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雲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 span=""><\ strong=""><\ p="">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span=""><\ strong=""><\ p="">

  [译文]  世事短暂得有如春夜的梦;人情淡薄得就像秋天的云。<\ span=""><\ p="">

  [出典]  北宋  朱敦儒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span=""><\ p="">

<\ span=""><\ p="">

<\ span=""> <\ p="">

  注:<\ span=""><\ p="">

  1、  《西江月》 朱敦儒 <\ span=""><\ span=""><\ p="">

  <\ span=""><\ p="">

<\ span="">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span=""><\ div="">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 span="">2、注释:<\ span=""><\ div="">

  《西江月》是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span=""><\ div="">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3、译文:<\ span=""><\ span=""><\ div="">

<\ div="">

  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经在命中注定的。<\ span=""><\ div="">

<\ div="">

  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看见一朵新开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 span="">4、朱敦儒(1081-1159)宋代词人。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绍兴三年以荐补右迪功郎,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span=""><\ div="">

<\ span=""> <\ div="">

  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 span=""><\ strong="">朱敦儒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怡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非常感人。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比起北宋末的多数词人来,他在题材开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忧时愤乱与闲适生活两类词外,还有宫怨、游仙以及讽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后期的词,语言清新晓畅,明白自然,并常以寻常口语入词。总体而言,他的词风格旷达,一扫绮靡柔媚的风气,继承苏轼而又有变化,自成一家,在当时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span=""><\ div="">

<\ span=""> <\ div="">

    诗词的表现功能还有所区分--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李清照也恪守这种惯例。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近来何处)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span=""><\ div="">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5、这首小词以散文语句入词,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流露出一种闲适旷远的风致。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短如春梦”、“薄似秋云”的比喻熨贴而自然。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又隐含几分激愤。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须计较苦劳心”,语气间含有对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计较”,算计之意。这两句倒装,不只是为了照顾押韵,也有把意思的重点落下句的因素。情调由沉重到轻松,也反映了词人从顿悟中得到解脱的心情。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词人转而及时行乐,沉迷于美酒鲜花之中。“幸遇”、“况逢”等字带来一种亲切感,“酒好”、“花新”则是愉悦之情的写照。“三杯”、“一朵”对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清新有趣。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或许还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句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生活态度是强作达观而实则颓唐。<\ span=""><\ div="">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6、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这阕吐露人生观感的词作,乍看之下,思想颇为颓靡,但反复琢磨,却又是达观。因为它指出人生道路上,美好世事的短暂,以及人情的浇薄;并提出面对此一困境的因应之道,继而强调世间仍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所以值得再三品味。 <\ span=""><\ span="">


  上片开首两句便是工整的对仗,系以个人抽象的观感来与具体的物象作结合:第一句以艺术形象寓有美好、虚幻的“春梦”来形容世事顺遂的短暂;第二句则以表现冷寂、阴暗、多变的「秋云」来比喻人情的凉薄。作者朱敦儒以“春梦”、“秋云”为对,虽非首创(晏殊〈木兰花〉就有“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之语),但就运用透过春日使人联想到的美好、温暖,来和秋天所联想到的锐杀、凄寒进行对比,差异自然显著。假使“春”与“秋”之别有如南辕北辙,“梦”跟“云”的不同则就少得多,因为它们同样具有短暂虚幻的意象属性。所以世事美好顺心也罢,人情凉薄未如所想也罢,都不是个人所能操控的。倘若如此,人生在世该当如何?朱氏认为,那就少计较、少费心机,而且要相信“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span=""><\ p="">


  “万事原来有命”的说法,非常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那似乎是意谓着:众生不必为自己的前途努力、甚至挣扎,因为上天早已替每一个人安排下生死祸福、贫富穷通……种种。但细考朱氏本意,绝非如此,而应当是“人事已尽,留待天命”,亦即孔子在经过五十年的生活历练后,所说:“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篇》)、或“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篇》),也彷佛孟子所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孟子.万章篇》)的“天命”,那是人力所无可奈何者。事实上,如果回头检视“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前承之“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就更为清楚,那绝对不是倾注个人全力就能主宰的。<\ span=""><\ p="">


  词人在上阕所呈现的思想观,亦可得证于他的另一阕作品〈临江仙〉:<\ span=""><\ p="">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过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着眼,认取自家身。<\ span=""><\ p="">


  其中提到人生原本是切切实实的发生,但竟又是一场可笑的梦境,因为所亲历的种种,恰似多变的浮云,诡谲虚幻、不能依恃。而时光飞逝如电,世上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的富贵功名能够百年长久,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是此理,唯有认清个人能力所及,才不会被外在境遇困扰而自悔自憾、怨他尤人,直到白发暮年,徒有“人生虚假”(朱氏〈西江月〉)、“个似一场春梦”(〈朝中措〉),以及“恍然真一梦,人空老”(〈感皇恩〉)的喟叹;反而是能拥有“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外物,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念奴娇〉)的洞明练达。<\ span=""><\ p="">


  在上片中,朱氏虽然以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的彻悟,撇开“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的烦恼,但还只是停留在无奈的认命阶段,思想态度上仍然是属于灰颓。试想人生假使只是尔尔,岂不悲哀。李白〈梁园吟〉曾云:“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而朱敦儒此首〈西江月〉前半阕词意,只提醒读者要“达命”,尚未碰触“岂暇愁”,以及人生仍有快乐因子——“且饮美酒登高楼”的存在。所以,过片前两句就沿着生命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叙写,散发出欣喜愉悦的光彩。<\ span=""><\ p="">


  “幸遇三杯美酒,况逢一朵花新”,使本词转灰暗向光明、化伤悲为可喜。人之一生虽然有充满变量且难以掌握的“命”存在,但仍有己力能够操控者,譬如:面对美酒,可以独自小酌,也可偕友对饮;而目睹一朵清新可爱、初初绽放的小花,也足以兴发美感,使身心愉悦。此处词人所拣取之“酒”与“花”(“酒”、“花”,在朱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例如:“携酒提篮,……索共梅花笑”(〈点绛唇〉);“落帽酒中有趣,……花影阑干人静”(〈西江月〉);“酥点梅花瘦。金杯酒”(〈点绛唇〉)……等等)颇耐人寻味,因为酒代表纵放恣肆,而花则关涉宁静自得,在深谙世事人情的无奈后,心灵自由放松了,这两种不同的生命情境便能兼而有之。朱敦儒这种通过达命而产生的欢喜态度,后出的张孝祥(一一三三~一一七○)领会亦深,因此填有“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西江月〉)诸句。(罗贤淑˙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span=""><\ p="">

<\ span=""><\ p="">

<\ p="">

  7、古代的读书人,多少都有些清狂,但清狂至此,难得一见。有些读书人的清狂是表象,为的是积累声名,给将来入朝为官增加筹码;还有些读书人的清狂是政治失意后的掩饰与自我放逐,是迫不得已。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这个话题说起来相当复杂,就此打住。<\ span=""><\ p="">


  还回来说朱敦儒。对于他,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他是真心实意的,一点都不想做官。这位先生当时在洛阳的名声很大,宋钦宗知道以后数次召见,希望他出来做官,但他屡召不起,一次次拒绝了皇帝的好意。
<\ p="">

  如果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能再撑个三五十年,朱敦儒大概就一辈子做个山水郎逍遥永年了。
  历史当然没有如果。
  金国灭亡了北宋,赵氏王朝南渡,南宋建立。一时间仁人志士莫不以北上复国雪耻为志,在朋友反复劝说之下,朱敦儒终于出来做官了。<\ p="">


  虽然我很喜欢他的诗文,但还是要客观地说,不管朱敦儒自己爱不爱做官,他本来就不是做官的好材料。当时有人称赞他“有文武才”,但从史料来看,真没发现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后来还因为主战被秦桧弄丢了官。
  <\ p="">

  丢了就丢了吧,反正本来就不想当。他就适合当个隐士,闲来写写词钓钓鱼什么的。
  如果这样过一辈子,落在历史上的记录大约是北宋著名词人朱敦儒,生卒年某某,历任某职某职,有代表作多少首,见于某某集。
  这样不仅没有什么不好,简直是太好了。在那样的乱世里,生死皆不由己,能安稳过一生需要天大的福气。
 <\ p="">

  倒霉如朱先生就没有这种祖坟冒青烟的好运气。在他过了大半辈子隐居日子以后,眼看就可以光荣报到,麻烦事找上了门。
  著名奸臣秦桧有个好学的儿子叫秦熺,热爱诗文,想找个教书先生。那个时候,有谁比名满天下的朱先生更合适呢?
于是,秦桧找到了朱敦儒的儿子,要挟朱敦儒出山。老爷子七十多岁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没有办法只好去给秦桧当家庭教师。
  据记载,朱敦儒出山后官拜鸿胪寺卿。秦桧一倒台,他自然也跑不掉,立刻被免官退休。
   就是这件事情,彻底毁掉了老先生一辈子清名。<\ p="">


  以我这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朱敦儒教秦桧的儿子读书,这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并没有投靠秦桧一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但后来的文人们奉行的是程朱理学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简而言之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别说只拿儿子来威胁,就算被人拿住了全家,也要坚持抗争到底,这才是有气节的表现。<\ p="">


   因此,后人提到朱敦儒总要感慨一句,可惜晚节不保,白璧微瑕云云。个别偏激的还会说,为他解释之词都是“粉饰”“诡辩”。前面一种也就算了,后面那种,我特别想问那些仁兄一句,把你们丢到八九百年以前去,与朱敦儒易地而处,在你们七十多岁的时候,与妻子离散已有十多年,别人用宝贝儿子威胁你们,你们是不是可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站着说话不腰疼。 <\ p="">

<\ p=""><\ span="">

  而今,翻开《宋词三百首》,徽宗皇帝这种亡国之君的词都被收录进去,朱敦儒的词却一首都没有。
  有人会说,有时候人生一步都错不得。可在我看来,他没有错。
   他本来就不是王安石那样的政治家,不是辛弃疾那样的爱国志士。他不像陶渊明那样因为对官场失望透顶而选择隐居,他一生最高的梦想就是做个快乐而悠闲的渔夫与词人。
  只是在那动荡的年代,这样的愿望太过奢侈。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span=""><\ p="">

<\ span=""><\ p="">

<\ span=""> <\ p="">

  8、秋云如一幅永远读不尽的水墨画,画着山,画着水;画着大海、画着草原;画着历史,画着未来……只要你愿意想像,想什么像什么,越想越像,变幻无穷;飘忽空悠,神秘莫测!<\ span=""><\ p="">

   <\ p="">

  杜甫的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似乎太直接,倒是朱敦儒的词“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更有回味。春天人易困,其梦也频频,故春梦尤为短促;秋天的天最蓝,云最白,映衬之下,秋云尤为淡薄、轻悠,飘忽不定,有无转眼间。也许诗圣的这两句诗深入浅出,后来演化成了“白云苍狗”的成语,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千百年来,岂止红尘俗子有白云苍狗的沧桑感,连佛门弟子也不例外,清代姚鼐就有“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的诗句,催人沉思。<\ p="">

  仰望蓝天,白云片片,真想问一问,你是从黄鹤楼飘拂过来的吗?你是崔颢笔下千载空悠悠的白云吗?古今往来,朵朵白云上,总镌刻着故土情、游子意,任凭风雨的侵蚀,却永远是那样的清晰。从李白的诗“浮云游子意”到谭轩作词作曲的《故乡的云》,仿佛那天上飘忽的云,就是浪迹天涯的游子眷眷的思乡情愫。<\ p="">

  才闭了闭眼,一阵秋风吹过,碧空如洗,天湛蓝湛蓝的。望着空朦的蓝天,我终于领略了“过眼烟云”意境,更悟出了“富贵如浮云”的真谛。人于红尘世上,“日食一饱,夜眠三尺”,何必汲汲于金钱、权力、名利等欲望的满足呢?<\ p="">

<\ p="">

  9、自然,给人以美感;诗人,传其于笔端。空灵的自然孕育了灵性的诗人,梅兰竹菊,造就了诗人飘逸的性情,面对日月星辰,诗人则不禁吟咏沧海之博大,而慨叹人生之绵渺。<\ span=""><\ p="">

  草长一春,人生一世,花落水流红,岁月难再重。“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诗人历经辛酸后,往往选择放纵自己,寄情于山水,过那种“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的日子,享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情趣,逐渐打开心扉,融入自然,物我合一,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怡然自得矣!<\ span=""><\ font=""><\ p="">

  诗人用心融入自然,情思系于自然,当娇妍的飞花掠过眼前,呜呜的箫声飘过耳畔,纤纤的小雨打在荷边,淡淡的馨香沁入心间,他再也无法淡然,优美的诗句行云流水般泻于笔尖。<\ span=""><\ font=""><\ p="">

  自然,依然默默无言,但诗人,已非复从前,也许,只有自然,才是诗人心灵的归宿,艺术的源泉。<\ span=""><\ p="">

<\ span=""><\ p="">

<\ span=""><\ p="">

  10、浩瀚的星空,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吗?漫天飘舞的雾花中,你能看到那一朵是在为自己哭泣吗?落花无语,它是在为人悲伤吗?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必计较吃苦劳心,万事原命。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 span=""><\ span=""><\ p="">

<\ span=""><\ p="">

<\ span=""><\ p="">

  11、云淡风清,碧波粼粼,大明湖中,接天碧叶,映日荷花别样红。衣袂飘飘,香烟袅袅,大明湖畔,谁抚琴弦,清音胜过流水松涛?柳眉凤眼,樱口朱唇,你的美貌胜过宫中佳丽三千;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大明湖水赋予了你灵秀与才情,却又让你的一生在痴情的漫漫等待中,销魂神伤。<\ span=""><\ span=""><\ p="">


  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大明湖上风光好,泰岳峰高盛泽长。
<\ span=""><\ p="">

  月夜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记不清多少个漫漫长夜,月凉如水,你捧着他送给你的折扇,凝望着他为你渲染的"烟雨图",在心中无数次地吟诵他写给你的诗,在无限的希冀中,等待他的到来。你依旧记得,庭院深深,你和他抚琴弈棋,荡舟游湖;你依旧记得,烟雨蒙蒙,你和他携手荷池,共赏莲花;你依旧记得,锦帕尺短,爱意绵长,你曾在上面郑重地写下"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你依然记得,他对你的承诺——三月之后接你进京;你依然记得……<\ span=""><\ p="">


  只是,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山盟海誓言犹在耳,一国之君走后便杳无音讯。曾经"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的承诺,曾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情谊,竟随着大明湖水的洗濯,散淡成时光碎片,不堪一击,一去不回。<\ span=""><\ p="">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你日思夜盼他的归来,对湖抚琴,琴声如泣如诉。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遥遥;盼过今宵,又盼明朝,盼来盼去魂也销;歌不成歌,调不成调,风雨潇潇愁多少!光阴荏苒,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岁月消退了你的年华,不变的是你一如既往的痴情。望断天涯人在何方?记得当初芳草斜阳,只是当初的雨后新荷,如今已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span=""><\ p="">


  小桥流水,轻烟轻雾,常记雨中初相遇。伞下携手,雨珠如诉,把多少柔情尽吐。一朝离别,叮咛嘱咐,香车系在梨花树。泪眼相看,马蹄扬尘,转眼人去花无主。春去秋来,离别容易,山盟剩下相思路。梦里相寻,梦外何处,花落只有香如故。<\ span=""><\ p="">

<\ span=""><\ p=""><\ span=""><\ span="">

  12、<\ span="">有人说:“能够叫做友谊的这种交往,必然时间久了,它像亚麻布衫一样,越洗越旧,穿在身上就越舒服。”友谊是一种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的感觉,“你走时,我不送你,你来时,我不接你,无论是风,无论是雨。”人生<\ span=""><\ span="">路上的相遇和别离都在岁月里沉淀,无论去与留,都自有目的。如今,在匆忙的现代生活<\ span=""><\ span="">的急流冲击下,能够恬然沉思和温柔爱人的心灵愈来愈少。周国平说:“在精神寻求的路上,凡找到一切,只要是自然的,真实的,就都是好的。”很庆幸,至今我们仍拥有这样一份真挚情谊。<\ span=""><\ font=""><\ p="">

<\ span=""><\ font=""> <\ p="">

  张爱玲的同学炎樱说:“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灵魂,用它来寻找自己。”生活<\ span=""><\ span="">撩人的地方是,你永远不知道在下刻,在下一个地方,会有哪一个人,不早不晚,不远不近,为你等在那里。人并不仅仅在不幸中才需要朋友,因为幸福<\ span=""><\ span="">的人也需要朋友来分享自己的幸福<\ span=""><\ span="">。在“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的现实社会里,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爱心,哪怕身处怨声载道之境,都要用爱去化解和告慰,爱一个人,爱每一样东西,爱自己,爱大自然,爱明天<\ span=""><\ span="">,爱生活<\ span=""><\ span="">。<\ span=""><\ font=""><\ p="">

<\ span=""><\ font=""> <\ p="">

  徐志摩告<\ span=""><\ font="">诉世人:“在茫茫人海中,我欲寻一知己,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种缘令人叹服,我们都知道,美丽只在昨天,我们都是过客,再艳丽的玫瑰也会凋零,再明亮的星辰也会陨落。曾经牢不可破的友谊,深到心海的爱恋,忧伤和快乐,盟约和许诺,都注定会随着万里长风而去。谁的手也握不住永恒的季节,所有的愁怨只是昨天的风光,因为,我们都是过客。缘分需要细心呵护,有缘相伴,我们感情的星空里,才会有永结同心的许诺;才会有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浪漫;才会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的境界。<\ span=""><\ font=""><\ p="">

<\ span=""><\ font=""> <\ p="">

  与谁相遇,与谁擦肩,偶然还是必然,握手或并肩,能与你同走一段路,能与你同坐一条船,这就是仁慈的上苍在冥冥之中送给你我的一段缘。没有亏欠,也没有太晚,世人创造了佛祖,就是为了给我们一个不息的信念,让我们相守并且坚持。一路走来,亲情、友情、爱情<\ span="">,情情依然。聚也好,散也罢,不过都是生活<\ span="">,米兰昆德拉说:“生活<\ span="">是一棵结满可能的树,只要自我还在,一切就有可能。”大海可以容纳百川,从初波微澜到汹涌澎湃,再回到风平浪静的港湾,默默守望也很温暖,花香可以芬芳四季,盛开或凋零都有其独特的美丽。<\ span=""><\ span=""><\ p="">

<\ span=""><\ span=""> <\ p="">

  踩着不变的步履在行走,有时候感觉缘分很奇妙,只是在文字中多看了你一眼,脑子里便锁定了你的容颜,反反复复的流连,然后铭记。不知不觉走过六年,其间除了对文字的钟爱以及对友情的不舍,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 span="">,习惯了这样的坚持,习惯了你们关爱的目光......有文字陪伴的时光,平淡的日子也变得充实而丰富。有人说,写文章<\ span="">其实就是自娱自乐,除了自己,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你文字里展露的思想。此言极是,在这个浮燥的空间,在很多人淡漠了的文字背后,还能葆有一颗纯粹的初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或许便是上苍赐予我的恩惠罢,得之我幸!<\ span=""><\ span=""><\ p="">

<\ span=""><\ span=""> <\ p="">

  有些事并不因时光的流逝而褪去,有些人并不因不常联系而忘却。“时间会冲淡一切”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一切。只要是我们真心想要做的、真心想要得到的、真心想等待的人或事物,纵然年华流逝唯记忆永驻。唯使我们忘记<\ span="">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喧嚣的社会。在这忐忑的人生<\ span="">里,那些飞舞的青春和激情如流水般溯远,无法再次擦肩,只能相逢,也必须相逢,即便只是在我的文字中。微微的思念<\ span="">很纯,是蓝天上的一抹阳光,让单调的蓝平添了一丝色彩,让残酷的现实,平添了一丝柔情。<\ span=""><\ span=""><\ p="">

<\ span=""><\ span=""> <\ p="">

  八月,云诗亦如禅,恍然之间,风轻云淡,萦绕的云雾中,仍有一种舍不得又不得不舍的亦诗亦禅。虽然曾经熟悉的人已渐渐远离彼此的视线,但我仍会常常思念<\ span="">你,你一定要相信。站在时光的彼岸,回看此岸的光阴,己嵌入灵魂深处的人还一直在心上,恬然无恙,温暖独好。<\ span=""><\ span=""><\ p="">

<\ span=""><\ span=""><\ p="">

  13、山随水转,水随人转,人随路转,路又随山转。从游者十数 ,而我亦在其列,不能作逍逍遥遥的如是之观。那么在此,如坠入意象深深诗篇。从扉页渐入佳境,但容不得细嚼慢咽,也顾不得微雨时有时无,应接不暇的是万仞壁立的山峰和疏林亭亭的植被,抬头仰望,我是尘间一粒渺小的砂,或者说,就象此刻飘飞的一粒雨点,滴在潺潺的溪里,被簇拥着裹挟着曲曲折折地前行人生就像四季,春去秋来,花落花开,一个人,经过盛夏,经过寒冬,寒去暑来,暑去寒来,草枯草荣。
一路走来,人生就像登山一样,经历世事争扎和彷徨后,蜂回路转,柳暗花明,升降沉浮。<\ span=""><\ span=""><\ p="">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必计较,吃苦劳心,胜亦如何;败亦如何;当我漫步在高山,放歌于好花前,又何必为昨日的逝去而悲伤?明日的方向而迷茫?<\ p="">


  阳光总在风雨后,花开会被风吹落,又何必在意心头的迷雾,为日常琐事而愁眉不展,彻夜难眠? 自它存在以来,就袒露着胸怀,披一肩野色的秀发,百年千年地驻足于此。流星从这里滑过,旭日从这里升起,它细数着每一个简单的日子,记下每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站在这里,纤纤尖峰近在咫尺,仿佛探手可掇,临峰叹惋,它又拒人千里,纵观其稳重坚韧的气度,又使你浮躁的心淡定下来,把心扉敞开,容纳众山。宛如高朋相约,叙礼列座,和乐融融。你可以举酒诚邀,也可以沏茶相敬,或神交心智,或敏慧才思,或静默相对。列列诸峰有如谦谦君子,和悦的气氛在绿波间荡漾。横亘远空的山脉,象垂天落地的屏障,坚固厚实,格局严整,护佑着勃勃的大地,护佑着在此繁衍的子孙、护佑着质朴善良,神态典雅而安祥优美而壮观。<\ p=""><\ span=""><\ div=""><\ div="">

 

 

 

 

 

 

 

 

 

 

 

 

 

 

 

 

 

 

 

 

 

 

 

 

 

 

 

 

 

 

 

 

 

 

 

 

 

 

 

 

 

 

 

 

 

 

 

 

 

 

 

 

 

 

 

 

 

 

 

 

 

 

 

 

 

 

 

 

 

 

 

 

 

 

 

 

 

 

 

 

 

 

 

 

 

 

 

 

 

 

 

 

 

 

 

 

 

 

 

 

 

 

 

 

 

 

 

 

 

 

 

 

 


綜合 2022-01-09 20:25:24


[舊一篇] 激進與保守:近現代中國的徘徊與希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