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過程的內在區別與統一    ——對思維現代性的現實分析與探討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587(2004)03-0033-07
    思維活動是否就只是人的認識活動?而認識活動是人對世界所呈現的各種自然和社會現 象的了解和把握的過程,是對現存事物(自然物和人工物)的反映與符合。認識與反映無 疑是人的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它的對象是事物的本然狀態,所要解決的是“是什么” 和“為什么”的問題。但人的思維不是單純的為了認識而思維,而是要使已經被認識或 反映的事物發生符合與滿足人的需要的變化。已經被認識或反映的事物怎樣才能發生這 一變化,朝什么方向變化?是順其自身緩慢的變化,還是在人實際主動地借助于工具從 而使事物朝著符合與滿足人的需要的方向變化?很顯然,已經被認識的事物朝著有利于 人的方向變化的過程,是使事物的本然狀態向著有利于人的應然狀態的轉化過程。而人 在付諸行動之前必須首先在觀念里呈現本然狀態的事物的應然狀態。應然狀態的呈現過 程本質上就是人的實踐觀念的建構過程,即人在觀念上建構人自己的應然生活并使之最 終成為現實。而建構實踐觀念也是人的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與人的認識或反映活動相 比有著質上的不同。前者與后者雖說都屬人的思維活動,但卻是兩個相對獨立又不可割 裂的環節。把人的思維活動簡單等同于認識活動,同時也把與人的認識活動相應的認識 性實踐(注:認識性實踐,是指探索自然和社會為獲得科學正確的認識而進行的實踐活 動,如科學實驗和社會調查。)歸結于和人的實踐觀念相應的改造性實踐(注:改造性實 踐,是指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活動,如社會生產和變革不合理的 社會關系。),即用認識理念來遮蔽實踐觀念(注:實踐觀念,是指在認識的基礎上所建 構的實際支配人的實踐活動的觀念的東西,它與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認識對象所形 成的描述性的“實踐觀念”有著質上的不同。),用改造性實踐來遮蔽認識性實踐,這 種脫離實際的形而上習慣思維是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
        一、思維過程中的認識及其特點
    不論是從現實的角度還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自從步入文明社會以來,人對自然 和社會的認識就已經超出了洛克“白板”說的范圍。那種純粹的對現實的事物從感性到 理性的認識過程除了留存在形而上的思維者的頭腦中,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的認識活動 嚴格按照純粹從感性到理性的所謂的認識上升運動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哪怕是在古代的 農業社會,人們對自然事物和社會事物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是在經驗參與下進行的,也就 是說,那時的人們雖然沒有普遍受教育的機會,但是一觸及到對任何現實事物的認識不 是憑借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就是憑借前人的經驗或他人的經驗從事認識活動。否則, 任何一個現實的個人每事都從零開始,那人類文明社會的發端和發展就是難以想像的。 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任何個人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都不可能是孤立地進行的,特別是 在人類社會有了文字之后,人類社會早期自發的以農業為前提的人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 動的分工就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明。由此,可以肯定地說,是人類的生存活動以及由這 一活動所引發和承傳的人與人的聯系、人與社會的聯系造就了人類社會的自發分工,也 造就了人的思維活動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成為促進人類文明生成和發展的重要一環, 這就是人類社會第一次體力與腦力自發分工的直接后果。人類社會由于交往的擴大與頻 繁所促成的語言和文字的產生,既是人類社會步入文明的標志,也是人的認識活動由“ 白板”型的單純地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式的終結之時。從這時起,人的認識活動 就是在經驗的參與下從感性迅速(直接或間接)向知性轉換的過程。這種經驗型的生活以 及由此而生的經驗性的認識性思維可說是貫穿在農業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 中,而這樣的經驗又是局限在對自然對社會表層現象的直觀上,因而除了它所具有的樸 素性之外,還極易導致形而上學,可這種在現代社會看來存在明顯局限性的思維方式卻 仍然有意無意地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
    隨著交往與交換活動的不斷擴大以及與之相應的農業社會小手工業的不斷發展,最終 為現代社會集約化大工業生產方式的前身——工場手工業的形成準備了條件,同時也為 由集約化的工場手工業生產所造成的影響及其不斷發生的新問題所促發的近現代自然科 學的形成創造了條件。與其說是這種從傳統哲學中分離出來的自然科學,還不如確切地 說是從自發經驗性的認識與改造活動渾然一體的以改造性實踐為呈現形式的生產活動中 分離出來,也就是人類歷史上以工業為前提的第二次腦力與體力勞動的社會大分工(第 一次是以農業為前提的腦力與體力勞動的社會大分工)造就了人類步入現代社會時代的 到來。這就為人的認識及思維方式產生革命性的變革即由樸素的感性直觀向實踐科技性 認識及思維方式的轉變創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時也為哲學由傳統的形而上學回歸人 的現實生活帶來了契機。馬克思哲學正是順應了這一時代的發展要求,在批判與改造傳 統形而上哲學的基礎上創立的,從而使人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建立在切合人的現實生活 的基礎之上,實現了由農業社會樸素直觀的哲學思維向現代社會具有科學性質的哲學辯 證思維的轉變,真正在現實的意義上與人的社會生活,與人的社會發展,與人類社會的 未來緊緊地聯系起來。所以說,馬克思哲學開創了一個與現代社會相切合的哲學新時代 ,當之無愧地可以稱之為現代社會世界精神之精華。
    然而,在固有的非科學的價值立場和傳統習慣思維的強烈抵抗之下,馬克思理論這一 人類解放的思想武器不是被實用主義化,就是被任意地歪曲和肢解。但是,人類已經存 有的歷史和將來發生的歷史已經證明并繼續證明馬克思哲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它的產 生以及在思維方式上的變革就使得人認識自然和認識社會的活動,從只是關注形而上的 思想客體轉向形而下的感性客體,轉向思想客體與感性客體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 作用相互轉化的運動與聯系過程,這在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馬克思恩格斯 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有著深刻而透徹的闡述。而馬克思哲學最為深刻之處就在 于:一是把人認識世界的活動與改造世界的活動之間的聯系揭示出來;二是把世界(自 然和社會)的變化與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之間的聯系揭示出來;三是把感性客 體與思想客體之間的聯系或關系揭示出來。這樣就使得現代社會人的完整活動過程以及 這一過程所內涵的認識活動環節(含科學實驗和社會調查的認識性實踐)與改造活動環節 (含在正確認識基礎上建構的實踐觀念)清晰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認識環節由感性的直 觀和感性的認識性實踐與人的認識性思維所構成,改造活動環節由改造活動實施之前所 建構的實踐觀念與感性的改造性實踐和感性的直觀所構成。兩個環節之間構成既相對獨 立又密不可分和互為因果的辯證關系。因為實踐觀念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基 礎之上的,沒有這一前提就不可能有現代工業的發展,更不可能有現實社會的人的物質 生活。而人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的不斷深入和擴展又是建立在科學地改造自然及其成果 的物質條件之上的。沒有這一前提,人的認識性實踐就不可能有相應的實驗和解析事物 的工具。沒有相應的實踐工具,人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就不可能深化和發展,反之改造 活動環節自身的發展也成為不可能。所以,馬克思哲學作為名副其實的回歸人的現實生 活的現代哲學其核心就是馬克思哲學的唯物辯證法。
    從現實社會人的認識活動過程來看,無非由以下三大因素所構成:一,感性的現實狀 態;二,從人一來到世界上就開始親身感受到的并非與生俱來永恒不變的現實環境所造 成的(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三,先于人的現實生活經驗,經過一般和專業教育所獲 得的具有普遍性的自然和社會的科學知識和理論。第一項屬于客體的方面,第二、三項 屬于主體的方面。這兩方面的相互作用是通過人的感性直觀和感性的認識性實踐相統一 的人的感性活動形式來實現的。一旦人的感性直觀與感性的認識性實踐所構成的人的感 性活動獲得來自客體方面的信息,就會即刻與經驗的東西和先于經驗的東西發生相互作 用,這樣,人的認識性思維就開始啟動,并即時的進行整合。而整合本身就是由感性到 知性到理性認識的轉化過程,也是人由初始的被動接受迅速向主動的整合轉換。只有當 所獲得的信息超出了經驗和“先驗”東西的范圍,這一由被動向主動轉換的過程才會減 緩下來。如果在這時急于求成,出錯的可能性處于最大值。事實上對人的認識是否正確 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檢驗就是通過人的感性直觀和感性的認識性實踐使主體方面的東西( 經驗和“先驗”的東西)與感性的現實狀態即客體方面的東西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得 以完成的。主體方面的東西不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現實的角度看,都是來自于感性 現實狀態的東西。而感性現實狀態的東西一經超出經驗和先驗的東西就預示著新知識新 理論產生的潛在可能性。所以,感性現實的東西(自然事物的運動和社會人的活動)對人 的認識的發生起著最終意義上的決定作用。這是馬克思哲學關于人的認識性思維的唯物 辯證的認識與改造理論必然得出的正確結論。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思維是否具 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 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1](P55)但是, 人認識客觀事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造客觀事物,而要獲得有效的改造或改造的成功就 必須在行動之前建構具有科學性的實踐觀念。
        二、思維過程中實踐觀念的建構及其特點
    認識了事物才可能去改造事物,對事物的認識達到什么程度,對事物的改造就只能達 到什么程度或深度,這已經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所充分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知 識經濟,信息社會等等對現實社會發展態勢的客觀描述就明確而肯定地揭示了這一現代 社會的運動與個人活動的規律,同時也揭示了建構實踐觀念的思維活動與認識事物的思 維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聯系,這是現代社會普遍聯系條件下的客觀規律。誰違反了 這一客觀規律,誰就將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遭受挫折和失敗。
    如果說在認識活動的環節上人的認識性思維是對事物原生狀態的反映,即與事物原生 狀態的符合,那么實踐觀念的建構則是要使事物的原生狀態發生符合人的需要的變化, 也就是要使事物發生在自然條件下無可發生的變化,這一變化首先是在實踐觀念的建構 中完成的。正如馬克思所說:“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它在 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2](P9 6)由事物的原生狀態向著人的需要的人工狀態的變化是人的最具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因 為這是由“無”到有的一個呈現過程。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由“無”到有的根據從何而 來?是人生而固有的,還是宗教的上帝或神所賜予的?客觀地說,兩者都不是。那么根據 出自哪里?肯定而確切地回答是,出自人的認識活動過程。沒有實踐觀念建構前的人的 認識活動過程,沒有在這一過程中人對不同事物及其彼此聯系或關系的認識,沒有人在 認識過程中對這些不同事物的比較與分析,沒有從比較與分析中得出有用與無用、善與 惡的判斷,沒有不同事物從外形到結構對人的啟發,沒有不同事物從外形到結構到功能 到光合作用下不同事物所呈現的斑斕色彩給人帶來的愉快情緒或沉悶的情緒,沒有對這 眾多的不同事物的不同屬性的取舍與綜合,就不可能有人在建構實踐觀念過程中創造性 思維的發生,更不可能有人的聯想與幻想、想像乃至理想的產生,而理想與幻想不過是 使現成事物在符合人的更高要求意義上的完善化完美化而已。也就是說,沒有這樣的理 想目標,不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不可能有現實意義上的真正發展,看看現實社會所呈現 的大量的過去在農業社會不曾有過的人工物品的產生過程,不正是沿著這條邏輯之路一 步一步變成現實的嗎?!也正如馬克思所說,“誠然,動物也生產,它也為自己營造巢穴 或住所,如蜜蜂、海貍、螞蟻等。但是動物只生產它自己的幼子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 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 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 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同它的肉體相聯系, 而人則自由地對待自己的產品。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 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把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 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2](P97)這其中“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 正就是人的認識性思維活動的結果,而“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正就是人在正 確認識的基礎上所建構的實踐觀念所呈現的人的需要。所以,現代意義的社會生產即改 造自然的活動是認識與改造的統一,也就是人的尺度符合自然尺度的統一。任何把人的 尺度放在第一位的做法即把人的改造活動環節提到認識活動之前的做法都將導致人與自 然的統一關系處在彼此外在的狀態,進而也會使人與人工自然(人改造自然的結果)的關 系發生錯位或顛倒。為此,人建構改造自然的實踐觀念的同時必然就會引發出人與社會 關系層面改造社會的實踐觀念如何建構的問題,也就是說,建構科學的實踐觀念的思維 并非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這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兩大社會關系之間 的關系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的社會尺度必須符合自然的尺度。不僅要符合自然 事物的個別與特殊尺度,而且還要符合自然界的大尺度即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態尺度。因 為這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尺度,破壞或超越這個尺度也就意味著毀壞人的社會自身,生活 于其中的個人就更是概莫能外。因為“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 不能創造。”[1](P42)“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那樣,決不是像站在 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 在于自然之中的。”[3]由此,在社會尺度即社會的人的需要符合自然界普遍尺度的前 提下,人類社會內部也存在著社會的個人的尺度與社會的尺度的統一性問題。這個問題 解決得是否適當,直接影響到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能否順暢與和諧。如果個人尺度與社 會尺度長期處在外在統一的失衡狀態必然也會導致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不和諧,這已經 為人類社會的現代發展史所證實,時至今日人類還在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建 構改造自然的實踐觀念必須與建構改造社會的實踐觀念聯系起來,而改造社會的實踐觀 念又必須是建立在正確認識人的各種社會活動及其結果和社會關系的基礎之上,從而使 之相互協調相互一致共同發展,并在此前提下使人化的自然與自然的人化真正的內在地 統一起來。
    改造自然的實踐觀念的建構就是在正確認識自然事物的前提下制定改造自然事物的計 劃、方案、產品的設計(模型或圖紙)以及相應的操作程序等,而改造社會的實踐觀念的 建構則是在正確認識人的社會活動及其由不同的社會活動所呈現的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 上制定改造社會關系中不合理因素即不合理的交往和交換方式的計劃、方案、措施、社 會合理關系的模型、健康、公平的交換方式以及相應的操作程序和實施細則等,具體說 來就是科學的道德、倫理、法治觀念及其行為規范。然而,不論是改造自然的實踐觀念 ,還是改造社會的實踐觀念,由于其前提是對自然對社會正確而科學的認識,因此,建 構實踐觀念的思維活動的出發地是從普遍開始,進而逐步向特殊向個別即感性的現實具 體的轉化過程。所以,實際建構的方案和計劃或者實際的操作程序都不可能是一套方案 、計劃和操作程序,而可以是兩套或三套甚至更多,因為具體的被改造對象本身就其屬 性而言都是多種屬性的統一體,為了避免由于外在條件的差異與變化而可能導致的被動 ,多套方案與操作程序的建構是必須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這樣的實踐觀念的建構,才 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改造活動的順利進行和成功實現。所以,實踐觀念建構的創造性 與復雜性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也應看到在建構科學的實踐觀念的同時,也是一個改造建構者自身已經落后了 的實踐觀念或不合理不科學的實踐觀念的過程,這與在認識活動中適時地放棄錯誤的認 識是一致的。沒有這一前提,改造已有的不科學不合理的實踐觀念就沒有可靠的依據。 由此,再次證明建構科學的改造性實踐觀念的思維活動與認識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性思維 活動之間所存在的既相對獨立又密不可分的相互辯證關系。改造社會關系中不合理因素 的實踐活動,首先就應該從改造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人的落后的非科學的實踐觀念開始。 而實踐觀念的實質就是人的價值觀念,實踐觀念不過是價值觀念的承載者和實現者。因 此,改造落后非科學的實踐觀念就是改造落后的非科學的價值觀念。價值觀念的是否科 學與合理是直接導致社會是否患病的病源所在,也是社會風氣好壞的直接根據。一個人 的良好的行為方式取決于他的實踐觀念及價值觀念的是否科學,而實踐觀念或價值觀念 的是否科學又取決于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是否正確是否科學。肯定地說,現實的人類社 會的人的實踐觀念或價值觀念的科學化與合理化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 保證。
        三、差異基礎上的統一思維過程
    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的思維活動不是單純的認識自然與社會的思維活動,也不是單純 的建構改造自然與社會的實踐觀念的思維活動,而是認識性思維與改造或創造性思維的 統一,正是這一統一構成了人的完整的思維過程。所以,把人的思維完全歸結于人的認 識的做法既不符合人的現實思維過程,也有意無意地遮蔽了人的思維的本來面目,更造 成了對現實問題理解上的錯位或混亂。因此,從現實的人的完整活動過程出發,澄清人 的認識與人的思維的本然關系,糾正把認識等同于思維本身的錯覺已經是勢在必行。
    從社會的整體活動過程來看,人的認識性思維與建構實踐觀念的思維,以及與認識性 思維相應的感性的認識性實踐,和與建構實踐觀念的思維相應的感性的改造性實踐,是 連成一體而不可分割的完整過程。這一完整過程中的感性直觀和感性的認識性實踐與認 識性思維所構成的認識活動環節,和由建構實踐觀念的思維與感性的改造性實踐和感性 直觀所構成的改造活動環節清晰可見地呈現在人的面前。這兩個環節既相互獨立又密不 可分并互為因果的關系及其運動態勢構成了現代社會歷史前進的車輪和運動留下的歷史 軌跡。它的整個運動過程由社會的分工與協作來完成,每一種社會分工都處在這一完整 過程的一個小階段上。正是這種分工與協作的關系才使人類社會形成了認識自然與改造 自然、認識社會與改造社會的整體力量,也就是成為自然界主體的力量。也正是在這一 前提下才構成了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出發點,即“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1]( P61)因此,人類對自然的關系和對自身的關系以及在這兩重社會關系層面上任何現實的 個人活動,不論是認識活動還是改造活動都不可能是純粹或絕對意義上孤立的個人的活 動,而只能是社會化了的個人活動。他的活動及其結果也不可能是純粹或絕對意義上的 屬于他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而只能是也必須是社會整體活動及其結果的組成部分。任 何個人、任何集體的現實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屬點都只能是人類社會和社會化了的人類。 也就是說,任何現實的個人現實的集體的(認識和改造)活動在付諸實施前都應自覺地與 他人與別的集體的活動聯系起來即意識到他人或別的集體的存在,而不能把自己的活動 看成孤立的絕對與他人和社會無關的活動。因為是你或你們所選擇的學習專業即將來你 或你們將參加的社會分工,或你、你們現實所從事的工作即現實的社會分工現實地規定 了你、你們的活動是社會整體活動的組成部分。只有在這一部分與其他部分的協作關系 中才可求得個人的存在與發展,才可求得集體的共同生存與發展,才可構成全社會的存 在與發展,也只有在此基礎上才可能有其他社會活動的存在與發展。具有了這樣的認知 意識和實踐意識,人類社會的存在和持續發展才是有保障的,進而現實的人的社會生活 才可能是協調而穩定的。這一意識并不是到了未來理想社會才應具有的意識,而是現實 的社會生活就要求必須如此必須這樣的意識,這是由現代社會的生產社會化的大生產方 式所決定的。不論你、我、他或他們是否情愿,都必須在自發與自覺的意義上這樣做, 而自覺的效果一定比自發的效果好。自發競爭的背后離不開自發的協作,而自覺競爭的 背后更離不開自覺的協作,這已經是現實社會生活所呈現的客觀事實。而完全意義上的 自覺只有通過對現存社會關系中不合理因素的改造后才有可能做到。由此而把馬克思的 共產主義理論以及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與現實的社會發展割裂開來,并視其為烏托邦的 幻想是十分錯誤的。
    社會層面上人的思維活動即認識性思維與改造性思維(建構實踐觀念)是由社會整體的 大分工與協作來完成的,而集體層面的思維活動也一樣是由分工與協作來完成的。與社 會層面的相比只不過規模和活動范圍相對縮小了而已,但卻是社會層面分工與協作過程 的組成部分。這就構成了社會關系層面普遍(社會分工和協作)與特殊(集體的分工和協 作)的統一,同時也構成了集體層面特殊與普遍的統一。這種狀況與局面是由現代社會 已經社會化了的大生產方式所造就的。然而,個人的思維活動卻是由個人“獨立”完成 的。他不需要分工,也沒有必要分工,這一思維過程在個人自身的呈現是連貫而不停頓 的進行。凡屬個人范疇內的活動,從認識到實踐觀念的建構再到付諸實施即從思維成果 向現實成果的轉換相對而言是最快的。原因在于沒有中介環節,而在社會與集體層面之 所以相對“較慢”則是社會分工與協作的結果。如果出現了超常的慢,那就意味著在協 作方面產生了堵塞,這是毫無疑問的。要使社會生活正常地運行和發展,確立現代社會 的整體意識至為重要。但是,個人的思維活動的自己完成并不意味著是一種絕對屬于個 人而與他人與社會沒有關系的。也就是說,這種屬個人的活動只具有相對的意義。因為 沒有社會沒有集體也意味著沒有社會的個人,如果離開了集體離開了社會離開了他人, 你憑什么說他是一個人呢?一個從小在森林里長大的“狼孩”,連人的意識、語言與感 情都沒有,只有一個“人”的外形,你能判斷它是一個現實的“人”嗎?所以馬克思說 ,“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正是由于這一點,人才是 類存在物。”[1](P46)而“意識”與“類”正是社會聯系或社會關系的產物,不能把個 人的活動(思維活動與感性活動)絕對化抽象化,現實的感性的具體的個人只有在社會聯 系或關系當中才能呈現出來,個人的個性、個人的成就、個人的價值的呈現無不如此無 人例外。由此可見,個人有與個人之間的活動,個人有與集體之間的活動,個人還有與 社會之間的活動,這就表明任何現實的個人都是個別與特殊與普遍三者關系的統一體, 而集體、社會同樣也是個別與特殊與普遍三者關系的統一體,因為集體與社會是由個人 構成的,也就是個人、集體、社會互為中介。所以,個人是集體是社會的現實前提,尊 重每一個人的平等權利是徹底解決社會矛盾的基礎。現實社會中之所以會不時的發生社 會的大小矛盾,原因就在于個別與特殊與普遍三者的統一關系在個人身上發生了失衡或 斷裂,即由原來的內在統一(平衡)轉向了外在統一(失衡),這就是不論以集體形式或以 國家形式所承載的社會問題最終都要落實到現實具體的個人身上的根源所在。發生了問 題也就意味著發生了社會聯系或關系的堵塞,消除了堵塞就意味著通暢。有了通暢才可 能有和諧,有了通暢才可能有正常的社會生活的運轉,有了通暢才可能有社會的穩定, 有了通暢才可能有社會的發展與繁榮。所以,一切的社會活動最終都要歸結到現實的個 人身上,歸結到由個人所組成的集體與社會身上。因此,個人的思維的科學化與合理化 是社會生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集體、社會層面思維活動科學化與合理化的現實依 據。為此,在社會層面上加強和大力發展社會教育,傳授科學的思維方法就顯得尤為重 要。任何把個別、特殊、普遍三者割裂開來,并使其長期處于外在統一狀態的做法都是 違背社會化即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社會發展規律的。它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危害是有目共 睹的,所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作用著社會存在,這就決定了人的思維 科學化的重要性,即越具有科學性的思維越有助于社會的發展,越有助于自覺形成科學 的認識理念和實踐觀念。人的認識性思維與人在正確認識基礎上建構實踐觀念思維的統 一構成社會的人的現實思維活動的完整過程,這一活動構成人的活動的理性(含知性)層 面,與之相應的認識性實踐與改造性實踐的統一構成人的活動的感性層面。人類的歷史 、社會的發展、現實的人的活動都是在認識與改造兩個活動環節,感性與理性兩個層面 相互作用、互為前提、相互轉化、互為促進和共同發展的運動中得以展現的。社會的發 展離不開正確而科學的思維,正確而科學的思維更離不開社會的變化。所以,倡導人的 思維活動的科學化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一項艱巨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而馬克 思哲學的唯物辯證法為人的思維的科學化提供了現代思維方法論的科學前提。
    收稿日期:200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石家莊33~39B1哲學原理劉國章20042004哲學的習慣思維只是把人的思維活動簡單地等同于人的認識活動,因而把更為重要的 建構實際支配人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觀念的思維活動,與人的認識活動混為一談。 在馬克思哲學唯物辯證的思維觀看來,人的思維活動是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思維與建構改 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觀念思維的內在統一,即既要解釋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內在統一。 任何把人的思維所內在的這種區別和統一關系割裂開來或重合起來的做法,不是導致形 而上學的舊唯物主義,就是導致形而上學的實用唯心主義。思維/認識性思維/改造性思維/thinking/cognitive thinking/transformative thinking本文為作者所獨立承担的國家“十·五”社科規劃課題《求解思維邏輯研究》(課題 編號:01BZX034)的階段性成果。霍桂桓






李紅霞 女,1978年生,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實習員,1007Inner difference and unity of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LIU Guo-zhang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Meteorology College,Nanjing,Jia ngsu 210044,ChinaHabitual thinking of philosophy is only to regard people's thinking activity simply as knowing activity.This has rendered the more important thinking activity of constructing practical concept that actually dominates the human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society with the knowing activity.Marxist philosophical view,however,is that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is the inner unity in knowing nature,society and in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concept of transforming nature,and society.Any practice that leads to the separation or overlapping of this inner difference and unity of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is either due to the old metaphysical materialism or to pragmatic idealism.南京氣象學院 公共管理系,江蘇 南京 210044
    劉國章(1965-),男,哲學博士,講師,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作者: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石家莊33~39B1哲學原理劉國章20042004哲學的習慣思維只是把人的思維活動簡單地等同于人的認識活動,因而把更為重要的 建構實際支配人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觀念的思維活動,與人的認識活動混為一談。 在馬克思哲學唯物辯證的思維觀看來,人的思維活動是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思維與建構改 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觀念思維的內在統一,即既要解釋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內在統一。 任何把人的思維所內在的這種區別和統一關系割裂開來或重合起來的做法,不是導致形 而上學的舊唯物主義,就是導致形而上學的實用唯心主義。思維/認識性思維/改造性思維/thinking/cognitive thinking/transformative thinking本文為作者所獨立承担的國家“十·五”社科規劃課題《求解思維邏輯研究》(課題 編號:01BZX034)的階段性成果。霍桂桓







網載 2013-09-10 20:43:05

[新一篇] 德里達與“后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與當代哲學的走向(筆談)

[舊一篇] 情感主義及其當代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