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 藍色倫理的脆弱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藍色倫理的脆弱
 
  基斯洛夫斯基講的故事大都與人身的在體性欠缺有關。人身的欠缺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沒有對美好的欲望,人身的在體性欠缺本來算不了什么。動物沒有對美好的欲望,也就沒有對自身欠缺的苦惱。人性的苦惱都來源于人身的在體性欠缺與對美好的欲望之間的差距,自由主義倫理承認這種人性的苦惱是恒在的。個體生命的在體性欠缺與生命理想的欲望之間的不平衡,任何政治制度皆無力解決。
  在基斯洛夫斯基的不同作品中,有一個故事母題出現過至少三次:一個女孩子喜歡唱歌,唱歌是她的美好生命的欲望,可是她的心臟有欠缺,不能唱歌,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基斯洛夫斯基對平等、博愛等現代價值觀念的質疑,不是從政治原則的意義上說,這些價值觀念沒有意義,而是從個人的在體性欠缺的意義上看,是脆弱的。
  保障個人生命的自由(包括對美好生活的想象欲望的自由),不允許一種歷史的、總體(民族、階級、集體)的價值目的扼殺個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想象,是自由主義政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當性條件。個人自由不僅是政治理想,也是倫理理想——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欲望自由,然而,由于個體生命的在體性欠缺,這種理想是難以實現的。自由主義倫理碰到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困難:既然承認人身的在體性欠缺與對美好的欲望之間的不平衡是恒在的,個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是易碎的,又如何可能把維護個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作為政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當性條件。
  當人們在政治制度層面肯定自由理想的同時,如何在倫理層面肯定自由理想?《藍》探討的正是自由倫理的欠缺。
  《藍》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基斯洛夫斯基說過,《藍、白、紅》的順序倒過來看也可以。我覺得,倒過來看,基斯洛夫斯基的敘事思想的邏輯更清晰。
  《紅》的結局是:瓦倫婷出海旅行,盡管行前她留意聽過氣象預報——連日來將會晴空無云,她還是遇上偶然的風暴。瓦倫婷與住在她對面而又不相識的法律系學生在幸存中相逢。《藍》的故事開頭是一個幸福家庭驅車遠足。朱麗葉,一個富有藝術氣質的女人,丈夫是作曲家,她們有一個女兒——這幸福家庭讓人聯想到瓦倫婷與那個法律系學生可設想的幸福結合。
  (又是)一個偶然的車禍在寧靜秀麗的大自然陪襯下打碎了幸福。
  朱麗葉在醫院里醒來才知道丈夫和女兒都在車禍中喪生。活著還有意思嗎?朱麗葉吞了一大把什么藥但沒有死成,醫院制度不允許死的自由欲望,只認可不自由的死。
  朱麗葉如何活下去?
  像《永無休止》中的Zyro,朱麗葉落入生命的漂浮境地,不知道自己該置身何處。與Zyro不一樣的是,朱麗葉生活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而不是人民民主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政府、政黨或工會之類的國家和社會組織并不會來“希望”
  朱麗葉如何重新開始生活,她有選擇自己生命理想的自由。
  朱麗葉才三十出頭,青春還在自己身上,正是女人成熟到懂得何謂生命時刻的年齡,按哈耶克的消極自由來講,朱麗葉的美好生活想象是可望實現的:她丈夫的助手安東一直暗戀著自己,唯一偶然目睹車禍的小伙子也在追求她。
  可是,朱麗葉感到自己身上的消極自由是不堪承負之輕。丈夫和女兒的死對她突然面臨的個人自由投下了無法擺脫的陰影。最低限度的自由只是想象中的尤物,在真空式的自由中,個體會失去生存的自重。
  自己的過去使朱麗葉無法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必須逃離自己的過去,這是獲得欲望自由的第一步。朱麗葉主動打電話叫來安東,可是,僅僅一次肉體之歡就讓朱麗葉感到過去的影子使自己無法享有性愛的感覺。朱麗葉逃離安東,搬到另一城市,讓自己淹沒在陌生的生活世界中。朱麗葉竭力要擺脫過去,就像要擺脫假尸的抽搐。她拒絕協助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交響曲,避開一切熟識的人,好像誰知道她曾是某某人的妻子,就是對自己的生存約束。她丈夫太有名,是歐共體的作曲家。已逝的丈夫就像自己隱沒不去的身影,成了她的在世負担,吞噬了她亙古無雙的魅力。基斯洛夫斯基要表達的是:即便在個人情感這一最為屬己的領域,人的愿望自由也是有限的。他在談到朱麗葉時說:沒有過去!她決定將之一筆勾銷,即使往日又重現,它也只出現在音樂中。看來你無法從曾經發生過的事中完全解脫出來。你做不到,因為在某個時刻,一些像是恐懼、寂寞的感覺,或是像朱麗葉經歷到被欺騙的感覺,總會不時浮上心頭。朱麗葉受騙的感覺使她改變如此之大,令她領悟到自己無法過她想過的日子。那即是屬于個人自由的范疇。我們可以從感覺中解脫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愛是一種牢獄嗎?抑或是一種自由?
  有兩件事對朱麗葉改變自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朱麗葉住的公寓里有一位喜歡跳脫衣舞的女鄰居(生性喜歡欣賞自己的身體激起的情欲是一種消極自由),一天深夜,這脫衣舞女郎突然從舞廳打電話給朱麗葉,請求她馬上去一趟。原來,這位脫衣舞女郎在臺上脫衣時,發現自己的父親坐在下面。紛亂的悲戚令她不能自已,她需要一個人的體諒。
  誰能、誰愿意體諒一個在社會目光看來不道德的脫衣舞女的如此悲戚?朱麗葉答應去看她。
  朱麗葉問她,為什么要干這一行。
  脫衣舞女的回答說:“我喜歡。”
  朱麗葉看到,脫衣舞女其實同她一樣,深陷在自身的過去和自己的生命愿望的矛盾之中。脫衣舞女的“我喜歡”必得面對她父親的眼睛,正如朱麗葉的“我想要”必得面對自己雖然已經死去的丈夫和女兒。
  朱麗葉的丈夫是著名作曲家,他死后傳媒把他的私生活變成了公共話題。朱麗葉一直試圖避開傳媒的議論,但她還是從電視節目上得知自己丈夫曾有情人。朱麗葉一直以為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丈夫居然有情人——一位法律系畢業的女律師,而且正懷著一個他們的孩子。
  朱麗葉要想擺脫過去的束縛,在私人情感領域中獲得自由,看來不可能了。基斯洛夫斯基說過,《藍》要探討自由的欠缺。什么樣的自由的欠缺?私人性的情愛自由的欠缺。個人的喜好和情愛可能是個人生命的自由想象最切身的空間。在私人情感中人是否能充分享有自由理想?私人性的生命愿望和喜好自由嗎?脫衣舞女郎面對自己的父親、朱麗葉面對自己丈夫的情人時,發現了自己私人自由的在體性——而不是政治性和社會性——的限制,她們都無法改變自己生命的過去。
 


劉小楓 2013-08-21 16:10:13

[新一篇] 沉重的肉身 紅色倫理和白色倫理的欠缺

[舊一篇] 沉重的肉身 只為了一個人一生中僅持續了五分鐘的親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