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讓梨:一出相互謙讓的樣板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一堆梨子中,年幼的孔融撿了最小梨。父親問他為什么不吃大梨,他說我還小,大梨應該讓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不是還有弟弟嗎,他說我是哥哥啊,理應把梨讓給弟弟吃。

這么多年,“讓梨”一直都被當作中國人謙恭有禮的道德象征,然而最近的這幅漫畫,中國式讓梨,把一個簡單的道德小故事演化成了一個刀光劍影的“潛伏”故事。漫畫是這樣的:


看完這幅漫畫,我驚嘆于漫畫中豐富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深深地為自己沒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而羞愧,覺得自己又拖了后腿。原來讓個梨還需要懂博弈論、談判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各種復雜禮儀規則,才算精通人情世故,成為一個既不會失禮、也不會吃虧的人。

用漫畫中的中國式讓梨來代表中國文化并不地道。確切地說,它描述的是部分中國的市儈文化。市儈文化的道德標準,就是要“會做人”。會做人,常常意味著人脈廣、門路多、吃得開、走得遠。不知道大家怎樣,我是一聽別人說要“學會做人”,就會焦慮,就怕真有人沖上來,分分鐘教我做人。后來我慢慢地明白了,要會做人,其實也挺累的。人情世故雖然也有情字,重點卻在世故。情商的問題,要用智商解決了。該走腦的事走腦,該走心的事也走腦,不僅走腦,而且燒腦。

我總覺得,在那些“會做人”的人眼里,禮儀或者道德規范都太嚴肅了,讓梨事小,失禮事大。但道德本來也可以很簡單。我有一個學生,暈車,有一次坐公交的時候,暈得厲害,旁邊有個阿姨看她這樣,就遞了顆糖給她。她吃了,覺得好了很多。以后每次坐車,她兜里都會放幾顆糖,如果見到有人暈車了,她也會上去給暈車的人遞上一顆糖。

從這件簡單小事,我們就可以看到道德是怎么起作用的。道德的流傳并非通過規條戒律,而是通過美好的感情,相互傳染。道德的核心并不是理智,而是情感。

心理學家海德特認為,當我們看到別人做了善事,或者自己成了善事的受惠方,就會喉頭一緊,胸口一熱,想要去幫助別人,或者讓自己變得更好。這種美好的情感正是道德傳遞的基礎。相反,沒有去情感基礎的、干巴巴的道德信條,很容易讓人陷入“我該不該這樣做”、“我是不是做了錯事”這樣抽象的沖突中,無法自拔。

孔融讓梨的背后,其實還有另一個故事:孔融的哥哥孔褒有個好朋友叫張儉,得罪了宦官,遭到通緝,走投無路之下,投奔孔褒去了,那時孔褒不在家,16歲的孔融見張儉神色慌張,便把張儉留下。后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卻被逮捕下獄。孔融說人是我留下的,哥哥并不知情,應該我來負責。孔褒說人是來找我的,不是找弟弟的,自然該我負責。孔母說,我是一家之長,家里的事情自然該由我負責。一家人爭著要求自己頂罪。郡縣官員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實上報朝廷,最后由皇上定奪,把孔褒給殺了,放了孔融。

生死的事,自然不是大梨小犁所能比,可一家人也是慷慨赴死,爭先謙讓。

所以回過頭來,完整的孔融讓梨故事,應該是這樣:大槐樹下,陽光正好。

一家人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游戲,其樂融融。這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家人之間的愛,已經超越了利益和生死。孔融自覺地拿了一個小梨,想把大梨留給自己愛的哥哥弟弟。父親問他為什么,孔融自幼飽讀詩書,所以他給出了一個聰明的答案。多年以后,這個答案被抽象成了道德信條和做人規則,用來教育人。

而實際上,孔融當時說了什么,或者誰吃了大梨,壓根都不重要。因為孔融讓梨的本質,不是一個道德故事,而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是中國社會已經沉淀千年的,母慈子孝、夫敬妻賢、兄弟和睦的家庭文化,沒有這個文化根基,你就是每天讓100個梨,又有什么用呢。你可以要求一個人遵循道德信條,但是沒法要求一個人愛。

所以中國式讓梨的背后,也許正是越來越遠的人際關系。情感變淡了,關系變遠了,禮倒反而多了,最后,讓梨變成了一幕相互謙讓的樣板戲。



幸福課 動機在杭州 2015-08-23 08:51:14

[新一篇] 這些食物媽咪需注意,最傷害孩子大腦!

[舊一篇] 100本給孩子的書單丨1--6歲必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