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8)——第二次護法運動(上)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5月22日

就在北方軍閥連年混戰之時,南方軍閥之間的戰爭也連綿不斷,南方政權也隨之而不斷的更迭、演變。民國最初15年的歷史雖然一直都是分為“南北兩條線索”在發展演進,并且不斷爆發南北之間的戰爭,但最終結束中國軍閥割據局面的是歷盡磨難的南方政府,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暫時將視線轉回到南方,介紹一下在北方軍閥混戰的時候,南方革命形勢和政權的發展及更迭情況。

當初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政府,力圖北伐以恢復共和,但由于廣州軍政府為桂系把持,孫中山最終于1918年5月遭到排擠,被迫離開廣東。此后,廣州政府為桂系勢力所控制,并參與了徐世昌主導的南北議和,但桂系始終覺得國會在廣東可能影響和談,于是停發國會經費,使國會難以運作;1919年7月,桂系將國會遷到云南,9月又轉移到重慶,但南北和談仍舊沒有結果。除此之外,廣州桂系軍人還不斷排擠在粵革命力量,陳炯明就是首當其沖的一個。

陳炯明是孫中山在第一次護法運動任大元帥時親手培植起來的將領,一直受到桂系的排擠,為此孫中山于1917年底安排他領兵攻閩,向福建發展,稱為援閩粵軍。陳炯明在閩2年期間,軍事力量有了較大的發展,并與北京政府委任的福建督軍李厚基有所接觸,李厚基為保住自己的地盤,表示愿意幫助陳炯明打回廣東。此時,孫中山為繼續護法,也打算先打倒桂系軍閥,奪取廣東,建立根據地,因此他利用軍閥之間矛盾,聯合皖系閩督李厚基和滇系唐繼堯共同對付陸榮廷,當然還有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陳炯明,并將希望寄托在了陳炯明的粵軍身上。

1920年8月11日,陸榮廷操縱軍政府發出進攻福建的動員令,桂軍三路進襲駐閩粵軍。8月12日,在孫中山的催促下,陳炯明在漳州誓師,返兵攻粵。8月16日,第一次粵桂戰爭爆發。

當時,粵軍分兵三路進攻廣東,陳炯明利用孫中山的影響并提出“廣東人不打廣東人”的口號,因而所向披靡,軍事上節節勝利。9月,朱執信等策動地方軍閥李福林等部脫離桂系,響應粵軍;10月22日,粵軍攻占惠州,桂軍全線崩潰。第一次粵桂戰爭進行時,北方的直皖戰爭已經結束,獲勝的直系軍閥對南方的桂系軍閥和政學系政客大加拉拢,再加上當時的戰局又對桂系不利,于是10月22日,南方軍政府主席總裁岑春煊通電宣布辭職;24日,岑春煊、陸榮廷、林葆懌、溫宗堯以四總裁名義通電宣布撤銷廣州軍政府,聲明南北統一;26日,廣東督軍莫榮新宣布廣東取消自主,并率殘部逃出廣州。11月初,陳炯明率粵軍進入廣州,桂系岑春煊、陸榮廷等紛紛逃走;至11月下旬,桂軍全部退出廣東,第一次粵桂戰爭即告結束。

繼廣東宣布取消自主之后,廣西督軍譚浩明也宣布取消自主,而北京政府則不顧南北分裂的事實,單方面宣布南北“和平統一”,并以總統徐世昌的名義下令,準備改選國會。對此,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等三總裁先后通電反對岑春煊、陸榮廷的南北議和,否認他們取消軍政府的決定。1920年11月底,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等從上海回到廣州,重組南方軍政府,任命陳炯明為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

幾乎與第一次粵桂戰爭同時,川、滇、黔三派軍閥在四川也大打出手。滇系唐繼堯在護國戰爭之后即在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并不斷打擊在川的其它軍政力量。1920年5月,唐繼堯命在川的滇軍和黔軍進攻四川靖國軍總司令熊克武部,引發川、滇、黔戰爭。戰爭之初,熊克武不敵唐繼堯,退出成都,后又卷土重來收復成都,進而將滇黔軍勢力全部趕出四川。接著,回到貴州的黔軍發生內訌,撤出四川的滇軍內部也發生嘩變,唐繼堯被迫于1921年初辭職,出走香港。

第一次粵桂戰爭和川、滇、黔戰爭結束后,1921年4月,按照孫中山的建議,國會非常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決定成立正式的中華民國政府,通過了《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改元帥制為總統制,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5月5日,孫中山宣誓就職,并組織政府,任命陳炯明為陸軍部長兼內務部總長,李烈鈞為參謀長,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成立,與北洋軍閥把持的北京政府相對峙的南方政權又回到了孫中山的領導之下,南北兩個民國政府相對峙的局面再次形成,第二次護法運動開始。

孫中山在就職之時,提出了四大方針:地方自治、和平統一、門戶開放和發展工業。

當初,孫中山遭排擠離開廣東,駐于上海時,對革命黨黨務的發展傾注了很大的力量。我們前面介紹過,國民黨于1912年組建,其目的是為了爭取國會多數,制衡袁世凱獨裁;二次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即四分五裂;1914年,孫中山召集部分國民黨黨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1919年10月10日,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為區別于民初的舊國民黨,故在國民黨之前冠以“中國”二字),發布了《中國國民黨規約》;后來,這一天被定為中國國民黨成立日。

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后,孫中山等隨即準備發兵廣西,消滅桂軍。而此時,退出廣東的桂系軍閥也不死心,陸榮廷在直系的支持下于1921年6月集結重兵向廣東發動進攻,第二次粵桂戰爭爆發。孫中山以陳炯明為援桂軍總司令,分兵三路進入廣西。期間,不斷有桂軍將領宣布獨立,粵軍進展極其迅速,至當年7月,陸榮廷即感到大勢已去,并于16日通電下野,逃往龍州。8月5日,粵軍和平開進南寧,后占領龍州,陸榮廷等逃亡,第二次粵桂戰爭結束,兩廣統一于廣州政府之手。

平定廣西后,孫中山準備利用北方軍閥混戰的局面,由桂入湘進行北伐,統一全國,非常國會于1921年10月通過了北伐議案。11月15日,孫中山在桂林設大本營,集結4萬兵力積極準備北伐,并令陳炯明駐守廣州,負責后方保障。此時,孫中山還與皖、奉兩系結成了孫、段、張“反直三角聯盟”,意圖聯合各方力量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這一事件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過。

1922年2月3日,孫中山發布北伐動員令,北伐前鋒部隊隨即開進湖南。不料此時北伐軍后院起火,坐鎮廣州的陳炯明突然發難。

民國百年

自粵軍定桂后,陳炯明居功至偉,且大權在握,羽翼已經豐滿,于是便做起了“廣東皇帝”的美夢,妄圖稱雄于西南各省。孫中山北伐期間,陳炯明與直系吳佩孚通氣,并與湖南督軍趙恒惕結成反孫聯盟,宣布不再支持孫中山北伐,力主廣東自主,并不再為廣西的北伐軍提供軍需接濟,向孫中山施加壓力,阻止北伐軍入湘。3月21日,陳炯明在廣州刺殺了支持孫中山的粵軍參謀長鄧鏗,囚禁廖仲愷,以牽制北伐力量。3月26日,孫中山在桂林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被迫改變計劃,督師回粵;4月,孫中山回師廣州,免去了陳炯明廣東省長、內務部長及粵軍總司令職務,但陸軍部長職務仍予保留。孫中山對陳炯明的手下留情本是為“以示期待”,但不料這竟為后來陳炯明叛變、第二次護法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三鑒齋 2010-07-20 14:59:14

[新一篇]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7)——北洋軍閥混戰(下)

[舊一篇]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9)——第二次護法運動(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