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視角】中國經濟絕境之國內市場斷崖(下)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接前文)

在消費品內需市場,實體經濟呈現明顯的品牌能力區隔,外資品牌占據中高端地位,壟斷大部分市場利潤。隨著體制投資日益火爆,體制對社會的控制能力顯著增強,大量體制內群體獲得豐厚的收益,成為主導群體引導市場消費,定位在中高端以上也就是外資品牌。

隨著體制消費擴張外資品牌獲得空前的收益。在汽車市場,外資品牌(與地方體制合作)幾乎壟斷了市場利潤。2011年之前汽車市場銷量急劇增加時,中國本土汽車品牌通過低端仿造獲得中低檔汽車市場份額,隨著外資品牌向中低檔汽車市場延伸,本土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快速萎縮。更重要的是,競爭導致外資品牌汽車價格大幅下降,嚴重壓縮本土汽車的利潤空間,導致整個產業鏈陷入生存危機。

其它消費品領域,外資品牌同樣占據優勢地位。發展迅速的城市商超(超市)是民眾生活消費的主要場所之一,在超市里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的地位對比鮮明。外資品牌占據顯著的優勢地位,與超市達成互惠關系,商超不收外資品牌進場費等各種費用,還及時結算貨款。

本土品牌入商超則面對各種苛刻條件,商超對本土產品征收高額的進場費產品費等費用,在日常運中,本土產品還得給商超從采購到現場銷售人員賄賂;當商超搞促銷時向本土產品索要促銷費,并擅自強行打折;商超隨意拖延付款或者克扣貨款。本土產品進入商超系統和建筑施工承包商進入鐵公基和房地產工地一樣,完全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 2010年前這種情況已相當普遍,本土供貨商的負担很沉重。

2011年后,民眾把錢都花在買房和買車,商超消費越來越少,商超客流不斷減少,銷售日漸減少,人工、房租、水電以及各種稅費卻越來越多,商超的經營壓越來越大,加大對本土產品的盤剝,本土產品供應商苦不堪言。

2012年民眾日常消費加速下滑,商超的條件越來越苛刻,為減輕壓榨本土產品尋找其它銷售渠道,然后淘寶銷量迅猛增加。在淘寶上,本土實體可以很少的資金開店避過昂貴的中間渠道費用和各種稅費,低成本帶來低價銷售,消費者大量轉向淘寶消費,進入商超等實體店購物的客流迅速減少。

需要說明的是,淘寶一部分作為出口產品的尾貨傾銷,一部分成為外資品牌的山寨版銷售平臺,對實體經營的外資和本土品牌產品形成巨大的沖擊,造成大量實體店和品牌產品的積壓。

2012年淘寶銷售達到高峰后2013年回落。最初淘寶商家將銷量回落歸結為淘寶商家競爭激烈,天貓等網絡品牌店爭搶客源,從2013下半年的淘寶搜索不難發現,淘寶店整體大蕭條,天貓店鋪的銷售也不是宣傳的那么火熱。消費者從實體店鋪轉移到淘寶店本身就是消費降級,淘寶是成本最低的購買途徑,淘寶銷售大蕭條的狀況反映出經濟加速時人們的消費能力集體消失。

從整個市場的角度,消費者日益窮困造成才導致消費能力消失;從消費的角度,淘寶店鋪代表大部分民眾的消費傾向,包括體制內的中下層也淘寶購物。淘寶消費者大都比較年輕,會使用電腦,接觸互聯網多,會使用網銀,這部分人是消費群體的絕對主力,但是收入停滯、稅險增加、購房購車、日常飲食、房貸房租和教育醫療費用的全面上漲,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如果用收入和生活費用衡量,會發現絕大多數家庭已經陷入比較緊張的經濟狀態,分析根本原因,可以歸結為鐵公基和房地產擴張造成直接或間接的生活費用大幅增加。體制中下層和非體制民眾的收入不僅沒有增加,2013年還加速下滑。體制中的非實權部門包括中層都感覺到生活壓力,減少奢侈消費消費降級。中低收入家庭則節衣縮食精打細算縮減開支。

隨著經濟形勢越來越差,人們越來越悲觀,大幅削減一切非必需開支,這導致本土實體經濟面臨需求大范圍消失,企業將也不得不隨之消失。(第六部分完)

(供稿單位: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



王尚一 2015-08-23 08:44:12

[新一篇] 別人家公務員過的啥日子?印度整風,總理查考勤

[舊一篇] 縣委書記:“天使”還是“妖魔”? 頭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