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往火星 八光分文化解讀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作者: 羅伯特·祖布林 (Robert Zubrin) / 理查德·瓦格納 (Richard Wagner)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副標題: 紅色星球定居計劃

原作名: The Case for Mars: The Plan to Settle the Red Planet and Why We Must

譯者: 陽曦 / 徐蘊蕓

出版年: 2012-3-1

頁數: 403

定價: 49.8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混沌沿岸

ISBN: 9787030335333

內容簡介 · · · · · ·

這是一個宛如科幻小說的大膽計劃,可能正是因此,已故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為該書第一版(1996)作序。而跟科幻不同的是,祖布林書寫的是科學事實。15年來,祖布林已成為無數耽于幻想的科學家與外太空探索者的民間英雄。

這一全新版本是該書的15周年紀念版,選擇了NASA火星空間實驗室即將大展拳腳之前出版。祖布林寫道:對于我們這一代人和千千萬萬代的子孫,火星將是我們的新世界。

祖布林并沒有費力氣來解釋為什么要去探索火星,他在這本書里用主要篇幅來闡述如何讓這件事成真:200~300億美元的合理預算,以及“輕裝上陣”的登陸準則。

要想讓人類在火星上定居,不需要等到發明了龐大的行星際宇宙飛船、反重力推進系統或軌道空間基地,祖布林如是斷言。相反,他在1990年發起的“火星直擊”計劃提議,把宇航員和他們的住所一塊兒直接送到火星去,工具就是把他們送到地球軌道的助推火箭。之后,宇航員們就開始太空生活了,他們會種植溫室植物,抽取地下水,動手制造需要的材料,建造商場大小的建筑,還可以在曾經活躍的火山附近的熱區提取地熱。總的原則是利用火星上自有的資源,“自給自足”。

卡爾•薩根說:“祖布林幾乎單槍匹馬地改變了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想法。”

作者簡介 · · · · · ·

羅伯特•祖布林(Robert Zubrin),美國著名航空航天工程師,先鋒航天公司總裁,曾任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高級工程師。他對載人火星計劃熱情非凡,創建了美國火星學會,還是“火星直擊”計劃的推動者。

理查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曾任美國國家航天學會期刊《星際探索》(Ad Astra)編輯。

陽曦,筆名妲拉,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現為自由撰稿人,雜志專欄作者。

徐蘊蕓,臨床醫學博士,科學傳播團體“科學松鼠會”成員,目前在時尚雜志工作。

目錄 · · · · · ·

修訂版前言

序 (阿瑟·C.克拉克)

前言

1 火星直擊

2 從開普勒到太空時代

3 找到計劃

4 到達火星

5 屠龍避妖

6 探索火星

7 在火星上建基地

8 火星殖民

9 火星變地球

10 地球上的事

后記 火星前線的重要性

特別增編 1996年的火星隕石探測

附錄1 火星學會成立宣言

附錄2 為火星直擊繼續奮戰,2001~2011

詞匯表

給火星的口信 我叫阿瑟•克拉克,此刻我正在地球印度洋中的斯里蘭卡島(它曾叫錫蘭)上對你們說話。現在是1993年早春,不過這條口信是為未來準備的。我正在對你們這些男人和女人講話——也許現在你們中有的人剛剛出生——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們正生活在火星上吧。 隨著我們走近新千年,很多人對那顆可能成為母星之外第一個真正家園的行星很有興趣。在我的一生中,我幸運地看到,我們對火星的認識從差不多一無所知開始——其實比這更糟糕,還有誤導性的幻想——發展到對它的地理和氣候都有了真正的了解。當然,我們在許多方面依然很無知,而且缺少你們覺得理所當然的知識。但是現在,我們有你們那個精彩世界的精確地圖,也能想象如何對它進行改造(地球化),讓它更合心意。也許你們已經開始這項長達數個世紀的工程了。 火星和我現在的家之間有一條紐帶,我在《上帝之錘》(The Hammer of God,這也許會是我最后一部小說)中寫到了。本世紀初,一位名叫Percy Molesworth的業余天文學家住在錫蘭這里。他花了很多時間觀察火星。現在,在你們的南半球,有一座寬達175千米的巨型環形山就以他命名。在我的書中,我想象也許有一天,一位新火星天文學家回望自己的祖星,試圖看到那個小島,在那里,Molesworth還有我都曾時常抬頭凝視你們的星球。 曾經有一段時間,就是1969年首次踏上月球后不久,我們都還很樂觀,覺得沒準能在20世紀90年代登上火星。我在其他故事里描述過,倒霉的首次探險的一位幸存者在火星上觀賞地球凌日,時間是5月11日——1984年!好吧,那時候火星上沒人目睹這一奇觀,不過2084年11月10日它會再發生一次。等到那時候,當地球從日輪上緩緩經過,看起來像一個渾圓的微小黑點時,我希望會有很多雙眼睛回望著地球。我曾建議,到時候我們應該用大功率激光給你們發信號,那樣你們就能看到一顆星星從太陽正面向你們發送信息。

如果你想讓人類登上火星,就別做一個30年的計劃;甚至不要計劃20年來完成——10年最值得期待。


2022-12-08 19:12:27

[新一篇] 走馬樓吳簡經濟文書研究 蔣福亞

[舊一篇] 超凡領袖的挫敗:文化大革命在武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