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3)——國共摩擦的升級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938年底,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占領區內的治安問題成了日軍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而制造這些麻煩的正是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及其敵后抗日根據地。為了鞏固華北、發展華中和華南的抗日游擊,八路軍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將120師主力調入冀中,129師主力調入冀南、冀魯豫等平原地區,115師則挺進山東,與地方抗日部隊相配合,大力發展中共在各地的影響,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此后,在八路軍的活動區域內,日軍的掃蕩和八路軍的反掃蕩就成了大陸教科書內最熱門的詞匯。在反掃蕩戰爭中,八路軍曾擊斃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旅長阿部規秀中將,這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的最高級別的日軍指揮官。到1940年底,中共的晉察冀根據地已發展成擁有1500萬人口的華北最大的抗日根據地,其余如晉冀豫根據地、晉西北根據地等也有了較大規模的發展。在南方敵后,中共領導的新四軍也確定了向南鞏固、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開辟了皖東根據地、鄂豫邊根據地,擴大了蘇南根據地。

為了挫敗日軍對華北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從1940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八路軍調集了105個團,約20萬兵力,在副總司令彭德懷的指揮下,對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此即“百團大戰”。在三個半月的作戰中,八路軍和日軍總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多次,斃傷日偽軍2.5萬余人,俘日偽軍1.8萬余人,攻克數千日軍據點,破壞鐵路近500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其它橋梁、車站、隧道等更不必說,從而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蔣介石雖然派遣國軍配合了中共的百團大戰,但當他獲悉共產黨竟能集結100多個團的兵力時,還是為中共在抗戰三年間的迅速發展大吃一驚,從這個角度講,八路軍搞百團大戰,實際上是暴露了自己的實力,使國民政府對其愈發提防,以致兩黨摩擦逐步升級,矛盾日益激化。

“百團大戰”后不久,八路軍就為此付出了代價。為報復中國軍隊并鞏固在華占領區,日軍從1941年到1942年對中共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掃蕩”、“清鄉”、“蠶食”,著名的“三光政策”就源于此時。在這兩年間,僅對華北根據地的進攻,日軍就動用了80多萬人,共產黨勢力受到了較大的打擊;同時,國共在此間又摩擦不斷,加上華北、華中地區自然災害,八路軍、新四軍總兵力減少了約10萬人,根據地也縮小了六分之一,財政十分緊張,中共由是進入了抗戰最困難的時期。為了度過這一艱難時期,共產黨做了兩件最主要的事情,一件是發起“大生產運動”,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并由此產生了諸如359旅、南泥灣等一系列大陸教科書上的關鍵詞;另一件是進行“延安整風”,名為反對黨內不良風氣,實則和同時期的蘇聯一樣,是搞黨內的大清洗。

面對日軍的掃蕩,各地八路軍、新四軍都進行了奮勇抵抗,并且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聯防戰、交通破擊戰、水上游擊戰等經典戰例。在晉察冀、魯中、冀中、蘇中、蘇南、鄂東、鄂中、珠江和瓊崖等地,中共敵后武裝都給予了日軍一定的打擊,頑強的生存了下去。

在東北,東北抗日聯軍也遭到了日軍的殘酷攻擊。1939年10月,30萬日軍討伐東北抗日聯軍,將第1路軍困于原始森林中,楊靖宇與敵周旋數月,終于在1940年2月23日壯烈殉國,抗聯其余各部隊也在當年遭受了嚴重損失,形勢日趨惡化。1941年12月太平戰爭爆發后,日軍為解除后顧之憂,穩其東北基地,并策應德國對蘇聯作戰,形成對蘇東部的威脅,在中國東北增兵百萬,意圖將抗聯力量根除,東北抗聯由此進入了最艱難的階段,只得將一部撤至蘇聯境內,其余則留在東北堅持戰斗。抗戰末期,抗聯參與了對日反攻作戰,日本投降后,他們被合編進八路軍和新四軍。

1939年1月下旬,在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新的“溶共”政策出臺。在五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的1938年12月,汪精衛叛逃,走上了媚日賣國的漢奸路線(這些內容我在以后會詳細講),這使蔣介石認為可以趁機推動國共兩黨的合并,并在1939年1月20日,即五屆五中全會開幕的前一天,向中共周恩來提出了此事。但是,共產黨方面明確拒絕了兩黨合并案,國民黨也鄭重聲明不接受跨黨方案,國共合作由此出現危機,國民黨內反共情緒高漲。對于如何對付共產黨,蔣介石明確表示:現在要溶共,不是容共,它如能取消共產主義,我們就容納它。于是,“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被確定下來,國民黨防共委員會也隨之成立,國府雖然表面上維系抗日統一戰線不分裂,但暗中卻制定了許多旨在限制共產黨發展的秘密文件,并對中共力量處處提防、封鎖、打擊。

整個1939年,蔣介石不斷向華北、華中地區敵后部署國軍,一方面擴大游擊戰的規模和實力,一方面加強國軍在這些地區的武力,以監視、限制共產黨的發展,從而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共之間在1939年發生了一系列軍事摩擦和沖突,如4月的山東博山事件,6月的河北深縣事件、湖南平江事件,11月的河南確山事件,期間八路軍、新四軍及家屬被殺1500余人。

1939年9月歐戰爆發后,蔣介石覺得世界大戰開始了,中國問題已經成為了世界問題,中國的抗戰必將與世界大戰同時結束,因此對于取得抗戰勝利的問題,蔣介石將很大一部分希望寄托在了美英等國際力量身上,這等于是在告訴國軍將領:今后可消極抗戰,等待美英的出手,國軍實力應主要用于解決中共問題。

1939年11月,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召開,會議決定把“政治限共”政策改變為“軍事限共”政策,并發出進攻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密令。12月,胡宗南率國軍進攻陜甘寧邊區,襲占八路軍所據的五個縣,并準備進攻延安,八路軍緊急從晉西北調兵回援,配合留守軍隊擊退胡宗南部,收復隴東大部地區使陜甘寧邊區和晉西北根據地連成一片。在晉西南,閻錫山調集6個軍發動“十二月事變”,從12月3日起,先后襲擊了受中共影響的抗日武裝決死隊(山西新軍)、抗日團體犧牲救國同盟會(犧盟)以及各縣城的中共抗日政權,也稱“晉西事變”。山西新軍在八路軍的支援下進行了反擊,后退入晉西北和太岳區抗日根據地,并編入八路軍序列。由于共產黨軍隊的頑強反擊,閻錫山的軍事力量遭到削弱,蔣介石嫡系勢力趁虛而入,閻錫山權衡利害后,決定與共產黨停戰講和,劃分防區。

1939年11月,在蔣介石的支持下,石友三不斷在冀南制造反共摩擦,不過勝少敗多,損失了萬余人,打亂了蔣介石圍攻冀南的計劃。1940年2月,蔣介石令朱懷冰、石友三向太行山區和冀南地區的八路軍發起進攻。面對國軍的進攻,八路軍發起冀南反頑戰役,將石友三部驅逐至衛河以東地區;3月初,八路軍又發起衛東戰役和磁武涉林戰役,驅逐了朱懷冰和石友三;此后,八路軍主動后撤至平順一線,提出停戰。3月中旬,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與國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談判,議定國共防區,從而結束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日本為盡早結束侵華戰爭,用盡一切手段,謀求重慶政府的妥協,促成蔣介石與南京汪精衛的合作,而美英也加緊了對中國的援助,希望中國繼續抗日,牽制日本使其不能策應納粹德國。在這種國際形勢下,蔣介石的地位陡然提高,同時也感到,如果趁此良機打擊中共勢力,應當不會引起國際社會的反對。第一次反共高潮后,蔣介石把反共的中心從華北轉移到華中,開始打擊新四軍的力量。對于當時已經發展到近10萬人的新四軍,蔣介石一方面克扣其軍費、補給,一方面想法設法割斷其與八路軍的連系。1940年3月,蔣介石命令江北新四軍一律開赴長江以南,使其遠離江北八路軍,并派兵進攻新四軍支隊。中共方面在拒絕蔣介石命令的同時,還提出了調江南部隊到江北的相反要求,而同時新四軍也挫敗了國軍的襲擊。

1940年7月初,國民黨召開了五屆七中全會,會議討論了進一步反共的問題,并提出“中央提示案”:強令中共取消陜甘寧邊區,改稱“陜北行政區”,隸屬行政院,歸陜西省政府領導;重新劃定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防區,取消冀察戰區,將冀察兩省、山東省黃河以北地區劃入第二戰區,仍以閻錫山為司令長官;八路軍和新四軍縮編到10萬人,并全部集中到黃河以北之冀察地區。不久,國軍開始封鎖中共根據地,還停止了對八路軍的一切供給。對此,中共方面強烈反對,蔣介石遂決定武力解決。

1940年9月30日,蔣介石派韓德勤率兵進攻蘇北新四軍,結果被新四軍打敗,蔣介石由是決定將軍事進攻的重點轉向皖南。 


三鑒齋 2010-08-07 03:50:11

[新一篇] 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2)——第二、三次長沙會戰

[舊一篇] 二戰中殺日本人最多的國軍將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