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深圳沒有夢想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現在的深圳,儼然是硬件創業者的福地:這里有全球絕大部分元器件,各種代工廠、加工廠、PCB 印刷廠,設計師資源、供應鏈資源、渠道資源,背靠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緊鄰中國最繁忙的口岸之一。天時地利人和,成全了 PCH、富士康、Haxlr8r 這樣的外資公司,也成就了華為、中興、TP-Link、DJI 以及各種國內的中小廠商。難怪從 Makerbot 出走的聯合創始人 Zach,會覺得在深圳鼓搗硬件,就像在一間有整個城市那么大的工作坊里肆意折騰。


北京or深圳,誰會是新硬件浪潮的最終主導 ?這樣的討論,兩地的創業者、投資人、旁觀者,多多少少已經有了答案。這次去深圳,反而覺得深圳內部其實也有兩波創業者,他們的經歷很有趣。



為了討論方便,先做個簡單的定義,我說的深圳創業者,是指公司或者公司主體部分在深圳的團隊。其中的一方,算是科技圈的熟人了,單用上過眾籌這個指標,就能圈出其中的不少人,算是創客群體里最知名的那一部分。另一方,在科技圈里的名氣就要小很多了,但你可能還真用著他們的產品,比如你收到的某個智能手環就是他們的方案,你平板上連接的某個藍牙鍵盤,甚至你從國外帶回來的某些創意產品都是他們制造的。


前者,算是深圳年輕的 85 后創客的一個縮影,他們基本都是外地人,正規大學畢業,思維敏捷,廣泛涉獵國外信息與產品,反感山寨,做的基本上都是原創的產品。像北京的創業者一樣,注重品牌宣傳和市場形象。雖然比北京的創業者要懂硬件,但在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控上也有問題;雖然也要靠融資,但自己的產品基本已經鋪開,已經盈利了或者很快能盈利。


后者,往往有很強的深圳基因,在世界制造中心摸爬滾打多年,硬件行業里的事情門兒清,各條線都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人脈,經常代工廠是自己哥們,方案商是自己親戚。他們中,有的人從上游花錢買來一套東西,組裝生產好,加價再賣給下游;有的人自己買一堆元器件,回來自己研發一套方案,然后賣給各種客戶。這些人中的不少很低調很務實,你可能想象不到他家的營業額過億,他家工廠里不起眼的產品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額。


前者,有夢想,總會讓我想起理想主義這個詞;后者,有資源,總會讓我聯系到現實主義。對于前者,我充滿喜愛之情,它描繪了我們未來生活的美好藍圖;對于后者,我滿是崇敬之意,畢竟,它已經改變了我們現在的生活。


在深圳,空氣中就彌漫著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與氣息。后者我接觸的不多,還是主要來說說前者吧。


模塊化機器人創意搭建平臺 Makeblock、空氣檢測儀 Air.Air!、智能機械臂 uArm、基于 Android 智能手機的創意實現平臺 Hippo 都是半年前我報道過的項目,他們的創始人基本也是我定義的 85 后年輕創客。又是半年過去了,再看這些團隊,境況也不太相同。有的團隊今年利潤有機會過千萬,有的項目快要完成新一輪融資,有的項目已經基本宣告失敗,有的項目聯合創始人已經出走,有的團隊已經開始研發新產品。而從這些團隊出去的不少成員,也開始走上新的人生道路,或去大公司歷煉,或去學校進修,或二次創業,或投身硬件創業潮。


后眾籌時代,這些新硬件團隊是否成功的將自己的極客產品轉化成了大眾消費品、他們又是否成功的由一個愛好 DIY 的團隊發展成了良性運轉的公司,這個這個問題曾引發我的興趣。預測,顯然沒有什么意義。最終,市場、用戶會給出了階段性的答案,一切盡在不言中。但單純的以目前項目的進展去評價,未免偏頗。創業,本身就是一場綜合實力的馬拉松。進展不順利的原因方方面面,或產品定位不是剛需,或推廣資源不足,或商業化經營尚淺,或團隊利益分配不均。


但我覺得,這些都不太重要,至少都不是最重要的。創業者,歸根到底,售賣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而創業,最終勝出,靠的則是產品、能力、資源、經驗、運氣等因素的綜合。在硬件復興的早期,他們已經交了學費,或積累了經驗,或總結了教訓。


上面這些怎么看都是殘酷現實,跟理想似乎沒有半毛錢關系。但,聊天中,技術樂觀主義的他們還有創業的理想,談起自己或者朋友的某個創意依舊興奮,說起未來的世界總能侃侃而談。最讓我意外的,還是他們改變世界的夢想, 比如有人就想財物自由后成立個實驗室,專門研究怎么從技術上治理空氣污染。Elon Musk 都實現了那么多不可能,保不準這群技術宅里就有人能做到呢。



有人說“跟硬件創業者不用談什么理想主義,雞湯沒有用,方法論沒有用,就是你幫我把產品生產出來” ,但沒有理想,還創什么業呀,不是應該去藍翔學挖掘機么,至少還能從物理層面“改變這個世界”。


對的,理想主義害死過人。空談誤國,空想誤己。也只有當這些理想主義者們有一天晉階成了現在的現實主義者,又不忘初心的,他們才真能不用去藍翔開挖掘機。


雖然水貨、生產、帳期讓深圳“ P2P ” 一直充滿了銅臭氣息,雖然跑路、跳樓、山寨這些詞時常與深圳聯系在一起,但現實主義的深圳,理想主義未死。



以上,是一個在北京工作的山東人,初次去深圳的感受。在此之前,她對深圳一直充滿恐懼,因為吃貨的她小時候看 CCTV , 說是廣東那邊有一道菜叫三吱。



36氪 2015-08-23 08:43:31

[新一篇] 創業公司如何尋求法律支持?完整教程在此

[舊一篇] 產品和運營必讀:用戶在貢獻內容時他們在想什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