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國演義》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對此事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人說諸葛亮是在測試劉備求賢的決心,有人說諸葛亮在抬高自己的身價,其實現代人喜歡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衡量古人,而「三顧茅廬」中實際蘊含的道理卻離現代人越來越遠了。現簡述一二如下。

在劉備第二次去臥龍莊求見諸葛亮不遇後,曾留下一封書信。在信中劉備表達了自己「久慕高名」,但「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的誠意。在略述了平生志向後,劉備希望諸葛亮可以出山輔佐,「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並說自己要「齋戒薰沐」後再來拜訪,其思賢若渴的心情躍然紙上。身為皇叔能如此禮賢下士,可以說仁至義盡了。從世俗觀點看,諸葛亮應該受寵若驚,親自去新野詣見皇叔才是。

諸葛亮在第一次上《出師表》時,對他當時的心態做出了解釋。他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其中有兩個字,在修煉大法後引起了我的注意。諸葛亮說的「苟全性命」其實並不簡簡單單地是保住自己的命,這裡的「性」和「命」是分開的,而且「性」在「命」的前面。其中「性」就是指「本性,心性」,涵蓋著他做人的原則,方式和氣節等等,那是比「命」更重要的。

諸葛亮並非世俗中人,對於滾滾紅塵中的名利色慾都看得極淡。在答應劉備出山後,他囑付弟弟諸葛均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後來諸葛亮因劉備托孤而鞠躬盡瘁,病死在五丈原,臨終前他上表給後主劉禪說「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這就是諸葛亮的胸襟,他出山輔佐劉備並非為了功名利祿,為了人前顯貴,光宗耀祖,而是為了順應天意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這樣淡泊名利的人在古代道德比較高尚的時候比比皆是,像在劉備三顧茅廬前後遇到的水鏡先生,以及崔州平、石廣元和孟公威等人,沒有一個願意跟劉備出去做官打天下。並非是因為他們才學不濟,而是因為他們更喜歡過恬淡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容易使人心如止水,進入修煉的狀態。

中國古代的文化是半神的文化,許多人樂天知命,寵辱不驚。他們深深知道歷史自有它的安排和發展規律。崔州平在與劉備論及「治亂」的道理後,對劉備說「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水鏡先生在得知徐庶走馬薦諸葛後「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其實,他們都能知道漢家江山氣數已盡,無論誰都無力回天了。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預言,叫「馬前課」,描述了從三國以後一直到今天的歷史大事,其作者正是諸葛亮。所以說對於歷史的走向,諸葛亮實際上瞭如指掌,這也就可以解釋他為什麼在第一次與劉備縱論天下大計時,就準確地預言了三分天下的結局,並取出一幅地圖,告訴劉備日後將在西蜀建國,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也能說明他為什麼在《後出師表》中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他不便對後主明言,但完全清楚六出祁山實際上是「欲以只手將天補」,結局也只能是「何期歷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

現代人讀《三國》,只能歎服諸葛亮的智慧和眼光。卻實在想不出來,這樣一個「躬耕隴畝」的村夫,相交的皆非達官顯貴,而當時的資訊又不發達,他如何能那麼詳細地知道天下十幾路諸侯的性格,勢力和相互關係,又怎麼能如此準確地預言三國鼎立的結局呢?其實,這種智慧其實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層次,達到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不出戶,知天下」的境界。

「人類的歷史就像一台戲……」。有許多事情的發生都帶有戲劇性,而且匪夷所思。比如官渡之戰,袁紹70萬人馬對戰曹操7萬人馬,而且曹操糧草不濟,眼看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就在這時,曹操用計燒了烏巢的糧草,擊敗了袁紹。赤壁之戰,曹操擁雄兵83萬,而孫劉聯軍只有幾萬人馬,眼看曹操即將一統天下,但一場火攻令他折戟沉沙,險些命喪華容。猇亭之戰,劉備統兵70餘萬,而孫權只有幾萬人馬,就在東吳將玉石俱焚之際,陸遜火燒連營700里,致使劉備敗回白帝城。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有三次幾乎大獲全勝,但突然遭遇大變而不得不中道而返,最後一次更苦心排下計策將司馬懿父子三人困於上方谷中,點起地雷火器。誰料想「忽然狂風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地雷不震,火器無功……」

每一次都是在千鈞一髮、退無可退的情況下,發生一件極其不可能發生的事,並讓歷史在那裡轉折。這是因為要達到三國鼎立的局面,不會讓一個國家不到安排的時間就覆滅,同時也在教導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三國》結尾古風的最後四句說的一樣「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這四句詩應該說是《三國演義》的點睛之筆。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他們手下的文臣武將表面上斗智斗勇,那只是為了符合人中的理而表現給人看的,其實是上天安排下來的一種平衡,達到三國之間的軍事上鼎足而立而已。

以前讀《三國》的時候,關注的是一場場戰鬥的謀略,喜歡看諸葛亮與周瑜、曹操、司馬懿斗智。現在似乎更能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的安排,更欣賞的是人物的品德操守,更能理解古人遵天敬神時的謙卑,更能體會到作者在著書時匠心獨運的地方,也更能看出上天創造這段歷史時的細膩和嚴謹。

注:本人選取自網絡,有所微調。


編者 2010-07-15 08:32:51

[新一篇] 張松獻地圖

[舊一篇] 曆史上評價諸葛亮最公正的對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