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中美新冷戰為何難成形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克林頓對亞洲展開了穿梭訪問。奧巴馬在澳大利亞宣布了增加駐軍的決定,并提升與東亞國家之間的關系至“戰略層面”。美國還擬在新加坡部署戰艦。
 奧巴馬在講話里特別強調了“要鞏固同這個區域制度的聯系。”不由得令人想起歷史上北約和華約以意識形態劃界進行的冷戰。
 雖然美國政要一再否認他們的舉動針對中國,但明眼人一看即知,美國在亞洲的新措施無處沒有中國的影子,想在中國周圍扎起“籬笆”,以監控和牽制中國的意圖昭然。
 據BBC頭條消息稱,克林頓還將破天荒訪問緬甸,以試探緬甸政府的民主改革意愿,并試圖推動其邁上更大步伐,如果這次訪問獲得成功,那么將在美國的力量天平上增添一個重量級的砝碼,至少使中國失去一個重要的屏障。
 加上前不久在檀香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首腦非正式峰會。至此,美國基本完成了在亞洲的經濟、政治、外交、軍事等戰略部署,具備了在亞洲防范中國的實力和基礎。
 同樣,中國也加緊在亞洲防止陷入美國組織的“包圍圈”。在東亞峰會前夕,他在與印尼總統蘇西洛的會談中明確提出在東亞峰會上討論具體政治和安全議題的反對意見,也獲得了東道主的支持。中國在此次東亞峰會上也顯示了進一步融入東亞區域、與東亞加深戰略關系的意愿。溫家寶宣布將追加100億美元,協助東亞國家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4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同時宣布,中方將設立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逐步形成中國—東盟多層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
 除此之外,溫家寶此行的一個重點,是突破美國意圖建立的“籬笆”,擴展中國的戰略空間。溫家寶在東亞峰會上表示,“中國永遠不謀求霸權,反對任何霸權行為,將始終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恪守《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本地區有關國家在南海存在的爭議,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予以解決。外部勢力不應以任何借口介入。”強烈表達了反對美國強勢介入東亞渾水的立場。
 那么,中美之間真的會像當年的美蘇一樣形成全面對抗關系,長期進行冷戰嗎?我認為,今日中美之間的關系要遠比當年復雜得多,并非單純的對抗關系,也不具備形成冷戰格局的條件。
 從中國方面來說,中國政府無意與美國冷戰。中國從冷戰后蘇聯解體得到了深刻教訓,一味地對抗只能引起魚死網破的結果,這不是中國執政者所希望看到的。它謀求的是長期執政。對于中國來說,執政者希望利用所謂的戰略機遇期,全身心投入經濟建設,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在初步建成現代化國家之前,中國不想節外生枝,將國家實力消耗在與美國對抗之中,更不希望外部因素對內政穩定產生消極影響。
 中國國內的民意也缺乏全面與美國對抗的基礎。確實,在過去數十年來,中國成功地培育出一個民族主義者階層,他們狂熱地“愛國”,對一切外部世界的東西表示反感和批判,當然除了物質上的好處和享受除外,因為他們自己也在時時刻刻從中得到樂趣。這些表里不一的人,構成了中國民族主義者的主體,實際上帶有濃厚的機會主義特征。他們圍繞在利益集團周圍,以民族主義者的面目出現,對外展示中國“硬”的一面,往往比利益集團表現得更甚。
 但,毋庸諱言,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一大批具有現代意識的理性公民成長起來,他們更關注自己的生活、權利以及人生的樂趣,而非從意識形態紛爭以及對外對抗中得到快感。同時,在國內貧富差距和利益分配不均情況下,大量民眾也會審慎對待利益集團的選擇,他們更關切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害,而不太關注國與國之間的紛爭,當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與別國意氣之爭的時候,他們就會想,我們的問題還沒解決好呢,別逞能啦......
 第三個因素,眾所周知,當年的蘇聯與美國長期冷戰,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雙方都建立了以意識形態劃界的國際組織。而今天中國已不具備這個條件。國際共產主義勢力日益凋零,目前僅中國、朝鮮、古巴、越南等少數幾個國家堅守傳統意義上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而更為關鍵的是,它們之間也不夠團結,其中越南就是與中國產生直接的領土沖突的國家之一,朝鮮也在大國之間玩平衡游戲,古巴遠在美洲。如此少的國家,又缺乏天然的親密關系,已難以建立堅強的共產主義聯盟,以意識形態為基礎與美國構成對抗關系失去了前提。
 而如果不以意識形態劃界,而以利益結盟的話,也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更不可能實現。比如與中國具有緊密的地緣戰略聯系的東盟,它自己就在中美之間首鼠兩端,期待美國作為它們戰略上的倚靠;比如俄羅斯,中俄兩國都說它們之間的關系處在歷史上的高水平,但這兩個國家各自都有不同的國家發展方向和利益訴求,僅僅出于共同的戰略需要建立了準聯盟關系,這是因為當今世界美國獨強,中俄兩國都不希望出現凡事都由美國說了算的局面,這是它們之間戰略關系的最大基礎。
 從美國方面來說,當代的資本主義世界也并非鐵板一塊。世界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很明顯。當年北約的主體力量歐洲,在經濟上與中國打得火熱,甚至期待中國救它們一把,將歐洲從歐債危機中拉出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建立了各種各樣的聯系,特別是經濟關系日益緊密,就連東盟也不希望在與美國建立親密關系的同時,冷落了中國。
 美國的優勢是,它以及它所引領的那個世界,具有中國所不具備的共同價值觀基礎。如果將他們比如成心心相印的真朋友的話,那么中國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之間的關系都是以利益為核心的假朋友。這在東盟表現得特別明顯。東盟國家都與中國具有重要的地緣親密關系,且從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獲得了強大的動力,它們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的支持,然而就是這些國家拼命將美國拉入這個地區,希望建立基于共同的意識形態的戰略同盟。
 事實上,如果由此看待我們所面臨的國際關系,那么我們將看到一個無比孤獨的中國,處在一個鬧市之中,它看上去像個闊佬,大把撒錢給鄰居,希望獲得友誼,而鄰居們并不領情,一邊將鈔票快速地塞進懷里,一邊轉過頭去與美國含情脈脈。在未來世界,中國如果不真心改革、使中國更充分地融入世界,就很難改變這一格局,并變得更加孤立。
 正如前文所說,中國與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建立了緊密的經濟關系,只要中國的經濟不出問題,它們就難以割舍中國,因此將會繼續維持與中國的實質性聯系,這也導致美國無法領導一個像北約那樣強大而團結的國際組織,與中國進行真正的對抗。
 從美國自身的意愿來看,很難說它就愿意再次上演冷戰。雖然冷戰最終以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勝利告終,然而全面對抗帶來的風險同樣令人記憶深刻。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近日有中國軍官透露,中國所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毀滅全美。這無疑是恫嚇,但也確實讓人害怕當年美蘇核對抗局面重演。
 同時,中國并不像當年的蘇聯一樣對世界雄心勃勃,企圖建立由其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國無此能力,也無此雄心壯志。
 中國還在發展過程中,遠非強大。而其強大的以及在國際社會如魚得水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的宣傳機器制造出來的。我們從中國在亞洲幾乎陷入絕對的孤立,就可以看出。除了朝鮮、巴基斯坦與中國基于共同的戰略需要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而就連它們也不是一心一意對待中國,巴基斯坦同時與美國是國家同盟關系,而朝鮮對美國也是眉來眼去,雖然經常鬧點脾氣,但美國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影響絕不是泛泛的。一旦中國與美國直接對抗,這兩個國家怎么選擇,還不一定。
 美國也知道,當今世界已經不可能再重現冷戰,它所希望扮演的角色是國際秩序和地區局勢的“監督員”。美國歷屆政府都是國家利益至上主義者,它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利益更充分地實現,更好地服務于美國人民。當年搞冷戰是防止蘇聯稱霸全球,讓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占領世界,以此維護資本主義世界的安全以及美國的安全。
 當中國的GDP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置的時候,美國意識到它花費相當大精力應付中國發展的時候到了。全球第二向來是個微妙的位置,誰在這個位置,就自然對處在老大位置的構成了“潛在”的威脅,何況是意識形態色彩還未抹去、發展方向不明的中國。中國過去三十余年來的發展表明,它并無意在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上做出任何改變,同時按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實力增強。這也使得全世界疑慮重重。
 美國在全球特別是亞洲的布局,都是圍繞著其戰略目標展開的,就是在全球特別是亞洲堅持其領導地位,強化它對世界的領導,并在它的監督下,迫使中國在“國際公認”的軌道上運行和發展,放棄其改變全球秩序、擴張地區權勢的“野心”。但美國并不謀求在經濟上搞垮中國,這不利于全世界,當然也不利于美國,但它會想方設法讓中國遵守國際經濟規則,讓美國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得更大好處。它不希望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即中國經濟強大了,而美國經濟衰落了。
 美國加強在亞洲的存在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近距離觀察中國的政治發展,并形成有效監督。中美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意識形態和政治領域具有很強的表率意義。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當然不希望看到共產主義重新崛起。首先它要避免中國在拓展經濟合作的同時輸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特別是對亞洲近鄰產生影響。美國在亞洲強化存在,就形成了對中國的一道堅強壁壘。這也是奧巴馬為什么要強調“鞏固同這個區域制度的聯系”的根本原因。從這個意義上看,它具有冷戰的某些特點和形態。即美國加強與亞洲盟國的關系,其中一個目的是要阻止共產主義的蔓延。其次,它也鼓勵中國不僅在經濟上與國際接軌,而且應當“全面地”與國際接軌,鼓勵中國進行改革,不希望與中國由于意識形態和制度原因構成直接對抗關系。
 美國在亞洲的強勢出擊,從全面的和戰略的角度來看,雖然不具有冷戰的性質,但從戰術和實踐層面看,它又采取了冷戰的某些方法和手段,顯得咄咄逼人,客觀上壓縮了中國的戰略空間,卻又不是全面對抗態勢,因此,中國一方面公開表明不希望外力介入亞洲局勢,另一方面又力圖回避正面沖突,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繼續加深與東盟、與美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系上。就在東亞峰會期間,中國宣布了繼續支持東盟經濟恢復增長的計劃,同時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對美國做了一定程度的妥協。
 這是因為中國知道,只要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只要世界還需要中國,中國就是安全的,中美之間就不會形成直接對抗關系,就不會有冷戰。而如果中國經濟不行了,執政者勢必失去關鍵的支持,導致局勢不可控,世界也將為之拖累。

丁咚 2012-04-27 03:23:54

[新一篇] 丁咚:中國人不講道德誠信的五個源頭

[舊一篇] 丁咚:從一些現象想到政治人物的格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