晴,1991),幫助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致富,在各項政策上優先考慮獨生子女,以推動農村家庭生育需求的轉變,降低農村生育率。
  9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在獨生子女方面的研究除了上述內容外,在研究領域、研究視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由于社會學學科的較多介入,開闊了研究的視野和思路。主要體現在:把獨生子女置于現存社會的一部分,從獨生子女與中國社會之間的互動來考察獨生子女現象;從社會變遷、社會轉型的角度,考察在轉型期如何實現獨生子女教育的社會環境的優化(王敏,1996)。面對變革中的各種困惑,家庭教育變得更為復雜和困難,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3年,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青少所對上海市9~14歲在校少年兒童1089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對價值觀沖突背景下當代少年兒童生活意識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3.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的獨生子女研究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在研究領域上一是偏重于獨生子女的智力、品德、 個性的研究,而忽視了對身體素質的研究。在僅有的兩項研究中,也只考察了兒童的身高及體重,而沒有具體探討其它方面的內容,如身體健康狀況、視力、營養、衛生習慣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無論是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要求講,還是從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來說,身體素質都應給予高度重視。目前在我國少年兒童中營養不良與肥胖癥并存,如何培養強健的體魄,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亟待研究。
  二是偏重于對小學生、中學生的研究,而忽視了對學齡前兒童的社會行為研究,在對學齡前兒童的研究中,側重于幼兒保健方面及幼兒心理發展問題。
  三是側重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比較研究,而未能進一步深入地探討獨生子女及其家庭本身之間的差異性。
  (2)各研究之間缺乏積累、比較和借鑒。如同我國80 年代期間的一些研究,1990年以來,仍有一些研究停留在重復他人結論的層次上。對同一主題,缺乏與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較,也鮮有與西方國家作出對比的跨文化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雖然經驗研究有增多的趨勢, 但是很少由規范的理論出發,進行“假設——檢驗”的論證。研究者經常設法對已經觀察到的現象或針對一些流行看法,用后設的理論進行解釋,從而導致不一致的、甚至相互抵觸的結論。在一些調查報告中,往往將被調查樣本的特征簡單地認為是總體甚至所有獨生子女的特征,出現以偏概全的錯誤。從理論層次上看,還沒有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較高層次的研究獨生子女的理論框架。
當代青年研究滬19~22,12C4社會學李學斌19981998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 作者:當代青年研究滬19~22,12C4社會學李學斌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30:14

[新一篇] 拓展對歷史主體性的理解:對當代中國新理性的呼喚

[舊一篇] 探求共同受益的結合點——中國和香港、韓國及日本之間工業互補與三邊合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