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瀾 太平雜說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太平雜說》 作者:潘旭瀾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版

目錄
 前言
 應當正名
 譯名小議
 走出夢話
 舍命登頂
 科舉怪胎
 忠誠的造神者
 不能抹掉
 其興也勃
 天堂與墳墓
 天王進城
 遙想“天京”
 “天堂”的婦女
 文化的悲哀
 同路的猛將
 豈可諱言
 “下凡”瑣談
 寶座爭奪
 誰利用誰
 內訌增烈劑
 二值背反
 大渡河鐘聲
 一種心理表演
 送終的軍師
 亂爵胡封
 王爵奇觀
 “天話”淺解
 欺人與自欺
 流星明滅
 蘇州之殺
 “英雄”怎樣造成
 拒絕生路
 復調挽歌
 燎原零燼
 好一個句號
 被冷藏的真相
 后記
 潘旭瀾先生的《太平雜說》 王彬彬
 讀《太平雜說》聯想 楊乃濟


------------
前言
------------

  這本書,收了近年所作的三十五篇談說太平軍的文字,算是給自己幾十年閱讀、思考的一個問題,畫上一個歪歪扭扭的句號。
  也許與從小就浸泡在國恥國難的死水里有關,早歲就熱心于追尋歷史。其中,有個迷魂陣叫做“太平天國”,也就是村夫野老說的“長毛反”。我能借到的書,從一副正經面孔的歷史書到話劇劇本。從通俗讀物到野史筆記,都找來讀了。入大學以后,讀書教書都是文學專業。還是經常擠出時間來讀“太平天國”的史料和當時的論著。讀了不少以前見不到的史料,加上社會閱歷的增長,使我逐漸接近那段歷史的本體,看出點根脈,提出些新的追問。我多次想寫點白已的認知和質疑,可是卻不能寫,沒心思寫。
  “太平天國”確實是個迷魂陣。不止是大量使用隱語、新造詞語很是怪異。它特有的“天歷”、官爵、體制匪夷所思,造反究竟是怎么搞起來的?馮云山的造神和早死是怎么回事?洪宣嬌是不是很神?是否有洪大全這個人?羅大綱怎么不能得到封爵以至無聲無息消失;也不止是最高層內訌誰是主演,韋昌輝、蒙得恩、洪仁發、洪仁達、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洪仁玕這些人分別是什么角色;到頭來,洪秀全是個什么人,他葫蘆里賣的藥是要療治重病贏弱的中國嗎?洪家鋪子的興亡給中國提供了什么?為什么他和他的筆桿子總也不能將一個神話編得圓,為什么有許多云遮霧障,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敘述與評說……這種讓人看得傻了眼,看得不相信自己眼睛的景觀。這種讓我幾十年老是想說上幾句卻又只在肚里嘀咕。諒必是迷魂陣的魔力。
  三年多前,我六十好幾了,開始清理一下自已的文化雜貨堆,首先想到了太平軍。當時計劃用一年半載,寫出十篇八篇短文,快快將想說又能說的說出大約略,就算完事。不料,做起來沒那么簡單。首先是。以前看過的資料大多記不準了,手邊一點資料都沒有,查找費時費力且不說,有些竟再也沒看到。再則,思想自由與能夠發表之同的空間,比期望的要小得多。第三,將可以寫成長篇學術論文的內容,用短小的篇幅好讀的語言來表達,也就是史學與文學統一、納須彌于芥子--螺絲殼里做道場,魯鈍如我,比登天還難。第四,寫了十來篇,山南海北的報刊陸續發表后。很多相識或不相識的讀者,不少報刊出版社的編輯,希望我再寫下去;我自己也覺得還有許多題目沒做,有一種剎不住的感覺,于是在打算收攤之時,再寫了十來篇。
  不是只有贊同、鼓勵,在報刊上熱切評說,也有位老先生在我才發表第一篇時就嘲笑我“隔行論史”。我覺得他所嘲笑的,正是應當倡揚的。就整個學術文化界,尤其是中國的學術文化界而言,我主張要大大提倡跨學科參與--隔行論X。這個X,依學術發展的需要和學人的主體可能而定。也就是說,要隔行不隔山,相鄰相近相關的學科,有什么值得論而你又論得出的,盡可以去論。不能論或不想論就短說,雜談,七嘴八舌。這對激活學術,大有裨益。有些學術領域,如果沒有隔行者參與,本行的學人長期受圈內絕對主流觀點的塑造、制約、熏染,很難有自由思想和獨立認識。即使有,受到種種“關系”、利害的制約,很可能就欲說還休,胎死腹中。即使寫了,圈內也很難讓它正式露面。
  我絕不認為隔行論史就可以信口雌黃。這本書里的每篇文章,每一個見解,都是史實的自然而然的解讀和生發。我不作連篇累牘的引用,偶有必要的摘引也不注出處,更不作只有專業人士才看的考證。其實對史料的引用、考辯,都慎之又慎。有些事、有些話,說了又說,一部分是難以避免的互文,一部分是由于寫作之初沒有明確的計劃,現在為各篇獨立完整都原樣保留。重復之嫌,請讀者諒解。寫這些文章,并不想批評誰,同誰爭論,所以盡力避免提到現當代的人名作品名。因為,不是哪個人、哪部作品的問題。我只希望同更多讀者一起,認識洪秀全和太平軍的本來面目,思考被隨意擺布的歷史,看出些迷魂陣的魔力和法術。我知道,比起山呼海嘯的宣傳。這本由短文結成的小冊子,是很孤立而渺小的。可以引以為慰的是,它表明沒有在迷魂陣中速失自我。
  感謝所有關心、幫助過我寫作的朋友。感謝所有樂于發表、出版的報刊出版社的諸位編輯。尤其感謝讀過一部分篇章或現在愿意讀它的男女老少,因為你們愿看。我多年的勞作才有意義。
 


潘旭瀾 2011-12-18 21:59:10

[新一篇] 母親三章

[舊一篇] 潘旭瀾 太平雜說 應當正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