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關注中國命運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走進許良英先生的書房,立刻就被墻上一幅愛因斯坦的大幅肖像照片深深吸引住。愛因斯坦深邃、睿智而又充滿慈悲和關懷的目光,似乎具有某種穿透時空的力量,在與人進行著一種默默的思想交流。85歲高齡、滿頭白發的許良英先生坐在照片對面的椅子上,開始講述他眼中的愛因斯坦。

曾為中國鼓與呼

據許良英介紹,具有強烈責任感、關心全人類的世界公民愛因斯坦,也熱切地關注中國,對中國人民所經歷的苦難懷著深切的同情。他1921年訪問美國和1922年訪問日本,曾兩次途經上海,共停留了3天。目睹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民,愛因斯坦深感同情和不平,認為“這是一個勤勞的,在奴役下呻吟的,但卻是頑強的民族”。1931年,日本軍隊侵占中國東北三省,愛因斯坦一再向全世界各國呼吁,對日本采取嚴厲的經濟制裁;1932年,陳獨秀在上海被捕,1937年,為聲援被國民黨政府拘捕的7位主張抗日的知識分子“七君子”,愛因斯坦都曾聯合羅素、杜威等英美知識文化界知名人士表示聲援。

一個信仰理性的人

在許良英看來,愛因斯坦不僅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是過去一千年間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歷史人物之一,是20世紀初科學革命的先驅,而且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學家和堅持獨立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終生為和平、民主、自由、人權而斗爭的世界公民。“愛因斯坦以科學研究作為主要工作,但他同時非常關心人類的命運,關心社會,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愛因斯坦說過,他的科學探索使他成為‘一個信仰理性的人’,事實上,貫穿他的全部社會政治思想言論的,也正是這種理性論的信念”。

讓更多人認識愛因斯坦

對于許良英來說,愛因斯坦始終是他人生和精神上的偶像與指明燈。因此在1962年,許良英在生活艱苦、處境艱難、沒有任何工資收入的時候,得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計劃翻譯介紹一批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哲學著作時,努力爭取到了翻譯愛因斯坦著作的任務。從此,他便一頭扎進了愛因斯坦學術和精神的世界,廢寢忘食、如癡如醉地投入到翻譯工作當中。懷著巨大的使命感,經歷了三載嘔心瀝血的辛勤工作,他共譯出了181篇、50多萬字的愛因斯坦著作,涉及到有關愛因斯坦物理、哲學、政治思想的各個方面,并寫了9萬字的編譯后記。此外,他還寫了一部19萬字的介紹愛因斯坦世界觀的書稿。命運多舛,在經過了多重磨難之后,1976年,《愛因斯坦文集》的第一卷才正式出版。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青報的一項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讀的10種書中,《愛因斯坦文集》名列其中。

在許良英先生的家里,處處都可以看到愛因斯坦的“蹤跡”——各種文字的著作、各種版本的書籍、大量的資料和照片……就連許老多年使用的月歷都是愛因斯坦的照片集。已經85歲高齡的許老如今仍舊筆耕不輟,繼續堅持翻譯和寫作,并承担著幾十卷的《愛因斯坦全集》的主持和編譯工作。

今年是紀念“愛因斯坦奇跡年”100周年的“國際物理年”,許老也就更加的忙碌。他專門為大眾了解愛因斯坦的學術理論及愛因斯坦這個人,寫下了《紀念愛因斯坦奇跡年100周年》的文章。記者到許老家里的時候,書桌上一篇名為《雙重的奇跡——愛因斯坦奇跡年的歷史意義》的文章也已起筆。對于一生致力于愛因斯坦研究的許老來說,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愛因斯坦、像他自己一樣被愛因斯坦鉆研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感染,可能是他最大的心愿吧!

(許良英,科技史專家,我國翻譯、研究愛因斯坦論著的先行者,《愛因斯坦文集》主要翻譯者。)(王潤)

愛因斯坦其人

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國物理學家。1879年3月14日誕生在德國烏爾姆的一個猶太人家中。1894年舉家遷居意大利米蘭。1900年畢業于瑞士蘇黎世工業大學。1901年入瑞士國籍。1902年6月至1909年10月,在瑞士專利局任技術員。1909年10月,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3月,在布拉格任德意志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10月,任蘇黎世工業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4年4月,在柏林任德國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因受納粹迫害,移居美國。1940年入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逝世。

愛因斯坦不但創立了相對論,還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得出了光電效應的基本定律,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重性本質,為量子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此他榮獲1921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還證明了熱的分子運動論,提出了測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狹義相對論現在已經被認為是非凡的貢獻,但這個貢獻長期不被人重視,以至于沒有給他諾貝爾獎。光電效應由于是第一次明確指出光的既是波動又是粒子的性質,得到了諾貝爾獎金委員會的認可,所以愛因斯坦得到諾貝爾獎金的是光電效應,其中沒有相對論。許良英認為,愛因斯坦在1905年的工作其實可以獲得4個諾貝爾獎,而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和1916年的受激輻射理論,又值兩個諾貝爾獎。無論如何,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有直接表彰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方面的偉大貢獻,不能不說是這一國際科學最高獎項的遺憾。

《北京晚報》2005年2月16日


網載 2013-07-10 16:06:40

[新一篇] 純粹的中國人:“本土化”與“國際化”的中國式碰撞

[舊一篇] 臺北是繁體的南京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