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抄之:《溶解權力》·王力雄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溝通”,中文的原始詞義是指開溝使兩水相通。對于社會系統,“溝”等同于信息傳送的渠道,“水”等同于具體的信息內容。完整的溝通,應該既指溝通參與者之間具有傳遞信息的充分而無阻礙的渠道,又包括彼此都能正確地理解、掌握和處理所溝通的信息。

 權力不是職位本身,而是職位在溝通結構中所起的樞紐作用。企圖繞開或甩掉樞紐,離不開樞紐溝通的系統就會陷于癱瘓或混亂。不管系統成員是否愿意,他們只有遵守程序,服從樞紐,才能得到溝通。這就是權力。

 隨著社會日益專業化,知識除了是人類與自然世界和客觀規律相溝通的紐帶,還是社會與專業領域溝通、獲得專業功能服務的唯一可能。
 
溝通之復雜性最主要的來源就在于割斷經驗的隔層,一旦有了隔層,也就披上了制造專業化和神秘化的隱身衣。

 復雜性所形成的鴻溝,使權力與社會發生二元化斷裂,也使社會失去自下而上對權力實施溝通的可能,于是只剩下單向的溝通——權力自上而下的統治。
 
權力的復雜化可以被視為權力私有化的基礎。
 
復雜化只是為權力的私有化提供了可能性,使權力真正成為私有的,是權力結構脫離社會母體,成為與社會相對的另一元——那就是一個可以被人占領的領地。
 
權力私有的實質就在這里。一旦權力有了自主的封閉空間,而社會失去了對權力進行全面、隨時、直接溝通的可能,權力就成為被當權者所占的私人領地,權力就變成統治者把持的自上而下的統治工具,而不再是人類社會擁有的自下而上的自治工具。這時權力進行的溝通再不是根據社會需要,而是根據當權者的意愿。當權者可以只進行有利于自己的溝通,而禁止一切不利于自己的溝通。一旦他們具有了限制社會溝通的能力,當權者就必然會利用那種能力,進一步徹底地割斷社會對權力的溝通,使權力的私有領地更加封閉。

 權力私有也不意味必定是終生私有或世襲,幾年任期的私有與世襲只是量的不同。關鍵在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只要權力在手,如何使用權力就由當權者自己決定,其下者就必須服從。

 ①合并信息渠道;②集中處理信息;③指揮社會合作;④統一決策;⑤程序化。

而自上而下地逐層任命一個權力結構,到達無權者時就必然斷裂,因為無權者是不需要任命的,也無從任命。

溝通既是一種權力資源,保密也就是對權力資源的壟斷,能使權力更為升值,這也是專制社會許多不可思議的保密之由來。
 
意志的組成包括進行判斷、確立目標、做出決定。

 對于個人意志,判斷包括是否滿意自身目前生存狀況,不滿的根源在哪,怎樣造成的,能否克服等;目標包括想得到什么,怎樣的生存狀況更滿意,最低希望,最高理想,眼前目標,長遠目標等;決定包括如何實現目標,計劃安排,行動步驟,根據愿望與現實的差距所做的調整與妥協等。

 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每個具體目標和決定,相對于社會意志整體的目標和決定,無疑是非常渺小的,然而既然社會由個人組成,每一個人都是社會整體的組成部分,他的目標和決定,以及由此導致的行動就必然有相應的作用。
 
舉一個極端例子:一個人感到下腹發脹(判斷),知道該去大便(目標),因為居民區停水,只有到街上的公共廁所(決定),匆匆騎上自行車去了,交費,大便(行動)。
這是一件最小的日常事,卻可能參與到社會發展進程的很多方面之中去。比如這個人受了不能及時排泄的折磨,會在市民對供水系統不滿的總量上增加一人次,再把影響延伸到政府預算、城市改造、綠色和平組織的思想傳播進而全球的生態變化中去;他在街上急匆匆地騎車,成為影響交通流量、安全狀況的一分子,進而影響到交通警察的擴編,公共交通政策的制定,汽車工業的發達或受限,再影響到關貿協定、歐共體工人失業及全球南北對抗的格局;哪怕是大便者那攤在地下管道里流動的排泄物,也可能一直延伸進農業肥料的構成、世界糧食市場、海洋污染、大國談判……從而把它的流動名副其實地匯合進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之中。
 

 挨棍子的判斷是不滿意,多賺兩塊錢的判斷是滿意,在滿意與否上,各不相同的具體判斷就有了共性。

對共性進行矢量求和要方便得多,在很大程度上就相當于數量求和,因而盡管社會結構是“數量型求和結構”,卻不妨礙社會意志判斷的矢量求和從中形成。

 在二元結構中,社會意志雖不能自發樹立目標,但其可以自發形成的判斷卻是一道綿密的過濾體,任何思想,無論多么嚴密高深,也無論披著多少光暈,如果通不過這道簡單的“判斷”過濾,對社會意志也就起不了作用。之所以有人成為影響甚至改變人類歷史的思想家,有人僅僅是書齋里自娛的學究,區別就在其思想是否被社會意志所接受,成為社會意志的組成部分,從而匯入歷史發展的進程。

 本質上,官僚主義是一種以官僚機器為本位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方式。它不把機器的輸出——即機器所要執行的功能和發揮的效用作為目標,而是把機器自身的運轉——程序、教條、因果、環節的銜接、完整與圓滑等作為最高宗旨。它使官僚機器既脫離操縱者(當權者),又脫離所施加的對象(公眾),成為一個具有極強保守性和排他性的獨立體系。

 權力傾軋的動力在于爭奪權力,這首先取決于權力是能夠被爭奪和被占有的。正因為權力與社會分離,才使其成為能夠被據為私有的實體。

 溝通結構內部的溝通障礙
●官僚主義
●腐敗

●權力傾軋

●專業壟斷與勒索

●作繭自縛的法律

 當迎合公眾的惡果顯露時,公眾卻不會負責,而立刻遷怒于當權者,把當初對

當權者施加的壓力忘得干干凈凈。同時,也不要以為公眾能學得聰明起來,他們不會檢討自己,也不會就此減少偏見與局限。既然二元結構把權力賦予與他們相分離的那一元,就沒有理由要他們負責任。無權者從來是不負責的,因此類似的過程只能往復循環。

 所謂偏見在于見的位置偏,所謂局限在于所處的局部地位之所限,這對于置身大規模社會的個人意志,其實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狀態,無可非議。

 ax + bx + cx + dx ……= x  (a + b + c + d……)
 
存在偏見和局限不足為奇,也不可怕,全局總是由局部組成,各角度的偏見綜合在一起就成全局。關鍵是以什么方式對局限進行求和。以矢量求和,相當于所有的局限橫向拼接,最終合成完整的全局而消除局限;而以數量求和,如同把所有局限在縱向疊加,摞成一個局限的“深井”,最終只能愈加局限。這種局限之和雖然體現為公眾整體的局限,卻不是社會意志的局限,而是不合理的“數量型求和結構”強加給公眾的。

 “公眾的不滿”與“社會意志的不滿”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區別就在前者是數量求和的結果,而后者是矢量求和的結果。現實生活中幾乎人人都有不滿,以矢量方式求和,可能由于大部分個人的不滿方向不同相互削減,矢量之和——即社會意志的不滿并不大。反之,如果對同一個社會的所有不滿進行數量求和,不考慮不滿的方向而把所有不滿的絕對值疊加在一起,結果就會使不滿的程度高出許多倍。

 對社會整體而言,個人意志的矢量求和之所以不可操作,原因就在于目前還沒有一種社會結構符合下面所談的四個條件。

這四個條件分別是:一、求和自下而上進行;二、在經驗范圍內求和;三、求和不能依賴語言;四、需要一個“和載體”。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笑書 2012-08-20 17:22:03

[新一篇] 王力雄《溶解權力》

[舊一篇] 與神對話 一生在等待的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