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麟《古代器物溯源》 一日一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古代器物溯源》

宋兆麟/商務印書館/2014-11


著名考古學家、民俗學家宋兆麟,四十多年來致力于研究中國古代各民族日用品、生活工具,他在書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50余種中國古代器具,如彈、弓、弩、鹿笛等,并對其使用和流傳情況進行了詳細考證,學術性高,可讀性強。



前言:半月形文化帶


有不少人問我:“你是遼河邊長大的人,怎么對西南民族文化鍥而不舍?”這話說得對,但不全面,東北、內蒙古文化我也搞呀,曾出版過《最后的捕獵者》一書。而從北方到西南的半月形文化帶,一直是我思索的問題,細想起來,也有一定理由。


我來自農村,種地看病是農村的大事,所以原來想學農業或醫藥,當時農醫屬于第二類,我也是這么準備的。高考體檢檢查出事了,宣布我是紅綠色弱,這等于打了我一悶棍,欲攻農醫的愿望破滅了。老師曾建議我學數學,但缺乏興趣,而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在分專業時,受尹達先生指點,他說:“色弱不要學石窟寺和藝術考古,其他考古沒問題,特別是史前考古。”說明分到考古專業,這種專業選擇是身體使然,自己沒話可說。


調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后,我被分配到陳列部從事史前社會研究和設計。實踐中發現出土文物較少,難以復原史前社會,尤其是社會組織、家庭婚姻、民間信仰、文化藝術難以體現,使自己陷入瓶頸。怎么辦呢?有些老學者有一種想法,史前研究不僅要依靠考古資料,也應大量利用民族學資料,以“活化石”追尋“死化石”。這一提法很好,可惜首倡者無暇實踐,只有落到我們的肩上了,時代也允許我們去實踐。作為史前的“活化石”在哪里呢?主要在我國西南,還有東北和內蒙古,這是一個半月形文化帶。


經過多年的民族考古調查得知,在上述文化帶中以西南地區最為重要。當地有多種多樣的文化,母系制、父權制、奴隸制、農奴制,是一座天然的民族博物館,其中的生產形態、手工工藝、衣食住行、文化藝術、民間信仰不僅各有特色,還有有機的聯系,這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彝藏走廊”。更為重要的是,這條文化帶北端并沒到甘、青停止,它又外延了,包括寧夏、內蒙古以及東北地區,正好呈半月形,幾乎占據了大半個中國。其間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如匈奴的崛起,鮮卑西遷,五胡十六國,吐蕃強盛,遼金南進,西夏立國,蒙古挺進中原,滿族統治全國。這都是中國歷史的大事,對中國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這是我鐘愛西南,并在當地尋找歷史變遷的原因。


1996 年我曾帶領馮利和兩位韓國博士洪喜、申明淑去涼山進行調查研究,他們曾提出:“這里的文化跟我們的文化很接近。”這話很有意義,他們來自朝鮮半島,能發出如此肺腑之言,見景生情,有其歷史原因。我當時回答說:“是的,從朝鮮半島,經過中國東北、北方、西北又轉向西南,有一條文化帶,有不少相近文化,這是應該梳理的。”他們表示贊同。


我國半月形文化帶,有什么共性呢?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農牧業交錯帶。在半月形文化帶內基本為農業區,外則為游牧區,兩種經濟類型則在半月形文化帶接觸、碰撞和交流,總的變化趨勢是農業文化擴大,游牧業縮小,甚至被漢化。盡管彝族已經由牧改農,但在過春節時還要外出牧羊,耳蘇人在《送魂經》中也把亡靈送到祖居地牧羊去,這是對古代曾從事游牧經濟的回憶。


二、獨有的手工工藝。這里的手工業比較豐富,呈多樣化,既有農業的制陶、紡織,也有游牧民族的搟氈、毛紡、木作、樹皮制作等。牧民使用陶、瓷器,并在陶甕、瓷碗外還加一個碗套、甕罩,防止在行旅或牧放中損壞。彝族從漢族地區學會木胎漆器,但他們的鷹足杯、牛足杯,卻有明顯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肉乳在飲食中占有突出地位。內蒙古獵人食肉衣皮,其他蒙古人亦然,奶酪極為重要,馬奶酒也很出名,西北民族普遍重視肉食,西南民族也重視肉食,制作豬膘,流行酥油茶、酥油,彝族實行吃“砣砣肉”。這些民族重肉食,善飲奶,食物油膩性強,必以茶解之,因此不能一日無茶,苦茶、奶茶是重要的飲食內容,當地的茶馬貿易正是兩種經濟區的交流方式。


四、特有的交通工具。這里的交通工具無所不備,有農業的車、船,還有山區的筏子、馬幫、牛幫,牧區的皮船和勒勒車。交通工具的多樣性是其最大特點。從西北到西南普遍使用羊皮筏子,西藏則流行牛皮船,還有牛皮船舞。半月形文化帶的馬幫、牛幫運輸也馳名中外。


五、突出的民間信仰。在半月形文化帶有突出的信仰,早期普遍信仰薩滿教,至今在北方十多個民族中還信奉薩滿教,西南民族也有不少薩滿信仰內容,其特點是神靈附體、多神性,信仰對象多自然現象。后來發展為藏傳佛教,從內蒙古到西南,以及西藏地區是藏傳佛教的中心地區,留下許多珍貴的佛像、唐卡、寺院、瑪尼堆等,至今崇拜不衰。


六、天神和石崇拜流行。當地有不少特殊的崇拜對象,有兩點特別明顯:一是天神。當地地勢高,寒氣重,氣候比較寒冷,生活條件艱苦,對大自然賜予的太陽、溫暖極其渴望,且不解其意,從而發生崇拜儀式,如滿族的天壇、納西族的祭天場就是典型例證。二是石崇拜。朝鮮半島、遼東的石棚,內蒙古的敖包,新疆的鹿石,甘、青、川、滇的瑪尼堆,都是石崇拜的反映。


七、魂歸故里。藏傳佛教講究來世,人死以天葬、水葬送終,但是半月形文化對祖先崇拜并沒有消失,他們還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祭祖儀式。土葬比例也不斷擴大。在喪葬儀式中,對遺體要裝殮火葬或土葬,對靈魂則要送回祖居地,或西北,或北方和東北,這是魂歸故里的反映。像彝族、某些藏族、普米族的《送魂經》就是重要證據。這條送魂路線,正是他們從北方或西北南下的遷徙路線。


類似例子還可舉出一些,在半月形文化帶為什么有那么多文化共性呢?這是有一定原因的。盡管在半月形文化帶生活著許多民族,民族風情、語言各異,但他們在經濟上基本是半農半牧,在一定程度上逐水草而居,在族源上也有一定聯系,因此反映在文化上也有不少共同或相似點。這是半月形文化帶所獨有的。


上述文化共性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認為不是偶然的。


首先是兩種經濟文化區的交流。在地理版圖上有不同的經濟類型,在半月形文化帶外側基本為游牧經濟,在內側則為農業經濟,其中又分兩種類型:南方為稻作農業,北方為粟作農業。兩種文化帶并不是孤立的,早就有接觸,有些牧民從農,在半月形地帶往來,有些農民也遷往半月形地區,繼續農耕,也吸收不少游牧文化,如重牲畜,關注皮毛加工等。經過年深日久,在半月形文化帶就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即農牧融合的生活特點。他們向外緣發展嗎?天氣嚴寒,退回牧區,這已不可能,顯然半月形地帶較牧區為佳,而且有些地段受沙漠阻攔,反不如在半月形文化帶內移動、遷徙,這是半月形地帶居民流向的特點。


與此同時,向內線農業發展嗎?也不可能,因為農業經濟比較穩定、進步,以游牧取代農業生產是不可能的。當然,在東北和北方有些原始民族在原始社會晚期和文明時代初期,軍事民主制發達,曾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閃電式的騎兵,稱雄于北方,如匈奴;有些則遷進中原,建立政權,如遼、金、元;其中的蒙古大軍還挺進歐洲,強大無比。但是他們打天下易,鞏固政權難。他們在中原的統治歷史不過百年,一個強悍的騎馬民族,經過兩三代的歷史,就為農業文明所吞食。


也就是說,蒙古民族可以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打敗腐敗的南宋政權,占領中原,統治中國,但是他們不得不放棄中原不適應的游牧方式,接受穩定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文化,久而久之,自己也被農業文明所同化了,只有在原住地生活的蒙古牧民還保持著祖業——游牧生活。至于金和清朝雖然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由于自己已有農業文化基礎,且受漢族影響由來已久,其被漢化也很快。


其次是半月形文化帶移動性強。眾所周知,農業生產是穩定的,要依著于土地,農作物也有季節性生長過程,所以農業民族都“重土難遷”。而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也善于遷徙,但它受地理條件限制:必須有水草才能遷徙。半月形文化帶較農業文化區更善于流動,但不受水草限制,它只要有土地就能移動。當受到某種政治壓力后,更增強了上述遷徙特點。回憶我國歷史,共發生了幾次大的遷徙:


第一次是商周時期,中央出現了強大政權,并且對周邊有所開拓,北方和西北諸民族受到壓力,向西北、西南遷徙,其中氐羌就是被攻擊的重要對象。


第二次是秦漢時期,北方匈奴一度強大,與漢朝多次較量,除有一支向漠北逃竄外,有些向西、向西南轉移,氐羌也不斷南下,漢代的牦牛羌、白狼羌就是重要的南下支系。三國末北方民族又重整旗鼓,紛紛南進,或者西遷,出現五胡十六國,他們大部分是在半月形文化帶發生的。


第三次是隋唐時期,由于唐帝國強大,突厥西遷,吐谷渾名存實亡,氐羌繼續南下,只有偏遠地區出現了地方政權,如渤海、南詔、吐蕃等。與此同時,西方的胡人大量東漸,不斷融入中土。上述事件基本是在半月形文化帶發生的。


第四次是遼宋金元時期,在其前期,北方民族崛起,契丹、女真還挺進中原,先后建立政權,黨項族也在西北建立西夏。當時藏族四分五裂,沒有強大的統一政權。不久,蒙古族興起,先后平定了南宋、金和西夏,建立了元帝國,藏傳佛教得到較大發展。但是契丹人有的西遷建立“西遼”,有些定居云南,有些西夏人遷往四川西南。蒙古族在云南定居者也不少,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自稱為蒙古族,盡管學術界有很大爭論,但摩梭人中有蒙古血統可能是存在的。這些南遷民族正是沿半月形文化帶移動的。


在清代,中國民族分布基本定型,所謂半月形文化諸民族生活也比較穩定,融合加劇,所不同的是,半月形文化帶北方和西北交通方便,民族聯系較多,其社會發展水平與漢族持平,或接近漢族。但是在半月形文化帶南端,也就是云南境內,由于交通不便,民族眾多,社會經濟比較落后,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風俗,如鉆木取火、手工制陶、原始紡織、樹皮布、走婚、奴隸制、農奴制等,是一座天然的民族博物館,保留許多“社會活化石”,是許多學者向往的地方,當地也培養了不少知名的民族學家。


半月形文化帶的提出,首先,有助于宏觀地分析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古代器物溯源如農牧經濟類型的相互影響、古代民族遷徙的流向、當地文化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中的作用等。其次,也有益于研究半月形文化帶內部的文化現象。過去有不少人認為納西族是我國唯一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其實非也。據我在西南民族地區的調查,當地許多民族都使用一種圖畫經書,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一種象形文字寫成的歷書,說明除納西族東巴使用象形文字外,普米族的漢規、耳蘇人沙巴、納木依人帕比、摩梭人達巴、彝族畢摩等祭司都使用象形文字。他們有什么聯系呢?一、他們都是祭司,都使用自己特有的象形文字;二、他們都是氐羌沿川西走廊南下后所形成的民族,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使用象形文字的傳統,從而形成了一條明顯的象形文字鏈。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5:41

[新一篇] 慢讀新書丨霍達《補天裂》

[舊一篇] 張愛玲《異鄉記》:火車站始終是個非常離奇的所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