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與綠色核算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061.3 文獻標識碼:A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長期以來,許多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和計劃時,片面強調經濟增長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普遍忽視自然資源(包括生態環境資源)的補償和持續利用,造成目前世界范圍內的資源匱乏和環境惡化。因此,為了探索環境保護和資源持續利用的方法,確保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第二章“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對策”2.16(b)明確提出:“研究并試行把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使有關統計指標和市場價格能較準確地反映經濟活動所造成的資源和環境的變化。”把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即綠色核算,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一種核算方法。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
  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環境質量退化等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人類生存發展的全球性問題。以Burndtland為主席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經過三年的努力,于1987年發表了《Our Common Future》(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該報告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所謂可持續發展意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以犧牲未來世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為代價的發展”。它包含了兩個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貧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應將其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限制”的概念,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未來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可持續發展理念既蘊涵著古代文明哲理的精華,又是現代人類活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后)實踐的批判性總結。“只有當人類向自然的索取,能夠同人類向自然的回饋相平衡時;只有當人類為當代人所作的努力,能夠同人類為未來世代人所作的努力相平衡的;只有當人類為本地區發展的努力,能夠同為其它地區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時”,全球性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始終貫穿著兩大主題,即“人與自然關系的平衡”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平衡”。有效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不牢固,既不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也不能使未來世代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有效保障。核心背謬,將制約人類行為的協調統一,反過來又威脅到基礎的進一步鞏固。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始終堅持如下三項原則:(1)可持續性原則。要滿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以犧牲未來世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為代價”這一重要約束條件,就要求經濟發展不僅要注重數量增加,更應注重質量的提高和結構優化,同時還必須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和環境,以確保人口、經濟、資源、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可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是人類活動力不能超越自然資源系統和環境系統的最大承載力。(2)公平性原則。可持續發展強調當代人之間的公平、代際之間的公平、區際之間的公平以及國際之間、區際之間、代際之間公平地擁有、分配和利用資源。既不能只顧眼前的經濟增長和發展而損害未來世代人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不能只注重區域內的經濟發展而損害其他區域的發展基礎,也就是說,當代人應當依靠資源利息來支撐其生存發展,而不能靠資源貼現來支撐其生存發展。(3)共同性原則。可持續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的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賴于國際社會采取協調統一的聯合行動。人類自身應當充分認識到我們的家園——地球的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各國、各地區在謀求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應共同承担起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生命支持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從傳統的單純追求數量增加的經濟發展模式向注重發展質量和未來世代人福祉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必須在注重生存能力培育和引入綠色核算的新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才能獲得解脫。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性度量,學術界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理論上都試圖把不屬于真正財富積累的虛假部分從傳統意義上所統計的GNP或GDP中扣除,從而再現一個真實的、可行的、科學的統計指標,去度量人類所取得的實質性進步。在眾多的度量方法中,綠色GNP應當是其中一種較為容易理解和計算的指標。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入,隨著國際社會在發展模式上取得更廣泛的共識,一種全新的統計制度肯定會應運而生,這對于更加深刻地認識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并據此進行監測、調控和預警,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手段。
    二、綠色核算的背景
  聯合國1993年版的SNA與以往版本的SNA相比,有了極其重大的改進,代表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又一嶄新發展階段。但是1993年版SNA也存著非常明顯的缺陷,主要表現為:(1)在1993年版的SNA體系中,國民生產總值(GNP)是一個核心指標,也是用來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和國民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性指標。但GNP并不能真實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富裕程度。在計算GNP的過程中,完全忽視了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導致的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甚至忽視了國民的健康成本和生活質量。其結果是生產發展了,經濟增長了,GNP也隨之增加了,但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基礎卻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2)SNA忽視了支撐經濟生產可持續力的資源基礎。在SNA中,只有生產資產,包括存貨,在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才得以明確的測算和考慮,其使用費用反映到中間消耗和固定資本消耗中,而非生產性自然資產,如土地、礦產資源和森林等,處于機構單位的有效控制之下,所以也被劃入SNA的經濟資產的范圍內,但其使用成本并未被明確計入生產成本,更沒有象人造資本那樣提取相應的折舊。在SNA中,非生產性的自然資產在期初、期末的變化被解釋為持有損益和生產資產的其它變化、這就意味著產品的價格并沒有反映出非生產資產的使用成本,即使部分反映了,也沒有單獨列出,而是與其它未分清的項目一起計入營業盈余之中,所以SNA并沒有反映出非生產自然資產對經濟活動的影響。(3)SNA忽視了環境質量退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環境質量退化會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福利。在SNA中對非經濟資產即自然資產和環境資產,如空氣、水、原始森林等非生產性自然資產,由于其不符合SNA關于經濟資產的定義,所以SNA根本未曾體現這一部分使用費用。但環境資產也受經濟活動的影響,如過度放牧和開墾荒地、亂砍濫伐森林以及向自然系統排放有毒有害廢棄物而造成的環境惡化和環境質量退化,這類環境成本也應從國內生產總值中予以扣除。(4)在SNA中,把預防環境質量降低和退化或為消除環境質量退化的影響而發生的成本,也認為是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并錯誤地認為增加了國民福利。事實上這種預防、保護和修復環境系統質量退化所發生的支出,實質上應是一種社會維持成本,而不應該作為社會財富的增加。基于上述原因,修正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建立綠色核算體系,已經成為理論上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三、綠色核算體系的框架結構
  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自然環境又是一種資產,是國民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人造資產一樣,都參與了社會再生產過程,因此,對自然環境的消耗也應視同于對固定資產的消耗一樣予以科學的處理。聯合國1993年版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增設了綜合環境經濟核算的附屬體系(SEEA),其核心指標是經過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EDP)。在SEEA框架下,EDP的計算方法可以表述為(見表1)
  表1 SEEA框架
  附圖F1042d22.JPG
  (1)從生產角度看,假定當期國內生產的總產出即供給為P,中間消耗即經濟使用為C[,i],固定資產折舊為CFC,經濟資產中的自然資產為U[,np.ec],非經濟資產中的自然資產為U[,np.env],U[,up]為經濟活動中所使用的自然資產的價值,其性質相當于固定資產折舊。從內容上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耗減,即各種直接投入生產過程中的自然資源,如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等在本期生產過程中的消耗量,可以認為是自然環境系統向經濟生產系統提供的貨物。二是環境退化和降級,即經濟活動過程對環境資源的利用使環境系統遭受損失,降低了環境質量,如土地用于農作物的種植,經濟活動過程向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排放危險廢棄物,均可視作環境系統為經濟活動過程提供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磨損。I[,np.ec]為非生產性經濟資產的其它積累,主要指環境資產向經濟資產的轉移,如土地向經濟使用的轉移、原始森林轉變為林場等,可視為經濟自然資產的增加。I[,np.env]為因環境資產轉變為經濟資產而減少的環境資產,可視為非經濟自然資產存量的等額減少。I[,np.ec]與-I[,np.env]存在著數量上相等而方向上相反的關系,但這種自然資產向經濟資產的轉移并不包括環境受損的意義。綜上所述:
  (1)從生產角度看,我們可以把國民生產凈值的計算方法概括為:
  1)國內生產凈值=當期國內生產的總產出-中間消耗-固定資產折舊
         =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折舊
  用符號表示為:
  EDP=P-C[,i]-CFC    =GDP-CFC
  
  2)經過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凈值-經濟活動中使用的自然資產價值用符號表示為:
   EDP=P-C[,i]-CFC-U[,np] 
    =NDP-U[,np]
  
  其中:U[,up]=U[,np.ec]+U[,np.env]
  (2)從最終使用角度看,表1中進口(M)、出口(X)、最終需求(C)、總投資(Ig)、凈投資(I)、經濟資產中的生產資產(A[,p.ec])且A[,p.ec]=I,經濟資產中非生產資產(A[,np.ec])是轉移至經濟使用的環境資產與經濟資產中非生產資產的耗減和退化之和,即
  A[,np.ec]=-U[,np.ec]+I[,np.ec] 
  
  自然環境資產的減少(-A[,np.env])它是由環境資產的耗減與退化和因轉移至經濟使用而減少的環境資產構成,即
  (-A[,np.env]=-U[,np.env]+(-I[,np.env]) 
  
  從最終使用角度看
  1)NDP=(X-M)+C+I  2)EDP=(X-M)+C+(A[,p.ec]+A[,np.ec])-A[,np.env]     =(X-M)+C+I+U[,up]
  
  無論從生產角度還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看,EDP與NDP都只相差一項U[,np],二者是一致的。
  對于EDP這一重要指標,如果單純從指標應用的角度講,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包括(1)EDP指標是基于國內生產凈值(NDP)指標計算的,而國內生產凈值又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扣除固定資產折舊的剩余,它完全排除了生產過程中的轉移價值,反映了當期生產中的新創造的價值。從理論上講,國內生產凈值能夠真實反映整個國民經濟最終產品的價值量,應得以廣泛使用。但是由于很難精確測算固定資產折舊,或者說所測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帶有一定的虛擬性質,所以國內生產凈值指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經環境調整后的國內生產凈值(EDP),雖然比NDP更能真實反映當期生產所創造的新價值,但由于EDP是在NDP的基礎上計算的,所以EDP這個指標在實際運用時也勢必會受到一定的限制。(2)EDP在計算時以NDP為基礎指標,因而與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主要指標,如GNP、GDP等的銜接還有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術界提出綠色GDP(Green GDP)或綠色GNP(GreenGNP)的概念(即GGDP或GGNP)。所謂綠色GNP,就是試圖把不屬于真正國民財富積累的虛擬部分,從傳統意義上所統計的GNP中予以扣除,從而再現一個真實的、科學的、能反映可持續力的指標。GGNP的表達式為:
  GGNP=GNP-(自然的虛擬部分+人文的虛擬部份)
  
  其中:自然的虛擬部分包括:(1)環境污染導致環境質量降低造成的損失;(2)自然資源退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匹配不均衡造成的損失;(3)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性退化和生態系統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所造成的損失;(4)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災害成本);(5)資源稀缺引發的成本上升;(6)物質和能量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損失;(7)環境系統、資源系統、生態系統的修復成本。人文部分的虛擬包括:(1)疾病和公共衛生條件惡化造成的損失;(2)失業造成的損失;(3)犯罪造成的損失;(4)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人口增加造成的損失;(5)人口數量失控造成的損失;(6)管理不善和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
  從理論上講,綠色GNP因其能比較合理地將外部成本內在化,并由此引起一系列良性的連鎖互動效應,能從根本上反映可持續發展的質量和進程,所以它逐漸被人們所認同和接受。
  四、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可持續發展將會引發經濟學和國民經濟核算領域的根本性變革,但要構建全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即綠色核算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還有許多艱苦的工作要做。這里著重談一談環境損失的貨幣化問題。
  環境損失的貨幣估價問題。為什么要將環境損失貨幣化?首先,環境損失的貨幣估價能夠提供關于有害影響的范圍的一個全面輪廓。進一步說,對環境損失進行貨幣化估價的理由是希望提供一個共同的、可理解的度量尺度,以便在不同的目標條件下可交替使用,所以,與某一目標有關的環境損失能夠與另一目標有關的環境損失進行比較,而且估價的重點應放在對環境破壞的貨幣估價,這為進一步計算成本和效益奠定了基礎,也便于將經濟效益與經濟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進行比較,將環境損失與修復被破壞的環境系統以及為避免進一步的環境破壞所必需的投資進行比較。對經濟活動導致的環境功能退化或對需求的審美價值進行貨幣化估價,這對于評價和描述環境系統的變化過程和結果具有顯著的作用。盡管對環境損失進行貨幣估價并不是制定環境政策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它對環境政策的制定還是有很多突出的好處,至少它可以用一個共同的尺度使環境成本內在化成為可能。
  其次,對經濟活動引起的外部不經濟性,尤其是經濟活動引起的環境方面的外部不經濟性進行貨幣估價,這實際上還存在很多困難。為了使估價問題便于理解,我們將經濟活動的外部性影響劃分為三個空間/時間類型,下圖(見圖1)揭示了這三種類型的影響之間的相互關系。
  附圖F1042d23.JPG
  在經濟活動緊鄰的區域存在著對當地居民、工廠和公眾財產的地方性影響,例如噪音、空氣污染、硫化物的排放、鉛和懸浮顆粒物等都會對當地居民的健康、社會安寧、農作物等產生不利影響。
  越界影響。經濟活動的外部不經濟性還會對遠離經濟活動中心的地理單元造成不利影響,只不過從性質上講,越界影響的作用不是立刻顯現出來,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過程。
  全球性影響。經濟活動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會阻止地球上熱量的散發而導致溫室效應,進而改變全球的氣候;另外氟利昂的排放會導致臭氧耗竭,這些都是更為長期性的、全球性的影響。
  由于經濟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會導致如此多樣化的影響,因此對環境損失的貨幣估價就變得非常復雜。例如,由于預知空氣質量水平的困難以及目前還缺乏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全球變暖之間確切聯系的完整認識,全球變暖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各種影響究竟如何尚缺乏清晰的認識,以至于要評估這些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在這方面的努力僅限于一定的地理單元,而且僅考慮對國民收入水平的影響,很難將各種影響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慮。進一步的困難還包括很多經濟活動的外部不經濟性還具有顯著的非線性特征,例如環境質量退化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通常就是非線性的。極端情況下,環境質量退化存在一個監界閥值,一旦超過這個臨界閥值,環境成本就會變得無限大,即當環境惡化的程度足以使人類無法生存的時候,這時政策問題的核心就不再是對環境損失進行貨幣化估價,而是要找到最有效的途徑以確保環境的臨界閥值不被超過。這里需要澄清與估價方法相關的幾個問題:
  (1)物理性的外部不經濟性影響與貨幣估價之間的聯系有時并不是直接的,通常還包括一些難以定量化的因子。下圖給出了廢棄物排放對受納體的影響的例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廢棄物排放與對其進行貨幣估價的復雜性。
  附圖F1042d24.JPG
  (2)總價值將依賴于評估所考慮的受納體的多少或社會影響的廣度。例如森林減少必然增加與此相關的工業的成本,但如果把森林減少的影響范圍加以擴展,還會出現其他的成本。如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水土保持、森林的遺留價值(對未來世代人福利的影響)、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總之,環境成本的大小與我們考慮的范圍和因素有關。
  (3)評估是為外部性對某一特定受納體造成的影響提供一個總的貨幣計量,通常表示為占GNP或GDP的百分比。然而政策并不總是由成本與效益的比較來決定的,還需要由成本與效益在整個社會中的分配情況來決定。但由于實踐方面的原因,多數注意力還是放在對總影響的評價上,而這些總影響中通常隱藏重要的分配上的問題。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F104統計與精算郭鳳芝20022002在傳統經濟理論和國民經濟核算理論(SNA)中,忽視自然資產的價值,將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排除在決策框架之外,這是造成全球環境危機的理論根源。文章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從三個方面討論了綠色核算的理論和方法:(1)基于對SNA的分析,討論了綠色核算的理論背景;(2)綠色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結構,即從生產角度和最終使用角度討論了把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即綠色核算方法;(3)進行綠色核算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理論問題,如環境損失的貨幣估價問題等。可持續發展/綠色核算/生態國內生產凈值郭鳳芝 貴州大學經濟學系,貴州 貴陽 550025 作者: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F104統計與精算郭鳳芝20022002在傳統經濟理論和國民經濟核算理論(SNA)中,忽視自然資產的價值,將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排除在決策框架之外,這是造成全球環境危機的理論根源。文章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從三個方面討論了綠色核算的理論和方法:(1)基于對SNA的分析,討論了綠色核算的理論背景;(2)綠色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結構,即從生產角度和最終使用角度討論了把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即綠色核算方法;(3)進行綠色核算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理論問題,如環境損失的貨幣估價問題等。可持續發展/綠色核算/生態國內生產凈值

網載 2013-09-10 20:42:38

[新一篇] 可持續發展與統計指標

[舊一篇] 可持續發展價值學論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