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18)——“淞滬抗戰”和“華北抗戰”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2月25日

“九一八事變”之后,東北軍陸續退入關內,日本逐步占領了整個東北。雖然政府軍沒有抗日,但東北地方人民卻進行了英勇的反擊,形成了東北抗日義勇軍,這些義勇軍至1933年初,大多潰敗。此外,中共也在“九一八”之后在東北建立了十幾支抗日游擊隊,我們熟悉的楊靖宇、趙尚志等就是這些游擊隊的領導者。南京政府方面,在1931年9月19日即向日本提出了嚴正抗議,要求其撤兵,同時還請求國際聯盟出面主持公道。此后,國聯多次照會中日兩國,希望兩國保持克制,勿使事態擴大,并向日本提出了最后撤兵期限。當時,日本內閣有意妥協撤兵,但卻無力約束少壯派軍人,關東軍因此繼續在東北擴大戰爭。1931年10月24日,國聯以13票對日本1票通過決議,要求日本立刻撤兵,并于11月16日決定派遣一個委員會到中國實地調查。

1932年1月14日,國聯成立由英、法、美、德、意五國代表組成的調查團,中方以顧維鈞為代表,于3月底抵達上海,后來又到南京、漢口、宜昌、重慶和東北各地調查。9月4日,調查團在北平簽訂報告書,10月2日在日內瓦、東京和南京同時發表,肯定了日本軍事占領中國東北以及策劃滿洲國獨立的事實。1933年2月14日,國聯特別大會以42票對日本1票通過了調查報告書,日本遂于3月27日正式宣布退出國聯,中國政府借國聯解決東北問題的希望落空。

1932年1月18日,日本關東軍高層委托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武官田中隆吉雇傭了幾個中國無賴,在上海租界圍毆5名日本僧人,造成一人被打死,兩人受重傷。此一事件立刻在日本社會引起巨大騷動。1月20日,在上海居住的近千名日本人到日本總領事館和海軍陸戰隊總部門前示威游行,要求日本政府出兵保護僑民,并沿途滋事,搗毀商店,毆傷華人;1月26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向上海市政府發函抗議,要求中國政府道歉、懲兇、賠償并取締上海的民間反日團體,限期48小時內作出答復,否則將采取行動。迫于巨大壓力,時任國府行政院長的孫科于1月25日宣布辭職,1月28日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長,負責領導政府,蔣介石這時也已回到南京主持臨時中政會。

1932年1月28日下午,上海市政府答復日方,接受全部條件,日本政府方面表示滿意,但日本海軍司令官卻因“軍事部署已經就緒”而不肯改變原計劃,日軍遂于當晚十一點半向上海閘北一帶發起進攻,與駐于當地的國軍第十九路軍展開激戰,從而引發了“淞滬戰爭”,也稱“淞滬抗戰”或“一·二八抗戰”。第十九路軍在蔡廷鍇和蔣光鼐的指揮下,死死拖住了日軍,粉碎了日軍原定四小時解決戰斗的計劃,使之苦戰兩日終未能越過租界一步。

1月29日,中央政治會議決定抗擊日軍侵華,30日宣布國民政府遷至河南洛陽辦公。2月1日,汪精衛主持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把全國劃分為四個防區和一個預備區,調國軍精銳赴滬,增援十九路軍,擺出了積極抗戰的姿態。日軍方面因戰事進展緩慢而三易統帥,并不斷調集援軍到上海。2月中下旬,日軍作戰部隊已增至9萬人,國軍第十九路軍也已全部投入了戰斗,但兵力卻只有日軍的一半左右,且裝備較差,戰斗十分艱苦。此一期間,汪精衛曾下令其它各部隊增援上海,但他卻指揮不動蔣介石的部隊,蔣介石也私下指示其嫡系部隊不要支持十九路軍抗戰;同時,汪精衛還下令身在北平的張學良起兵北方,牽制日軍,但張學良也沒有出兵的意思。于是,十九路軍陷入了孤掌難鳴的困境。

3月1日,日軍發起全線總攻,國軍招架不住,被迫放棄第一道防線撤退到嘉定、黃渡一線待援,日軍占領淞滬地區。3月4日,中日雙方停戰,14日開始談判。經此一役,汪精衛看到沒有蔣介石出面國民政府就無法統領軍隊的窘境,因此只好提出讓蔣介石重掌軍權。1932年3月6日,蔣介石復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京國民政府形成了汪精衛主政,蔣介石主軍,蔣汪共管黨的格局。由于上海是”東方巴黎“,歐美各列強在滬都有利益,因此在英法美三國公使的調停下,中日雙方于1932年5月5日達成了《淞滬停戰協定》。12月,國民政府從洛陽遷回南京。

1932年7月17日,日軍在熱河發起新的軍事進攻,汪精衛以行政院長的名義發表通電,命令張學良立即出兵熱河,收復失地,但張學良卻聲稱汪精衛無權過問軍事,出兵要有軍事委員長蔣介石的命令。蔣介石念及張學良過去幫他打贏中原大戰,也有意偏袒張學良的不抵抗行動。在此情況下,汪精衛只好宣布辭職,前往歐洲養病。汪精衛在臨行時電告張學良,指責他“去歲放棄沈陽,再失錦州,致三千萬人民,數千里土地陷于敵手,敵氣益驕,延及淞滬。今未聞出一兵,放一矢,卻不斷向中央索要軍款,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斂。”汪精衛最后要求張學良“惟有引咎辭職,以謝四萬萬國人,毋使熱河平津,為東北錦州之續”。

1932年12月,黑龍江東北抗日義勇軍將領蘇炳文因戰局不利,被迫率部退入蘇聯境內,日軍已無后顧之憂,于是開始大舉進攻熱河。1933年1月1日,日軍進攻山海關,中國守軍300余人力戰殉國,3日,山海關失陷。2月中旬,日軍以10萬之眾分三路進犯熱河,沿線中國守軍兵力單薄,被迫于3月2日退至喜峰口,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不戰而逃,日軍遂于3月4日不發一槍占領了熱河首府承德,熱河全省隨即淪于敵手。由于熱河省大片領土淪陷,南京方面因此再次出現請汪精衛歸國主持抗戰的呼聲,但汪精衛卻提出,回國的前提是張學良辭職,以平息民憤。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也自感難保張學良,蔣、張二人遂于3月9日會于保定,蔣介石說服張學良辭職出國考察。3月10日,張學良通電下野,3月底,汪精衛重返南京復職。此間,南京方面命軍政部長何應欽駐扎北平,并調國軍北上增援。

在占領承德后,日軍繼續向長城各隘口發起進攻,華北形勢頓時緊張起來,國軍的“長城抗戰”就此打響。3月9日,正在南方進行第四次剿共的蔣介石從前線漢口飛抵保定,與張學良、閻錫山會商,次日,張學良辭職,何應欽接管北平(上一段說過)。3月9日,日軍進攻長城喜峰口,國軍守將宋哲元率部與敵浴血奮戰,并組織大刀隊,偷襲日軍后側,使喜峰口失而復得;至15日,國軍將日軍擊退,取得了華北抗戰的第一個勝利。接著,日軍進攻羅文峪,與國軍劉汝明部展開激戰,國軍雖傷亡巨大,但陣地卻始終屹然不動。4月9日,在喜峰口吃了敗仗的日軍轉攻冷口,與國軍商震部激戰兩日,占領冷口,商震部退過灤河。隨后,日軍又重攻喜峰口,因冷口失守,日軍得以從側面迂回,喜峰口守軍被迫撤退,長城抗戰形勢因此急轉直下。

另一方面,3月初,日軍還向古北口發動了進攻,中國守軍奮力抵抗,但因武器遠不如日軍,官兵死傷慘重,被迫于3月12日撤至南天門。4月20日,日軍進攻南天門,守軍與敵苦戰數晝夜,終于擋住了日軍的攻勢;5月10日,日軍加強火力,并派出戰機轟炸,國軍難以抵擋,至12日,石匣鎮失守,古北口通向北平的道路已被打通。隨后,日軍強渡灤河,占領密云、香河,從東、北兩面包圍平津。

復職后,汪精衛的態度由此前的“堅決主戰”轉變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蔣介石對此也積極支持。5月中旬,南京政府命黃郛主持華北政府,并派熊斌與日本代表岡村寧次進行交涉。1933年5月31日,何應欽與岡村寧次在天津塘沽舉行會談,并簽訂了中日《塘沽協定》,規定冀東、察北和綏東為非軍事區,準許日軍在該地區視察。《塘沽協定》實際上是承認了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和熱河的合法性,還承認了長城一線為偽滿洲國的國界(關于1932年成立的偽滿洲國,我在后面文章中單獨介紹),華北和東北之間的連系也因冀東非軍事區而被隔斷,致使長城以內,中國軍隊反無駐軍之權。至此,華北門戶洞開,冀察和平津已是無險可守。

1933年5月26日,馮玉祥聯合中共吉鴻昌、方振武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出任總司令。隨后,同盟軍出發北進與日軍展開戰斗,至7月12日,吉鴻昌收復多倫,并趁勝追擊,將日偽軍全部逐出了察哈爾,全國人心為之大振。不過,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做法顯然惹惱了日本,南京方面也因此承受著日方的壓力,更何況蔣介石本人也不愿意看到這么一支強大的軍事武裝游離于南京政府存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南京政府從一開始就不支持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并調集十余萬軍隊對其進行圍剿,同時還從內部分化同盟軍陣營,多位同盟軍將領因此先后歸順南京。迫于內外壓力,馮玉祥于8月5日通電辭去總司令職務,撤銷抗日同盟軍總部,離開張家口到泰山休養,其部下大多被宋哲元收編,吉鴻昌、方振武拒絕收編,宣布繼續抗日,并在熱河、長城一線轉戰。9月10日,吉鴻昌等抗日將領在云州整編隊伍,決定公開對抗南京國民政府,并改名為“抗日討賊軍”,宣布將一邊抗日,一邊討蔣。后來,討賊軍南下進攻北平,于9月21日占領懷柔和密云,進入了《塘沽協定》中規定的非軍事區。這時,日本向討賊軍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其限期離開,否則將出兵,南京方面何應欽也在10月初調大軍將討賊軍包圍在昌平,大小湯山一帶,討賊軍與國軍激戰十余日,終于失敗,宣布接受國民政府改編,方振武和吉鴻昌化妝逃離。至此,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完全失敗,吉鴻昌于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處死。 


三鑒齋 2010-07-20 15:00:51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17)——“九一八事變”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五):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19)——“華北事變”前后的中國局勢(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